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湛江港浮标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严岩  董钰 《热带海洋》1994,13(2):68-74
1991年在湛江进行浮标污损生物调查。该海区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共93种,附着厚度21-71mm,湿重3.10-72.53kg/m^2,覆盖面积98%-100%。优势种网纹藤壶Balanusreticulatus,变化短齿蛤Brachidontes uariabilis,刺巨藤壶Megabalanusuolcano钟巨藤壶Megabalanus tintinnabulum tintinnabulum  相似文献   

2.
舟山枸杞水域的污损生物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1988年9月~1989年9月在舟山枸杞乌里西岙水域进行挂板试验的结果。共获污损生物135种,其中,近岸的油库码头获77种,远岸的养殖筏获110种。动物以亚热带高盐性种类为主,三角藤壶Balanustrigunus、小海葵Actinia、柯氏分胞孔苔虫Celleporinacostazii、西方三胞苔虫Tricelariaoccidentalis、艾氏美熄Cltiaedwardsi、广口小桧叶螅Sertularellamiurrensis等占优势,藻类常见的有长石莼Ulvalinza、肠浒苔Enteromorphyintestinalis和日本多管藻Polysiphoniajaponica。枸杞污损生物的附着期主要在夏季,附着量也以夏季最大。不同地点附着量的差异极大。夏季由于近岸三角藤壶大量附着,故生物量明显大子远岸,其他季节均是远岸大于近岸。夏季近岸三角藤壶的覆盖面积达100%,生物量达18119g/m2,占污损生物总生物量的98%。故夏季是污损生物防除的主要季节,三角藤壶是防除的主要对象。与1975~1976年嵊山污损生物进行比较,发现两地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极为相似,说明10多年以来嵊山  相似文献   

3.
雷州半岛东部近海浮标大型固着生物污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布设在雷州半岛东部距岸约30—42km、浸海时间约24个月的3个近海浮标进行了大型固着污损生物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损浮标的大型固着生物共35种,优势种以侧花海葵(Anthopleura spp.)、变化短齿蛤(Brachidontes variabilis)、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s)为主,其次为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刺巨藤壶(Megabalanus volcano)和钟巨藤壶(M.tintinnabulum tintinnabulum)。3个近海浮标均被固着生物严重污损,生物附着量变化范围为3994.20—8641.72g/m2,浮标各部位组间差异不显著。物种多样性指数介于1.49—2.99,丰富度指数1.34—2.68,均匀度指数0.38—0.64。在离岸距离约42km的1号浮标,固着生物种类组成已表现出外海性特点,有少量有柄蔓足类出现,而离岸距离分别约35km和30km的4号浮标和7号浮标,污损浮标的大型固着生物仍为沿岸性种类。离岸距离、采样季节、采样深度、光照强度、海流状况和水域的开阔与封闭程度可能是影响固着生物群落组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1991年4月至1992年3月在湛江港内的试验浮筏上进行了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调查。共记录59种生物。优势种是浒苔Entermorphasp.和网纹藤壶Balanusreticulatus。表层月板附着量变化幅度10.0—250.0g·m-2,底层月板附着量变化幅度为3.0—5680.5g·m-2,年板全年附着量为22347·1g·m-2。  相似文献   

5.
汕头港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1年6月至1992年5月在汕头港进行污损生物挂板实验,同时调查港区浮标,码头和船底的污损生物,调查方法采用国际海洋调查规范。获119种生物,试板72种,浮标和船底70中,码头54种,其中,泥藤壶、网纹藤壶、僧帽牡蛎、翡翠胎贝、太平洋侧花海葵、双枝薮枝螅和双节螅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6.
湛江港污损生物挂板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严岩  严文侠 《热带海洋》1995,14(3):81-85
1991年4月至1992年3月在湛江港内的试验浮筏上进行了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调查。共记录59种生物。优势种是浒苔Entermorpha sp.和网纹藤壶Balanus reliculatus。表层月板附着量变化幅度10.0-250.0g.m^-2,底层月板附着量变化幅度为3.0-5680.5g.m^-2,年板全年附着量炒22347.1g.m^-2。  相似文献   

