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四川盆地川西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含气砂体识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吕正祥  杨宇 《矿物岩石》2001,21(2):52-55
概括论述了川西新场气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气藏中薄层含气砂体的识别方法;在沉积相研究所确立的沉积格架基础上,分析含气砂体本身的地质特征及其与上下围岩与非含气砂体的差异,地质-测井、地震结合建立与与储层特征相匹配的等效地球物理识别模型,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等多学科结合技术识别含气砂体,获得了主要含气砂体的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川西新都气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气藏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都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是由多套含气砂体组合而成的工业性气藏,河口坝为其最有利沉积微相,储层岩性以细粒岩屑砂岩、细粒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岩性较为致密,以中一低孔渗为主。含气地震响应模式为“低频、强振幅、低阻抗”;测井信息反映储层具有“二高三低”特征。  相似文献   

3.
川西坳陷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有利储层横向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坳陷侏罗系是川西浅层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层,气藏分布与蓬莱镇组中有利储层的展布密切相关。气藏预测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于对有利储层的准确预测。笔者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起了川西坳陷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的层序地层对比格架,经研究发现,有利储集砂体主要发育在中期基准面下降晚期和上升早期,通过分析砂体的沉积,测井,地震等标志,可以确定储层的主要沉积微相。利用储层的多种识别标志,特别是含气砂体的地震识别标志,有效地实现了对有利储层的横向预测。  相似文献   

4.
上倾尖灭型油气藏是重要的岩性油气藏类型之一,岩性尖灭边界刻画是论证圈闭有效性的关键。为了提高圈闭刻画的有效性,降低勘探开发的风险,本文提出地质-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刻画储层边界。通过西湖凹陷C油田花港组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分析、地震沉积学分析、储层构型分析等地质方法开展储层平面展布精细刻画,厘定沉积相类型,定性预测砂体展布规模。在此基础上,采用地震多属性分频融合分析和神经网络聚类分析、波形聚类分析以及砂描解释等多种地球物理技术方法精细落实储层尖灭位置。结果表明,研究区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平原河道宽约1 000 m,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宽约680 m;利用地震多属性、波形聚类以及砂描解释联合确定了西块三角洲平原河道砂体的边界。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Jason地震反演软件对地质条件复杂的霸县凹陷文安城东地区进行了储层横向分布预测,利用地质、钻井、测井和地震等综合资料进行地震反演技术,对储层进行预测。采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把叠后的地震反射振幅数据变换为地层波阻抗数据,然后利用反演的波阻抗数据,估算出砂岩厚度和砂岩储层物性参数,做出砂体厚度图,对该地区的砂体展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砂体总体走向与波阻抗的高值区较一致,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形态与地质认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川东北须家河组为一套砂泥岩互层的陆相碎屑岩沉积,砂岩极其发育,但物性差,属于特低孔低渗储层,此类砂岩储层含气后,纵横波速度、密度等弹性参数没有明显变化,地震波形等异常特征微弱,仅利用叠后地震属性不能有效地进行含气检测;此外,通过流体替换试验以及正演模拟证实了该区地层含气后所引起的AVO异常较为微弱,对含气区域的刻画能力也有限。根据钻、测井资料分析可知,该区砂岩储层含气之后会引起声波时差测井值一定程度的增大,中子明显下降,有较为明显的挖掘效应。因此,这里利用中子-声波测井曲线交汇重构含气指数曲线,在AVO属性体的基础上进行含气指数反演,突出AVO属性异常,增强了AVO属性对含气性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南部古近系沙河街组发育一套湖相浊积扇沉积,砂岩储层以分布范围小、变化快、砂泥岩薄互层发育为特点。基于层序地层格架和储层成因类型的认识,利用纵向精细的测井资料和横向密集的地震资料,综合开展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和地质统计反演"三步骤"储层预测。研究表明:顺物源方向砂体呈前积叠置,分布较连续;而垂直物源方向,砂体分布变化快,多呈透镜状分布。受浊积扇南部断层下降盘的控制,南部砂体总体上较厚,浊积水道砂体也相对较厚。应用效果表明: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和地质统计反演"三步骤"储层综合预测技术比较适合稀井网、大井距条件下的储层精细预测。  相似文献   

8.
Stratimagic波形地震相分析在层序地层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波阻抗反演以及常规地震属性预测储层时,在钻井资料较少、储层较薄的情况下多解性较强。Stratimagic波形地震相分析技术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对某一层间的地震数据道进行逐道对比分类,细致刻画地震信号的横向变化,从而得到与地质相对应的地震相图,并以此用于储层砂体和地层岩性油藏的预测。以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滩坝砂体岩性油藏为例,说明应用该方法进行滩坝砂体和岩性油藏分布预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韩文明 《沉积学报》2013,31(4):699-705
本文针对深水储层预测中的两个隐蔽而且关键的问题,即电测曲线无法识别深海-半深海泥与深水重力流沉积泥岩,以及深水重力流沉积体内部砂岩和泥岩地球物理响应特征非常接近,常规测井与地震联合预测方法无法描述深水重力流沉积体内部砂岩特征,作者提出了新的深水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常规地震属性能够清楚识别和刻画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的优点,首先提出深水沉积研究面-线-点的新思路。第一步从地震资料入手,自下而上提取一系列地震属性,确定不同时期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的平面分布,建立深水沉积模式;第二步创新多元井震精确时深标定法解决了深海泥和深水重力流沉积泥无法进行电性区分的问题,即将地震剖面上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的顶底时间界面通过合成记录标到测井曲线上,进行单井相研究、沉积单元划分和不同沉积微相单元钻井砂地比的精确计算等基础工作;最后优选地震属性,拟合出不同沉积微相单元地震属性和砂地比的最佳关系公式。进而将深水重力流沉积体地震属性平面图按不同的沉积微相单元转化成该沉积体的砂地比平面图,实现对整个深水沉积体系砂体的精确预测。  相似文献   

