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阿刀亥矿区CP2煤段粘土岩夹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绍暹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7,25(1):20-24,T001
内蒙大青山煤田CP2煤段含粘土岩夹矸多达40余层。与上覆CP3砾岩段冲刷接触的煤段顶板和顶部粘土岩夹矸,为伊利石或伊利石-高岭石粘土岩。其下煤段中夹矸及底板为高岭石粘土岩,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铵云母化和一水硬铝石化。鳞片状、纤维状、条片状及晶粒假象铵云母沿粘土岩夹矸的节理裂隙呈脉状产出;微、细晶一水硬铝石沿碳质碎屑条带及富有机质的高岭石基质条带分布。这些特征表明,在有K^+离子带入的开放条件下,粘土  相似文献   

2.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系太原组和山西组不同煤层粘土岩夹矸中,广泛含有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和三水铝石。大多数一水铝石矿物呈薄纹层状、似层状及层状聚集于富岩质及富有有机质粘土岩夹矸条带中,有的呈细脉状沿炭质条带及粘土岩夹矸层理的节理裂隙分布,并与玉髓、方解石、高岭石或迪开石和铵云母细脉共生。铝的氢氧化物矿物可以作为成岩古温度和成岩阶段划分的标志矿物。最后还讨论了该矿物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华北聚煤区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论述了火山灰蚀为粘土岩夹矸的层位和分布,对结构构造作了系统分类及命名,首次在我国粘土岩夹矸中发现了较广泛分布的铵云母,还有伊利石和纳云母。成因矿物标型特征的研究为探索原始物质提供了可信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梁绍暹  任大伟 《地质科学》1997,32(4):478-486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系太原组和山西组不同煤层粘土岩夹矸中,广泛含有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和三水铝石。大多数一水铝石矿物呈薄纹层状、似层状及层状聚集于富岩质及富有有机质粘土岩夹矸条带中,有的呈细脉状沿炭质条带及粘土岩夹矸层理的节理裂隙分布,并与玉髓、方解石、高岭石或迪开石和铵云母细脉共生。铝的氢氧化物矿物可以作为成岩古温度和成岩阶段划分的标志矿物。最后还讨论了该矿物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渭北煤田面积约10万km2。分布于太原组顶部5#煤层中的粘土岩夹矸,上部层位分为两上分层,上分层夹矸厚度薄,下分层夹矸厚约02m,俗称“200矸”;下部层位夹矸厚度变化较大。该文详细论述了粘土岩夹矸的岩矿特征。根据“200矸”中含有副象β-石英、高透长石、锆石、磁铁矿等高温矿物组合,特有的粒序层理和岩性在全煤田十分稳定等特点,表明其原始物质来源于降落火山灰。根据TiO2/Al2O3比值的明显变化,探讨了陆源组分的加入对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化学成分的影响。以“200矸”为等时标志层,解决了5#煤层在区域上的对比。  相似文献   

6.
梁绍暹 《西北地质》1997,18(4):28-34
小峪煤矿2号、3号煤层位于太原组顶部,含高岭石粘土岩夹歼10余层,可划分为隐晶高岭石、椭球颗粒高岭石、塑变颗粒高岭石、晶粒高岭石、晶斑及似斑状高岭石和一水软铝石高岭石粘土岩等6种岩石类型。主要由高岭石组成,含不等量的一水软铝石、石英晶屑及少量的金红石、锆石等矿物。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俗称“大同砂石”的第19层高岭石粘土岩夹矸,是质纯、高铝、低硅、低铁、低钛的优质高岭石粘土矿层,可作为精铸莫来石砂粉和合成莫来石的原料,其超细煅烧高岭土广泛用作塑料、橡胶、造纸工业的优质填料和涂料。关键词##4煤层;;粘土岩夹矸;;矿物岩石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叙述了11号煤层粘土岩夹矸的层位、分布及岩矿特征。粘土岩夹矸中的一水硬铝石晶粒常呈平行于层理面的细纹、似薄层状聚集于富含碳质及有机质的粘土岩条带中。晶体呈板状,晶粒粗大,晶形完好,连生晶发育,结晶程度高。淡褐色,透明─半透明,镜下无色透明,正高突起,最高干涉色二级蓝绿。晶胞参数为:a0=0.4406nm,b0=0.9435nm,c0=0.2847nm,α=β=γ=90°。  相似文献   

