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博  吴俐民 《地下水》2012,34(6):137-139
介绍防汛抗旱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框架及其实现功能。系统为Browser/Server的网络结构,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GIS、无线信号传输等新技术,集GIS、MIS于一体,实现SQL Server与ArcGIS属性库的无缝对接。基于WebGIS技术的防汛抗旱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区域水雨情、汛情、灾情等信息网络化上的存储、管理和发布,为相关部门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
基于WebGIS的实时水情信息发布与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孔海  邱超  虞开森  丁伯良 《水文》2006,26(4):73-77
结合浙江省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迅速发展的现状,采用B/S架构,运用当前先进的ArcIMS、XML、数据库、网络、时空可视化技术,设计并开发一个及时、准确、直观、功能齐全的实时水情信息发布与预警系统。系统实现了水雨情信息的查询、监视、发布与预警功能,直观地展现汛情形势,为全省各级政府防汛抗旱决策指挥提供科学、统一、可靠的信息平台,更好地发挥了水情信息在防汛决策指挥中的耳目和参谋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洋 《地下水》2022,(1):233-236
本文详细探讨了阜新市防汛抗旱应急信息预警系统(二维)设计及其实现功能,通过建立以VS2010为开发平台的预警系统,采用C/S架构,C#开发语言,调用Arc GIS组件库,访问SQL Server 2012数据库,实现防汛抗旱应急信息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从设计效果看,系统主要实现雨情信息的查询、显示、统计分析、预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楼峰青  周五一 《水文》2004,24(2):45-48
利用浙江省较为发达的通信资源,采用GSM、PSTN通信信道建立浙江省防汛水情信息短信通信平台,提高水情信息传输的快速、安全可靠性及实现信息共享;采用斜井式水位计解决已建水库建设水位台施工困难及投资高的问题,使建设工作更加简便,投资更为节省。  相似文献   

5.
傅承琦 《水文》2014,34(2):80-83
结合福建省泉州市洪水预警报系统15a建设和管理经验,简要对目前国内水雨情测报系统的各种通信方式进行利弊分析,着重介绍了北斗卫星通信方式在泉州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应用,包括系统的建设内容、技术指标、工作原理、组网结构、实现功能,以及硬件系统组成和设备选型情况,可为其他地区在水利、防汛等领域建设北斗卫星通信系统提供参考和经验借鉴,为防台风防汛抗旱机构提供实时的指挥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6.
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是基于网格GIS技术,空间数据库具有开放性、集成性,可以对地质调查信息化成果进行多样式、海量数据的组织集成与分布、网络共享服务。结点是平台系统中实现数据资源无缝集成与共享的中间件,是其核心部分。该文叙述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山东结点建设中应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政务网的政府各部门横向与纵向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的需求十分迫切,传统的单向共享模式的应用瓶颈日益突出,结合济宁市政务信息平台建设的实际环境及需求,设计了基于 SOA 云服务的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及在线业务协同平台的框架,实现了政府各部门之间数据有序交换和资源共享,建立了数据建设规范和业务协同机制,极大地提升了政务办公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浅析葫芦岛地区防汛抗旱系统水情数据传输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秀梅 《地下水》2014,(6):173-173
水情、雨情信息是防汛决策的重要依据,选择合适的水情传输数据模式对于及时、准确的传输水情信息和领导科学决策至关重要。针对葫芦岛地区雨情观测站点多、分布广、流域汇流时间短等具体情况,采用现代水情数据传输模式,通过几次大暴雨洪水的应用效果很好。介绍葫芦岛地区防汛抗旱系统中水情数据传输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赵琛  许明家 《水文》2011,31(6):53-57
介绍了应用支撑平台的概念、设计思路、开发背景及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的应用支撑平台的总体结构、技术框架,技术视图,接口设计,技术特点,大平台的应用及全国三级平台之间的关系,平台提供的服务,用户界面,Web Services管理,资源管理及平台的系统功能等。阐述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相似文献   

10.
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国土资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国土资源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国土资源部门依法查处行政违法案件,确保涉嫌犯罪案件及时进入司法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