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营凹陷是一个中、新生代断落凹陷区,发育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凹陷内岩盐主要发育在沙河街组四段中下部,通过对沉积盆地演化阶段、岩盐赋存层位及蒸发岩系序列结构的分析,指出岩盐是在陆相环境中沉积的,属海源陆相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2.
黄岗潜凹陷岩盐矿床是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近年发现的一大型岩盐矿产地,预测岩盐矿总资源量超过240×10~8t。本文在总结黄岗潜凹陷岩盐矿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岩盐矿沉积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岩相分布规律等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岩盐矿赋矿层位为古近纪官庄群大汶口组中段,岩性为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灰白色膏质泥岩、石盐岩互层,是一套含石盐、石膏的浅湖—咸湖相沉积建造,其盖层为新近纪黄骅群和第四系。岩盐矿层赋存形态简单,呈层状产出,产状稳定,走向近EW向,倾向近S向,倾角平缓,一般3°,局部断层附近可达10°。区内揭露岩盐矿层31层,埋深1079.75~1730.86m,单矿层平均厚度0.25~24.64m,单层最厚53.96m,累计平均厚度175.45m,单孔累计最大厚度320.23m,是山东迄今单孔控制最大的厚度,NaCl平均品位44.11%~96.08%。岩盐矿石矿物成分较为简单,主要盐类矿物成分为石盐和硬石膏,杂质矿物主要为黏土质矿物;矿石主要化学组分为NaCl,其次为CaSO_4,其他组分含量甚微;矿石结构主要为中粗粒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岩盐矿划分为结晶块状石盐矿石和石膏石盐混生石盐矿石2种自然类型,矿石工业类型初步确定为石膏质石盐矿石。黄岗潜凹陷盆地为一套浅湖—咸湖相沉积,大致反映了含盐水体淡化—浓缩—淡化的蒸发沉积过程;平面上初步划分石盐岩相区和膏泥岩相区2个岩相分布区,其中石盐岩相区靠近成盐盆地局部沉积中心,发育厚层岩盐矿。黄岗潜凹陷西南部含盐地层总体表现为向南倾伏的单斜形态;区域重力资料显示,该区靠近盆地局部沉积中心,具有较大的岩盐矿找矿潜力。区内岩盐矿层厚、质纯、埋深适中,初步评价具备建设盐穴储气储能库的地质条件,矿床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东营凹陷是一个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沙三段属于湖盆的深陷期,该区油气资源丰富,主力储集层为沙三中浊积砂体。研究的主要勘探对象是沙三段以浊积砂为主的岩性油藏。由于该区储集层是以沙三中三角洲前缘相沉积的浊积砂体为主,砂体在横向上变化较大,利用常规地震资料进行砂体追踪和描述有一定困难,因而在本工区开展了测井约束反演技术方法研究,以提高储层分辨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大汶口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构造发育,构造对矿床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在以往的地质勘查工作中,仅在东向洼地内发现了岩盐矿床,推测大汶口盆地岩盐相区呈NW-SE向椭球状分布于东向洼地内。杨家坡矿段位于东向洼地北东侧毗邻的满庄-大西牛洼地,在该矿段地质勘查中,首次发现了多层岩盐工业矿层,单层真厚度0.84~5.09 m,品位NaCl含量81.70%~97.14%,厚度较稳定,品位较均匀。该矿段岩盐矿床的发现,使得盆地内岩盐相区向北东延伸了约4 km,赋盐面积扩大了约5 km^2,并推测岩盐相区呈“冰壶”状分布,壶体分布于东向洼地,壶柄分布于满庄-大西牛洼地。同时,对断层F 3的活动性质及其对岩盐相区的控制作用等有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鱼台凹陷是一个中生代同沉积断陷盆地, 其内部构造纵横, 深部普遍发育奥陶系碳酸盐岩, 具备地热开发前景。为研究断陷盆地内碳酸盐岩热储特征, 评价其资源潜力, 在鱼台凹陷施工一眼2 309.31 m深钻孔, 通过综合测井、产能测试、水化学分析、气体成分分析、地热水14C年龄测定等手段, 分析了盆地内地热流体的来源及补给、热源储集、离子运移等条件。结果显示, 地热井温曲线的增温异常与裂隙发育断位置一致, 指示了地热水来源方向; 地热水Cl-、Na+含量较高, 其离子组分形成原因与岩盐溶解有关; 鱼台凹陷东南部断裂交会处附近地热水表观年龄43.5 ka BP, 校正年龄10.752 ka BP, 时间在第四纪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研究认为, 鱼台凹陷存在较为活跃或年轻的地质构造, 是热储的热源之一, 区内奥陶系热储可采地热资源量约为2.12×109 GJ, 合标准煤7.27×107 t, 资源潜力较大, 开发利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禹城市城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陆块、华北拗陷区、济阳坳陷区、惠民潜断陷、临邑凹陷南部。通过已有钻探资料及近年的勘查项目研究成果,对禹城市城区东营组热储的地热资源的地质背景、水文地质特征、地热流体化学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认为禹城市城区东营组热储属于层控型低温地热田,地下热水矿化度较大,成因主要为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7.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北部地区新生代断裂特征与圈闭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北部地区构造特征研究,将新生代盆地划分为初始裂陷、伸展断陷、挤压拗陷3个演化阶段。新生代构造以张性断裂为主,兼具走滑和反转特征,其中,沙四、沙三期为伸展断裂系统,沙一、沙二至东营期为走滑断裂系统,馆陶期为挤压断裂系统。沙箱模拟实验证明,挤压反转构造受断层下盘施力方式控制,与基底走滑作用有关,伸展断裂控制的断鼻状构造和挤压背斜构造是高升斜坡带和牛心坨隆起带上较为有利的目标优选类型。  相似文献   

8.