8.
周义平  任友谅 《沉积学报》1994,12(2):123-132
对滇东?黔西晚二叠世煤系中同沉积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正常沉积粘土岩和煤层共采46件样品,用多种仪器分析方法测定微量元素30余种?研究表明,煤系各层段中赋存的夹矸是由性质不同的火山灰沉积蚀变形成的,各层夹矸的微量元素含量及组合关系各有特点并在较大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于判定层位;正常沉积粘土岩与夹矸的原始物质性质不同,其微量元素含量和组合面貌各有自己特定的分布范围,两者易于区别?  相似文献   

9.
自1961年首次在云南东部宜威组煤层中发现高岭石粘土岩夹矸(tonsteins)以来(戴恒贵),近20年间,对粘土岩夹矸相继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1981年,自滇东粘土岩夹矸中成功地分离、鉴定了组合比较单一的若干高温矿物(主要有β石英、锆英石、独居石、磷灰石等),并用SEM研究了这些矿物的形态学特征。通过与国外同类岩石比较,确认其为中、酸性火山灰同期沉积蚀变的产物。粘土岩夹矸独特的成因及其在大范围内的稳定性、可比性,引起了国内有关方面的关注,促进了其他地区对tonsteins的发现和应用.本文拟就近5年来所获得的新资料作一初步概括和介绍。一、区域地质概况及采样点分布本区包括四川少东南部、云南省东部及贵州省大部地区,总面积10万平方千米以上。区  相似文献   

10.
梁绍暹 《西北地质》1997,18(2):66-71,T001
本文简要叙述了11号层粘土岩夹矸的层位、分布及岩矿特征。粘土岩夹矸中的一水硬铝石晶粒常呈平行于层一是面的细纹、似薄层状聚集于富含碳质及有机质的粘土岩条带中。  相似文献   

11.
曹煜昊  田德欣  卢崇海 《地质论评》2020,66(6):1477-1485
中国南华系冰成地层的分布及沉积特点一直为新元古界研究的热点,北方地区是否存在南华系沉积地层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通过近3年对辽宁地区新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的野外地质调查、对比与研究,确定了辽宁北部地区在新元古代时期存在冰碛堆积物,并划分出两期冰碛作用阶段,即:新元古代南华纪第一次殷屯冰期,南华纪第二次汎河冰期;其中第一次冰期为一套陆相冰碛堆积,主要岩性为灰紫色块状厚层杂砾岩夹含砾粗砂岩透镜体,分布于辽北铁岭;第二次冰期堆积主要涉及辽北陆相冰水堆积的汎河组。同时确认出永宁组为第一次殷屯冰期前的陆源河流相沉积;陈千户组(陆相)为第一次殷屯冰期和第二次汎河冰期之间的间冰期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12.
攀枝花—西昌地区的火成岩组合是裂谷岩浆作用的主要产物。它们可以分为裂谷期前组合、裂谷早期组合、中期组合和晚期组合。通过火成岩组合的矿物学、岩石学研究,可以推断攀西裂谷演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中侏罗世为直罗组下段沉积期,辫状河道为有利的铀储层砂体,铀矿(化)体主要赋存于辫状河砂体中,受沉积古地貌控制,主要发育在低洼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新世、始新世-中新世是砂岩型铀成矿期,古地貌控制了地下古水流的流向,控制着氧化还原带的分布和铀矿的富集:晚侏罗世铀预成矿期,古隆起区受到潜水淋滤,含铀物质向斜坡和低洼区迁移;早白垩世-古新世铀主成矿期,古地貌控制了含氧含铀水的水流方向,氧化还原带主要分布在古地貌斜坡区。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储层演化经历了多期次的叠加。根据古岩溶的演化期次,分别编制了奥陶系地层厚度图、前石炭纪岩溶古地貌图及奥陶系顶面构造图。结合岩溶发育机理,系统分析了各个阶段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而综合预测了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为奥陶系的油气勘探指出了有利方向。同沉积期,鄂尔多斯盆地存在伊盟古隆起、中央古隆起和韩城古隆起,这3个隆起带共同控制着岩溶储层的发育,隆起的鞍部、斜坡带以及坳陷中的微隆起带是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区;裸露风化壳期,古岩溶地貌和古沟槽的展布是岩溶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古岩溶坡地为岩溶作用的进一步发生创造了条件;埋藏期,奥陶系顶面起伏形态始终处于中部高、东西低,中部隆起与东部坳陷之间存在一陡坡带,中部隆起带为压释水运聚的有利方向,而陡坡带为压释水的强烈转换区,这一特征决定了岩溶储层的最终分布。因而,同沉积期隆起斜坡带、裸露风化壳期岩溶坡地以及埋藏期陡坡带的叠加位置将是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5.
单变量水文统计中一些广为接受的概念在多变量环境下尚缺乏深入分析,也易被误解,如N年内重现期大于等于T的多变量事件发生的次数与N/T的关系。实践中,多变量联合重现期与其边缘分布变量重现期的一些经验关系被发现并通过了案例验证分析,但缺乏解释和推导。基于GH Copula推导了双变量联合重现期与边缘分布变量重现期的关系以及双变量事件发生次数与其重现期、变量相关程度间的定量关系。以昆明56年的逐月SP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和SRI(Standardized Runoff Index)识别了干旱事件,采用GH Copula构建了干旱历时和烈度的联合分布函数,验证了双变量联合重现期与边缘分布变量重现期的关系以及多变量事件发生次数与其重现期的定量关系。表明不宜以“and”第1重现期是否接近于比该干旱事件的旱情更重的干旱发生的平均时间间隔来说明干旱特征值重现期分析的合理性。变量的相关性不强时,需谨慎采用边缘分布变量重现期的较大值近似代替“and”事件的第1重现期。  相似文献   

