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褶皱是韧性剪切带内普遍发育的构造变形,是研究韧性剪切带乃至造山带构造作用的桥梁,但是对于剪切带中存在的这类褶皱国内尚无统一命名,本文根据剪切带内褶皱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进了"韧性剪切带相关褶皱"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韧性剪切带相关褶皱(尤其是鞘褶皱)的研究多集中在运动学和动力学上。本文介绍了韧性剪切带相关褶皱的类型及其研究方法,为客观理解韧性剪切带相关褶皱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进而为恢复陆内造山作用过程提供了客观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2.
论韧性剪切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研究韧性剪切带变形岩在天然强剪切应力作用条件下常量元素迁移机制及活化转移的应力排序、微量元素迁移的动力控制、稀土元素配分变化和变形矿物晶体化学变异的应力制约等构成了当代韧性剪切带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当前糜棱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难点和精华所在。其研究成果将对动力成岩(成矿)机理的认识有重要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对韧性剪切带及其变形岩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进行系统的综述,提出了未来韧性剪切带及其糜棱岩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①系统研究糜棱岩中主要造岩矿物组合及其变形特征,计算剪切变形岩石的应力—应变参数,搞清韧性剪切带所处的应力应变环境;②系统研究韧性剪切带岩石在天然分强剪切应力作用条件下常量元素迁移机制及活化转移的应力排序问题;③系统研究剪切变形作用过程中岩石化学组成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变化,讨论强变形条件下岩石中微量元素活化和迁移规律,深入探讨微量元素迁移的动力控制,包括稀土元素配分变化的应力制约以及应变矿物晶格化学变化行为及其对其寄主的变形岩石元素(组分)在应变过程中迁移变化的制约和影响;④从理论上探讨天然强剪切应变条件下岩石中组分活化、转移与应力(应变)的因果联系,为深入探讨韧性剪切带动力成岩(成矿)作用提供理论的科学依据,为探讨中、下地壳中韧性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提供科学依据(如韧性剪切带金的富集),同时为韧性剪切变形作用条件下成岩、成矿地球化学作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⑤现代分析技术如激光同位素原位分析以及激光ICP MASS分析技术对研究变形域内的岩石(矿物)的元素和同位素的活化迁移规律,对深刻揭示糜棱岩化过程中的元素活化迁移机制提供更高质量的地球化学证据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龙泉关韧性剪切带由五台期韧性剪切带和吕梁期韧性剪切带复合而成,五台期韧性剪切带形成于低角闪岩相环境下,吕梁期韧性剪切带形成于绿片岩相环境下。两期韧性剪切带对五台期和吕梁期变质建造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部分地改造了阜平期变质岩。  相似文献   

4.
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是出现在地壳演化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构造背景下,包括造山带、大陆伸展环境、高压环境、克拉通等环境中都有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发生。本区韧性剪切带是发生在克拉通演化的晚期,出现在柳河地堑与太古界岩层间,它是以韧性剪切为主,带内显微构造极发育,包括组合型变形结构和单矿物变形结构。岩石类型是以糜棱岩和糜棱片岩为主。在富林图解中表现一个压扁形椭球体,这是一条典型的退变质型韧性剪切带,对今后寻找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扬子与华夏地块间发育一条近东西向展布的巨型板块缝合带—华南中部复合混杂岩带,由北东向、近东西向、北北东向三组方位的次级韧性剪切带分支、复合成“网格状”构造阵列。对其次级北东向剪切带(进贤—婺源韧性剪切带)进行的构造地球化学剖面研究发现从剪切带边部至中心,随着剪切程度的逐渐增强,金、铜元素含量逐渐增高,锌元素含量逐渐降低,铅、银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略有降低的趋势;金元素有两个峰值点,一个出现在韧性剪切最强的糜棱岩中,另一个出现在叠加于早期韧性剪切糜棱岩化岩石之上的晚期脆性破裂张性构造角砾岩中,说明韧性剪切及叠加在韧性剪切之上的脆性破裂均有利于金的富集成矿,从而为赣东北地区寻找金矿指明了方向,并为金的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理论研究积累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韧性剪切带是呈带状展布的,发育在地壳一定深度的高应变带,含金剪切带是指一种成矿和控矿的韧性和脆性剪切带内构造体系,目前研究表明韧性剪切作用不仅是一种控矿因素,而且一种重要的成矿机制,韧性剪切作用动力学主要对变形宏观,微观及超微构造进行分析,研究变形机制和环境(温度,压力,深度等)差异流动向应力大小,应变速率,古应力方位,剪切构造动力学演化及其对金矿的控制作用等,韧性剪切成矿与控矿作用动力学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7.
