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煤矿工业城市水环境变化及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工业城市是随着煤炭的开发而形成的。煤炭资源的开发、加工和使用又对自然环境造成改变和破坏,其原因在于煤矿开采时含水层结构被破坏、水循环规律发生改变以及水化学相平衡失调,使水环境发生变化。水环境变化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引起水资源的枯竭及水体的污染,从而对煤矿工业城市的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本文在扼要分析煤矿工业城市水环境变化及其问题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产生水环境变化和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维护水环境平衡、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煤炭开采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桂花 《地下水》2010,32(1):61-62
山西省煤炭资源得天独厚,煤炭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的水环境问题,对地下水资源产生影响。将通过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分析,提出设立水资源保护区,提高矿坑水综合利用率和加强煤矿生产水资源论证工作等六项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胡君春  郭纯青 《地下水》2012,34(6):90-93,172
中国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大、切割深、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土壤贫瘠、成壤条件差,加之西部经济大规模崛起进程中,煤炭资源探、采力度加大,对水资源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西南原本水资源匮乏、干旱洪涝频发、水环境脆弱,加之极端气候和大规模煤炭资源探采,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系统探索中国西南煤炭资源开发与水相关的正、负效应,结合绿色煤业、煤矿矿山地质公园和煤矿地质遗迹、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的战略思路,强调煤与水均属基础性、战略性资源,针对西南煤炭基地特征,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和水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神府东胜矿区采煤塌陷对水环境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煤矿开采所造成的地面塌陷,已成为我国西部矿区危害范围最广,危害程度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环境地质灾害,其对水环境的影响也最为严重,不仅导致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遭到破坏,造成水循环模式发生改变,而且引起水资源量急剧减少,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极度恶化.本文以西部煤炭能源基地神府东胜矿区为研究区,从地表水、包气带水、地下水及水体污染四方面,进行采煤塌陷对水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为矿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改善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于煤炭的大量开采引发许多环境地质问题,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影响较为严重。本文分别从水量减少、水位降低、水质污染、地层蓄水构造变化等方面论述了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并指出由此引发的相关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水环境现状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杨绍萍  丁坚平  曹兴民 《地下水》2009,31(6):103-104,182
在对毕节地区煤矿开采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讨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别从水资源量减少、水质污染、含水层水位变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指出由此引发的相关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煤矿开采区保护水环境、防止水环境恶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晋中市煤矿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评价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曲红娟 《地下水》2009,31(2):92-94
在分析山西省晋中市煤炭资源现状、开采现状及矿坑排水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煤矿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评价,提出了依法管理、贯彻煤水并重的方针、加强矿区综合治理、对小煤矿统一规化治理整顿等五个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煤对大同市水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地下水》2003,25(4):247-248
由于煤炭的大量开采引发许多环境地质问题,特别水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枯竭、水质恶化及水文地质条件改变等。本文通过对实际资料分析,总结了煤炭开采引起水环境变化的几个主要方面,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含水层结构变异对区域地下水循环影响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是限制煤矿区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煤炭资源开采与水资源保护的矛盾将日益加剧。我国富煤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 仅山西、内蒙古、陕西和新疆四省自治区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就占全国的73.1%, 这些富煤地区多是地下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 全国86个重点矿区缺水的占71%, 严重缺水的占40%, 而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破坏加剧了矿区的水资源短缺矛盾, 这一问题在能源大省山西尤为突出。究其根本原因, 在于采煤引起含水层结构变化, 造成地下水资源的破坏, 使地下水资源由原来可供开采的优质水源变为被污染的矿坑水而排走, 破坏了地下水的补径排, 破坏了水文下垫面条件, 破坏了地表水循环, 进而影响了区域地下水循环态势。  相似文献   

10.
在初步估算永城煤矿区的环境成本的基础上,对该矿区某矿井经济环境综合价值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当考虑矿区煤炭环境成本时,煤炭资源开采的净现值变小,该矿井煤炭资源开采的经济环境综合价值变小。进一步计算了不同环境成本和贴现率时的净现值,为动态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1.