16.
冰川发育对赤道地区碳酸盐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冰期中的全球性冰川事件不仅对全球性海平面变化,而且对低纬陆棚碳酸盐环境的沉积作用也有重要影响。与温暖时期相比,位于低纬度的华南地区在晚霞旦世冰期,晚奥陶-早志留世冰期,石炭-二叠纪冰期中记录了相对低的沉积速度和低的环境分异(反映在相的侧向变化很小)。敏一段冰期深山可以补与最大冰进所对应的海退面分为两部分。早期的沉积环境以弱咸化和富氧为特征。该环境形成浅色,相对富颗粒的灰岩沉积。随着塞冷气候的侵入,  相似文献   

17.
陈立强  杨旭才  王赞  王占领 《探矿工程》2019,46(5):39-43,64
井下“落鱼”打捞工期的不确定性导致施工成本不可控,制定合理的打捞经济决策点至关重要。本文以渤海油田某“落鱼”井为例,不打捞“落鱼”则需在“落鱼”上部进行套管开窗侧钻,为两开井身结构,打捞“落鱼”则在套管鞋下裸眼侧钻,为一开井身结构,放弃打捞或者盲目打捞都并非最经济的方案。通过对冲砂打捞工期进行量化,提出了经济工期和决策工期,通过现场尝试冲砂打捞作业,在决策工期内分析其作业难度,并判断是否能够在经济工期内完成作业,最大程度降低总体实施成本,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渤海油田A井应用该决策方法,共节约费用近420万元。提出的“落鱼”井打捞经济工期和决策工期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姚建栋 《水文》2012,(1):69-72,91
二河闸节制闸作为洪泽湖洪水出流的主要水利工程,在其控制运行中多次出现淹没式堰流流态,推求该水情条件下的流量一直采用的是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为了能够更合理地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出流规律,从而使流量推求更加精确,根据二河闸淹没式堰流流态下的历年实测流量资料,对其测验数据进行分析并率定出二河闸丰水期淹没式堰流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9.
龙泉关韧性剪切带由五台期韧性剪切带和吕梁期韧性剪切带复合而成,五台期韧性剪切带形成于低角闪岩相环境下,吕梁期韧性剪切带形成于绿片岩相环境下。两期韧性剪切带对五台期和吕梁期变质建造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部分地改造了阜平期变质岩。  相似文献   

20.
阿尔泰地区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同位素年龄证据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张前锋  李启新 《地球化学》1994,23(3):269-280
长期以来,对阿尔泰地区有无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得到以下年龄结果:将军山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220Ma、康布铁堡花岗岩(^40Ar/^39Ar高温视年龄)214Ma、尚可兰花岗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176Ma、阿拉尔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131Ma。以上数据和与本区处在同一构造单元的前苏联矿区阿尔泰及山区阿尔泰12个浅色花岗岩锆石U-P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