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阿克苏地区35个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能量特征分析,总结出了预报雹暴天气强度及落区的能量特征量指标。并提出投入预报业务的流程,通过能量铅直贯穿线、低层干暖盖和地面能量形势,配合常规预报工具。有助于提高24~48小时内有无雹暴天气及其落区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湿有效能量在夏季大范围暴雨分析预报应用方面已取得较好结果,能否将湿有效能量应用于北方大雪的分析预报?其理论根据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仅是研究有效能量的同志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做实际天气分析预报的同志所关心的。本文试从分析我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天气预报实践中证明,应用湿—比有效能量 Amk 制作暴雨预报是有效的辅助工具,其优点在于能将非局地暴雨信号放大并以简便直观的图表形式表达出来,因而深受预报员的欢迎。除了预报暴雨之外,在寒潮预报,台风预报等方面也有人作过尝试,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强对流预报方面 Amk 是否能提供信息呢?本文根据浙江省强对流天气的个例来进行湿有效能量在强对流预报等方面作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4.
段修荣  刘菊 《四川气象》2002,22(4):17-18
本文在Micaps系统的基础上,利用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从影响系统、能量和水汽条件等几方面对“8.09”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对转折过程的预报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T213和Hlafs对暴雨形成的动力条件、能量变化、水汽输送以及过程降水量均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5.
冬半年冷空气过程中期预报业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金声  王秀文  王洁颖 《气象》1996,22(1):33-37
介绍了一种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结合预报经验,运用天气学、统计学、能量学诊断、人工智能和延伸预报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综合决策,制作冷空气过程的中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6.
贵阳市4~7月暴雨及大暴雨天气过程的能量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易  罗喜平 《贵州气象》2002,26(2):24-26
目前我省短期预报业务工作中常的能量预报工具为湿有效位能(Amk),总温度,沙氏指数(SI)3种,对36年4-7月共304次暴雨及大暴雨天气过程,分类统计贵阳站3种能量,并得出一些结论,对实时预报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总结1990~1994 年沈阳桃仙机场23 次暖区雷暴的地面、高空形势,并应用能量分析方法,做出能量垂直廓线,归纳出廓线类型,找出预报暖区雷暴的预报因子和着眼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Micaps系统的基础上,利用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从影响系统、能量和水汽条件等几方面对"8.09"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对转折过程的预报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T213和Hlafs对暴雨形成的动力条件、能量变化、水汽输送以及过程降水量均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伟 《辽宁气象》1999,(4):17-19
分析总结1990~1994年沈阳桃仙辊场23次暖区雷暴的地面、高空形势,并应用能量分析方法,做出能量垂直廓线,归纳出廓线类型,找出预报暖区雷暴的预报因子和着眼点。  相似文献   

10.
T639在青海东部大降水预报中的释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7月29-31日,青海省东部出现了一次大雨天气过程,利用T639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从影响系统、能量和水汽条件几方面对这次大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转折性天气过程的预报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对大雨形成动力条件、能量变化、水汽输送以及过程降水量均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1.
考虑到全球预报模式与风暴尺度预报模式在分辨率上的显著差异,在构造风暴尺度集合预报系统的时候需要用一个中间分辨率的中尺度区域模式为风暴尺度模式提供侧边界条件扰动,但如何构造侧边界扰动才能更为有效地提高风暴尺度集合预报系统的预报能力目前仍然未知。本文基于WRF模式,通过一次个例试验设计了风暴尺度集合预报中的3种不同侧边界扰动方案,结果表明:直接通过0.5°水平分辨率全球集合预报扰动插值所得到的侧边界扰动(LBC_DOWN)在预报中可以获得较高的大尺度扰动能量,而在中尺度区域模式(本文中为模式外层)中通过ETKF循环所构造的侧边界条件扰动(LBC_CYCLE)包含较高的中小尺度能量,而将LBC_CYCLE中的中尺度扰动信息与LBC_DOWN中的大尺度扰动信息相混合所得到的混合侧边界扰动(LBC_BLEND)在大尺度能量上更接近于LBC_DOWN,在中小尺度能量上更接近于LBC_CYCLE;LBC_BLEND较前两种方案有着更好的离散度技巧表现;在降水概率预报技巧方面LBC_BLEND与LBC_CYCLE较为接近,且均优于LBC_DOWN。  相似文献   

