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1:25万区域地质填图(修测),对1:25万马尔康幅的地层、岩浆岩和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厘定,对区内的区域变质岩进行了初步重新划分,根据特征变质矿物组合进行了变质相带划分,初步划分了变质期次,重新厘定了三级变质岩带。  相似文献   

2.
南峰地区大面积出露区域变质岩,还有少量动力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及花岗岩。 根据本区变质作用类型及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变质岩石类型及其自然共生组合,时空分布关系的差异,可将当地的区域变质岩划分为三个变质岩带(图1),即喜马拉雅变质岩带、冈底斯变质岩带和雅鲁藏布江变质岩带。带间均以断裂为界。喜马拉雅变质  相似文献   

3.
1983年夏秋,笔者曾随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前往南峰地区进行过地质、地球化学考察,现将当地变质岩类和花岗岩的若干特征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变质岩群及变质相带 本区的变质岩自西向东可分为:乃彭组—多雄拉组—乃彭组—多雄拉组—加热萨组—帕隆群(图1)。在这些组、群中能见到: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绿片岩相。  相似文献   

4.
火镰砭片麻岩、片岩是宁陕区调项目从泥盆系大枫沟岩组内部解体出一套强变质变形非正式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分布于双桥村—火镰砭—狮子坝和铁炉坝—银杏坝一带,呈狭窄的构造透镜体产出,主要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原岩恢复属泥质细碎屑岩。笔者从其岩石特征、变质变形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与佛坪热隆区发育的中—上元古界长角坝岩群深变质岩系具明显差异性,确定该片麻岩类归属泥盆系,属构造成因,可能形成于印支期,定位于燕山期挤压构造带,代表主造山期后构造变形活动产物。该套地层重新厘定对南秦岭南缘构造演化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盘陀山位于北山地区东南部,大地构造位置属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结合部之白玉山——方山口——鹰嘴红山早古生代被动陆缘带。盘陀山花岗岩体与被侵入地层单元组合表现出岩浆热穹隆构造特征,其主体在泥盆纪由大规模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二叠纪再次因广泛的侵入作用形成一系列分布于岩体中及其北部地层中的呈岩枝、岩脉产出的侵入体。两期主要的岩浆活动过程对于该区多金属成矿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主要对盘陀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该地区的多金属矿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布敦花矿区内矿床类型有热液脉状类型和细脉浸染型(斑岩型)两类。热液脉状矿床分布于布敦花岩浆杂岩体北侧外带孔雀山矿段,赋矿围岩主要为角岩化的变质砂岩、板岩、黑云母角岩以及闪长玢岩等。矿体以不规则弯曲的脉状为主,在大脉旁侧围岩中有广泛的网脉状矿化。矿脉自南向北近于左列雁行排列。斑岩型矿床赋存于布敦花岩浆杂岩体南翼内带金鸡岭矿段,矿化面积较大,矿化分散,矿石品位相对较低(Cu一般在0.2%-0.7%),矿体埋深通常在250-300 m。主矿体赋存于隐伏的斜长花岗斑岩岩体顶部起伏界面之外接触带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及中侏罗统万宝组地层内,矿化受斜长花岗斑岩形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张鸣  郭辉 《西部资源》2015,(2):174-175
阿其特海尔很铜多金属矿位于华北地台阿拉善台隆,受喜马拉雅旋回的强烈改造,形成若干个中小型坳陷盆地;岩浆活动以燕山期花岗岩浆侵入活动为主,呈岩基状产出。矿化蚀变位于下二叠统安山岩与次生石英岩化流纹斑岩接触带上,赋矿岩体为潜火山岩岩体次生石英岩化流纹斑岩,矿床的成因与火山热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关山岩体位于北秦岭成矿带西段陇山地区,属印支早期二长花岗岩,呈岩基状产出。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黑云母及含少量角闪石,岩石富硅、富碱、铝过饱,贫铁、钛、钙、镁。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含量高。稀土元素总量不高,δEu为0.69~0.84,为铕亏损型,从稀土元素分配曲线上来看,呈右倾,属轻稀土富集型,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明显。整体显示S型花岗岩特点。与岩体有关的铀矿化主要分布在其内外接触带及元古界变质岩残留捕虏体中,岩体接触带附近混合岩中的铀矿化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9.
宁陕县杨泗庙—镇安懒板凳一带的钨矿床整体受晚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海西期变质建造控制,空间分布受东西和南北向两组断裂控制,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于燕山期花岗岩岩浆,形成了层间矽卡岩型,接触带矽卡岩型和构造裂隙带石英脉型的钨矿,属于典型的“三位一体”复合成因钨矿床。懒板凳岩体为宁陕县杨泗庙—镇安懒板凳地区成矿提供有利的热动力条件和介质条件;石瓮子组为区内有利成矿层位;西部付家沟—十里庙核桃坪断裂及该断裂次级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懒板凳岩体外围石瓮子组碳酸盐岩地层形成矽卡岩带,是矽卡岩型钨矿的有利部位,这都表明区内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学源  姜惠  李文圣 《西部资源》2013,(1):150-152,161
架子山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中段西坡,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镇,位于著名的贺根山缝合线附近,属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区,地处大兴安岭中段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Ⅲ级成矿带。架子山矿区银钼矿体赋存在侏罗纪钾长花岗岩与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安山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尤以内接触带一侧矿化更发育,均为隐伏矿体。矿体形态受接触带起伏控制,呈似层状,矿化类型为细粒浸染状、网脉浸染状及细脉状。钼矿化与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等蚀变关系密切,尤其在硅化(网脉、细脉)较强的地段和裂隙发育地段易形成富矿体。侏罗纪钾长花岗岩与钼矿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期岩体既为成矿母岩,又为赋矿岩体。同时矿体受岩体与地层内部的构造裂隙系统控制,构造裂隙为矿体的赋存提供了良好的储矿空间,故构造+岩性为钼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就目前认识,拉斯曼丘陵地区的所有基底和盖层岩石都卷入到了格林威尔期和泛非期高级变质和变形作用。泛非期高峰变质的时代大致在550—530 Ma,其造山晚期的花岗质岩浆作用遍及全区。我们观察到,中山站区石榴黑 云斜长片麻岩固相变质作用过程,主要是对早期锆石的重启、改造,例如,对早期岩浆锆石环带的模糊化,对锆石棱、角的溶蚀,甚至同位素体系的重启等,难以形成变质锆石(边),退变或重启年龄平均值为522.7±6.6 Ma。峰期变质 之后侵位的花岗岩结晶年龄为545±9 Ma,意味着峰期变质应不晚于该年龄。泛非期的变形、变质作用及花岗岩可对早期“干”岩石进行某种程度的退变质改造,从而造成高级变质岩变质结构的复杂性。这种变质作用及有关的花岗岩活动似乎缘于陆块内部的活化,而不是不同陆块间的碰撞所致。  相似文献   

