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ArcSDE+Oracle 9i的防洪减灾综合数据库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长江荆江河段防洪预警公共信息平台的防洪减灾综合数据库为例,分析了防洪减灾综合数据库的一般要求及应用特点,介绍了基于ArcSDE+Oracle 9i技术的防洪综合数据库的框架体系和技术思路.并就水利防洪减灾综合数据库的分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和存储设计方面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空间信息技术是防洪减灾现代化的基础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洪灾损失严重,防洪减灾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防洪减灾研究中,必须积极引进当今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以高新技术改造水利这一传统产业,以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为支撑的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防洪减灾中,是防洪减灾现代化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并对空间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赵书河  赵安平等 《东北测绘》2000,23(4):21-21,33
将GPS技术应用在黄河防洪工程中,针对黄河防洪工程的特点,研究了工程实施方案,并取得了曾好的经济效益和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将GPS技术应用在黄河防洪工程中 ,针对黄河防洪工程的特点 ,研究了工程实施方案 ,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里下河地区防洪信息系统是以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工程等高科技技术为手段,研究预测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如何进行防洪措施的实施以及为决策部门指挥防洪救灾提供科学依据和灾害发生后的损失估算等实用型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6.
防洪图的及时编制可以给防汛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和指导,给防洪预案分析提供参考依据。介绍以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编制陕西省防洪图的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提出一种GIS技术和制图软件相结合快速编制防洪专题图的技术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图件绘制、洪水模拟、洪水风险评价、防洪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防洪减灾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需求;进而分析了现有常见GIS软件对这些功能的实现程度;最后,展望了GIS功能研发与防洪减灾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黄国斌 《测绘科学》2015,40(7):34-36
针对防洪大堤施工中水平位移监测的研究现状和不足,文章通过防洪大堤水平位移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水平位移的回归分析初步方程,经过3次回归计算,得到了回归效果显著的回归方程。最后根据该回归方程进行水平位移预测实验,得到误差小于回归计算的2倍中误差的结果,表明该回归方程可以用于描述防洪大堤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二三维联动GIS的研究大多是把二维和三维的展示放在同一进程中实现,且涉及的地域狭小、数据量小,难以发现实际项目应用中的问题。本文以实际的数字武江防洪决策系统项目为例,对基于多进程交互技术的海量二三维数据联动进行了研究,在充分利用多进程交互、GIS、数据库、三维地形可视化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二三维系统的特点,实现了对武江流域防洪决策信息的管理、展示、分析与处理,为武江流域防洪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永定河下游河道防洪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目标与组成、系统设计与实施以及系统的功能与特点。该系统存有永定河下游防洪工程、行洪障碍物、断面水情、抢险物资、防洪措施及历史决口等方面的资料与图件,是一个具有数据存储更新、查询检索、统计报表和显示制图功能,可供防洪指挥与日常河道管理使用的微机数据库系统。  相似文献   

11.
黄河防洪遥感应用试验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1988年黄河防汛遥感试验的情况,着重介绍了遥感图像、水位数据实时传 输系统的建立及试验的结果,介绍了黄河试验区防洪数据库的建立及试验取得的成果以及利用极 轨气象卫星进行洪水监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地质作用·黄河悬河段水动力条件·遥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黄河冲积扇区基底构造轮廊,分析了各河段新构造运动形式及河道发育特征,同时也分析了黄河河道的地段性对控导工程的影响,最后对中常及特大洪水期黄河下游河道的防洪形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GIS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结合长江防洪调度系统的开发,探讨GIS及其组件在洪水预报调度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长江、洞庭湖防洪模型施工中的需要,考虑到将实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放在模型上,能够模拟长江、洞庭湖在洪水期间的状态,要求模型施工控制的精度非常高,论文对相关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的施工控制网完全可以达到规定的精度要求,满足防洪模型关键特征点放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黄河防洪工程空间分布范围广、工程类别多、工程情况复杂,使得工程维护管理任务十分繁重。为适应防洪工程维护管理工作的需要,采用GIS,RS,数据库等先进技术来管理防洪工程维护管理相关信息,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工程维护管理系统,对提高维护管理决策水平,保障防洪工程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精度与效率,建立一套科学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提出了在航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因素与实施方案,并将之应用于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的航测工作中。超轻型固定翼无人飞机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具有高分辨率、高成像质量、高几何精度,以及便捷、低成本等特点。本文通过荆江航拍成果的实例验证了前期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并将获取的航摄成果用于工程的设计、审核以及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将获取的离散高程信息数据建立三维模型展示荆江河段的宏观状态等业务中。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卫星测高资料监测长江中下游湖泊水位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Envisat 1卫星的GDRs数据,根据适当的数据编辑准则,进行了必要的地球物理改正之后,研究分析了长江中下游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的水位变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为长江流域水位变化与气候变化的长期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吞吐调蓄数学模型及调洪功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洞庭湖是一个吞吐调节型湖泊,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洪涝灾害十分频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满足洞庭湖减灾防灾综合治理的需要,本文通过对8个不同时相的TM图像计算机解译和面积计算,查明了洞庭湖的面积和容积,建立了湖水面积与水位及湖水体积与水位的相关数学模型,并对其蓄洪调节能力进行评价,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成果对洞庭湖区防洪减灾及综合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河河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成每年季节性的冰凌灾害,利用传统监测手段在夜间监测具有许多困难。随着无人机机载微型化合成孔径雷达(MiniSAR)技术发展,使得全天时、全天候航空遥感监测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对无人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监测系统集成构建,利用该套系统验证了黄河冰情凌汛应急监测的适用性,最后指出了无人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在行业应用中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