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含矿含水层水化学特征分析是探讨矿床成因,地浸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及地浸开采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多年来在该矿床及外围水文地质测绘、现场综合水文地质试验、不同含水层地下水动态观测等工作成果,分析总结了该矿床含水层水化学特征,为矿床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金矿找矿战略选区以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在充分利用以往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科研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质、物探、化探、钻探等找矿方法和手段开展勘查工作,充分利用找矿战略选区基础地质测量和以往矿产勘查工作成果资料,收集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区代表性典型矿床资料进行综合类比和研究,总结相关典型矿床成(控)矿地质条件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河北丰宁草原萤石矿床探明储量规模已达特大型,成矿地质条件良好,但是对该矿床的成因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仍有欠缺,总结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对后续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详尽野外调研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探矿工程,对矿体的空间分布、赋存状态及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该矿床成因,确定了丰宁草原萤石矿受控于北北西及北西向断裂构造,直接围岩为白垩系张家口组火山岩。矿体与区内出露的花岗斑岩空间关系密切,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附近断裂破碎带中,为岩浆期后热液贯入形成的热液充填型矿床,控矿构造延伸稳定,在深部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4.
大新屋大理石矿床是近年来在安徽省宿松县发现的大型大理石矿床,目前国内对大理石需求量大,资源日趋紧张,特别是中高档汉白玉、彩云玉更是紧缺。经详查工作,全矿区共探求332+333类矿石量4979.99万m3,荒料量1045.80万m3,规模属大型矿床。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床为典型的沉积变质矿床,成矿受地层及后期变质作用所控制,并总结了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胡雯 《西部资源》2023,(3):86-88
查干哈达庙铜矿床是近些年来在温根其乌兰—索伦山俯冲增生楔内发现的一处规模较大的铜矿床,但前人研究程度较低,仅对其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有所涉及,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矿床剖析成果,分别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时代系统研究,认为查干哈达庙铜矿床主要为VMS成因,存在后期叠加改造的特征,应为早二叠世产于俯冲背景下的弧前或弧间盆地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同时总结了矿床的找矿标志,为该区寻找晚古生代块状硫化物型富铜矿床提供了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昌都—兰坪—思茅盆地及呵叻盆地含盐带盐类沉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大地构造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总结和研究了该区含钾蒸发岩矿床的矿床特征,提出了新的成矿模式。研究表明,兰坪—思茅盆地和呵叻盆地的含钾蒸发岩矿床为"海源陆相"成因,即在陆相环境下与海水的变异有关。该矿床缺失正常海水蒸发浓缩而形成的硫酸盐沉积,同时,矿床中少量菱镁矿等自生矿物的出现无法用正常海水蒸发理论解释。矿床中少量溢晶石等矿物的出现预示着该矿床富钙。兰坪—思茅盆地内广泛发育了白垩纪蒸发岩系(勐野井组或云龙组),江城地区甚至沉积了小型钾盐矿床。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该区蒸发岩矿床为海相成因,Rb和Br的含量变化指示海水从北部兰坪侵入到呵叻。昌都及兰坪地区的白垩纪石膏硫、锶同位素研究表明,该区大套的硫酸盐沉积为海相成因,物源研究成果揭示思茅盆地的物源可能来自东羌塘地区,预示着昌都地区的硫酸盐沉积跟兰坪—思茅盆地的蒸发岩沉积具有同源性。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多级盆地海水迁移变质成盐成钾模式。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巴拉干特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但总体工作和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在以往有限的地质资料整理总结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工作成果,从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成因类型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判定本区铜矿(化)体的成因与黑云花岗闪长岩关系密切,并受构造带控制,矿床类型属脉状热液型铜多金属矿矿床,深部原生矿也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找矿前景较为可观,为本区今后的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胡雯 《西部资源》2023,(6):29-33
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床是在包尔汗图—白乃庙陆缘弧内发现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典型矿床。前人对该矿床的研究程度较低,本次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对矿物组成、矿石的结构构造和蚀变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属于海相火山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弧间裂谷盆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将为该区研究海相火山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次研究从区域及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床地质展开,分析矿体特征及矿石质量,并查明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总结本矿区成矿规律,为龙山瓷石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斑岩型铜矿是国内重要铜矿矿床类型,探明储量可观,分布较集中。因此,系统研究斑岩型铜矿矿床,对找矿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本文通过对斑岩型铜矿矿床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了斑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岩浆岩条件、围岩条件、围岩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同时对矿床的物质来源、成矿过程及成因作了相关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斑岩型铜矿床是非常重要的铜矿床类型,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该类型矿床铜的储量约占世界铜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在我国,其探明的储量约占铜总储量的1/3。前人对斑岩型矿床的成因解释有:岩浆热液说、板块构造成矿说、活动转移说、变质岩浆成矿说。各种假说都是以一定的地质事实为依据,但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提出了今后的一些研究思路与方向:1、重视一级构造单元在其历史上形成的次级、更次级地质单元边界成矿的可能性。2、抓住"主成矿幕"的主导地质事件,是寻找斑岩铜矿最关键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
昭通彝良毛坪铅锌矿床是滇东北富锗铅锌铜多金属矿集区内获得重大找矿突破的典型矿床之一,目前储量已达大型规模。本文旨在通过蚀变—矿化分带的研究,总结河西矿段不同蚀变岩相带与矿体的空间关系,并在勘探工作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3.