12.
东南极的格罗夫山是普里兹造山带向南极内陆的延伸部分。对格罗夫山不同碎石带中收集的高压麻粒岩和正片麻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四个高压麻粒岩的锆石多数为变质新生锆石,仅少数保留有继承核,其年龄为2633—2502 Ma。在变质锆石中获得~570 Ma和~555—545 Ma两个阶段变质年龄,锆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为重稀土亏损,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推测这两阶段年龄分别代表了变质作用过程中的进变质和高压峰期变质年龄。两个正片麻岩的锆石普遍发育核-边结构,由一个发育振荡环带的岩浆核和均匀无环带的变质边组成。正片麻岩的原岩年龄存在差异,在样品GR14-3-4的锆石核部获得了1060±40 Ma的上交点年龄,其原岩可能来自格罗夫山东南部的冰下高地,而在样品GR14-5-4的锆石核部获得的原岩年龄为917±4 Ma,与格罗夫山基岩中的基性麻粒岩和正片麻岩的原岩年龄一致。在锆石边部获得的变质年龄较为一致,为~530 Ma,与以前在高压麻粒岩中获得的退变质年龄相当。本次研究确认了高压麻粒岩在格罗夫山地区不同碎石带中分布的广泛性,表明其可能普遍存在于格罗夫山冰下高地之中。同时也进一步证明格罗夫山冰下高地并没有受到格林维尔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而是只经历了泛非期的单相变质构造旋回。  相似文献   