四川泸定韧性剪切带红军楼剖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泸定韧性剪切带红军楼剖面内部结构、变形变质特征研究表明,该剪切带形成于地壳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韧性剪切带,起始于晋宁期,澄江期已具雏形,印支一燕山期受EW挤压,产生逆冲推覆叠加脆性变形。通过对剪切带运动学的分析.结合其几何特征,认为该剪切带为平移一正断层;通过动力学分析,认为韧性剪切带是在近于垂直剪切带走向方向的拉伸应力的作用下.岩石经强烈韧性剪切变形而形成。  相似文献   

8.
陈虹  胡健民  武国利 《地质通报》2009,28(4):439-455
韧性剪切带是大陆变形过程中形成于地壳深层次的重要构造变形形迹,是重建构造变形温压环境、变形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剪切变形方向的确定是韧性剪切带研究的基础环节之一。尽管指示韧性剪切带剪切方向的标志很多,但是由于韧性剪切带变形过程的复杂性,实际工作中往往很难准确地限定剪切方向,甚至常常会发现同一条韧性剪切带中发育指向相反的剪切标志。在变形岩石中,不对称旋转碎斑系被认为是判断韧性剪切带剪切方向的可靠标志。根据有拖尾的旋转碎斑系判断剪切指向要比“云母鱼”、“多米诺”等组构可靠得多。总结前人的理论和模拟试验成果,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碎斑系的演化是其形态、轴率、初始方位、基质及其界面性质、运动学涡度、剪应变强度、剪切带的厚度、碎斑短轴比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深刻认识不对称旋转碎斑系在韧性剪切带形成过程中的发育过程、限制条件、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准确地运用它们来判断韧性剪切变形的构造指向,以便进一步研究与该韧性剪切变形相关的大陆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朱永峰 《矿床地质》2004,23(4):509-519
文章总结了产在克拉通和古生代造山带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比这两类金矿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作用发生的大地构造背景,探讨形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环境与成矿机制。大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一般就位于剪切带的脆一韧性转换位置,成矿作用一般不受围岩性质和变质程度的控制。剪切带既是成矿流体的通道,又是金的沉淀场所。克拉通中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模式有两类:同构造成矿和构造期后成矿,前者认为变质流体沿韧性剪切带迁移,最终在剪切带中沉淀形成矿床;后者则强调发生在韧性剪切带形成之后的地质过程如岩浆活动等对成矿作用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韧性剪切带是大陆变形过程中形成于地壳深层次的重要构造变形形迹,是重建构造变形温压环境、变形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剪切变形方向的确定是韧性剪切带研究的基础环节之一.尽管指示韧性剪切带剪切方向的标志很多,但是由于韧性剪切带变形过程的复杂性,实际工作中往往很难准确地限定剪切方向,甚至常常会发现同一条韧性剪切带中发育指向相反的剪切标志.在变形岩石中,不对称旋转碎斑系被认为是判断韧性剪切带剪切方向的可靠标志.根据有拖尾的旋转碎斑系判断剪切指向要比"云母鱼"、"多米诺"等组构可靠得多.总结前人的理论和模拟试验成果,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碎斑系的演化是其形态、轴率、初始方位、基质及其界面性质、运动学涡度、剪应变强度、剪切带宽度/碎斑短轴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深刻认识不对称旋转碎斑系在韧性剪切带形成过程中的发育过程、限制条件、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准确地运用它们来判断韧性剪切变形的构造指向,以便进一步研究与该韧性剪切变形相关的大陆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五台山区早前寒武纪花岗—绿岩地体中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变形岩石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岩石类型划分、形成机制与剪切方向判别、岩石成份变化、变质作用物化环境等作了系统描述和分析,揭示了韧性剪切带变形岩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周建波等人1998年发表在本刊上的有关韧性剪切带稀土元素稳定性一文的讨论,结合国内外有关稀土元素在各地质环境中的活动性和韧性剪切带流体渗滤作用对体系中元素迁移影响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韧性剪切变形过程中稀土元素的可变性质及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
