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肖泽梁老中医治疗丹毒的经验。肖老依据丹毒发病部位及其特点,将丹毒辨证分为风热侵肤型、热毒炽盛型、湿热蕴肤型及脾虚毒瘀型,分别予以双解通圣散加减、仙方活命饮加减、五神汤合三妙丸加减及除湿胃苓汤加减内服治疗,同时应用三黄洗剂湿敷燥湿收敛、解毒消肿,收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
从病因病机、分期论治、用药特色3个方面介绍黎月恒教授治疗食管癌的经验。黎教授认为,食管癌的基本病机为痰、气、瘀、毒交阻于食道,临床分为4个阶段进行治疗。术前阶段治以四物消瘰汤加减;术后阶段,在手术过程及术后早期恢复过程中,常用八珍汤加减,术后出现吻合口瘘、胸腔感染则以活血化瘀、消热解毒之品治之,术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及胃排空障碍则以六君子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之;放疗阶段,方选六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化疗阶段,自拟脾肾方加减治疗。临床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总结全国名中医潘敏求教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经验。潘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胰,实系脾胃,与肝、胆、肾相关,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湿热蕴结、瘀毒内结。临床将其辨证分为湿浊阻遏、肝郁蕴热、气血瘀滞、气血亏虚四型,分别予以茵陈五苓散加减、柴胡疏肝散加减、膈下逐瘀汤加减、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并注重分阶段论治,早期为邪气偏盛阶段,以攻毒为主;中期为邪盛正虚阶段,宜攻补兼施;晚期为正气亏虚阶段,宜补养脾肾,改善体质。临床创制经验方莪术大黄汤内服,并配合三王止痛膏外敷,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4.
介绍卜献春教授基于五脏气机论治代谢综合征(MS)经验。卜教授认为MS的病机主要以脏腑虚损为本,以痰、湿、浊、瘀为标,其病机变化不离五脏气机的升降失和,故论治当以调气为贵。临床常见证型有肝脾失调、痰浊内阻、痰瘀互结、脾肾阳虚证,分别予以大柴胡汤加减、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黄连温胆汤加味、归脾汤合金匮肾气丸汤方加减治疗。临床随症加减,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介绍侯爱画教授运用扶正祛邪法辨治晚期肠癌的经验。侯教授认为晚期肠癌的病机大多是正气不足,湿热瘀毒互结肠腑,扶正祛邪是其主要治则。侯教授将晚期肠癌辨证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两亏、痰湿内停、瘀毒内结5种证型,分别采用温阳健脾,祛瘀解毒、滋补肝肾,解毒祛瘀、益气养血,祛瘀解毒、健脾益气,化痰利湿、健脾化瘀,解毒散结为治法,以自拟方益肠散结汤为基础方,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在用药配伍时注重病证结合、扶正固本、攻补兼施、阴阳并调,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介绍彭培初教授治疗男性弱精症的经验。彭教授认为男性弱精症的病机为肾精亏损,或湿热下注,感受邪毒所致。临床分3型:传统弱精症、前列腺炎导致的弱精症、精索静脉曲张所引起的弱精症,分别采用彭氏生精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获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介绍宣伟军教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的经验。宣教授治疗耳鸣从整体出发,强调辨证论治,尤其注重从肝脾肾瘀立论,临证以虚实为纲、肝脾肾瘀为目进行论治。实证耳鸣多责之肝胆,方用自拟疏肝止鸣汤;虚证耳鸣多责之脾肾,方用自拟健耳止鸣汤加减。并融合现代药理及病因病机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8.
介绍周永坤教授分期论治丹毒的临床经验。其认为丹毒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症状的偏重不同,不可拘泥于清热利湿化瘀之法,提出应辨别湿热的轻重,根据症状分期论治。急性活动期治以清热解毒、利湿化瘀、疏风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缓解期治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后遗症期治以益气利湿凉血、补血活血散瘀,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相似文献   

9.
