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2016,(6)
吕庄水库以上流域的水源开发已达到很高程度。为深入研究本流域产流特性,特选取1978~1984年试验资料,该文从本流域自然地理及水利工程分布、径流还原观测简介、河川径流还原及其问题、地下水还原估算、泥沙还原及水利化影响下站网调整共六个方面予以论证,结论认为:在该流域必须把地面、地下水作为整体,从三水转化的观点来设计和调整站网。  相似文献   

2.
李素霞 《地下水》2009,31(3):80-81
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是区域水资源量评价的基础,其计算精度直接关系到区域水资源量评价成果的质量.因此要准确计算区域的水资源量,必须对影响径流的农业灌溉耗水量、工业及城市生活引用河水的耗水量、水库蒸发损失水量、水库渗漏水量、水库蓄水变量、跨流域引(排)水量、河道决口或分洪水量进行还原计算,从而得到所需天然年径流量.  相似文献   

3.
在现有下垫面条件下还原天然径流是水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利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径流还原计算。以大汶河流域为例,选取流域内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能大致反映流域天然径流情况的雪野水库、黄前水库以及东周水库所控制的3个子流域,采用SUFI-2方法进行模型参数率定、验证和不确定性分析;根据就近性与相似性原则,进行全流域参数展布,并通过Arc SWAT2012分析计算大汶河流域内泰安市各分区地表水资源量。结果表明:3个典型子流域的P-factor均大于0.64,Rfactor均小于0.72,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相关性系数和纳什效率系数均高于0.77,径流模拟值和实测值拟合程度高。通过SWAT模型还原天然径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水库三维Fe、Mn迁移模型——阿哈水库实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描述Fe、Mn在水库中的氧化还原变化、吸附、解吸、沉降及再悬浮,考虑水流运动对Fe、Mn迁移变化的影响,研制了水库三维水动力模式及三维Fe、Mn迁移变化模式,从而建立了完整的水库三维Fe、Mn迁移分布模拟模型。该模型在阿哈水库实际运用效果良好。模拟结果表明,水库水流运动整体流速较小,Fe、Mn在水库中平行迁移运动缓慢。进入水库的Fe、Mn负荷大量沉入库底,在水体缺氧条件下,底质中Fe、Mn重新释放,形成明显的Fe、Mn分布垂直梯度,造成水库下层Fe、Mn大大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上杭县铁东水库铁锰超标的地球化学作用机理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顺金 《福建地质》2006,25(4):192-203
在野外调查及采样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已有资料,对上杭县旧县镇铁东水库中的铁锰质超标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水库中由于残留的有机质与库区内软锰矿层、黄铁矿化岩石在水介质的参与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反应等一系列现代地球化学作用,形成了一个酸性递增、铁锰离子加快析出的递进的地球化学过程,从而导致水库水中铁锰质超标。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在水库水量还原计算中,通常是根据水库的出库流量及库容资料,利用水量平衡式反求人库洪水过程,且一般都是采用时段水量平衡式.时段水量平衡式是对于某一计算河段,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将圣维南连续方程用差商代替微商简化而来的,它只能计算时段平均入流,从而使还原的入库洪水呈阶梯状,同时,如何确定差商的计算时段△t,是一个不易解决  相似文献   

