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湾区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大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激增,需水量上升,水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水安全保障程度不足;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水量稳定、水质较好的特点,可作为重要的应急备用水源。本文从地下水资源着手,系统梳理了大湾区水资源环境条件、地下水资源状况、特征和开发利用潜力,并提出了应急后备水源地建议,得到以下认识:(1)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分布最广;(2)湾区内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较为复杂,丘陵山区以HCO_3-Na型、HCO_3-Ca型及HCO_3-Na+Ca型为主,冲积平原及山间盆地以HCO_3+Cl-Na型及HCO_3+Cl-Na+Ca型为主,三角洲地区以Cl-Na型微咸-咸水为主;(3)西江、北江及东江干流构成湾区内地下水排泄的总渠道,各支流为地下水的局部排泄基准面,地下水动态变化具季节性特征;(4)地下水整体水质较好,Ⅰ-Ⅲ类水占比高达66.25%,从丘陵山区到三角洲平原,水质呈变差趋势,尤其在广州、江门、中山、东莞等城市周边水质较差,超标因子主要为氨氮、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等,三角洲地区发育大量"铁质水"和"氨氮水",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5)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东莞及中山等城市基本未开发利用地下水,在各类地下水中,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具有规模开采的开发利用潜力;(6)综合分析相关资料,提出将广花盆地等10处富水块段作为应急水源地备选,经初步计算每年可为大湾区提供约4.18亿m~3的应急水源保障。为应对突发性水质污染及极端干旱气候等大规模供水危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用水安全,促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建议加强大湾区的基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掌握地下水的水位、水质、水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精准计算可用于应急备用开采的地下水储存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从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化周期性、经济社会需用水规模难变性和未来水资源供需关系入手,介绍近60年以来华北平原水资源情势,特别是该平原水资源量、实际用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变化特征,并结合未来10到30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用水量趋势,识别和诊断华北平原水资源紧缺因源。结果表明:由于降水量减少导致华北平原缺水(自然资源性缺水)占该平原总缺水量的15.1%~16.4%;因管理缺陷导致水资源浪费的缺水(管理性缺水)占22.1%~24.2%;人口数量和经济社会发展规模过大导致用水量超过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缺水(政策性缺水)占59.3%~62.5%。自然资源性、管理性以及政策性缺水的解决对策不同:自然资源性缺水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惟有从外域适量调水才能解决;管理性缺水可通过社会文明进步和科技进步不断修正;政策性缺水宜因势利导进行经济社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限制高耗低效用水产业。即使南水北调工程70.3×108m3/a水进入华北平原,该平原地下水超采情势也难以得到根本性扭转。有新增水源调入或华北平原严控生活和工业用水量,同时大幅压减农业用水量,因势利导优化和逐步调整经济社会布局和产业结构,特别是灌溉农业进行规模化减蒸、降耗、节水的改造,将是缓解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和水资源紧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3.
胡滨 《地下水》2011,33(5):83-84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陕西省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中水资源现状和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势与弊端,针对工作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同区域(陕北、关中和陕南)和不同领域(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非常规用水)的水资源利用现状以及节水潜力进行了全面分析,为在陕西省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见  初曰邦等 《水文》2001,21(6):54-56,37
青岛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42m^3,属严重缺水地区。从青岛市的水资源现状、地区分布规律以及开发潜力等方面,结合起来社会经济发展和需水分析预测,对如何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解决供需矛盾、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水文》2001,(1)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目前,我国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1750m3用水紧张线,其中低于500m3严重缺水线的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山东、河南、宁夏等9个地区。近年来,我国由于水资源不足,用水紧张状况加剧。据统计,全国699个城市中,有400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天津等110个城市已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年缺水量60亿m3。有的城市被迫限时限量供水,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水资源供需…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属中国科学院“八五”重点项目,其主要研究内容为:(1)从水资源自身的特点及与其他资源的组合关系,从水资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重新评价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潜力。(2)工农业用水状况、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突出研究工农业用水与产业结构及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松辽流域水资源现状与地下水开发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辽流域是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的地区之一,1994~2001年整个流域的年均降水量为6052 13×108m3,水资源总量1931 11×108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668 81×108m3,地下水资源量637 16×108m3,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资源重复计算量374 86×108m3。松辽流域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和34%。基于流域水均衡的观点,从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水资源总量四个方面分析了松辽流域水资源现状及其特点,并对1994~2001年流域供水、用水组成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水资源的时空展布规律与社会经济布局不相匹配、地下水在总供水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的结论,进一步对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浅谈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亚莉  邵景力 《现代地质》2000,14(2):235-236
1 城市水资源的特点城市水资源是指一切可被城市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和可再生利用水,它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是城市供水的源泉。我国城市水资源的特点是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小,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发利用强度大,因不合理使用水资源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突出。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济南等26个城市的统计资料表明,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30%左右。全国现有的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为缺水城市,其中特别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城市,由于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00×108元。因水资源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略论安徽水资源基本特征与节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国土面积13.94万km2,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江准和江南三大地区。全省平均年雨量自北向南为800mm至1800mm。从人均、亩均水资源量而言,安徽是贫水省份,人均水资源量为1125m3,接近于世界公认缺水警戒线的下限(下限为人均1000m3,上限为2000m3)。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实现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安徽水资源量、特点、可供水量、惜水节水、提高单位供水效率与效益等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1,(2)
库车市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水资源不足,季节性缺水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影响库车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根据库车市各行业现状用水量、用水效率等指标分析评价各行业用水水平,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现状用水问题提出用水保障措施。分析结果认为:库车市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和渠系防渗率偏低。工业用水水平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69 m~3/万元相比,工业用水水平较高。现状年库车市人均用水量为3 214 m~3/人,低于全疆平均2446 m~3水平,远高于全国437 m~3用水水平,存在较大节水空间。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存在地表水来水调配力度尚低、水资源浪费严重、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污水资源未得以充分开发利用等问题,应从管理、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四方面加强保障措施,保证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及可持续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资源长期需求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现状人口、主要经济发展指标与用水量、用水定额的关系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在综合考虑未来水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用水效率、节水水平等影响因素变动条件下,建立综合影响因素与需水量指标的关系,确定未来需水量增长率的变化及人均用水量、单位产值用水量等指标的变动幅度。根据预测的各水平年的人口、经济发展等指标,估算相应的水资源需水量。  相似文献   

12.