12.
陆面参数化方案对两例不同类型暴雨可预报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昀英  叶成志  钟中 《大气科学》2010,34(2):407-417
以2003年7月3~4日淮河流域平流型暴雨和2003年8月2~3日江西蒸发型暴雨个例为例, 采用模式试验方法, 研究了陆面参数化方案对两种不同类型暴雨的模式可预报性的影响。关闭陆气通量的试验表明, 陆气通量对淮河流域暴雨的贡献很小, 模式预报结果之间的差异较小, 平流型暴雨具有较高的模式可预报性; 而陆气通量对热对流暴雨的贡献很大, 其误差对暴雨的分布和强度影响也较大, 蒸发型暴雨的模式可预报性相对较低。不同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的比较试验表明, 陆气通量误差引起的能量误差仅在特定区域发展。当陆气通量误差超过一定的临界值, 能量误差将在降水区和风速大值区 (急流区) 迅速发展, 能量误差和不稳定能量同源且同时增长。从陆气通量影响天气过程的角度来讲, 模式预报启动时间选择在夜间, 能量误差发展相对缓慢, 可以延长预报时效。  相似文献   

13.
严世荣 《气象》1983,9(12):11-13
今年5—8月我站利用北京气象台广播的30个探空站08时资料和北京探空报及本站8次地面资料,绘制了500毫巴等压面简易能量天气图、总温度时间剖面图、单站能量廓线及能量曲线等几种预报用图,在日常预报工作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运用大气能量学的方法,对2002年7月19日发生在河南省中西部地区的降雹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冰雹均出现在高空能量锋区以内,落区在低层湿有效能量平流正值中心附近。利用能量分析作为预报基础,再结合地面和雷达探测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有无冰雹天气及冰雹落区的预报结论。  相似文献   

15.
1引言从宏观上讲,全球大气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运动。大气内部在各个纬带、各种尺度、各种频率的运动形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按照大气动力学能量串级理论和能量频散原理,大尺度运动系统既可向小尺度系统转移能量,也可从小尺度系统获得能量。这样,各种尺度运动系统就会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引起大气环流形势的持续异常或急剧变化。天气、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变化或异常。从预报的角度讲,不同时效的预报要侧重考察相应长度的天气过程和长于预报时效的大型环流系统。天气尺度系统是短期预报的主要对象。而…  相似文献   

16.
根据能量天气学原理、涡度及散度定义,结合预报员的实践经验,建立大雨预报方程和程序,逐步使目前的经验和定性预报变为客观的、定量的预报,提高了大雨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遂宁地区7、8月份平均雷暴日为9.5d,气候概率达30.6%。雷暴是一种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应用现有的天气图工具进行雷暴预报,效果不明显,遂宁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侧,上游中低层记录少,天气形势复杂,实际工作中预报难度很大。本文应用1974~1982年的探空和地面资料,计算了反映不稳定能量、水汽、大气层结、触发机制等四方面的100多个因子,找出其与遂宁雷暴的相互关系,确定了预报指标和消空指标。1预报因子分析1.1能量因子能量是产生雷暴的关键和内在的因素,表示能量的物理量很多,考虑物理意义清楚和工作实际,本文主要计算:·达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宝鸡暴雨过程高空环流场、中低层能量场和湿度场以及低层天气系统对大降水形成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总结和提炼预报规则,并综合预报规则权重系数建立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9.
夏季大——暴雨落区预报一直是气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理论、新技术不断产生。近年来暴雨的诊断分析方法、湿有效能量和耗散结构等理论以及微机的广泛运用,使大——暴雨预报逐步走向客观化。1985年8月,我们采用以耗散结构理论为主的预报方法,并参考湿有效能量场的分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山东非局地大——暴雨预报的试验研究,在短期天气预报客观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何军  胡红兵 《四川气象》2002,22(2):23-26
分析盛夏时间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大气能量和成因,并寻找数值预报产品的一些明显特征,以利于今后提高类似天气过程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