10.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深层沉积特征及有利相带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琳  任作伟 《沉积学报》1997,15(A12):120-126
本文以沉积学研究为基础,结合测井相及地震相并利用多种储层预测新技术,对辽河盆地西部凹陷3500m以下深层的沉积演化史,沉积体系及沉积相进行了系统研究,提示了深层储层的沉积循环及砂体展布规律着重阐述了沙三段湖底扇砂体的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对深层储层即沙三段湖底扇砂体及沙二段扇三角洲砂体储集性能进行分析,预测有利相带,认为湖底扇中扇储层中辫状沟道和扇中前缘砂体储集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由伟丰 《新疆地质》2006,24(3):281-286
侏罗系三工河组是准噶尔盆地腹部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油气发现.利用钻井、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腹部地区117口钻井进行分层,在进行砂体厚度、含砂率统计的基础上,编制了三工河组一段、二段(包括一砂组和二砂组)、三段的砂体等厚图,并结合取心井的岩心观察,编制了相应层段的沉积相图.准噶尔盆地腹部,尤其是中石化区块,主要受来自于盆地西北缘及东部卡拉麦里物源的控制,三工河组二段是砂体最发育的时期,主要沉积相类型为三角洲,是主要的含油气层系.  相似文献   

12.
地球物理测井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巨大能源。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图从各个角度去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并评价其蕴藏量。地球物理测井在天然气水合物探测与储量评价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随着以勘探天然气水合物为目的的钻井的增多,日益受到重视。基于国内在该领域研究较少的现状,综述了国外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常规测井方法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孔隙度、饱和度方法和技术,基于含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模型以及成像测井在含天然气水合物井段的测井响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横向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建明 《矿物岩石》2002,22(1):55-59
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总体上为一套浅海-滨海相碎屑岩沉积层系,储层段具有砂泥岩交互、上部含油,下部含水的纵向分布特征。即以致密层段为封隔,纵向上发育多个油气水小系统。根据这一特征,在储层精细标定基础上,进行多井约束地震地层反演和孔隙度约束反演,刻划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表征储层内部物性变化,预测有利储层分布范围;通过三维地震相分析、三维相干体、非线性(突变)油气预测和吸收系数油气预测等方法,在有利的储层分布区内,识别油气高产富集带。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震波场参数探讨岩性非均质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 S T M 地区二维地震资料中提取中油组的主振幅参数与岩性参数进行相关拟合,并依据岩性分析资料和调谐厚度将其划分为三个区带:低振幅带、正常振幅带和异常高振幅带。综合分析油气测试结果、岩性统计资料后认为,其中的异常高振幅带是结构疏松、孔隙发育、连通性好的均质储层分布区,并从合成记录和理论模型正演结果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证实。结合沉积相分析成果,将该地区的岩性非均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后期在优质储层均质区块中钻探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从而证实了从地震角度划分岩性非均质分布,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准确的。该方法不仅拓宽了地震资料的应用范围,也为寻找有利油气富集区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仲伟军  关键  刘珂  陈红 《新疆地质》2006,24(3):331-334
地震相分析技术忠实于地震信息本身,克服了地震反演技术的某些缺陷,是研究沉积相和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综合利用了地震信号的各种地震信息,具有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Stratimagic地震相分析技术软件包实现地震道、多属性数据体等时窗/深度的层段内的地震相自动分析技术,对沙门子地区的河道展布进行了研究,侏罗系八道湾组属于扇三角洲砂体.从而更好的控制了该区主力油层的分布和连片范围,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薄互层的特征入手,采用反褶积方法对单条测井曲线做提高分辨率的处理,并调整电阻率测井曲线,使其与提高了分辨率的泥质含量及孔隙度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协调、在此基础上,按一定的解释模型计算出孔隙度和饱和度等参数。实际计算表明,本方法改善了储集参数的评价,降低了含水饱和度。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下石盒子组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下石盒子组砂岩储层预测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其地质、地球物理特征,采用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可视化解释技术等,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该区地质特征的三维储层预测的技术方法.查明了下石盒子组目的层段储集体的空间展布特征,预测了目的层段含气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了评价,划分了有利储层发育带及有利含气储集带.对本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震、测井联合反演在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塔河油田6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具有层次多、范围广,展布多呈条带状,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为进一步拓宽该区的油气勘探领域,作者在本文中针对该区地质目标,提出利用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对该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岩储层的横向分布进行预测,这对塔河油田目前勘探开发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天然气储层产能的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鄂尔多斯某区块石盒子组第一段为主要研究层段,以测井数据体为实际利用资料,通过对测井数据资料的聚类分析,建立了对应产层的评价参数,以多参数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天然气储层产能评价和预测的标准模式,从而达到从定性到定量对天然气储层的产能进行评价和预测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块目的层段的产能级别可分为两类,一类的产能级别较差,其无阻流量小于5 000 m3/d,达不到国家工业气流标准,无开采价值;而另一类的产能级别较好,其无阻流量大于5 000 m3/d,多在10 000 m3/d以上,具备一定的开采价值.研究验证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耿马盆地进行地震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盆地中新统的地震相类型和展布,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等多种参数,进行了沉积相解释,认为该盆地发育有半深湖、滨浅湖、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含煤沼泽等相带,并探讨了沉积相与油气产出的关系,认为耿马盆地有一定的油气勘探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