7.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常布设GPS E级控制网作为测区的平面控制。通过在冉渡滩水库狭长的灌区带状地形图测量中布设GPS E级平面控制网,对布测狭长的控制网精度的影响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8.
欧阳鑫  吕青松 《地下水》2022,(1):245-247
以具有不同河流特征的长冈水库水库、平江和孤江流域为例,进行了雷达波流速仪和LS1206B型流速仪水面流速的比测分析,并在比测试验的基础上,得出雷达波流速仪对水面流速的试验结果可以代表LS1206B型流速仪,同时用LS1206B型流速仪进行相对水深0.6 m测点流速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冈水库水库、平江和孤江流域水面流速系数...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重要国际河流湄公河支流NamLik河在NamLik1-2水库建设后下游的生态水文情势变化,基于水库下游Hinheup水文站1980—2018年日平均流量数据、流域ERA5再分析气象数据以及NamLik流域地理信息数据,采用IHA_RVA法定量分析水库运行后河流水文情势改变;基于SWAT模型分析了气候变化和水库调度对水库下游径流年内分配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NamLik1-2水库建库后下游水文情势发生较大改变,整体水文改变度达79%,属于高度改变;下游河道流量年内分配变化显著,月均流量指标的水文改变度达到70.4%。(2)基于SWAT模型对无水库情景的天然径流还原结果,计算得到水库对径流汛期减少和枯季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142%和71%,而气候变化的相应贡献率分别为-42%和29%,水库运行是引起下游径流年内分配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莱州市南部留架水库西岸隐伏断裂构造对留架水库蓄水的影响,通过在留架水库西岸布设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初步查明了留架水库西岸的地层特征、隐伏断裂构造的分布情况及水文特征。留架水库西岸地表为第四系覆盖层,深部为结构较为完整的花岗岩基岩,地层含水性较差,探测到西岸发育两条隐伏断裂构造,其中F1断裂构造走向南东规模较大且富水性较好,F2断裂构造走向北东规模较小且富水性较差,F1断裂内赋存的裂隙水可对水库库容进行有效地补给,有效缓解留驾水库的蓄水压力。本文实例表明,对于围岩有明显电性差异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断裂构造,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有效的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申庸  张薇 《地下水》2007,29(3):129-130
结合新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详细地介绍了 GPS 系统在山区水库测淤过程中的实际灵活应用情况,而且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可以应用在工程点放洋中.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8,(5)
正企业简介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始建于1960年,行政隶属于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现拥有工程设计水利行业(河道整治、灌溉排涝)专业甲级,(水库枢纽、引调水、城市防洪、围垦)专业乙级资质;工程勘察类工程测量甲级等5个行业15项资质证书,是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勘察、测  相似文献   

13.
曾纪光 《探矿工程》2005,32(10):53-56
在石门皂市水库左岸料场公路易家坡隧道采用一种净空相对位移变形观测法,它由壁面测点、测尺、测试仪器联结部分组成,介绍了观测及数据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蓄水水文特性变化浅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对"2007.07"长江上游洪水的还原计算,简要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的水文特性变化,以及水库蓄水对下游荆江河段各站洪峰水位的影响.通过对建库前、135m蓄水以及156m蓄水3种条件下的洪水还原计算可见,随着三峡工程蓄水水位的升高,上游及区间洪水传播至坝址时洪量更加集中,洪峰加大,峰时提前,洪水传播时间大大缩短,洪水预报预见期也显著减少,预报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5.
正砂岩型铀矿床氧化还原作用会引起岩石磁性的变化。利用磁法勘探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岩石物性、水文学等多方面因素,能够定位氧化还原过渡带,分析磁异常特征及产生机理。刘祜等在鄂尔多斯盆地开展高精度磁测,认为氧化还原前锋线与磁异常梯度带位置有关,并推断出两个地区氧化还原前锋线位置(刘祜等,2010);江民忠通过分析内蒙古腾格尔地区航磁异常及铁矿物含量,认为微航磁异常与氧化还原过渡带有必然对应关系(江民  相似文献   

16.
刘祜  刘章月  柯丹  腰善丛 《铀矿地质》2009,25(5):296-302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3片测区进行地面高精度磁测试验研究成果显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目的层中的氧化带大致对应于磁异常的正值区,还原带大致对应于磁异常的负值区,而氧化一还原过渡带大致对应于磁异常从正值向负值过渡的零值区附近,显示高精度磁测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定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黄壁庄水库电站重力坝水上帷幕灌浆施工工艺方法,并就使用舟桥船搭设水上漂浮施工平台的可行性、灌浆方法的改变及测斜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斌  郭增玉  夏旺民 《地下水》2005,27(6):452-453,502
根据三原西郊水库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情况,设计了现场单井抽水试验的抽水量测设备、抽水井与现测井的布置、井的结构和成井工艺,确定了抽水试验要求,建立了降水数学模型并确定了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19.
全铁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圣华 《安徽地质》2010,20(1):56-57,73
介绍了用重铬酸钾滴定法测矿样中铁的含量,探讨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干扰离子、还原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经国家实物标准物质验证,测得值与标准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地面高精度磁测和室内测试的基础上,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应力场和地震资料,系统地探讨了工作区的总体构造环境,认为燕山水库区域构造正趋稳定。 对地震基本烈度的评定,是采用了从大到小的三级判定法,即地震小区—潜在震源区—地震危险区方法来确定未来100年内可能发生M_L≥3级地震的地震危险区,然后在考察测区地震烈度随震中距衰减规律的基础上,同时虑及各地震危险区及邻区强震对坝区的迭加影响,得出了燕山水库坝区地震基本强度为Ⅵ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