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震台站的雷害和防雷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明  肖洪财 《地震学刊》2000,20(4):43-50
浅析了地震台的雷害,根据各台站实际情况研究了区域防雷,通信传输线防雷、电源防雷及伟传感器防雷等多方面的技术,不同台站采用不同的防雷技术,并以雷害严重的高邮台为例,具有介绍了其防雷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2.
一种有效的防雷保护系统——综合防雷工程网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雷电危害地震台站的几种形式和昌平地震台原有避雷设施的状况,介绍了综合防雷工程风络的防雷原理及电容性地线的优点,在实际防雷工作中,综合防雷工程网络取得了较小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重庆市地震局综合防雷改造项目的实践经验,设计适用于地震台站的防雷效能评估标准。该标准收集了重庆市21个防雷改造台站的基础资料,并对改造前后台站的观测系统运行状态、防雷关键参数、雷击情况、运维记录等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不断优化评估模型,最终利用约束条件最小二乘法获得了一套较为准确的评估公式,以正确评价台站的防雷效果与成效。该标准是对地震行业标准《DB/T 68-2017:地震台站综合防雷》在重庆地区的落实和执行,同时也是地震标准化、信息化在台站防雷方面的一次探索和尝试。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还可为同类省级地震台网的防雷工作提供一套可参考的操作标准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雷击是影响地震观测仪器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地震前兆仪器种类多,观测原理不尽相同,加上台站自身布局和所处地区气候的不同,使得前兆台站综合防雷改造的效果提升必须依靠有针对性的方案设计。文章在介绍江苏地区前兆台站综合防雷改造的基础上,对现有综合防雷技术的关键点分别进行了阐述,并以盱眙地震台的综合防雷改造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阐述了防雷效能提升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丰满地震台雷击危害隐患分析,根据台站的实际情况,采取区域防雷、电源进线防雷、通信传输线防雷、传感器引线防雷等技术,完成台站综合观测技术保障系统建设。技术系统建成并经过两年雷雨期检验,防雷效果明显,同时不断总结积累维护经验,确保防雷保障系统发挥最佳效能。  相似文献   

6.
在详细分析雷电灾害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防雷工作的主要技术手段。并针对地震台站的构成特点,研究了台站综合防雷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同时,以余山地震台为例,具体说明了防雷措施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测震台站综合防雷系统建设及效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瞿旻  霍祝青  戴波  单菡  王大伟 《地震工程学报》2015,37(2):619-622,628
介绍雷害对测震台站的危害方式,总结测震台站的综合防雷基本措施,包括地网改造、配电防雷、信号与通信防雷、布线规划与整理,创新地提出特定条件下安装退耦器以提高防雷效果。通过对比计算台基噪声与观测系统标定结果,研究综合防雷系统接入测震台站观测系统后对数据质量的影响,以进行防雷效能评价。  相似文献   

8.
基于前期实验取得的良好效果,利用静电屏蔽原理,结合供电隔离、线路屏蔽及套管接地等技术,对重庆地震局钻孔应变观测台站进行了防雷技术改造,取得明显效果,达到了降低钻孔应变观测系统雷击故障率的目的;从实践效果看,地震台站防雷是一项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防雷改造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注重每个细节,才能达到良好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9.
广东地震台站前兆观测系统防雷综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击是地震前兆观测系统的主要危害,根据“九五”、“十五”期间在建设地震前兆观测系统时的防雷实践,介绍了有关防雷的综合方法,该方法在原有防雷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某些创新,实践表明,该综合方法对雷击尤其是感应雷起到了良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现有台站防雷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远程UPS控制系统在地震仪器防雷上的应用,详细阐述了此操作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详细分析雷电灾害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防雷工作的主要技术手段。分析山西数字测震台站2012年-2013年雷击灾害的成因,针对测震台站的构成特点,研究了台站综合防雷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相应的防护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形变台站防雷保护及接地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典型形变台站遭雷害的调查,指出形变台站受雷害或干扰的途径是:(1)雷击避雷针的雷电过电压和大电流;(2)交流供电线路上的雷直击过电压与感应过电压等。在分析和归纳后针对性地提出并实践了:(1)应用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防直击雷害;(2)建立接地地风和设计过压保护单元电路或雷击期启用UPS以防电子设备的感应雷害;(3)对架空供电进线换用埋地金属外皮屏蔽电缆以防路线来波浸入等综合治疗措施,收到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岛屿深井地震台设备容易遭雷击及维修不便等问题,通过对雷电入侵台站设备的途径分析,依据现有防雷技术规范和相关理论,对观测房和井口防雷接地采用法拉第笼结构预防雷击,加强接地等电位连接,规范各种线路布设,综合多级雷电防护措施,使岛屿深井地震台站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4.
雷电危害是影响地震台站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台站进行雷电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分析雷电对地震台站的危害,结合强震动观测台站的建设要求与建设情况,介绍可行的防雷系统,并从台站选址建设、供电系统、接地系统、仪器防雷、通信防雷等方面对台站防雷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为客观地评述高塔对临近区域的建筑物在防雷方面的现实影响,以某移动基站的通讯塔对其临近的养鸽场造成的雷电影响分析为例,从引雷效应、落雷几率两方面的分析论述了高塔的存在对雷击环境的改变;从空间电磁辐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瞬间电位的抬高四个方面分析了高塔对二次雷击干扰的影响;并就如何消解通信高塔对临近建筑物带来的雷电威胁,提出了在雷电防护手段上应加强的几个关键方面,得出通信高塔影响临近建筑物的防雷安全,但可以采取措施消解这种安全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前兆设备防雷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雷电危害的类型及台站不同设备的特点和布局,在充分分析雷电入侵观测系统途径的基础上,应用适用于数字化前兆台站的防雷技术,全面采取电源线路防护、信号线路防护、电磁屏蔽、接地等措施,可取得综合性防雷保护。通过对使用徕信防雷技术10个台站的防雷效果进行分析,说明综合防雷安全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福建地区的雷电活动频繁,地震台站的数据完整性和数据质量因雷电灾害严重降低。为确保台站仪器稳定运行及数据有效可靠,福建局实施多个措施对地震台站内、外部防雷进行整体改造。新型雷电预警系统设定多级报警阀值,并实时监视台站20km范围内大气电场强度,当系统监测值超阀值时,则发出预警并自动切换电源,为前兆仪器设备的防雷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也为取代人工断电模式提供安全保证,有利于地震台站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地震台站自"十五"项目改造,观测环境和数据质量都有所提高,但近年来频繁受到雷电灾害影响,导致数据完整性和数据质量严重下降。为保证仪器正常工作,数据稳定可靠,我省采取多项措施对台站外部避雷和内部避雷进行了整体改造,并在鹤岗、绥化、牡丹江等台站新增雷电预警系统以配合防雷改造的有效实施,确保监测仪器运行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