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向空间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研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党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思路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空间开发利用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对土地开发建设影响显著的因子,运用分步式算法测算适宜建设用地规模及分布,确定土地合理开发强度及分布区域,通过分析现状开发状态与合理开发状态之间的差异评价区域承载状况。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开发状态与合理开发状态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地反映土地资源承载开发利用的状态;同时以承载建设开发行为为明确承载对象,有显著的政策指向,为精细化、差异化制定空间格局优化调控政策提供了可能。本文从面向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优化应用出发提出的承载力评价路径,可为中国制定和完善承载力评价相关技术规范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江苏省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陈雯  孙伟  段学军  陈江龙 《地理科学》2007,27(3):312-317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农业及生态保护用地被侵占,开发可持续性受到威胁。从协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出发,空间开发强调因地制宜,即让开发成本低、资源环境容量大的地区承担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社会经济活动;而让生态价值高、开发难度大的区域承担农业和生态维护功能。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以生态-经济为导向,借鉴已有区划方法,采用要素层-关系层-逻辑层-应用层的技术路线,评价适宜各单元的开发强度,划分开发与保护空间。将这一方法运用于江苏省的案例研究之中,以县和省辖市市区为基本评价单元,通过选择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两方面的指标,综合分析生态和经济重要性指数,将江苏全省划分为优先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适度保护区域、优先保护区域和灰色区域等五大类型区。这一结果可以作为引导空间开发秩序、实施区域建设空间管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落实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国家印发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方法(试行)》")。本文基于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成果及相关部门专题数据,运用《技术方法(试行)》,开展了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土地资源基础评价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专项评价研究。分析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过程中的应用,探讨了普查成果作为评价基础数据的适用性,为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精准化评价提供了借鉴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彭文英  刘念北 《地理科学》2015,35(5):558-564
采用单项指标估测,分析了首都圈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及其限制性,提出了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策略。首都圈水资源及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限制了人口承载能力,京津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已基本达到饱和,环京津的冀东、冀中地区承载潜力还较大,冀北地区应紧缩开发空间而拓展生态空间。首都圈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及人口发展战略分区为:首都圈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区,人口限制发展;中部都市功能优化区,人口控制增长;东部人口产业沿海集聚区,人口鼓励增长;南部绿色空间优化区,人口适度增长。首都圈的健康发展,应实施差异化的土地利用及人口发展政策,整体提升人口承载力,并加大区域统筹力度,科学、合理地引导人口的空间分流和聚集。  相似文献   

5.
基于土地生态健康评价原理,选取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指标对用于灌溉的地表河流进行评价,为区域土地利用提供依据.以河南省台前县为例,通过对研究区内地表河流金堤河(黄河北侧支流)进行为期1 a的动态监测(2011年1月1日至12月19日),通过水样实验分析,得到污染物指标实验数值,以此为依据计算土地健康综合指数,并给予合理评价.对影响土地健康的灌溉水因子的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地灌溉水质量综合指数居中等以上,土地健康状态较为良好,土地灌溉水综合指数较为合理,反映了土地利用、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压力状况,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构建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并以重庆市江津区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 江津区土地生态安全形式总体好转,但土地生态安全整体情况较差,还需要进行大力整治。(2) 江津区各乡镇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3) 重点对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差的区域进行整改,土地生态安全高的区域需继续保持生态优先的政策导向是下一步政府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地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针对灾后重建地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的特殊性,本文以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地区为例,综合考虑地质条件与灾害危险性、水土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等3大类要素及8个评价因子,构建了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地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模型,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栅格单元和行政单元的土地资源安全进行了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属于安全类的土地面积为2409.30 km2,占灾区土地总面积的5.63%,主要分布于灾区东部的山前平原区,这类区域应该被视为灾后重建选址的首选区域,较安全类可以作为安全类区域的补充选择,而一般安全类在作为灾后重建选址的备选区域时应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灾区21县中仅有6个县的土地资源安全指数大于0.60,它们均位于灾区东部的山前平原区;在属于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的6县中,只有名山区具有较高的土地资源安全指数(0.76),可重建土地面积为468.33 km2,且其人均可重建土地面积也相对较高,应作为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灾后异地重建进行大规模人口集聚、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首选区域。本研究提出的评价模型适应于具有同类地质灾害的研究区域,也可以为具有相似地质、地形和资源环境条件的区域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晋江市土地资源稀缺、建设开发强度过高、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导致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的问题,遵循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运用极限条件法、适宜性指数法和空间分析法,开展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建设用地拓展空间分析,摸清全市建设用地的最大供给量和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的规模和分布,为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合理高效配置国土资源,解决城市建设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有效的空间决策依据。结果表明:晋江市土地资源建设用地适宜性水平较高,土地建设开发仍有一定的潜力,全市适宜建设土地、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70.17%、30.42%。但受到土地开发强度偏高、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约束,土地资源进一步建设开发的空间十分有限,晋江市未来建设过程中必须转变以消耗资源、外延发展为主的模式,大力推进节约和集约用地,积极盘活城镇低效土地。  相似文献   

9.
