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10月22-27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第43届气候诊断和预测年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召开。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国及相关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国家气候中心李清泉和张颖娴参加了此届年会。  相似文献   

2.
王福志 《气象》1990,16(12):65-65
“1990全国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讨论会”于9月15日至18日在青岛举行。 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海洋气象学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南京气象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青岛海洋环境预报区台及山东省航海学会和上海、山东、大连、青岛的气象学会等单位参加联办。 出席这次科学讨论会的共有117人。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5篇。会上交流了55篇专题论  相似文献   

3.
1985年8月5日至16日,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科学工作者聚会美国旅游胜地夏威夷州的火奴鲁鲁参加“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与国际海洋和物理科学协会联合会议”(下简称IAMAP/IAPSO会议),共同讨论气象和海洋方面的学术问题,我国以叶笃正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气象学界和海洋学界的知名学者参加了  相似文献   

4.
在揭示海洋气象学学科归属问题和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学科内涵和外延的综合分析,厘清了海洋气象学学科归属。海洋气象学归属于大气科学比归属于海洋科学更适合其发展。厘清海洋气象学学科归属的关键是理解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多尺度特征。未来海洋气象学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海上高科技探测技术、实地和遥感观测的综合应用、中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理论、多层次大气-海洋耦合模式,由此需要加强更小尺度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分析结果可供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科研、教学、业务、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8年11月12-16日,第11届国际大气环流重建计划(ACRE)研讨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同时召开的还有日本ACRE工作组创建会、第2届东南亚ACRE会议和第3届中国ACRE工作组会议。来自英国、日本、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美国、俄罗斯、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1990全国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讨论会”于9月15-18日在青岛海军潜艇学院举行。这是继1987(青岛)、1988(大连)我国召开的海气新学科研究的第三次大型学术活动。 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气象学会海洋气象学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南京气象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青岛海洋环境预报区台等行政单位及山东省航海学会和上海、山东、大连、青岛的气象学会等12个单位参加联办的。  相似文献   

7.
应澳大利亚海洋气象学会和美国气象学会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吴秋霞,于2009年2月初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9届南半球气象和海洋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8.
1年会概况 美国气象学会(AMS)第86届年会于2006年1月29日至2月2日在美国亚特兰大市CNN中心OMNI饭店的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年会围绕着“天气和气候资料的应用”这一宽泛的主题,重点在于大气、水文和海洋科学应用的成功案例,以及研究如何继续由新知识中获益。两个突出的综合性次主题是“运用物质和自然资源:成就与挑战”和“环境风险和对社会的影响:成就与挑战”。因签证问题,中国气象局仅由宇如聪副局长率国际司1人出席了会议。此外,许多在美国工作学习的华人气象学者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由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组织的“第二次海洋-大气耦合模式”国际学术会议——作为第二十一届海洋流体动力学列日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8日至12日在比利时列日大学举行。会议代表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西德、苏联、日本、中国等十四个国家。  相似文献   

10.
第四届WMO(世界气象组织)人工影响天气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8月12-14日在美国夏威夷城举行.这次会议是由WMO和IAMAP(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共同主持的,来自中国、美国、苏联、法国等16个国家的7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笔者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并在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会议收到143篇学术论文,会上报告了72篇,分五个专题组报告: 1.自然降水物理学  相似文献   

11.
1985年8月2日-19日我赴美国夏威夷城参加IAMAP(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IAPSO(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联合学术讨论会和第四届WMO(世界气象组织)人工影响天气学术讨论会.参加IAMAP/IAPSO联合学术讨论会的中国代表有国内知名气象学和海洋学专家叶笃正、曾庆存、朱抱真、伍荣生、毛汉礼、叶龙飞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所、海洋所、国家海洋局、南京气象学院、兰州高原大气所、  相似文献   

