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砂岩型铀矿床主要受地层砂体沉积环境控制。文章从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岩石化学成分、粒度分析、砂体规模等多方面研究了含矿地层直罗组的沉积环境特征。直罗组的砂岩具有板状交错层理及槽状交错层理发育,显示其辫状河流相沉积特征;依据粒度分析,存在分支河道及心滩亚相沉积。岩石砂体分选性中等—好,成熟度较高,表明其物源较远,沉积物经过长距离的搬运才沉积下来;由砂岩化学成分铁的含量分析表明直罗组沉积环境为还原环境,后期遭受不同程度后生氧化。因此,本区直罗组沉积环境为还原环境下远源砂质辫状河沉积环境,铀矿化受辫状河的心滩及分支河道亚相砂体控制。具有较好砂岩铀矿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
蔡彤 《西部资源》2014,(4):170-173
该文在分析研究努和廷铀矿床主含矿层沉积充填序列和矿石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铀成矿规律,初步建立了沉积成岩型铀成矿模式。研究认为,努和廷铀矿床属于典型的沉积成岩型铀矿床,其形成主要经历了晚白垩世二连期沉积成矿作用阶段和古近纪——新近纪成岩成矿作用阶段;该矿床产在晚白垩世形成的次级凹陷的沉积沉降中心,铀矿体严格受二连组湖泊扩张时期接受的湖泊沉积层控制;并提出今后应加强在二连组湖泊发育区的铀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3.
东胜铀矿床直罗组岩石中的自由气体、紫外荧光、酸解吸附烃研究表明,直罗组绿色岩石中存在明显的天然气显示,尤其是绿色砂岩顶板处的绿色粉砂岩、泥岩中烃含量最高。烃主要由气态烃和轻质油组成,湿气含量较高,可能来自下古生界煤系地层。铀矿化受绿色蚀变岩石带与灰色岩石接触带的控制,铀矿石形成在强还原环境下,4价铀含量较高,铀矿物以铀石、钛铀矿为主,并含有大量富含气态烃的重烃包裹体。另外铀成矿时间与上古生界大规模生排烃时间基本相同,因此东胜铀矿床成因可能同天然气的还原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床4种地球化学环境的砂岩进行了岩心观察、扫描电子显微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讨论了不同环境砂岩中粘土含量的变化及其变化机制,最后总结了大营铀矿床的粘土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研究表明:1大营铀矿床直罗组下段不同带砂岩中粘土矿物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2蒙皂石的形成消耗了更多的高岭石;3粘土矿物的差异变化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直罗组下段各带岩石地球化学环境改变;4大营铀矿床粘土矿物吸附铀矿物方面主要为蒙皂石。铀矿物多分布在有机质周围,与粘土矿物共生。  相似文献   

5.
滇西保山核桃坪矿集区位于著名的"三江"成矿带中南段之保山-镇康铅锌银多金属矿成矿带北段,目前已发现多个矿床点,并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以往研究表明矿集区深部存在隐伏的中酸性岩体为矿集区成矿的主要地质体,但在勘查中均未揭控到岩体。本文通过收集研究矿集区及周边岩浆岩类型、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微量元素特征,结合矿集区成矿特征,分析不同岩浆岩与矿集区成矿的关系,认为矿集区岩浆热源远程矽卡岩型Cu-Pb-Zn矿床主要与早白垩世花岗岩有关,华里西期基性岩、晚白垩世花岗岩、古新世花岗岩及晚始新世花岗岩富集Cu、Pb、Zn等成矿元素,可能为矿体进一步富集提供部分成矿物质、流体及热动力,有助于矿集区勘查找矿。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下亚段是研究区砂岩型铀矿的主要储矿空间。砂体非均质性是铀成矿的关键因素之一~([1]),砂体非均质性与砂体沉积韵律、粒度、泥岩隔挡层等多个因素有关。本文仅对研究区泥岩隔挡层、层数与铀矿化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罕台庙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为研究对象,罕台庙地区砂岩类型以长石质石英砂岩、长石砂岩为主,从粒度特征可知,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下亚段较直罗组下段上亚段水动力强,均反映了三角洲沉积的特征。不同砂体中主量元素含量的差距与砂体的氧化作用关系密切,且在砂体中二氧化硅的含量最高,与砂岩中石英的含量较高有较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杨代武 《西部资源》2022,(1):127-129
大东山东部产铀岩体处在东西向大东山—贵东岩浆岩带东段,区内铀成矿条件较为有利.前人在大东山地区总结了花岗岩型铀矿的找矿标志、成矿规律,并在实际找矿勘查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本次研究在叶天竺先生提出"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大东山东部岩体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特征,初步建立了研究区铀成矿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唐公梁——大营西段直罗组下段上亚段铀成矿与砂体的非均质性密切相关。砂体非均质性主要表现在平面和垂向上,其中砂体平面非均质性可以通过砂分散体系来表征,而垂向非均质性则可以通过隔挡层表征,在平面上铀成矿主要分布于三角洲沉积体系河道边缘一侧,最佳成矿区则位于分流河道分流间湾背水面砂体的边缘部位以及水流方向改变,且受侧向氧化较弱的砂体一侧和从无隔挡层到隔挡层突发区的河道砂体边缘,随着隔挡层数量和厚度的增加,铀成矿几率逐渐降低。在垂向上隔挡层的存在可以导致多个垂向序列单元、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卷头的发育,泥岩隔挡层对流体方向的改变,使矿化的形成受多方向流体控制。铀的成矿机理,一方面可能是砂体非均质性通过对成矿流体运移状态的影响进而实现对铀成矿的控制;另一方面与沉积环境相变导致还原性物质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乌蒙山区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广泛分布,与成矿关系密切,峨眉山玄武岩中火山碎屑岩为铜矿赋矿层位。本次通过高精度磁测圈定了玄武岩体边界,与地质圈定的岩体边界总体大致吻合,以期能够对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百顺矿田位于诸广山岩体南部,是粤北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基地。