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土地供需紧张的福建邵武市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评价,根据研究区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城市发展需求,利用专家知识、文献资料法提取研究区建设用地空间拓展障碍因子,并将障碍因子归类分为土地资源适宜性障碍因子、生态安全与生态服务障碍因子和地质灾害风险障碍因子。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模糊综合评价,得到研究区建设用地空间拓展适宜性程度空间分布状况,为海西地区的城市发展空间规划和优化配置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土地利用的方式或行为反映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导致不同的生态环境效应,从而影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本专辑"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通过优选14篇代表性论文,从土地利用效率、土地生态演化、土地多功能权衡、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土地生态风险等方面,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土地利用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形成生态文明的土地利用方式、行为和制度体系提供了实践参考。本专辑研究层次多样,文献覆盖村庄、县域、省域等多级研究尺度,山地、平原和丘陵等多种地貌类型,以及华东、华中、西北、长江经济带和日本等国内外土地利用典型地区;研究方法前沿实用,包括文献研究法、分形理论、定性比较分析、VAR模型、计量经济学方法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研究主题鲜明,聚焦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热点话题与突出问题,对土地生态效率、空间行为特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风险评价等土地利用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既有对耕地撂荒、土地利用风险等当前迫切的土地利用问题的文献梳理与述评,也尝试对农村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多功能进行权衡与协同分析,为破解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土地利用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本专辑从现实与理念等全方面、多层次地反映了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土地利用的现实迫切性,并从方法和研究框架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最后,提出了未来生态文明视域下土地利用研究领域需重点关注的五大热点方向:土地利用结构的生态化管理、土地利用过程的生态演化机理、土地生态利用模式、土地生态安全格局预警与调控、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化管控。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土地利用的方式或行为反映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导致不同的生态环境效应,从而影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本专辑"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通过优选14篇代表性论文,从土地利用效率、土地生态演化、土地多功能权衡、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土地生态风险等方面,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土地利用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形成生态文明的土地利用方式、行为和制度体系提供了实践参考。本专辑研究层次多样,文献覆盖村庄、县域、省域等多级研究尺度,山地、平原和丘陵等多种地貌类型,以及华东、华中、西北、长江经济带和日本等国内外土地利用典型地区;研究方法前沿实用,包括文献研究法、分形理论、定性比较分析、VAR模型、计量经济学方法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研究主题鲜明,聚焦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热点话题与突出问题,对土地生态效率、空间行为特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风险评价等土地利用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既有对耕地撂荒、土地利用风险等当前迫切的土地利用问题的文献梳理与述评,也尝试对农村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多功能进行权衡与协同分析,为破解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土地利用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本专辑从现实与理念等全方面、多层次地反映了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土地利用的现实迫切性,并从方法和研究框架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最后,提出了未来生态文明视域下土地利用研究领域需重点关注的五大热点方向:土地利用结构的生态化管理、土地利用过程的生态演化机理、土地生态利用模式、土地生态安全格局预警与调控、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化管控。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在土地优质资源数量减少趋势难以逆转的同时,土地质量也日益凸显。结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在土地生态管护中的作用,应用于环境管护、土地管护、生态管护三方面,做到推动土地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从而为土地资源的优化使用、农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地质专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能力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结合云南省实际情况,从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社会资源和经济技术4个方面选取了20个评价指标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决策赋权法、综合指数法对云南省2008年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依照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将云南省划分为4大类型承载区域,整体上呈现了西北、东南、东北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数值较低,逐渐向中部一带增高,其空间分异特征较明显,具有一定的地域相近性。进而分析了造成此空间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改善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状况,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无序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发生态问题的重要因素。合理划定土地生态红线,可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山地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水系密布,土地利用破碎化,作为重要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区域,是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关键地区。本文以山地区域村镇为例,运用GIS平台,基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生态进行综合评价,据此划定刚性和弹性的土地生态红线。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包括坡度、植被覆盖度、水体、土壤类型和降水侵蚀力等5个指标;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的指标包括食物生产、原料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和美学景观9个指标。义和镇的刚性生态红线内所包含的刚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43.90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44.34%。弹性生态红线包含的弹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29.18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29.47%。义和镇的生态红线范围主要包含东北部山地区域和南部水系丰富地区,该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较高,同时也有较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因此生态红线的划定对于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具有指引作用,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并可为构建生态文明安全格局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5.