12.
由瑞士气象研究所和美国气象学会合办的第21届国际山地气象学会议(1TAM-90),于1990年9月17-21日在瑞士恩格尔堡(En-gelberg)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比利时、保加利亚、中国、德国、法国、匈牙利、以色列、意大利、新西兰、奥地利、波兰、罗马尼亚、瑞士、美国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的200多人。我们3人及世界气象组织官员杜行远博士参加了这次会议。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奥巴西(G.O.P.Obasi)参加了开幕式并讲了话。会议共收到150多篇论文,代表了最近几年与会国家山地气象研究的情况,基本上  相似文献   

13.
LASG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的英文缩写。笔者于1990年在该实验室工作两月有余,并有幸参加了该实验室的年会。年会于1991年3月10日-13日在北京中关村大气物理研究所举行。参加年会的除了该室的固定成员外,还有来自国内外几个海洋、大气研究所、高等院校和气象台的客座研究人员。会议交流的内容涉及非线性动力学、大气与海洋的数值模拟、气候和长期天气预报、积云动力学及其数值模拟、污染与光化学模式、悬浮体力学等众多领域。本文  相似文献   

14.
参加美国气象学会第24届局地强风暴天气研讨会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气象学会第24届强对流天气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7~31日在美国乔治亚州的滨海城市萨凡纳(Savannah)举行。美国各大研究机构、大学院校和业务部门的局地强风暴专家,以及来自日本、德国、韩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参会人员达500多名。会议代表以美国专家为主,可以说代表了美国气象界甚至是全球局地强风暴研究领域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1990全国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讨论会”于9月15日至18日在青岛海军潜艇学院举行。这是继1987年(青岛)、1988年(大连)我国召开的海气新学科研究的第三次大型学术活动。 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气象学会海洋气象学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南京气象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青岛海洋环境预报区台等行政单位及山东省航海学会和上海、山东、大连、青岛的气象学会12个单位参加联  相似文献   

16.
姚华栋  沈文海  马开宇 《气象》1988,14(10):48-50
综合海洋-大气资料集(Comprehensir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简称COADS。是“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合作计划”中,美国向中国提供的一份资料,该资料集是由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科罗拉多大学联合环境研究所(CIRES),国家海洋大气局环境研究实验室(REL),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以及国家气候  相似文献   

17.
国际TOGA学术会议于1990年7月16—20日在夏威夷的檀香山召开,今年恰是TOGA计划进行到一半之时,总结前期工作,展望后半期任务,因此本次会议对完成TOGA计划(1985—94)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会议由世界气象组织(WMO),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政府间海洋委员会(IOC)和国际科联(ICSU)四大国际科技组织联合主持召开。北京气象学院史久恩和笔者有幸一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下面对这次会议和TOGA今后的工作作一简要报道。 TOGA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的相互作用,作好气候预报。为此需要建立复杂的热带海洋-大气探测系统并收集、整理大量资料,开展一系列海-气作用的数值试验研究并发展耦合数值预报模式。会  相似文献   

18.
1会议概况 2007年6月21~23日,世界气象组织天基全球观测系统重新设计及优化研讨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世界气象组织(WMO)、美国测绘局(USGS)、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CEOS)、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欧洲空间局(ESA)、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日本空间管理局(JAXA)、日本气象厅(JMA)等气象卫星及空间科学研究机构的20多位官员和专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第二届中美中尺度气象会议于1990年9月19—21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召开。国家气象局、中科院大气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市气象局和湖北省气象局共12名代表与会。该研讨会按中美大气科学技术协议每两年召开一次,在两国交替举行,它的首届会议于1988年9月5—7日在北京举行,美方以当时的 NCAR 主任 Anthes 为团长的12人代表团参加了首届会议,成员也是来自NCAR、NOAA 和一些大学。会议主要有两个任务:相互交流中尺度气象研究、应用、业务方面的最新成果;回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数值预报部主办的第4届中美GRAPES—WRF数值模式联合研讨会于2006年9月5-9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湖南等地的数十位数值预报研究与业务应用专家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十几名数值模式专家欢聚一堂,交流各自在数值模式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会议期间双方在数值模式动力框架、物理过程、并行计算、资料同化、科学应用等多个关键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