牛澜断裂为百顺矿田内一组重要的主要控岩控矿断裂,区内沿该断裂分布有231矿床、212矿点、232矿点、22矿点和463矿点,通过对牛澜断裂带构造的研究,进一步梳理区内铀矿化与构造关系,并提出下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于铀矿勘查而言,铀镭平衡样品分析结果确定的铀镭平衡系数是衡量矿体放射性平衡状态和准确计算铀矿床资源量的重要参数。铀镭平衡样品的矿心采取率、样长等对矿体形态、放射性特征有密切关系。通过对不同取样长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即能完整地反映矿层曲线形态,又能不增加工作负荷和费用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取样长度,是铀镭样品取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古河谷砂岩型铀矿主要位于二连盆地,最典型的当属古河谷中东段的巴彦乌拉、赛汉高毕和哈达图铀矿床。目前对古河谷西段(脑木根西南侧)的研究和控制程度较差,通过对乌兰察布凹陷西部脑木根次级凹陷新乌苏地区地面地质调查、土壤氡气测量、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同时对整个二连盆地中西部进行资料综合整理研究,对乌兰察布凹陷西部古河谷构造、建造特征、地面物化探异常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将前人圈定的含铀古河谷向西侧扩展至新乌苏一带,并依据古河谷构造、建造特征、地面物化探异常特征总结了古河谷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预测模型,用以优选古河谷成矿有利地区并确定含矿异常区和砂体位置。  相似文献   

14.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华南褶皱带,雷公山复式背斜南倾没端,出露地层为晚元古代青白口系下江群清水江组,发育规模较大的断裂为F1、F2、断层,F2及其次级破碎裂隙为矿区南部(小脑)矿段目前已知的主要控(容)矿构造。矿区南部矿段北东侧边界附近的F2含矿带,位于矿区南部矿段边界北东外侧附近,总体走向近南北,矿区圈定矿体2个。矿床成因为深部低温变质热液成矿,构造及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老挝万象盆地钾盐矿赋矿地层为古近系古新统塔贡组下岩段,为隐伏矿层,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品位高。由于受钾盐矿层沉积基底地形差异及矿层的后期改造,钾盐矿层局部缺失。在钻探揭露控制矿层前预测矿体的赋存位置,可有效节约探矿成本。根据万象盆地古近系古新统塔贡组石盐岩、钾镁岩矿与泥岩之间存在密度差,认为重力测量能够有效区分盐类矿层的埋深、厚度,而钾盐矿层往往赋存于古近系古新统塔贡组巨厚层石盐矿层上部,重力负异常与钾盐矿层的对应性好,是钻探验证首选区域和万象盆地钾盐矿勘查较为有效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宝彦 《西部资源》2014,(5):165-167
东乌旗吉林宝力格银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东乌旗境内,靠近中蒙边界线,区域构造位置为天山——兴安地槽褶皱系。东乌旗早华力西地槽褶皱带,褶皱带内出露中奥陶统为岛弧型火山岩,晚古生代泥盆系浅海相碎屑岩及火山碎屑岩,晚石炭世的陆相安山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本区地处查干敖包—东乌旗大断裂北侧,其断裂构造多数为控矿构造。断裂和褶皱构造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为成矿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空间并提供了热源及物质来源。研究该区成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化情况,对区内成矿潜力作出分析,提供找矿方向和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7.
新桥磷矿是陡山沱期磷矿的典型矿床之一,共有a、b两层磷矿,主要类型为砂屑磷块岩、白云质团块状磷块岩和致密块状磷块岩,a矿层以硅氧化物高、低镁,b矿层以高镁、低氧化物为特点。本矿区矿层构造岩相等特征的变化规律反映了沉积构造环境的改变,本区磷块岩的成矿条件中,除了一定的成矿期,特定的成矿域和适宜的古构造背景、陡山沱组的浅水碳酸盐构造沉积岩相、地层条件、气候状况等因素等是磷矿分布及富矿形成最主要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以测老庙盆地为对象,根据前人找矿成果结合近期工作认识综合讨论分析测老庙盆地铀矿找矿潜力。在整理研究测老庙盆地大地构造位置、盆地基底及周边蚀源区、构造、盆地盖层、盆地古气候、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特征、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分带等盆地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测老庙盆地的区域成矿要素特征及成矿模式,总结出了测老庙盆地具有很好的铀矿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尖吉山锡多金属矿床为广东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的一个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矿体赋存于受动力变质作用影响的上三叠统-下侏罗统银瓶山组中,早白垩世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成矿提供重要的热源与物源,构造裂隙为主要控矿构造,石榴石化、黑云母化与硅化为主要的围岩蚀变条件。矿体形态主要分为脉状及细脉浸染状两种,锡石的富集和空间位置、矿体形态、矿物共生组合、裂隙密度、围岩蚀变等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对比分析了安徽省沿江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该区中酸性侵入岩体的岩浆源区演化特征。该区燕山期侵入岩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早白垩世岩浆源区具壳幔混合源特征,主要来自富集地幔,与部分地壳物质发生混染而成,其时空分布于岩浆成矿带内的矿集区具有高度吻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