韧性剪切带内流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韧性剪切带内的流体作用是一种复杂的构造物理化学过程和力学-化学的耦合过程。它不仅影响着岩石的变形机制,促进变形构造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影响着岩石的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的变化。本文在综合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岩石的成分变异和体积变化是韧性前切带内流体作用研究的主要内容,韧性剪切带内构造-流体演化历史,构造物理化学、岩石应变模式及其特征的研究是今后韧性剪切带内流体作用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4.
桂东南射广嶂伸展滑脱韧性剪切带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覃小锋 《广西地质》2000,13(2):11-16
文章介绍了在桂东南1:5万长山幅、那卜幅区调过程中,首次在广嶂一带识别出4条规模较大的伸展滑脱型韧性剪切和一系列小型顺层韧性剪切带,这是该地区地质研究的重要突破。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综合分析,详细叙述了这些韧性剪切带的构造样式、岩石组合、显微组构以及韧性变形过程中的岩石转变等,初步探讨了韧性剪切带的应变、形成环境和变形机制。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韧性剪切带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含金韧性剪切带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具有特定的地质、地球化学和流体特点及矿化蚀变标志。这些特点区别于一般的韧性剪切带。因此,认识和了解含金韧性剪切带的特点对于寻找和发现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周建波等人1998年发表在本刊上的有关韧性剪切带稀土元素稳定性一文的讨论,结合国内外有关稀土元素在各地质环境中的活动性和韧性剪切带流体渗滤作用对体系中元素迁移影响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韧性剪切变形过程中稀土元素的可变性质及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论韧性剪切带对金矿的控制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辽宁省白云金矿为例,阐述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床生成与赋存的控制规律。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往往产在第二阶段的韧脆性剪切带中,而第一阶段的韧性剪切带对金元素的充分聚集起重要作用。剪切带的多条平行排列、倾向上的陡缓变化和剪切滑动等特征就形成了韧性剪切带中金矿体呈多条带和透镜状断续分布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论韧性剪切带对金矿的控制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辽宁省白云金矿为例,阐述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床生成与赋存的控制规律。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往往产在第二阶段的韧脆性剪切带中,而第一阶段的韧性剪切带对金元素的充分聚集起重要作用。剪切带的多条平行排列、倾向上的陡缓变化和剪切滑动等特征就形成了韧性剪切带中金矿体呈多条带和透镜状断续分布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对布尔根大型构造变形带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探讨,进一步确立了“布尔根韧性剪切带”的概念。该剪切带对该区的金矿化异常带,矿化类型乃至矿床的形态和产状具有严格的控制作用,指出了韧性剪切带型应为本区金矿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20.
以南天山中段萨恨托亥-大山口成矿带内控矿韧性剪切带为例,对韧性剪切带的金成矿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地质体的构造变形特点、变形演化过程的分析表明,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属性控制了金矿的产状及规模,金矿化阶段与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演化过程密切相关.矿化类型、矿化强度及矿化方式受韧性剪切带发展阶段制约,剪切带内物质组分迁移变化揭示出韧性剪切带与金在剪切带内的迁移富集、沉淀成矿的内在联系.韧性剪切带成矿作用是南天山成矿带中段重要的金矿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