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海洋测温仪器和海洋测温仪器鉴定设备上所使用的温度计探头,多数为精密铂电阻温度计,其零度时电阻为100Ω,测温范围比较窄,一般为-2℃~30℃。如何在窄温度范围内对精密铂电阻温度计进行分度,我们进行一些探讨,并进行了试验。用于分度的精密铂电阻温度计带有四根引线,其R_0值为100Ω。温度计的外壳是陶瓷封装,其直径为4毫米,长度为50毫米,共有三支。把被分度的精密铂电阻温度计放到三相点瓶中,测出R_0值,然后与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同时放入液体恒温槽中,用比较的方法测定其Rt阻值。在1℃~20℃之间每隔5℃或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一种海洋线性温度计的测温电路和显示电路的设计原理,并以此为例,重点讨论了线性校准技术,给出了数学公式及现场校准方法。该技术也适用于其他线性直读仪器。  相似文献   

3.
海洋观测仪器是实施海洋观测活动的基础,其性能影响海洋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海洋观测活动的质量。按照不同观测平台对海洋观测标准体系进行分类,梳理了海洋观测要素及其仪器有关的基本参数;根据海洋观测活动的特点列出了海洋观测仪器的一般技术要求,有助于推进海洋观测仪器应用的标准化工作。从海洋观测仪器的检定校准和现场比测2方面整理了海洋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为提高海洋观测数据质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现代海洋仪器正向连续自动记录和自动化方面发展着。目前,电测式的海洋温度测量仪器,大都是由测温传感器、探测电缆和自动记录的二次仪表组成。常用的测温传感器,主要有金属电阻式的、半导体热敏电阻式的和热电偶式的。热电偶式传感器具有很好的复制性和稳定性,采用薄膜式热电偶也可以得到很小的热惯性。其缺点是灵敏度较低,在海水温度变化范围内只有1毫伏左右;同时,探测电缆必须采用和热电偶一样的材料制造;此外,在二次仪表中还必须给热电偶的冷端配上足够准确的冷端补偿器。由于这些原因,它在海洋温度测量方面的应用就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洋仪器在海洋调查、海洋监测、海洋科研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开展海洋仪器的计量检定校准工作成为了国家海洋计量站最基本的业务工作之一。“海洋仪器计量检定校准数据处理系统”是专门为海洋仪器计量检定、校准数据的处理而设计的软件系统,文章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得到高精度海洋CTD测量,应考虑到仪器的几方面校准,温度、电导率和压力传感器应在固定周期(每年3次)内和在每个航次前后进行检测。校准期间测量和记录传感器漂移对修正数据十分重要,可证实传感器工作状况,校准标准本身应与基准相比测,并与其他校准实验室互校,海上校准测试对验证传感器漂移率稳定性也很重要(对电导率传感器尤为重要,当通过大洋表面油层下降时,其校准可明显变化),如实验室校准及现场测量与单一传感  相似文献   

7.
现代海洋仪器正向连续自动记录和自动化方面发展着。目前,电测式的海洋温度测量仪器,大都是由测温传感器、探测电缆和自动记录的二次仪表组成。  相似文献   

8.
一种高性能多功能的测温链已由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第二研究室研制成功。这种最新研制的测温仪器带有多个传感器,适用于各种场合下的大面积横向、横向多点及点阵式布点的温度同步测量。例如可同时进行水温、冰温、和气温的多点同步测量。由于采用了瞬时相对比较测量的原理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微机化,因而仪器具有稳定、可靠、准确、多功能的特点。典型测量范围为-15~+40℃,准确度为±0.05℃。终端配有数字显示器、打印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能满足海洋调查要求的高精确度数字式温度记录仪,其量程为-3 ̄+37℃,精确度为±0.05℃,分辨率±0.01℃。它以低功耗单片微计算机、液晶显示器和V/F变换接口为基础,采用干电池供电。仪器适于在室内、野外和海上多种用途的精密测温及自动记录;具有标准的并行打印接口和R5-232串行接口。这种仪器已在一些项目中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亦称“海洋学仪器”或“海洋仪器”。观察和测量海洋现象和测量海洋要素的基本工具。包括海洋水文气象、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地貌、海洋地球物理、海洋生物学的采样、测量、观察、分析等所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海洋观测仪器种类很多,可按照结构原理、使用方式、测量要素等各种方法分类。对使用者来说,通常是按所测要素分类。如测温仪器、测盐仪器、测波仪器、测流仪器、营养盐测量仪器、重力仪器、磁力仪器、底质探测仪器、浮游生物以及底栖生物采集装置等。如按观测要素归纳海洋观测仪器可总体划分为5大类,即海洋水文气象仪器…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海洋环境监测站和海洋资料浮标的海洋环境自动观测系统现场校准工作,使用功能先进且便于携带的干体炉计量设备,针对HMP155型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项目进行现场校准。通过实验发现,现场校准结果与实验室校准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设计实验形式,研究总结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2.
苏锐 《海洋技术学报》2001,20(1):154-156
本文介绍了自动校准的温度和盐度测量技术,该技术应用在海洋863项目中水质监测浮标的温盐传感器中,自动校准技术可使传器稳定性,准确芳得到很大提高,对应用到海洋领域进行长期观测的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速报大面积海表面温度,SWH1—1型航空红外测温仪参加了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八日至十二月二十九日在东海海域进行的航空测温试验,它和投掷浮标组成系统,提供海表面温度数据。该仪器的原理及其性能详见文献,在此仅列出其主要技术指标并将仪器的工作情况及试验结果作一介绍。一、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测温范围:-2℃—— 35℃;分四档。测温精度:±0.5℃(均方根值); 温度分辨率:0.1℃; 工作波段:8——12微米; 视场角:2°; 使用的环境条件:温度:-10℃— 40℃;相对湿度:小于80%; 电源:27V±10%,110VA。  相似文献   

