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农村宅基地更新调查分为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和数据库建库3个部分。本次权属调查采用航测影像图制作成工作底图,通过外业调绘和宗地边长勘丈,将调绘后的航测地形数据与宗地界址点进行套合编辑,编制1∶500地籍图图形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库更新建库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地调局郑州综合所依靠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建立的中国重要矿产矿山数据库近日在郑州揭牌。中国重要矿产矿山数据库以地质调查项目"全国重要矿山‘三率’综合调查与评价"成果为基础,建设了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锰、铜、铅、锌、铝土矿、镍、钨、锡、锑、钼、稀土、金、磷、硫铁矿、钾盐、石墨、高铝矾土和萤石等矿产的16061个重要矿产矿山的数据库,内容涵盖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所在地蒋家沟的多年观测数据,利用成熟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按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对泥石流运动要素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机处理,提出了建立泥石流运动要素数据库的内容及其指标和计算公式,并对数据库的编建原则、特点及结果表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地名数据库是国家地名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河南省地名数据库建立的背景,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建立了分布式的省、地市、县三级数据库,并以此为出发点,系统论述了河南省地名数据的分类方式与组织方式,描述了河南省地名数据库的逻辑构成与物理构成;论述了地名数据库建库的基本技术,包括基于元数据的建库方案与基于SuperMap的空间数据库技术。河南省地名数据库的建立充分考虑了城市地名服务的特点与要求,在民政服务信息化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将遥感技术应用于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可以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宏观、综合、快速和多层次的技术优势,对广阔区域进行遥感区域地质和矿产地质调查研究,查明地质体的分布规律、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范围,为编制成矿规律图和进行矿产预测提供资料。本文介绍了内蒙古古朔根乌拉地区1:5万矿调项目遥感影像的处理与制作、工作区遥感地质特征,以及遥感提取羟基蚀变异常和铁染蚀变异常的整个过程,并结合地质特征和矿(化)点分布情况对提取的遥感蚀变异常进行了初步评价。由于工作区第四系和植被覆盖严重,1:5万遥感地质解译对1:5万区域矿产地质填图起到了指导作用,提取的遥感蚀变异常与已知矿(化)点套合良好,是重要的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6.
2013年7月11日",内蒙古哈拉盖图等三幅1∶5万矿调项目"顺利通过野外验收。专家在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对该项目工作完成情况、主要工作量及取得成果等情况的汇报后,认真翻阅项目资料、图件,并形成最终验收意见,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野外验收。此外,专家针对项目工作还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及建议。"内蒙古哈拉盖图等三幅1∶5万矿调项目"历时3年,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一是对测区内地层层序进行了重新厘  相似文献   

7.
唐双宁 《中国地名》2009,(12):72-73
作为全国21个示范市之一,葫芦岛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旨在摸索第二次土地调查建库的过程和方法,为又好又快的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设而奠定基础: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以调查形成的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本农田、正射影像图等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GIS、数据库和网络等技术,建设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建立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智慧国土”,目前包头市国土资源局存在数据没有进行统一管理等问题,亟待需要开展“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工作,初步形成包头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一张图”数据库管理系统.本文研究基于组件化GIS技术和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建立“一张图”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包头市土地、矿产和地质数据成果统一管理的目的,为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合理利用等提供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在河南省的具体实现,属于省级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也是以3S技术为基础的资源环境数据的生产和成果存档、管理、分发服务系统在信息时代的具体表现形式。对国内各省份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河南省建立资源环境数据库的必要性及意义。采用地理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对河南省资源环境数据库架构、数据库标准、数据库结构及数据库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论述,并对数据库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为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及其应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上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ArcGIS进行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流程,对建库过程中的数据转换问题和数据质量控制方面也做了简单的探讨。该软件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可伸缩的GIS平台,相信随着相关行业GIS数据库建设的广泛开展,其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土地定级是小城镇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以福建省天宝镇区土地定级为例,就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镇土地定级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着重论述了GIS环境下土地定级基础图件库和基础属性数据库的建立、评价单元的生成、单元分值和单元总分值的计算及成果图的生成等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个旧锡矿是中国最大的锡生产、出口基地之一,近百年的勘查和开采使得矿区积累有大量的地、物、化、遥信息,从而使成矿信息提取研究成为了可能。鉴于传统数据库对多源空间数据缺乏科学有效地管理,该文运用ArcSDE Geodatabase和SQL Server空间数据库技术,从概念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设计3大方面介绍了个旧锡矿空间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从图形库的建立、属性库的建立、图形库与属性库的关联3大方面介绍了数据库的建立,进而完成个旧锡矿成矿预测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最终实现了基于GIS与SDM相结合的技术对遥感蚀变、地质构造、物探、化探等成矿信息的提取。研究成果可为生产矿山的找矿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将GIS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引入城市投资环境咨询与决策领域,研建武汉市投资环境咨询系统W(IECS)。WIECS针对不同用户对象有不同功能目标;系统建立需解决三大关键技术:数据库设计,包括文本库、要素库、评价结果库、方案库、模型方法库和空间信息库的设计及其整合;系统集成,基于CS/结构进行集成,使得信息从单向流动变为双向互动;分析模型及可视化技术,WIECS作为咨询分析与辅助决策支持工具,可提供良好的数据处理分析与建模工具,并实现分析与评价的可视化。根据系统功能目标,技术路线上采用GIS、Internet、Intranet及多媒体可视化等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建立图文库一体化的系统WIECS。  相似文献   

14.
