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文采 《地质论评》2016,62(4):62041161-62041163
正中国陆上39%的剩余石油资源和57%的剩余天然气资源分布在深层。深层石油地质资源量约153.81亿吨,天然气约16.52万亿立方米。但深层油气资源的探明率较低,分别为12%和6.3%,远低于石油总体探明率35.5%和天然气探明率17.9%的水平。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深层油气资源相当丰富,勘探潜力巨大。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美国西  相似文献   

2.
地震储层描述技术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萍 《物探与化探》2003,27(2):88-91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油气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岩性油气藏勘探已成为主要的勘探目标,对三维地震储层描述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精细三维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储层识别标定技术以及测井约束反演技术的综合应用,形成了一套完善可行的技术系列,相继发现了辛154、王541、牛871等区块.地震储层描述技术的应用效果十分明鲜.  相似文献   

3.
油气资源是油气工业的基础,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亟需评价落实国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方向,夯实油气资源家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近十几年来油气勘探成果、地质认识成果与资料积累成果为基础,攻关形成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技术体系,系统开展了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1 080.31×108 t,技术可采资源量272.50×108 t;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78×1012 m3,技术可采资源量48.45×1012 m3.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非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672.08×108 t,技术可采资源量151.81×108 t;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284.95×1012 m3,技术可采资源量89.3×1012 m3.其中,致密油地质资源量125.80×108 t,油砂油地质资源量12.55×108 t,油页岩油地质资源量533.73×108 t;致密砂岩气地质资源量21.86×1012 m3,页岩气地质资源量80.21×1012 m3,煤层气地质资源量29.82×1012 m3,天然气水合物153.06×1012 m3.我国陆上常规剩余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岩性-地层(碎屑岩)、复杂构造(碎屑岩)、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四大重点领域.其中,陆上剩余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岩性-地层(碎屑岩)、复杂构造(碎屑岩)两大领域,陆上剩余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两大领域.海域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构造、生物礁、深水岩性3个领域.   相似文献   

4.
国外浅部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近年来发表的国外文献编译写成,简要介绍浅部地震勘探技术在各方面应用的情况。有些内容参考或引用了《物探化探译丛》、《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译丛》和《石油与天然气文摘》的译文。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天然气地质理论与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石昕,石宝珩/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3)沉积盆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张运东/世界石油工业,1999(10)中国陆上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科学探索井探索领域及目标——马新华,钱凯等/勘探家,1999(3)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及发展对策——罗志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3)论油气勘探的思维油气勘探思维是科学与工程两种思维  相似文献   

6.
开发地震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手段.并且正逐步向油气开发及生产领域渗透.出现的新技术主要包括:3D地震、垂直地震剖面、井间地震、时间推移地震、多波多分量地震、微地震检测、随钻地震等新技术.这些技术在国内各油田日益受到重视,在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油田增储上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地震技术的形成过程作了简单回顾并着重对开发地震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归纳,同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肖燕  黄怡  屈伟  姚华  王贤 《新疆地质》2007,25(4):418-421
储层反演技术已经成为油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研究储层横向变化的主要手段.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和地震资料的横向连续性好的特点,通过地震反演技术研究储层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指导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工作.由于测井资料存在着仪器类型、测量年代差异等原因,影响了地震资料在反演过程中的准确标定和反演的结果.以准噶尔盆地石南31井区白垩系储层的地震资料反演结果为例,分析测井数据预处理对地震资料储层反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南方海相发层油气综合勘探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中-古生界海相地层是我国潜在的油气勘探领域,目前勘探技术和方法不过关是其油气突破的最大障碍。应加强地震、非震物化探技术方法攻关;发展综合勘探和油气综合评价技术;采用合理的勘探程序;重视发展天然气勘探技术和方法;充分利用老资料,进行信息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9.
中国陆相储层分布广泛,类型复杂,横向变化大,勘探开发成本高,进行储层分析要求采用高新技术和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本文总结了在我国几个油区进行陆相储层分析的几项地震技术即:垂直地震剖面(VSP)技术,多偏移距和井间层析成象技术以及多参数分析和综合解释技术,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现状的条件下,用以解决我国复杂的陆相油气储层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应明雄  刘建英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2,34(4):431-435,367,368
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面临最大的困难是高成本、高风险、高技术,因此,对地球物理工作者及地球物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前期钻井资料分析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工区内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火山岩的基本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归类,识别并归纳出该工区内四种类型的火山发育模式,建立起工区内四种火山岩发育类型的地震响应特征规律.这一规律将有助于研究南中国海深水区地震反射异常区的分析论证,有助于揭示不同时期地震异常体性质,为该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