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气候概况秋季全区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除西部、中东部部分地区偏多外,全区大部地区偏少。9月上旬出现严重早霜冻灾害,中东部农作物遭受冻害,季内部分地区出现了秋旱现象,大风日数少,光照充足。1.1气温秋季平均气温在2.3~15.9℃之间,与3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全区大部地区偏高1~3℃,仅乌拉特前旗、武川县偏高4℃。1.2降水秋季降水量在3~86mm之间,与3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阿盟西部及东北部,包头市大部,锡盟西北部、中东部部分地区偏多4%~103%,其余大部地区偏少。1.3日照秋季日照时数在407~609小时之间,与3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全区大部地区偏多1~8…  相似文献   

2.
1气候概况冬季(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全区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分布不均,日照充足,大风日数偏少。1.1气温冬季全区平均气温在-22.2~-2.3℃之间,与1971—200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全区大部地区偏高2~4℃;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正常外,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包头市、东胜、临河、五原县冬季平均气温偏高4℃。全区普遍出现暖冬,气温明显偏高,统计代表站1961—2006年46年冬季平均气温,12个站中7个站排名第一,其余站均排前10位(见下表)。代表站2006年冬季平均气温距平及历史排位表代表站平均气温/℃平均气温距平历史排位巴彦…  相似文献   

3.
1 气候概况今年夏季气候异常 ,全区大部地区降水偏少 ,气温偏高。中东部出现酷热高温天气 ,并有干旱。局部地区发生冰雹、洪水灾害。1 .1 气温夏季全区平均气温集二线以西较历年偏高 1℃ ,以东偏高 2~ 3℃。 6月份平均气温伊盟以西接近常年值 ,其余地区比历年偏高 1~ 5℃。 7月份除呼盟比历年偏高 1~ 2℃外 ,其余地区偏高 3~ 4℃。 8月份巴盟、伊盟以西接近常年值 ,呼盟大部偏高 3~ 4℃ ,其余地区偏高 1~ 2℃。1 .2 降水夏季全区大部地区降水较历年偏少2 %~ 61 % ,仅个别地区偏多 6%~ 2 1 %。 6月份降水大部地区比历年偏少 1 0 %…  相似文献   

4.
1 气候概况 2006年夏季全区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偏高,西部部分地区显著偏高;全区大部地区降水偏少,阿拉善盟西部、赤峰市北部、通辽市北部、呼伦贝尔市西部显著偏少。全区日照正常。  相似文献   

5.
1气候概况   今年夏季气候异常,全区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旱灾严重,局部地区洪灾,冰雹、蝗虫灾害均有发生.   1.1气温   夏季全区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1~3℃.6月份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2~3℃,仅呼盟西北部偏高4℃;7月份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1~3℃;8月份除呼盟西部、锡盟西北部比历年偏高3~5℃外,其余大部地区比历年偏高1~2℃.……  相似文献   

6.
1基本气候概况2007年春季(3~5月)青海省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偏高,大部分地区降水、日照时数接近常年。主要的天气气候事件是柴达木盆地东部和青南部分地区出现的雪灾、4月~5月上旬全省中南部出现的干旱。1.1气温全省气温偏高明显。东部农业区春季平均气温在5.8~11.0℃之间,比常  相似文献   

7.
1 气候概况今年春季天气回暖早 ,季平均气温普遍偏高。降水前春偏少 ,后春中部地区降水偏多。风沙天气比近几年明显增多。终霜结束日期偏早 ,光照充足。1 .1 气温春季全区平均气温较历年偏高 1~ 2℃。其中3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 1~ 3℃ ,4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地区比常年偏高 1~ 2℃ ,阿盟西北部偏高 3℃ ,5月份平均气温呼盟满洲里、额尔古纳右旗比历年偏高 4℃ ,其余地区偏高 1~ 3℃。1 .2 降水春季降水呼盟中东部 ,赤峰市西部 ,锡盟大部 ,乌盟北部 ,呼包二市北部比历年偏多 1 1 %~1 57% ,其余地区偏少 7%~ 1 0 0 %。季内降水分布不…  相似文献   

8.
1 气候概况夏季主要气候特点是高温,酷暑,干旱,少雨,持续到夏末秋初。季内局部地区出现了冰雹及病虫害,大风日数偏少,光照充足。1.1 气温夏季平均气温,锡盟大部及以西偏高2~3℃,其余地区较历年偏高1℃。6月份平均气温除锡盟东北部、东三盟接近常年,其余地区偏高1~3℃;7月份全区大部地区较历年偏高2~3℃,局部偏高1℃;8月份集二线以西除阿盟西南部较历年偏高2~3℃,其余地区接近常年至偏高1℃。1.2 降水夏季降水量全区大部地区较历年偏少11%~81%,局部偏多12%~78%。6月份局部偏多5%…  相似文献   