7.
北部湾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北部湾中的涠洲岛及其邻近海域进行周年污损生物挂板,并调查浮标和码头的污损生物,共记录149种,优势种是拟疣裂隆胞苔虫、长柄盘管虫、旋鳃虫、缘齿牡蛎和糊斑藤壶等.全年都有生物附着,盛期6—8月,数量不大.北部湾的污损生物呈现了热带外海污损生物群落的许多特征.  相似文献   

8.
严涛  方正信 《热带海洋》1996,15(3):61-66
研究SephadexG-25,G-50,G-100,G-200和G-200(超细)等型号的葡聚糖凝胶系统,对溶解在1.0%,SDS-2Me水溶液中的网纹藤壶Balanusreticulatus固态胶蛋白组分的分离制备效果,结果表明,SephadexG-200和G-200(超细)两种葡聚糖凝胶层析柱(直径1.7cm,长30cm)用0.05mol.L^-1Tris-HCl-1%SDS-2Me溶液洗脱时  相似文献   

9.
广东电白浮标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根据1985年对广东电白沿岸浮标进行污损生物调查的结果,报道了该海域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附着厚度、覆盖面积和湿重。共获得92种生物,优势种是Balanus reticulatus和Brahcidontes variatiIis。大部分浮标都完全被污损生物所覆盖,附着厚度为8-15mm,湿重3.8-14.7kg/m2。浮标侧面、底部及尾管内的污损生物群落有一定的差别。位于港内、港口和港外的浮标,其污损生物群落也不同,布放于海中一年的浮标,污损生物群落已接近顶级,二年浮标的污损生物群落有所衰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舟山沿岸四种藤壶(三角藤壶Balanustrigonus,纹藤壶B.amphitriteamghitrite,白脊藤壶B.albicostatus及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japonica)壳板的亚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壳板表面的亚显微结构主要有生长脊(包括毛脊、大脊、微脊)和放射脊。其中,大脊和放射脊系本文首次报道。大脊于蔡壶蜕皮后毛脊(刚毛)形成的同时或其后形成,与蜕度周期有关。放射脊的形成可增加壳板的坚固度。各种生长脊的数量及强弱变化反映了藤壶的生理代谢状况及环境对藤壶成长的影响。本文比较了四种藤壶之间壳板表面的亚显微结构,发现它们有很大的差异。通过比较四种藤壶成体和幼体之间壳板表面的亚显微结构,发现藤壶壳板表面结构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尤以生活于潮间带中上区的白脊藤壶和日本笠藤壶为显著。环境,尤其是潮区,对藤壶壳板的生长有很大影响。日本笠藤壶、白脊藤壶、纹藤壶壳板结构明显受其生活的潮区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朱帅 《海洋预报》2000,17(3):37-43
本文首先对远望二号船避9708号强热带风暴航行的情况作了简要回顾,对当时选择航线、悠入航线、徘徊、加速等一系列措施作了详细分析,还探讨了9708号强热带风暴的形成和路径预报问题;最后对远洋避风暴方法作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西南太平洋温带气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帅  马卫民 《海洋预报》2001,18(3):45-52
本文对发生在1999年10月中旬-12月初的7个西南太平洋温带气旋、从云图,流场等方面进行了反查、统计,分析了温带气旋活动期间的海浪对船舶产生影响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旨在揭示西南太平洋温带气旋发生,发展和移动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3.
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阮文杰 《海洋科学》1991,15(5):46-49
本文首先阐述由环形水槽试验所得出的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的若干规律。然后进行絮凝体形成和破碎的机理分析。从而得出产生动水絮凝的充分、必要条件:一是泥沙和电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二是絮凝体的抗剪能力大于所受到的剪切力,由此引出动水絮凝临界流速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旋转平台实验室实验的方法,探讨了双河口情况下两个羽流将如何发生相互作用。在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技术对河口羽流的各切面流场进行测量,来获得河口羽流多个平面的速度场及涡度场,并基于此模拟了双河口羽流系统的准三维结构。通过对不同入流速度下的双河口羽流流场演变过程和内部结构进行了一系列对比研究,以期揭示上游河流的入流如何影响下游河口涡旋的形成及在羽流相互作用情形下各个羽流的演变。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上游入流流量的增加,上游羽流形成的沿岸流对下游河口涡旋沿岸迁移的促进和离岸输运的抑制作用将更加显著。特别是在上游入流流量等于或大于下游入流流量的情况下,下游羽流河口涡旋的体积增长明显较单一河口情况放缓。在上游入流流量较大的情况下,下游原有河口涡旋被推向更下游位置,在远离河口的位置形成另一个河口涡旋。在垂直方向上,我们可以观察到高上游入流流量条件下的下游河口涡旋的深度较小,更有利于形成三层流体的情况。本研究对多河口近海流域的营养盐及污染物的输运情况等社会和生态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毅 《海岸工程》2002,21(4):46-51
从山东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对资源与产业及科技等问题的具体分析,用辩证的观点,阐述了影响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和制约因素,指出了以往认识中的盲区,同时提出了改善与修补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第三代海浪模式和线性全流风暴潮模式计算封闭海域内风暴潮对风浪的影响。海浪模式中包含水深变化及平均流变化引起的波浪绕射项。计算了不同风速和不同静水深情况下风暴潮引起的风浪波南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静水深为10m及风速为30m/3时,风暴潮引起的风浪波高的相对变化的最大值达39%;而静水深超过40m时,即使风速为40m/s,风暴潮引起的风浪波高的相对变化的最大值小于5%。  相似文献   