薄洋 《中国地名》2011,(9):59-59
(一)加强数据库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利用民政部研制升级的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新版软件,普遍开展软件培训,启动数据转换、集成和建库工作,利用我省现有地名档案资源,积极建好国家地名数据库,严格标准,确保建设质量。在地名数据库工作落实当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的有关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5.
由国务院颁布,从2002年7月1目起施行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条定义了地质资料的含义,即包括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同时在第八条中明确规定,“国家对地质资料实行统一汇交制度。”国土资源部根据《条例》制定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也从2003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的附件2阐明了各不同行业、部门应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包括各种原始测试数据、鉴定结果、工程布置图、实际材料图、野外原始记录、物化遥原始数据、钻孔剖面图、实测和修测剖面图等等。《条例》和《办法》为依法管理原始地质资料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三峡库区忠县-石柱河段为研究区域(面积260.9km2,滑坡分布面积5.3km2),建立了地质、地形数据库等滑坡因子空间数据库和滑坡空间分布数据库(数据比例尺均为1∶10万);在进行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双变量分析模型进行了改进应用,对滑坡影响定量因子采用滑坡种子网格数据驱动的分级新方法。在GIS系统中进行了滑坡危险度评价成果图制图,将评价结果分为很低、低、中等、高、很高5个等级,依次占研究区域19.9%、31.69%、27.95%、17.1%和3.6%。评价结果显示危险性高和很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这与实际的滑坡分布吻合。研究结果对在三峡库区推广应用、防灾减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建立 3维城市模型过程中数据采集和组织的方法。将建立 3维城市模型的数据分为 5种类型 ,分别建立空间数据库、属性库和图例库 ,并给出了三种数据库表之间的联系。在编程时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各种数据进行组织 ,给出了各个类之间的组装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3S的近15 a新疆LUCC时空变化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王芳芳  吴世新  杨涵 《中国沙漠》2009,29(4):636-640
 以20世纪80年代末期新疆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以2004—2005年度中巴资源卫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结合多层环境要素数据库、野外定点调查分析等数据,采用多要素综合分析的解译方法,通过人机交互式解译,综合判读并提取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005年近15 a来新疆LUCC时空数据。从现状、动态变化等方面对LUCC信息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并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进一步说明了新疆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结果显示,新疆的耕地、林地、水域、建设地面积都有所增加,耕地的年变化率最大;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减少,草地面积减少明显。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家自然地图集的国土数据库建立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澈  成夕芳  姜丽惠 《地理学报》2001,56(Z1):122-126
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地图集》部分地图作为数据来源,建立"基础宏观国土数据库"作为国家级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和共享数据库的组成部分.同时介绍了该数据库的结构、技术方法、元数据库以及数据分类、编码方案.并且利用共享网络系统发布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为不同地域的用户提供浏览、查询和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知识与规则的地籍数据质量检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效率是影响数据质量的关键,传统手段只能解决部分质量问题且效率较低。该文提出基于知识与规则的地籍数据质量检查方法,通过分析提取和依靠专家经验建立地籍知识与规则库,包括空间关系规则与属性知识规则。基于该知识与规则库开发地籍数据质量检查系统,有效地保证了地籍数据的建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