刘凤梅  黄长生  赵信文 《中国地质》2019,46(S2):102-109
在对最新的水工环地质调查资料和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以粤港澳大湾区三极之一的广州市为重点,编制了地学专业综合图集——《支撑服务广州市规划建设与绿色发展资源环境图集》。《图集》收集和整理了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粤港澳湾区开展的环境地质调查、监测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等,经二次开发研究,以通俗易读或图或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图集》整体分为序图、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适宜性评价、城市规划建设应关注的重大地质安全问题、产业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的优势地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需要重视的资源环境状况和基础地质条件类图件6大类,共53张图,并提出了助力大湾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用水安全、旅游产业发展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等五方面的地质建议,有效服务了广州国土空间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区域发展目标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承载力研究的根本性问题出发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探讨,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再是一个客观内在的值,而是受区域发展目标所影响,随区域发展目标不同而变化,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必须置于具体的区域发展目标下进行.据此选取目标规划法作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量化方法,并以北京市为实例进行论证,分析了北京市在预定发展目标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及目标实现状况.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永勤  缪启龙  彭补拙 《水文》2002,22(2):6-9,18
从地表热量平衡、水量平衡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象、水文、土壤等资料建立了区域水资源量估算模型,计算了该地区的地表水、地下水及水资源总量;同时建立了用水系统的各个子模型,即根据本区农业生产状况建立了农业耗水的物理模型,由工业和生活用水量的变化,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等情况,建立了工业和生活用水的统计模型。利用实际资料进行了模型检验,对本地区未来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地下水资源丰富而地表水资源短缺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问题,以典型喀斯特地区贵州省为例,构建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从空间和时间上对贵州省9个州(市)2005-2014年水资源安全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贵阳、黔东南、铜仁地区水资源安全处于良好等级,遵义、黔南、毕节、黔西南处于一般等级,安顺、六盘水处于差等级;2005-2014年,贵州省水资源安全相对稳定,都处于一般等级,但水资源安全呈现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于贵州省近年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果。随着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加剧,贵州省要更多地注重水资源供水安全指标的管理,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社会效益逐渐成为生态效益的补充和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工业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工业部门内部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效益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与国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因素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通过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给出了工业内部各行业综合影响系数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综合效益数学模型。以山东省高密市为例,在收集分析了各行业的用水量、产值、利税等基本资料的基础上,以每个行业的历史用水量为样本,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推求出行业需水量上、下限,并利用综合效益模型,以1989年7月这一最枯月份为例,对工业内部各行业进行水资源重分配,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引大入秦工程是由大通河向甘肃中部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地区跨流域引水的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大型调水工程。工程建成通水后,对改变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贫困面貌、安置贫困山区移民、促进秦王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工程在设计效益的发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供水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工程水资源配置没有实现最优化。在收集到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将引大灌区和周边可能的供水范围作为一个统一的研究对象即引大工程供水区,根据供水区的供需水现状和用水发展趋势,采用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中的最优化技术,建立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为目标、以供需水量为约束条件的优化配置模型,通过求解模型,确定近期和远期供水区的水资源在各子区不同用水部门间的最优化配置方案,为富余水源寻找出路,这对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秀丽  韩廷印 《地下水》2010,32(4):34-37
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利用地表水回补地下水成为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朱庄水库水源条件以及下游河道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百泉泉域水资源的供需现状与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后,认为利用朱庄水库放水回补百泉泉域地下水从条件上及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易武英  苏维词 《中国岩溶》2012,31(4):402-408
运用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喀斯特发育典型的贵阳市区域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模型,运用模糊集对模型计算水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综合指数。结果表明:2002—2010年贵阳市水资源系统综合发展程度相对较低,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度分别为0.5、0.49、0.42、0.46、0.42、0.34、0.41、0.48,整体处于颉颃阶段。今后应对城市河段和部分工矿企业比较发达的区域实行高污染企业转移或疏散,降低高耗水、高污染排放产业比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市民节水意识,推广节水型小区建设;加大对石漠化治理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生态蓄水能力;加大水利工程、集雨工程建设力度,提高客水资源利用率,调整国民经济布局,使之与水资源时空分布相匹配等,以提高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能力,促进整个贵阳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