介绍卜献春教授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经验。卜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以气阴两虚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内生火、痰、瘀等毒邪,终致虚实夹杂而发病。故临证以气阴两虚型为主,兼火毒伤络、痰毒滞络、瘀毒阻络三型,分别予以当归六黄汤加减、炙甘草汤合二陈汤加减、经验方滋膵通脉饮治之,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刘华教授从肝脾论治胰腺癌的经验。认为胰腺癌病机为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瘀毒内阻,是一种全身虚、局部实的恶性肿瘤。以扶正抗瘤,从肝脾论治,健脾疏肝,化瘀解毒为法则。通过病证结合,特色用药,外治兼证,治疗胰腺癌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介绍刘亚娴教授辨证论治宫颈癌的经验。刘教授对于宫颈癌辨证着重于“郁”“瘀”“湿”“毒”“虚”,从肝郁、湿瘀毒、脾虚湿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论治,分别采用逍遥散、二妙散合桂枝茯苓丸或八正散合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知柏地黄丸、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化裁。所附验案中采用补阳还五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宫颈癌下肢水肿,收到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从中焦脾胃论治心悸的理论基础,提出心悸的辨证论治分型,其中脾胃气血亏虚、血不养心者予炙甘草汤合枳术丸加减;肝脾不和、气机阻滞、心脉不畅者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减;痰浊中阻、邪扰于心者予温胆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临证灵活变通,获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3.
介绍姜树民教授分期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证经验。姜教授认为,CAG病程缠绵,病位较深,以脾胃虚弱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湿热内蕴为疾病发展的重要条件、瘀毒阻络为疾病恶化的关键因素,临床可分为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瘀毒阻络三期论治。根据不同阶段病情特点,辨证施治,以“调”“平”“夺”为法,分别治以健脾化湿,疏肝和胃、清热祛湿,益胃生津、化瘀生新,解毒化积。姜教授用动态思维把握疾病发展,随症加减,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4.
介绍王晞星教授从湿热论治膀胱癌的经验。王教授创立以“和法”为纲辨治肿瘤的学术思想,临证主张从湿热论治膀胱癌。其认为膀胱癌病机总属湿热下注,痰瘀毒结,气血亏虚。临证治以清利湿热毒邪为主,辅以化瘀祛瘀散结,以四妙丸合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减为基础方治疗,祛邪为主,兼顾扶正,以清热利湿与调和寒热、脏腑、气血之法并用,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总结袁长津教授治疗胃痛的经验。袁教授认为胃痛之病机包括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不通则痛包括寒邪阻胃、气机郁滞;不荣则痛主要为心脾两虚。治疗上善于多方合用以治疗胃痛,针对寒邪阻胃为主的胃痛,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良附丸合丹参饮加减;气机郁滞为主的胃痛予小柴胡汤合越鞠丸加减;心脾两虚为主的胃痛,予归脾汤加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李兰青教授治疗臁疮的临床经验。李教授认为虚和瘀是臁疮发病的主要病机,气虚、血瘀互为因果,共同致病。其将本病辨证分为湿热下注证和气虚血瘀证两大类,同时注重创面辨证,在补气活血治法的基础上注意健脾药物的使用,常用方剂为三妙丸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并根据疮面症状随症加减,联合外用药物,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总结吴官保教授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三期康复的用药经验。吴教授认为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脏腑整体功能失调,术后以虚为本、瘀为标。其将术后恢复过程分为三期论治,疗效显著。术后1~2周为早期,辨为气滞血瘀证,治以补益气血、行气活血,方以补中益气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术后3~6周为中期,辨为肝郁脾虚证,治以疏肝健脾理气、和营续筋止痛,方以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术后6周为后期,辨为肝肾髓海亏虚证,治以补益肝肾、填精益髓,方以补肾活血汤合龟鹿二仙胶加减。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卫气作为人体主要的防御力量,其生成及运行关乎着痤疮的发生及预后。本文基于“卫出三焦”理论,从上、中、下三焦论治痤疮,上焦治宜清心泻火、疏风清肺,方选导赤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枇杷清肺饮加减;中焦治宜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方选茵陈蒿汤化裁;下焦治宜补肾固卫,方选二仙汤化裁,于阳中求阴,则阴平阳秘,气旺表实,邪不可犯,终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介绍孙素教授平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经验。分析其病机为湿聚热蒸、本虚标实。采用分期分型论治,急性期表现为湿热痹阻证者以四妙散加减;表现为湿热内蕴证者以白虎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缓解期多表现为正虚邪恋,治以扶正为主,辅以祛邪。  相似文献   

20.
介绍潘敏求教授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潘教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此类患者阴阳失和,多属肝肾亏虚、瘀毒内结之证,故提出“调和阴阳”的总治则及“疏肝补肾、化瘀解毒”的治法,常予六味地黄丸、二仙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随症加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