17.
模式集合样本的代表性和观测信息的可靠性是制约数据同化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前者对海浪模式同化的影响尤为显著。由于海浪模式对初始场的敏感性较弱,来自大气的风输入源函数是海浪的重要能量输入,如何合理地对风输入进行扰动,构造海浪的集合模式运行,是实现和改进海浪模式集合Kalman滤波同化的关键问题。为了实现海浪模式集合运行,本文提出了风场的三种集合扰动方案,分别为:纯随机数、随机场和时间滞后的风场扰动方法。本研究利用2014年1月ECMWF全球风场,基于这三种风场扰动方法开展了集合海浪模式的集合运行实验,并统计分析了海浪特征要素(有效波高)和二维波数谱对风场扰动的响应。结果表明,随机场集合扰动方案所构造的风场集合效果最佳,所得海浪模拟结果的集合样本发散度适中,能够较为合理地反映背景误差的统计特征,可用于进一步的集合Kalman滤波海浪数据同化实验。  相似文献   

18.
开发青岛旅游商品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玉玲 《海岸工程》1999,18(2):76-80
青岛旅游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但纵观旅游商品市场无论从学是从深度来看,与青岛旅游业的发展极不相适应的,同其他省市和国外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七地区相比,则差距更大,主要是旅游商品市场馈乏,对旅游开发的力度不够,营销队伍不成熟,因而旅游商品销售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甚少。本文分析了青岛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9.
砂土对管道约束力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砂土与海底管道的作用机制,验证计算模式,我们用细砂和原型管道进行了模型试验。对埋入土中的管道,主要进行了轴向摩阻力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多种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对半埋管道,首先进行了管道静置沉降试验,试验结果与国外有关资料进行了对照,并验证了以极限分析理论为基础建立的计算方法;其次进行了管道侧向阻力试验以及往复荷载作用下管道侧向阻力及沉降试验  相似文献   

20.
用较简单的理论方法计算了Magnus effect水轮机的功率系数,讨论了影响其性能的诸要素。为设计潮流发电装置选择水轮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