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注意和强烈反应。对墓葬保存条件的研究,成为大家主要探讨内容之一。汉墓的良好保存条件,最根本的是在地面二十米以下筑成了一个不透气、不透水的空间墓室。  相似文献   

2.
地图是人们的另一双眼。湖南省地图编制史可以追溯到2100多年前,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汉墓出土的3幅帛地图是公元前168年以前制作的,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地图。  相似文献   

3.
结合多年城市道路病害调查探测经验,总结了道路病害的成因及诱发因素。采用三维地质雷达技术,可准确圈定道路病害的范围及埋深,具有良好探测实效。三维地质雷达技术在道路病害探测中具有快速、无损、可视化强等优点,可为城市道路病害风险评估、安全监测预警、灾害处治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是考古学的重大发现。从葬具、随葬器物的完好保存,特别是那具女尸,经历2,100余年而未朽,确为世界罕见的奇迹。因此,马王堆一号汉墓墓葬保存的条件和原因,很值得深入的研究。本文仅就地质方面的研究结果,作一简要的报导。  相似文献   

5.
隧道结构病害处治数值仿真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浩  何林生  郑学贵 《地质与勘探》2003,39(Z2):154-157
隧道病害处治是一种高风险的特殊施工,不允许失败而再次处治.从数值模拟的角度,以海南大茅隧道右洞结构病害处治为工程实例,针对隧道结构病害处治预案,进行了隧道开挖、支护、产生结构病害及病害处治全过程的仿真分析,进而评价其处治效果,并提出合理建议.提供了一种评价病害处治措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贾开国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166-169
文章通过瑞雷面波法在呼集高速公路路基病害调查中的工作实例及现场工作方法,论述了该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基病害调查中的应用前景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病害探地雷达检测结果,结合路基实际工程地质资料及沉降观测值,分析出造成此病害的原因是桥与路之间沉降差异所致,故搭板与垫层和垫层与路基之间产生了脱空,造成桥搭板、垫层碎裂而出现了桥头跳车病害.针对病害根源,采用了压密注浆进行搭板加固及重新摊铺沥青混合料进行调坡处理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土的蠕变与土坝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法文  刘艳玲 《西北地质》1999,32(2):55-56,F003
本文针对我国运行10年来的水库等土坝病害,提出了影响土坝病害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土的蠕变,以现场实验资料为基础讨论了土的蠕变与土坝病害的关系,分析了土的强度随时间与荷载作用减弱的原因及对坝坡稳定性的影响,可供同类土坝病害的治理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我国的公路越来越多地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指出了我国沥青路面规范的不足,介绍了沥青路面病害因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质学报》2013,(3):308-312
窦圌山云岩寺江油市位于陡崖绝壁上方,受"5.12"特大地震的影响,产生了崩塌危害,出现了落石、开裂等现象,对寺庙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本文简述了云岩寺病害周边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工程地质条件。通过详细调查,查明了云岩寺病害的分布、规模及危害特征。最后,综合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指出地震是云岩寺病害发生的直接诱因,为类似区域文物的保护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苟新华  杨耘 《新疆地质》2001,19(3):207-213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区域水文地质,实测水化学资料及前人有关地下水水化学研究成果,总结了市区地下水水化学变化规律,同时对1996-2000年乌鲁木齐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水文地质化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6-2000年间乌鲁木齐地下水污染面积减少,污染程度减轻,水体质量好转,地下水环境状况有明显改善。这一结果与近年来政府环境保护政策的贯彻落实,及各部门采取的防止地下水污染措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南部是全国地方病多发区之一,如何改变环境条件,抑制地方病的发生与蔓延是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河南省南部地区(1:20万商城县、固始县幅)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对本区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评价。提供了40种元素地球化学成果资料,为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地球化学前提。  相似文献   

13.
浅论氟病的地学病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溶蚀病害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碳酸盐岩体中,易于溶蚀。近年来,石窟区伊河水以及雨水中Cl-、SO2-3等有害离子明显增加,加剧了石窟的岩溶病害。在龙门石窟溶蚀现4、NO-4、NH+状调查的基础上,从岩溶的空间分布规律、岩体结构渗水连通网络和微观结构等方面探讨了溶蚀病害的机理。提出治理龙门石窟溶蚀病害的根本途径是治水,应该通过裂隙注浆,设置地表防渗铺盖和地表排水系统等止水措施,杜绝雨水入渗到洞窟内溶蚀雕刻品。此外,对现有岩溶沉淀物可以采用软化剥离的方法进行人工清除,对雕刻品上的溶洞、溶沟等可采用石窟原岩岩屑调制的修复砂浆进行充填修复。  相似文献   

15.
某黄土公路隧道在通车运营几年后出现了衬砌开裂及隧道沉降病害。通过对该黄土公路隧道病害的监测及其发展过程的分析,得出黄土工程特性、地表水及黄土隧道埋深是造成隧道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上述隧道病害,本文提出用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对4种不同工况下的加固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结构的局部补强和对地表水的处理,结构与土体之间应力的传递和消散作用使得应力逐步得到调整与改善,最后对拱脚的加固使得隧道结构的整体性进一步加强,应力分布更加合理,承受荷载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故而本文提出,该隧道衬砌裂缝应进行修补加固,同时对拱脚地基采用树根桩和夯扩桩加固的方法可以提高隧道安全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方云  邓长青  顾成权  莫涛 《现代地质》2002,16(2):220-223
介绍了四川安丙家族墓地遗址区的地质环境 ,指出本区主要的环境地质病害是墓室主梁断裂、墓壁变形开裂、墓室渗水、石雕和壁画风化以及斜坡失稳。  相似文献   

17.
略论医学地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医学地质主要研究地球上的无机物(元素、矿物、岩石等)和有机物(微生物等)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作用和影响。这种作用和影响既包括致病的一面,也包括治病的一面,两者是辩证的统一体。研究表明:砷、汞、氡、石棉、晶质硅等地球物质及沙尘暴等均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而通过对钙、磷等元素与人体骨骼的关系和元素-食物-心血管病关系的分析以及对某些人土食石习惯的探讨都清楚地证明了人体与地球的密切关系。地方病是医学地质研究的重点。我国在地方病防治工作中已取得重要成果。医学地质这一综合性边缘学科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刘德鹏  应祥熙  丁峰 《物探与化探》2004,28(3):249-252,256
通过对合肥市浅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试验,提出了适合于本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较妥方法,初步了解了本区的环境状况,为本区防治地氟病和碘缺乏病以及解决农业和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性资料。本次试验将为今后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石质文物风化病害防治的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方云  邓长青  李宏松 《现代地质》2001,15(4):458-461
石质文物的风化病害防治必须重视对地质环境的研究 ,地质环境的研究是彻底根治风化病害的前提。论述了风化病害的类型和机理 ,讨论了影响风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和环境地质问题 ,提出了风化病害防治的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建设期间,挡墙作为边坡加固方式之一得到了普遍应用,但随着高速公路运营时间增长,由于前期设计、施工、养护等原因,边坡挡墙病害不断增多,其安全问题成为了公路运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钢花管注浆加固能够起到加固岩土体、增强抗滑能力,而嵌入地层的钢花管又能起到锚固桩作用,是较好的边坡病害处治方法,但目前在运营高速公路挡墙病害防治中的研究应用相对较少。文章以浙江省某高速公路K298边坡挡墙为例,根据边坡的地质条件及挡墙病害情况采用钢花管注浆加固,并确定了合理的注浆压力、扩散半径及注浆孔间距。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经济适用、施工简便的挡墙病害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