陕北煤矿区矿井水资源化及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亚东 《地下水》2009,31(1):84-86
阐述了陕北煤矿区矿井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矿井水的水质特征,探讨了矿井水资源化的处理技术、综合利用途径以及进一步提高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措施。陕北煤矿区矿井水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是缓解其水资源用水矛盾、建立资源节约型矿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陕北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之开发思路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论述了陕北煤炭资源主要特点及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探讨了矿区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应该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分散开发、就近转化、保水采煤的开采总方针,坚决杜绝小煤窑的滥采乱挖,组建大型集团公司统一开发,作好煤炭液化、气化、水与煤关系的研究工作,确保矿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三姑泉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采用常规方法对泉域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姑泉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已不同程度遭受污染,水环境的污染与煤矿开采以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有关。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水污染控制对策。研究成果为三姑泉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陕西神南矿区煤炭开采保水煤柱留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榆神府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原煤产地,与丰富的煤炭资源比较,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科学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促进煤炭基地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神南矿区为例,研究了保水采煤保水煤柱留设的科学性,分析了保水采煤的技术措施,提出了针对神南矿区浅埋煤层保水需要而留设保水煤柱尺寸为20~57.2m。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总体贫乏,但煤炭储量丰富,且埋藏浅。煤炭开采覆岩土破裂常发育到地表,破坏浅表层水资源,造成潜水水位下降、地表水枯竭,生态地质环境恶化,实施水资源保护性开采(保水采煤)是西北干旱地区煤炭科学开采的唯一选择。本文叙述了保水采煤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采空区储水的基本条件和机理,给出了采空区储水的水量预计方法,并以实例说明了采空区储水水量和水质效果,认为采空区储水是西北干旱区浅埋煤层大规模保水开采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普安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煤炭资源丰富,埋深800m以浅资源量约35亿t。是贵州省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普安县南部的青山向斜内,煤炭资源开发引起了煤层自然、透水、瓦斯爆炸、环境污染、废水和煤矸石、水土流失等多种地质灾害,为此提出了关闭小煤矿、加大煤矿瓦斯抽采力度、进行二次能源转换、采用洁煤净煤技术、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煤炭资源开发与矿区环境保护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中进一步厘定了煤炭资源/储量的概念,全面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深入阐述了我国煤炭资源保障程度,认为煤炭资源总体丰富,可采、预可采储量不足,服务年限少,区域煤炭资源保障不平衡,优质炼焦用煤稀缺,中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压覆严重,中西部煤炭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在分析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基础上,根据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勘查开发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煤炭资源绿色勘查技术、煤矿高精度高效安全开采地质探测技术、煤矿水害探测与防治技术、煤矿绿色充填开采关键技术、采煤沉陷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再造技术、煤矿瓦斯井上井下联合抽采技术、废弃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恢复技术研究、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及固废处理技术、洁净煤技术的基础地质研究、煤系多能源矿产综合勘查开发和利用技术、煤炭地下气化与煤层气联合协调勘查开发技术、煤源雾霾研究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十二项煤炭绿色勘查开发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霍州矿区下组煤炭资源储量占总储量的53%以上,但由于下组煤层底板标高普遍低于其下部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水位。加之矿区内构造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对下组煤的开采构成了威胁。通过对霍州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与研究认为。各井田下组煤开采受岩溶水威胁的程度不尽相同。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要有针对性实施各井田下煤组的开采方法及防突水措施。  相似文献   

19.
山西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影响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山西煤矿开采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煤矿开采对水资源影响程度且进行了评价,根据山西煤矿实际及水资源现状将影响程度分为三类,即采煤对水资源影响轻微区,影响明显和影响严重区,并对各类区典型煤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不同类型老空水水质特征及开发利用潜力,采用统计分析、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针对晋东煤炭基地晋城矿区二叠系山西组3号煤层、石炭系太原组9号和15号煤层开采所形成的老空水水质特征及演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二叠系山西组3号老空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型和HCO3·SO4型,石炭系太原组9号老空水为HCO3·SO4型和SO4·HCO3型水,石炭系太原组15号老空水为SO4型水。(2)二叠系山西组3号老空水Ⅱ、Ⅲ类水占比达75%,具有一定供水意义;而石炭系太原组9号老空水Ⅳ、Ⅴ类水占比为60%,超标组分较多,开发利用潜力不大;15号老空水均为劣Ⅴ类老空水,无开发利用意义,且需加以防治。(3)劣质老空水的形成与环境开放程度和煤系地层黄铁矿的含量密切相关,所处环境越开放,黄铁矿含量越大,老空水水质越差。所处环境封闭时,老空水水质仅与补给水源的水质有关,与黄铁矿含量大小基本无关。研究成果可为矿区老空水的开发利用及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