14.
盐度是海洋水文监测中一个重要被测参量,高质量盐度数据的重要性已经在远海调查和近海调查中被认知。大部分的盐度监测数据是通过现场多参数监测仪器(如CTD)获取的,而实验室盐度测量依然是获得高精度盐度数据的有效方法。AUTOSAL 8400B实验室盐度计是加拿大Guildline仪器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海水电导率比值的仪器,其测盐最大允许误差可达到±0.002 psu,经常被用于标准海水的定值和CTD仪器的校准。我国国内引进了不少该型仪器,为了把好其质量关,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研发了一套对该仪器进行科学的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555时基电路自80年代初从美国引进开发以来,已在工业自动控制、仪器仪表、电子乐器和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海洋仪器和测温传感器中的应用还未见报导。我们在研制机载抛弃式遥测温度计时,采用了555时基电路。该电路只需要很少的外围元件,就能产生稳定而较精确的频率信号,故测温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不要调试,标定方便,精度较高,稳定性好,造价低廉的特点。我们研制的机载抛弃式遥测温度  相似文献   

16.
国家海洋局监测管理司于1989年12月23~24日在京组织召开了“海洋渔场环境航空测温速报系统鉴定会”。来自我国海洋界、海洋水产界的代表和专家对这一系统的建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茫茫大海,去哪里捕鱼?这一直是从事海上捕捞生产人员时刻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海洋渔类的栖息和迥游与海洋环境要素息息相关,而海洋温度是众多海洋环境要素的重要项目之一。因此世界上许多海洋国家对海水温度的分析、速报及预报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开展海温速报的手段也很多,一般地主要是利用船舶测报资料发布短时间内的海况速报。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利用飞机、卫星遥感遥测资料来发布海况速报。用飞机进行航空测温,在发达国家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始于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17.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CTD定标检测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海洋技术研究成功研制了一套CTD仪器的校准设备,本文介绍了设备的组成,性能,设计经过与SBE设备进行了比较,表明该设备达到了EOCECTD设备的校准要求,同时,该设备是海洋技术研究所开发自有的高度CTD剖面仪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海洋测深一般用回声测深仪,但海洋仪器或水下物体在水下沉放深度的测量方法则是另一回事。比较经典的方法是在绞车上装一个计数器,测放出纲丝绳的长度,同时用偏角器测出纲丝绳的倾斜角度,再计算仪器的深度;另外,还可以采用开端颠倒温度表进行深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9.
海水温盐深剖面测量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龙  叶松  周树道  刘凤  韩月琪 《海洋通报》2017,36(5):481-489
温盐深是反应海洋物理学特性的重要参数,是海洋水文观测的基本要素。CTD剖面仪(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 profiler)是进行海水温盐剖面观测的主要仪器,利用CTD剖面仪可精确测得水下不同深度上海水的温度和电导率参数,进而能够推算出海水盐度、密度、声速等相关信息,对于海洋经济开发、海上国防建设、海洋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温盐深剖面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发展现状,对几种典型的温盐深测量设备及各种海洋观测平台中搭载的CTD传感器进行了介绍,论述了CTD传感器的标定和测试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东海近海渔场冬季带鱼汛的捕获和汛期现场测温服务效果,以及弥补在使用海洋断面调查数据和卫星红外图片分析中的不足,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海洋技术研究所合作,在海军航空兵等单位的配合下,于1984年12月24日和29日使用国内自己研制的SWH1—1型航空红外测温仪、投掷测温仪浮标低温黑体和ZD—3型罗兰导航定位仪等配套设备,成功地进行了东海渔场大面积航空测温试验。所获数据具有快速、准确和同步性强的特点,航空红外测温仪测量精度为±0.5℃,分辨率为0.1℃,投掷浮标测温精度为±0.2℃,根据这些测量数据首次发布的东海近海渔场表层温度速报受到了用户欢迎,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