9.
张仙凤 《内蒙古气象》1997,(5):38-38,40
1气候概况今夏(6~8月)气候特点:全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持续时间长。降水量集二线以西大部地区偏多,集二线以东大部地区偏少,呼盟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多。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涝、雹灾。1.1气温夏季全区平均气温普遍偏高1~2℃,≥30℃的日数比常年  相似文献   

10.
唐国利  林学椿 《高原气象》2007,26(5):901-909
用全国35年以上资料的672个站,讨论了华北和西北夏季降水关系及其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华北和西北夏季降水存在跷跷板式的偶极子关系,当华北夏季降水偏多时,西北降水偏少,反之亦然。华北夏季降水指数与西北夏季降水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8,超过了0.05显著性水平检验。这两条曲线的10年滑动平均的相关系数达到-0.61;而滤去年代际振荡后,它们的相关系数为-0.23,显著性水平接近0.05。这表明华北与西北夏季降水的偶极子关系主要是由年代际振荡引起的,但年际变化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2)环流分析表明:华北与西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偶极子关系与贝加尔湖南部地区(45°~55°N,80°~110°E之间的8个格点)和西部巴尔喀什湖地区(35°~40°N,70°~90°E之间的5个格点)500 hPa高度距平符号相反有关,由它们之差(G-D)组成的华北和西北夏季降水的偶极子关系的环流指数,能很好地解释华北和西北夏季降水的偶极子关系。  相似文献   

11.
1气候概况 今年夏季全区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偏高到异常偏高;降水东部地区及阿盟中南部正常到偏多,个别地区异常偏多,其余地区偏少到显偏少;日照正常;大风日数偏少。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秋季全省各地降水偏多,农田水分充足,2008年土壤解冻时底墒较好;2008年春季(3~5月),主要农业区气温偏高,大部降水偏多,同时出现第一场透雨,出现时间较历年略早。土壤墒情好于历年和去年同期,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利大于弊。6月份,气温正常或偏高,降水适宜。入春以来农业区大部地区10~20cm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在15%以上,墒情好于历年和去年同期。3月上旬~4月上旬,农业区春小麦、油菜等农作物陆续开始播种,大部分地区农作物播种期较历年提前2~17d。6月份,主要农业区春小麦、油菜陆续进入拔节、抽穗、开花期;7月上旬,冬小麦普遍成熟,苗情以一、二类苗为主,长势较好。1春季以来主要农牧业区气候概况农业区春季(3~5月),气温偏高1~2.1℃,大部降水正常或偏多4成;6月份,气温正常或偏高1~2℃,大部地区降水偏多1~7成(见表1)。表1青海省主要农业区2008年3~5月、6月份气温距平、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站名和民都乐助互中湟源湟通大化循隆化德贵扎尖仁同南贵和共源门树玉3-5月降水距平(%)3912-369351-9-1-10-29-3122443-5月气温距平(℃)22.11.71.91.51.41....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呼伦贝尔市域内16个国家级气象站气温、降水数据以及MODIS卫星Terra 1000m分辨率数据,运用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和温度植被指数法(简称TVDI),对呼伦贝尔市2016年夏季干旱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夏季呼伦贝尔市降水偏少,温度偏高。其中7月极端最高温度较历年同期偏高0.3~7.9℃,降水距平百分率值为-17.3%~-81.6%;8月极端最高温度比历年同期偏高3.2~10.8℃,降水距平百分率值约为-36.3%~-92.6%。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海拉尔市以及鄂温克旗的高温干旱情况最为严重。从卫星反演的土壤湿度数据可知,呼伦贝尔市西部地区干旱严重,东部地区受灾较轻,其反演结果与降水量分布图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夏季我国气候异常及成因简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崔童  王东阡  李多  孙丞虎  李清泉  王遵娅 《气象》2015,41(1):121-125
2014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1.1℃,较常年同期偏高0.2℃。全国平均降水量为320.1 mm,较常年同期偏少1.6%,空间分布呈现北少南多的显著特征,其中黄淮地区平均降水量与1999年并列历史同期最少。进一步对2014年夏季我国降水异常成因分析表明,东亚夏季风偏弱及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南是造成我国夏季降水北少南多的直接原因;印度洋海温偏暖和厄尔尼诺状态共同作用导致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南;两者是造成降水异常的重要外强迫条件。  相似文献   