山地丘陵地区是影响全国现代化整体进程的关键区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经济相对薄弱的山区快速发展,但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突破已有区位环境条件的束缚,寻找适应山地复杂多样地理环境,创造新的发展路径是我国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探究资源环境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选取高原山地地貌、城乡发展迅速的大理州为研究对象,从综合城镇化角度分析大理州城镇化发展特征。结果表明:大理州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综合城镇化率不到40%,低于云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存在经济发展滞后、空间格局不均衡、综合服务能力不足等特征。"城镇上山、农民进城"是土地利用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具有发展潜力。但面临着理论指导不足、开发利用成本高、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任务重等主要困境。大理州要从空间格局、产业支撑、承载能力和体制机制四个方面优化发展路径,形成新的动力机制破解困局,为西部欠发达山区城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土地承载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协同提升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承载力是区域协同发展与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要素。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要素,构建由人均建设用地、规划人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人均耕地、人口密度、单位土地产出和土地利用率6项指标构成的京津冀土地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法与GIS空间分析进行京津冀土地承载力评价与空间分异研究。研究表明:1)京津冀土地承载状态分为良好状态、一般状态、警戒状态和危机状态4个级别,空间分布上呈点状分散与带状聚集的分布特征;2)在京津冀经济发展快速与建设需求旺盛的环渤海地区、京津走廊、冀中南区域等均具有较好的土地承载状态;3)通过推进京津冀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统筹与协调配置,实施建设用地规模管理与空间管制机制,强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可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土地资源需求。  相似文献   

17.
应用PSR模型构建焦作市矿粮复合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确定24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其2006-2010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评价与分析,旨在揭示该区域近年来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提出实现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结果表明:其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总体呈现先短期轻微下降后又逐年回升的趋势;5 a内其安全水平先后经历了较不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3个等级;状态与响应指标与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相关性密切,对环境胁迫的恢复力起重要作用,且在维护和改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上的作用不断增强;植被因素对土地生态安全的正作用最明显,生态用地比例等4项指标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地位相对较重要;主控生态安全的因子越多,生态状况越好;未来3 a,其生态状况有继续提升的趋势。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须从不同方面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该研究为实现区域农业生产和工矿建设等经济活动与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创新性工作。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科学内涵出发,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指向,探究资源、环境等构成的承载体——自然基础同承载对象——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之间形成的"压力-状态-响应"过程,提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是从资源环境约束上限或人口经济合理规模等关键阈值开展的超载预警,以及从自然基础条件变化或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变化态势开展的过程预警的学术思路。在探讨承载能力预警指标体系选取原则的基础上,构建陆域和海域差异化的预警指标体系和总体技术流程。采用土地资源压力、水资源利用强度、环境胁迫程度、植被盖度变化作为基础指标进行地域全覆盖评价;针对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牧业地区、生态地区,分别选择灰霾污染程度、耕地面积增减状况、草蓄平衡指数、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态作为专项指标,确定各类专项指标的关键阈值并进行分类评价;最后进行复合,形成在鲜明主体功能定位指向下的差别化评价方法、取得具有一致性表达的评价结果,并开展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压力两方面的过程评价,以辅助反映中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预警状态,为提出限制性措施建议和完善监测预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为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地理比较法、GIS空间分析和数理模型等研究方法,按照评价技术与区域特色相匹配、开发阈值与主体功能相协调、划分结果与自然分异相统一的设计思路,构建适宜山地丘陵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改进方案。提出:评价模型中引入山地丘陵区的特征要素,着重探讨土地资源评价中坡度、生态保护红线、行洪通道等影响因子分值的调整,水资源评价方法的替换,重点生态功能区集成方法的调整等。在地形复杂多变、区域差异显著的情况下,宜尽可能采用具有全域覆盖特征的数据替代孤立点位数据。集中体现在农产品主产区采用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数据,生态评价采用的以地灾点为中心的地质灾害综合影响指数中。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物元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兰霞  李巍  王蕾 《地理研究》2009,28(4):1001-1010
针对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复合物元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对各县级单元进行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空间差异评价。结果表明:①物元分析理论对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评价具有明显的适用性,评价结果显示出哈尔滨市域内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的空间差异明显;②基于复合物元模型进行评价,通过单指标信息可以找出影响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如大多数县级区域存在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面临土壤污染、土壤侵蚀及湿地生态功能脆弱等土地生态环境风险,符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③只有合理制定区域差异化的土地生态环境管制措施,积极引导对土地退化等问题的防治,才能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