13.
韩峰 《西部资源》2012,(2):149-151
根据大青山——带矿体产出特点与规律,认为金矿体主要与绿片岩有关,受韧性剪切带、老地层、后期脆性断裂及褶皱等多种因素控制。下元古界变质岩系黑云母石英片岩、绿帘角闪片岩、钠长阳起片岩、绢云石英片岩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岩系及赋矿围岩。华力西期的钾长花岗岩、闪长花岗岩是早期成矿的主要热动力;区域性大断裂固阳一察哈尔右翼中旗大断裂,具有切割深、活动时间长的特点,是深部热源的主要通道,大断裂及其两侧次一级断裂、褶皱为成矿流体提供了通道及容矿空间,矿体多与韧性剪切带有关,多期次区域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叠加而成。  相似文献   

14.
蓝晶石是一种高级耐火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认识蓝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对勘查发现新的蓝晶石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笔者通过对桐柏固县镇蓝晶石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矿床位于秦岭—大别山变质区,矿体赋存于新元古界歪头山组一套片岩相沉积变质岩中,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岩性具有高铝富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杨宏博  丁心科  朱雪莲 《西部资源》2013,(1):147+149-147,149
内蒙古中部前寒武纪变质杂岩经历过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提出了麻粒岩系和出露孔兹岩系之间时空演化关系的相关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利用最先进的SHRIMP测年技术,结合野外地质标志及变质反应,讨论研究高级变质岩的形成演化机制。通过区域对比研究讨论高级变质岩的形成时代。  相似文献   

16.
冀西北地区金矿分布广泛,大中小型金矿星罗密布,基本上均是受华北克拉通北缘深大断裂-赤城-尚义断裂的控制,矿床主要分布在碱性杂岩体与太古界变质岩接触带附近,且金矿基本上赋存在铁矿体的深部。水泉沟金矿位于赤城-尚义断裂南侧约10km。该矿床金矿石类型主要以石英脉型、黄铁矿化钾化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正长岩杂岩体,部分来源于太古界桑干群的变质岩。  相似文献   

17.
王鑫  唐伟 《西部资源》2014,(5):118-119
内蒙古牙克石哈拉沟银金矿,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古生代陆缘增生带边缘,一系列规模相对较小的中—酸性岩体侵入中生代地层中,形成基本上平行排列的细脉侵染型银金矿床。矿(化)体呈北西西走向,品位低,规模较大,受断裂和岩体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东源县蕉坪铁多金属矿位于石背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体南东侧,矿体赋存于三叠系上统小水组第一岩性段中上部,受接触带和围岩蚀变钙镁质碳酸盐岩相制约,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根据矿体的空间分布位置及矿石的矿物组合特征认为,本矿床属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1]。矿床的铁质主要可能来源于中酸性石英闪长岩。中酸性石英闪长岩中活化转移出的成矿物质补充到热液中,成矿物质随热液迁移到接触带的薄弱界面,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富集形成矽卡岩型铁矿。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中部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变质作用峰期变质的温度为830~948℃,压力为0.942GPa。是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于地壳大幅度增厚的环境,强烈的构造变动和区域性高热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第二阶段峰期变质到第三阶段近等温减压过程为区域性地壳减薄的开始,直至第四期角闪岩相的退变质阶段显示出地壳大幅度减薄和抬升剥蚀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陨石冲击历史和冲击变质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鸣  谢先德 《极地研究》2002,14(4):338-343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陨石冲击变质效应和压力温度历史研究的新进展。根据对冲击变质主要压标熔长石性质的最新分析结果和陨石冲击脉体矿物组合研究的成果,指出现有陨石冲击变质分类的主要特点和某些不完善之处。本文提出,陨石按照冲击变质特征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含高密度相类,如熔长石和各种高压矿物;二是合低密度相类,如长石击变玻璃、低压熔融玻璃和低压矿物组合。在含高密度相陨石中,可根据高压相的产出种类特点进一步划分冲击阶段;而在含低密度相陨石中,可根据矿物的冲击熔融程度划分冲击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