15.
1 气候概况今年夏季气温高 ,盛夏高温日数偏多 ,前期降水偏多 ,中后期偏少 ;局部地区出现阶段性伏旱 ,部分地区遭受洪涝、暴雨和冰雹严重灾害 ,个别地区发生虫灾 ,夏末以晴热少雨为主 ,日照充足。1 .1 气温夏季全区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 1~ 2℃。 6月份平均气温 1 5 .6~ 2 7.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5组CMIP3和CMIP5两代模式集合平均对中国西北干旱区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能力比较,发现CMIP5模式对气温和降水的模拟更接近观测值。CMIP5模式模拟年、春季、夏季、秋季平均气温的相关系数比CMIP3模式分别提升了0.15、0.13、0.24和0.02,冬季下降了0.07。CMIP5模式对西北干旱区的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的模拟效果比CMIP3有所提高,对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趋势的模拟偏差比CMIP3分别减少了0.03℃/10a、0.10℃/10a、0.01℃/10a、0.06℃/10a、0.14℃/10a。对西北干旱区平均气温年、季的模拟偏差分布上,CMIP5模式的偏差均比CMIP3低1~2℃。但是天山区年、季节平均气温的模拟与整体模拟偏低情况相反,CMIP3和CMIP5分别偏高3~6℃和1~4℃,对夏季的模拟偏高最严重,分别达到6℃和4℃。CMIP5模式整体对西北干旱区降水量的模拟结果与观测值的平均相关系数与CMIP3相差不大,均不超过0.1,而且偏差仍然较大。CMIP5模式对西北干旱区的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模拟效果比CMIP3有所降低,对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趋势的模拟偏差比CMIP3增加了0.67 mm/10a、0.23 mm/10a、0.51 mm/10a、0.11 mm/10a、0.14 mm/10a。CMIP5模式对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降水量模拟的均方根误差相比CMIP3分别减少77.6 mm、25.5 mm、25.0 mm、18.8 mm和13.9 mm。在空间上,CMIP5模式对年、季节降水模拟仍然偏高,但是比CMIP3有明显缓解;CMIP3和CMIP5模式对夏季天山区年降水量和夏季降水量的模拟也与大部分区域偏高的趋势明显相反,两代模式对夏季天山区的降水模拟均偏低50 mm左右。  相似文献   

17.
1 气候概况冬季 ( 2 0 0 0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2月 )气候特点是 :全区平均气温西高东低 ,锡盟及以东地区出现异常低温天气 ,并且持续时间长 ;降水普遍偏多 ,坐冬雪形成较早 ,特别是隆冬降雪频繁 ,积雪较深 ,大部牧区白灾严重 ;中西部局部地区出现大风、沙尘暴天气。1 .1 气温冬季平均气温锡盟东部及以东地区比历年偏低 1~ 4℃ ,其余地区比历年偏高 1~ 4℃。 1 2月份平均气温集二线以西较历年偏高 2~ 4℃ ,以东较历年偏低 1~ 4℃ ,个别地区偏低 5℃ ;1月份平均气温西高东低 ,集二线以东比历年偏低 1~ 5℃ ,以西地区偏高 1~ 3℃ ;2…  相似文献   

18.
1 气候概况今年秋季 (9~ 11月 )气候特点 :全区平均气温除东部偏北区略偏低外 ,其余大部地区均偏高。降水前期西多东少 ,后期东多西少。秋霜冻大部农区偏早 ,局部偏晚 ,日照充足。1.1 气温全区大部地区季内平均气温除呼盟中北部较历年同期略偏低外 ,其余地区均较历年偏高 1℃。9月份平均气温呼盟西部较常年偏低 1℃ ,其它地区偏高 1~ 3℃。 10月份只有阿盟比历年同期偏高 1℃ ,呼盟、兴安盟大部、锡盟乌拉盖偏低 1℃ ,其余地区接近常年值。 11月份平均气温呼盟中部及阿盟局部比历年同期偏低 1℃ ,其余大部地区比历年同期偏高 1~ 2℃。1…  相似文献   

19.
2020年贵州省平均气温为16℃,偏高0.4℃,全省平均年降水量1449 mm,偏多2成以上,为1961年以来最大值,同时气候事件与灾害性天气多发,总体气候年景偏差。其中冬季(1—2月)、春季、夏季平均气温整体偏高,暖冬、冰雹及区域性高温过程等暖异常事件频发,而秋季及12月平均气温偏低,低温阴雨天气持续;降水方面,汛期(5—9月)降水量异常偏多3成,突破了近60 a同期降水历史极值,并且存在夏季与秋汛两个降水峰值。通过异常气候事件的成因分析,发现拉尼娜事件、印度洋海温及副热带高压异常是影响贵州省2020年气候特征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1 气候概况秋季气候特点是全区大部地区气温正常 ,降水分布不均 ,秋霜冻大部地区偏晚 ,局部正常偏早 ,秋末个别地区出现白灾 ,大风日数偏少 ,光照充足。1 .1 气温秋季平均气温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值。 9月份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 1~ 3℃ ,1 0月份全区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偏低 1~ 2℃ ,或接近常年值 ,仅呼市中部、包头市、伊盟个别地区、乌海市、巴盟东部比历年偏高 1℃ ,1 1月份全区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比历年偏低 1~ 3℃。1 .2 降水秋季降水除呼盟东北部 ,巴盟南部、阿盟南部比历年偏多 2 %~ 31 % ,其余大部地区偏少 2 %~1 0 0 %。 9月份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