一、地质简况 松辽盆地经历了断陷-坳陷-萎缩三个发展阶段,盆地具有下裂、上坳的双重结构,西部超覆带亦随盆地演化历史变化。该区基底总体上为由西向东倾的斜坡,其岩性主要为海西期和燕山期的火成岩。侏罗纪时期在盆地深部裂谷扩张作用下富拉尔基至梅里斯地区发育有较大的断陷,主要沉积为砂泥岩互层。白垩纪时期,由于盆地的扩张和内缩,地层主要为超覆性组合。泉四段直接超覆于侏罗系地层之上。该区主要目的层萨二、三组油层所在的姚二、三段地层直接超覆于青山口地层之上,地层总厚度20m~25m。  相似文献   

9.
根据测井、地震及实验分析数据,分析贝尔凹陷南屯组优质烃源岩-钙质泥岩层的识别特征和地质成因.结果表明,钙质泥岩层具有高自然伽马、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低密度的"三高一低"响应,在地震剖面上为连续强反射;该层形成于广阔湖盆、微咸水、深水沉积环境,沉积稳定且范围广,是凹陷重要的地层对比标志层;岩性主要为灰黑色泥岩,局部夹杂油页岩和泥灰岩,富含钙质(主要为碳酸盐矿物,其次为介形虫等生物化石)和藻类,有机质类型为Ⅱ1-Ⅰ型,丰度高,是凹陷最优质的烃源岩层.该层与南屯组低水位域湖底扇和高水位域扇三角洲前缘进积扇体形成最有利的成藏组合,油气最为富集,其平面展布范围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为贝尔凹陷等断陷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西湖凹陷位于东海盆地东部,是中国海上重要的油气生产区之一。2001年钻探的Y1井,在西湖凹陷主力油气层之下钻遇了一套厚360m、以泥质岩为主的中—下始新统地层,命名为宝石组。宝石组沉积于西湖凹陷断陷初期。根据岩芯、测井、录井、古生物等资料,分析Y1井宝石组沉积背景,并通过地震相及井-震结合分析,确定西湖凹陷宝石组的平面沉积展布。结果表明:西湖凹陷宝石组为近海湖泊沉积背景,发育河流、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扇三角洲等沉积相类型;河流相发育于西斜坡北部,表现为低连续变振幅亚平行席状地震相;三角洲相发育于西斜坡及其与中央深洼带的过渡带,表现为楔状或充填状的前积地震相;扇三角洲相发育于凹陷东部断坡带,表现为杂乱楔状地震相;滨浅湖相发育于凹陷大部分地区,主要为中—好连续中振幅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半深湖相发育于中央深洼带部分地区,地震剖面上为连续性较好、振幅较强的席状反射。通过地震剖面的构造-沉积充填分析,西湖凹陷宝石组发育水下高地型和半地堑型两种沉积充填样式。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introducing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anggu area,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Paleogene Dongying Formation, and further analyzed its geothermal occurrence. The studied area spans two grade IV tectonic units which are Beitang depression and Banqiao depression. The studied area is mainly located in the Tanggu nose-like structure which is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Beitang depression. Its existence affects the sedimentary distribution of the part strata of Paleogene. The depositions of Dongying Ⅲ ( SQEd3 ) and Dongying Ⅱ ( SQEd2 ) are mainly delta front facies and lake sand bars which are propitious to the geothermal fluid enrichment. The favorable enrichment region of geothermal fluid is located in south Hetou- Tanggu. Most of Dongying Ⅰ ( SQEd1 ) changes into swamp plain deposition, only the northeast part of this area is the distributary riverway facies with developed sand layers. There is the favorable enrichment region of geothermal fluid. The hydraulic connection is weak among the geothermal reservoirs of Dongying Formation and its overlying Guantao and Minghuazhen formations. The underlying Shahejie Formation geothermal reservoir pro- vides a steady stream of fluid supply and ground pressure protection for Dongying Formation geothermal reservoir.  相似文献   

12.
