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应新西兰政府的邀请,笔者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微生物工作者叶德赞同志爱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派遣,于1981年12月至1982年2月对新西兰81—82年度夏季南极活动进行了考察。现将此次考察的印象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我作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地球物理和行星物理研究所间的人员交流计划的一部分,于1981年4月24日至1982年12月18日,在该研究所亚瑟·贝彻尔(Arthur L·Boetther)教授的高温高压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约20个月。  相似文献   

3.
小消息     
国际煤岩学会第34、35届会议分别于1981年4月6—9日在法国,1982年4月26—30日在葡萄牙召开。 在第34届国际煤岩学会全体会议上讨论了准备出版国际煤岩辞典第三版的问题,其内容计划包括三部分:1.煤岩学现状(包括煤和煤层的组成、煤岩学在不同地质领域中  相似文献   

4.
国际地质合作计划(IGCP)第91号项目前寒武纪成矿作用,始于1974年、并于今午8月在莫斯科宣告结束。中国于1981年参加该项目活动,IGCP中国全国委员会任命长春地质学院张秋生教授为91项中国工作组负责人。  相似文献   

5.
1980年地质部批准在我院建立数学地质研究室。现在我室共有固定人员10名,兼职教员5名。在10名固定人员中,数学地质专业4人,数学专业3人,计算机专业2人,实验工1人。室内主要设备为BCM—2微型电子计算机一台及一些外部设备。1982年我室担负了科研、建室、培养研究生和短训班教学等任务。在科研方面,两个部属项目已按计划进度圆满地完成了1982年的工作要求,并将于1983年提交最终成果,两个协作项目和两个自选项目已于1982年完成。围绕上述专题研究,1982年我室共完成论文成果16  相似文献   

6.
第三届国际土冻结会议将于1982年6月22—24日在美国陆军部冷区研究和工程实验所举行,会议将由美国陆军部冷区研究和工程实验所、北卡罗米纳州陆军研究所及阿拉斯加州三个单位举办。筹备委员会已发出第一次征文通知,欢迎世界各国从事土冻结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专家和研究者携带论文与会,并要求于1981年10月1日前提交200字的英文摘要,1982年2月1日前提交全文(英文)。被选取的所有论文将以论文集形式出版。  相似文献   

7.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是当今国际地学界最主要的研究计划,成果显著。它的执行局与科学委员会联席会议于1993年2月1~5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年度例会。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筹备委员会办公室赵逊同志以观察员名义出席了这次会,介绍了30届大会IGCP学术活动筹组方案并听取各界意见与要求。会议除审议各国IGCP国家委员会和全部项目的年报以及评议各项目进展情况外,还批准新建16个IGCP项目,它们是:  相似文献   

8.
1979—1980年在去南极洲考察的西德探险队中,一名BMR的地质学家根据野外工作的研究,对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古地质的关系,发表了新的见解。 1978年联邦德国认识到南极洲及其大陆边缘日益增长的战略和经济的重要性,便成为南极洲条约的签约国,此后便开始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科学研究。在过去的30年里,BMR已经对南极洲进行了地质和地球物理普查,在南极洲的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技术方面获得了有价值的经验。第一个正式的西德南极洲探险队(GANOVEX 1979—80德国南极洲北维多利亚探险队)进行的全部是地质学研究,并作为西德同BMR共同地质普查(Bendesanstalt furGeowissens chaften und Roh stoffe,BGR)的讨论结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BMR  相似文献   

9.
序言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91项《前寒武纪成矿作用》中方工作组,按原定计划于1982年4月在长春举行了《中国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经中方工作组研究,在宣读的论文中选定十篇汇集  相似文献   

10.
2 .5 印度印度是较早开展空间遥感技术开发并取得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于 1975年 4月发射“阿里亚塔”号卫星 ,星载 2台印度自制的电视摄像机和特高频微波辐射计 ,进行了遥感试验。 1979年和 1981年先后发射“巴斯卡拉” - 1和“巴斯卡拉” - 2 ,取得成功 ,为进一步遥感卫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从1982年起 ,印度开始研制“罗西尼”系列对地观测小卫星 ,分 4 0公斤级和 15 0公斤级 (SROSS)两种。头两颗分别于 1987年 5月和 1988年发射 ,但失败。第 3颗于 1992年 5月 2 0日发射 ,但卫星进入了一条比较低的轨道。 1994年 5月 4日射第 4颗 ,…  相似文献   

11.
自1972年以来,BMR一直同外国研究机构合作进行澳大利亚海洋地学研究。1972年后,首先是钻探,其次是对东印度洋五个基地27项深海钻探科研项目的地质解释。这27项深海钻探科研项目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由Scfipps海洋机构负责管理进行的。到70年代后期BMR和Woods Hole海洋地质协会(USA)及  相似文献   

12.
该课题于1982年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由地质所的五个研究室十多个学科的30余名中、青年科技骨干组成综合研究队伍,还有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河北地质学院的一些科研人员参加,于  相似文献   