纸房河铜矿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中南段兰坪—思茅凹陷盆地中部,属于改造型中低温热液矿床。本文在综合分析矿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阐述纸房河铜矿主矿体的特征,总结成矿规律。通过近期开展地质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发现主矿体后期受到了一系列层间发育的断层错断,矿体被破坏呈阶梯状。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矿床深部找矿圈定靶区。  相似文献   

14.
哈达音阿日银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多金属成矿区内发现的又一重要矿床,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初步研究,认为矿床形成的主成矿期次可以划分两期,其矿化类型既有早期火山—沉积成因的层状、似层状矿化,也有晚期热液成因的脉状矿化,且后者形成了哈达音阿日矿床的大部分矿体。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并总结出了区内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托整装勘查区典型矿床研究和大比例尺专项地质填图等工作,对巴根黑格其尔铅锌矿床进行了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并开展了找矿预测。研究成果表明,矿床为一赋存于早二叠世大石寨组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中的矽卡岩型矿床,其成矿地质体是闪长岩,成矿构造为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以及叠加其上的NE向断裂构造,铅锌矿化和围岩蚀变在平面上均具分带特征,矿床深部及外围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矿区隶属华北板块的北秦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造山带之宽坪中元古代裂谷,地层主要出露有元古界地层及中生代三叠系、白垩系地层。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目前已在区内圈定矿体6条。通过研究,初步分析了该矿床的成因,认为该矿矿床类型为斑岩外接触带型铅锌矿床,进而总结了该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金坑矿床是近年来粤东地区新发现的规模达大型的多金属矿床,矿床位于广东莲花山断裂带核心区段,区内构造作用强烈,大面积分布火山活动产物,矿床的成矿地质体和矿床成因尚未定论,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矿床岩浆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对比矿床中与锡石毒砂共生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细粒花岗岩年龄为141.0±0.3 Ma,辉钼矿年龄为141.3±1.0 Ma,两者年龄非常接近,综合分析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构造特征,笔者认为本区细粒花岗岩为矿床的主要成矿地质体,矿床成因类型为受动力变质带控制的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交代)的锡铜铅锌硫化物型矿床。笔者通过矿床成因的分析,总结了成矿规律,建立了"三位一体"成矿模式,进而达到指导粤东地区找矿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道砂石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隐患逐渐引起重视,陆上建筑用砂矿床的勘查开发成为非金属建材热点。本文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高桥庙矿床为研究对象,总结其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开采技术条件,以期为矿床下一步开采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白垩系上统跑马岗组为矿层,矿石质量良好,开采技术条件为以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复合问题为主的中等类型(II-4)。  相似文献   

19.
新泉北钒矿位于甘肃北山地区,钒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双鹰山组黑色岩系中,含矿岩性为灰黑色炭质板岩,矿体的产出形态严格受褶皱控制,矿床成因属沉积变质型钒矿。黑色岩系是缺氧沉积环境的典型代表,缺氧环境下形成的有关矿床与黑色岩系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区域上与黑色岩系有关的矿床特征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五个找矿标志:①遥感影像标志;②岩性地貌标志;③地球物理标志;④地球化学标志;⑤沉积相标志。新泉北钒矿的发现对于进一步认识此类矿床成因及后续方山口—七角井子—白山堂金、铜、镍、钨、锰和钒—磷—铀成矿带找矿方向和成矿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遥感图像处理与目视解译,对扎布耶盐湖典型矿床从控矿构造、矿物质来源、湖盆封闭性和沉降性、地形地貌、水热活动、遥感色异常及退宿湖痕迹等因素进行了总结,初步建立主要盐类矿产资源的遥感找矿模式。经过综合分析,对比扎布耶盐湖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以近矿找矿标志及遥感成矿信息为依据圈定了24个成矿条件优越、遥感找矿标志明显的区域为钾盐矿最小预测区。该研究可为矿产潜力评价及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