综合钻井、测井和古生物等资料,依据沉积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济阳坳陷沾车地区古近纪东营组沉积相特征及空间展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沾车地区东营组发育冲积扇相、曲流河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滩坝和湖底扇8种沉积相,以湖泊相为主。东营组三段盆地持续下陷,深湖相、滨-浅湖相发育,沉积范围广。东营组二段湖盆重新开始抬升,湖水收缩,沉积范围缩小,沉积相以滨浅湖相为主,伴有小规模的扇三角洲及滩坝沉积。东营组一段湖盆继续抬升,沉积范围进一步缩小,主要为冲积扇-河流沉积,凸起边缘发育一系列的冲积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理论,建立博兴洼陷深洼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层序地层格架,识别沉积相类型,揭示研究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湖底扇砂体的充填期次和规律.结果表明: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地层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层序内部细分为6个体系域;识别湖底扇中扇、湖底扇外扇、深湖3种沉积亚相,以及辫状水道、水道间、席状浊积岩、远源浊积岩和深湖泥5种沉积微相;总结各沉积微相在岩心、测井、地震上的识别特征;在层序格架内识别各体系域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此研究对该区下一步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元古代处于拉张期,发育多裂谷系.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野外地质调查、物探和钻井等资料,划分沉积相剖面,研究沉积演化及相类型.结果表明:盆地南缘中元古代沉积陆相三角洲至海陆过渡相的长城系与滨浅海至深海盆地相的蓟县系,并于蓟县系中发现液化底劈构造、震褶岩、震裂岩、震浊积岩、津浪丘状层和风暴岩等震积岩序列单元;沉积水体逐渐加深,为裂谷非补偿型沉积,蓟县系中存在震积岩序列,反映该区中元古代盆地南缘处于裂谷带内,受裂陷作用持续影响.通过沉积相及震积岩序列划分耦合裂谷说,为区域构造研究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5.
东向洼地是位于大汶口凹陷西部的构造洼地,有利的构造条件、古气候古地理条件、周边丰富的物源,形成了盆地内的岩盐矿床。区域构造演化,造成洼地内构造沉积幅度、卤水浓度差异,从而岩盐沉积相也有了一定的演化,主要趋势为沉积中心自沉积中心自东向洼地西北部沿走向SWW向向洼地中西部转移,沉积厚度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6.
胶莱盆地东缘早白垩世早期莱阳群沉积体现了湖盆由开始形成—鼎盛—萎缩消亡的全过程,发育由冲洪积相—湖相—三角洲相—河流相沉积的完整序列,且由东至西,由湖相到河流相逐渐过渡;古水流方向显示莱阳期盆地中心位于朱吴断裂、海阳断裂带之间,以断裂带为界,以西水流方向大致为由NW至SE向,以东水流方向则为由SE至NW向;早白垩世早期莱阳期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明显受区域性牟(平)-即(墨)断裂带活动所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前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中侏罗统新河组下段是玉门油田的主力勘探层位,其中YT6井已取得工业油流,显示出良好的勘探前景,而在层序格架下明确同期次砂体展布,将有利于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基于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的分析,依据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小湖次凹中侏罗统新河组下段的层序特征、沉积相类型、沉积演化规律及平面展布进行了系统研究,进而讨论了有利沉积相带的展布。研究表明,新河组下段具有完整的三级层序;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3种沉积相类型;次凹沉积相带发育具有南北分异、隆凹成带的特征,其中小湖次凹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北部及西北部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次凹中心则主要发育湖泊相;从低位期到高位期,不同时期的沉积相展布各异,总体表现出水体由浅变深,再变浅,沉积范围逐渐扩大,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先进积、后退积、再进积的特点;经分析认为分布于YT6井西北部新河组下段的高位域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最有利的储油相带。   相似文献   

18.
开鲁盆地为陆相火山岩盆地。勘探结果表明,在陆相火山岩盆地中获得了工业油流,为寻找石油油藏开辟了新途径。龙湾筒凹陷的火山岩以火山熔岩、火山碎屑沉积岩为主,根据岩石特征,可划分为三种岩相:溢流相、火山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溢流相以熔岩为主,包括安山岩、粗面岩、粗安岩、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火山爆发相岩石包括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火山沉积岩相岩石包括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泥岩。依据火山岩相划分,结合火山岩测井和地震反射特征,对龙湾筒凹陷火山岩纵向上的变化和平面上的展布进行了讨论,特别是对储集性能好的溢流相岩石进行了圈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