13.
定量地层学     
当国际地层委员会在70年代初讨论制定国际地层指南的时候,一些学者面对不断涌现的大量地层资料,产生了用计算机结合专门的计算技术,进行地层资料的自动严格处理的设想。于是IGCP计划第148号“定量地层对比技术的开发与评价”被批准并于1976年开始实施。从1976年到1981年,研究重点是地层对比定量方法的摸索与建立。1981年以后,研究重点已从理论性或方法学的探讨。转向各种方法的应用研究。IGCP计划148号的重点是生物地层学,但所取得的成果,远不限于此。Agterberg and Gradstein(1988)将148号计划从1976——1986十年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的第148项专题——“定量地层对比”设立于1976年,历时八年多,已于1984年底正式结束.IGCP148项专题“定量地层对比”是国际地质对比计划中以数学地质为主要手段的一个研究项目.作者曾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该项目的一些活动和资料,所以想通过介绍其简单情况,使我国地质人员能对该项目有所了解,并注意利用这个项目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而推动地层对比的定量研究有更快的发展.地层对比是研究区域的构造特征,恢复沉积盆地发展史和进行区域性找矿勘探时必须做的一项基本工作.在地层对比中,理想的情况是各对比地区的地层剖面都要有长期连续的沉  相似文献   

15.
专栏寄语     
姚建新 《地球学报》2018,39(4):385-386
正西藏是中国陆上油气勘探的战略选区,关系到我国21世纪的能源战略安全。1981—1982年,石油工业部西藏石油地质考察队首次对西藏进行了石油地质路线普查和遥感调查。1990年出版的《中国石油地质志》第十四卷《青藏油气区》,对冈底斯地区的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评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勘探局成立的青藏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在1996—1997年,对措勤盆地进行了大量的石油地质路线调查、遥感和重磁等地球物理方法的调查。2001—2004年,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开展了"青藏高原重点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项目,对措勤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2004年以来,国土资源部组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地质局于1981年4月给我厂下达了JSJ-1000型电驱动绳索取心绞车的试验任务。我厂于1982年3月完成了五台样机的试制,从4月至8月底进行了野外生产试验。1982年9月21日在北京市地质局组织的鉴定会上通过了技术鉴定。现在我厂已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17.
农村和城市对土地的利用不同,这通常包括许多问题。由于对零碎基地的一些问题的处理产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堪培拉地区以一个地区为基础,系统地考察这些问题,采取适当的步骤,克服它们是可能实现的。这是从相对较大规模的土地利用变化中获得有利条件之一。NCDC(Natonal Capital Development Commission)通过大区域的共同发展利用了现存的良机。长期以来BMR,一直代表NCDC联合调查地球科学方面的发展计划,研究Tuggtranong流域的地下水行为,以及寻找解决方法的详细工作是那个地区这类问题的有趣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前寒武系一寒武系界限工作组自1972年至1981年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项目第29项的工作小结。关于作者意见中的界限位置于1981年一季度已得出轮廓。所附两图示全球范围内该项目研究的区域以及选定的关键剖面内前寒武系一寒武系界限位置所考虑到的暂时结论。这方面在巴黎(1974)和剑桥(1978)工作组会议中也有了大体轮廓。最后,文中讨抡了古杯纲化石带、托马特(Tommotian)小壳化石、遗迹化石和三叶虫的地层价值,并注意到今后几年内应继续考虑下述主要问题: (1)全球界限剖面和界限点的位置和有代表性的地区,可能在亚洲。 (2)洲际对比。 (3)古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锡铁山铅锌矿床含矿绿岩系的时代,五十年代曾划为前震旦纪,六十年代已先后有人划为早古生代和奥陶—志留纪等,但由于没有化石资料或缺乏地质年龄依据,在地层时代划分上认识不一,各持已见。笔者在参加1981年锡铁山铅锌矿床调研和1982年课题(微体古生物化石样品待处理)工作中,于Ⅰ矿带五坑六穿脉(北穿脉)两矿体间的灰色条带状大理岩(81SBl66)和Ⅰ矿带北部含硅泥质大理岩夹层中(81SB69)采集到了牙形刺化石样品,室内处理后,经我所二室李晋僧同志鉴定81SB166为牙形刺化石碎片;81SB69为Ambalodus  相似文献   

20.
目前,尽管能够对一些外部天体进行直接的探测,陨石仍是关于太阳系演化之资料的重要来源。这是因为陨石保存了在许多行星上已被后来的火成作用大大地破坏了的太阳系演化早期阶段重要的化学及同位素记录。一、矿产资源局(BMR)收藏的Hollmayer陨石矿产资源局最近在布罗肯希尔(Broken Hill)地区得到了58块新陨石,其中有许多是Werner Hollmayer先生发现并捐赠的(称为BMR Holl mayer陨石)。去年,矿产资源局与阿得雷德(Adelaide)大学合作,开始对这些陨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