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衡阳盆地红层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葛同明 Vinde.  H 《地质学报》1994,68(4):379-388
本文用磁性地层学方法研究衡阳盆地白垩纪-第三忆地层,建立了该地层的磁极性序列。以地磁极性年代表为时间标尺,并辅之岩石的^39Ar-^40Ar同位素年代测定值,研究了各地层单元的生成年代,为地层时代的确定提供了依据。研究认为,衡阳盆地东北组时代属早白垩世;神皇山时代为早白垩世-晚白垩世;载家坪组时代为晚白垩世;东塘组和霞流市组时代属古新世。  相似文献   

2.
山东莱阳盆地莱阳组时代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莱阳盆地莱阳组为一套典型河流—湖泊相沉积,含丰富的多门类化石,其中常见的有昆虫、鱼、叶肢介、介形类、软体动物、植物及孢粉化石。莱阳组时代自从20年代被定为早白垩世之后,我国古生物和地层学家一直没有达成共识,60—70年代流行莱阳组属晚侏罗世的理论,80年代以来流行早白垩世说。从古生物特征和盆地演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后,认为莱阳组水南段及其以上层位属早白垩世,马耳山段、止凤庄段及逍仙庄段的时代早于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3.
将浙江省中生代晚期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岩系:(1)下部岩系为建德群和磨石山群,主体时代为晚侏罗世,顶部祝村组和横山组跨入早白垩世;底部以兰江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与下伏中侏罗统渔山尖组和毛弄组分开,其底界年龄为150~155Ma。(2)中部岩系是永康群,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以闽浙运动的区域不整合与下伏地层接触,其底界年龄为120~125Ma。(3)上部岩系由衢江群和天台群构成,成岩时代以晚白垩世为主,底部中戴组和塘上组属于早白垩世沉积,以丽水运动形成的区域不整合面为底界,时代为105~110Ma。  相似文献   

4.
前人新大洞村煤矿含煤层位划为淘淇河组,笔者认为大洞村含煤地层应相当于鹤岗煤盆地中的石头庙子组成或鸡西煤盆地中的穆棱组,时代为早白垩世;前人所划的上侏罗统宁远村组火山岩应在本区含煤岩组之上,相当于鹤岗、鸡西等煤盆地中的东山组,时代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5.
安徽霍山—毛坦厂地区中生代地层层序的厘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年来详细填图和专题研究资料 ,对区内中生代地层层序进行了重新厘定 :三尖铺组、凤凰台组、毛坦厂组时代为晚侏罗世 ;响洪甸组、黑石渡组 (晓天组 )时代为早白垩世 ;戚家桥组为晚白垩世。为解决北淮阳东段北麓长期争论不休的红层层序问题 ,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中生代红色盆地地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符国祥 《地层学杂志》1995,19(2):115-121,63
对海南岛中生代红色盆地中8条地层剖面进行了详细研究,以火山岩作标志层,划分为南美组、洪帽组/临高组、报万组,统称鹿母湾群。根据生物总貌和同位素年龄,定其时代为晚侏罗世到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7.
为厘定浙江省天台县天台盆地含恐龙骨骼及蛋化石地层的时代,在赋存恐龙骨骼及蛋化石的赖家组和赤城山组陆相红层中选取了晶屑凝灰岩夹层,分别进行了精确的锆石SHRIMP和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赖家组中上部和赤城山组中部晶屑凝灰岩(夹层)的成岩时代分别为100±1 Ma和92±1 Ma,表明赖家组沉积于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而赤城山组形成于晚白垩世,二者连续沉积构成了天台盆地含恐龙骨骼和蛋化石的地层;据此推断,与赖家组呈整合接触的下伏塘上组地层的形成时代早于早白垩世晚期(100 Ma),而天台盆地恐龙的灭绝时代晚于晚白垩世早期(92 Ma)。上述研究结果亦可为开展天台盆地与浙东其他盆地之间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可靠的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西藏桑日地区桑日群火山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桑日地区的桑日群火山-沉积岩系,是冈底期火山岩浆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该火山岩系的地质特征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的研究,确定其形成时代为晚朱罗-早白垩世。前人划分的桑日群上部旦师庭组与新厘定的桑日群比马组之间为区域性不整合接触关系,旦师庭组的时代为晚白垩世-早第三纪。  相似文献   

9.
试论永康群时代及区域地层对比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以达  俞云文 《中国地质》2004,31(4):395-399
浙江白垩系上部的永康群,传统习惯根据馆头组所产古生物化石将其时代定为早白垩世中晚期。但馆头组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在113-103Ma间,几个盆地全部古地磁样品均显示正向极性。特别是最近在永康盆地朝川组中发现蜂窝蛋科(Faveoloolithidae)恐龙蛋化石,而这一蜂窝蛋科化石在金衢盆地衢江群兰溪组、天台盆地天台群两头塘组中均有产出,而且永康群与衢江群和天台群的古地磁极性和同位素年龄基本一致。表明永康群与天台群、衢江群一样,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它们之间不存在上下关系,而是同期异相堆积。  相似文献   

10.
甘肃和内蒙交界的北山地区早白垩世发育众多小型内陆沉积盆地,富含煤、铀、油气等能源资源,但由于该地区岩石地层系统划分较为混乱、时代归属不清,从而制约了近年来的大规模资源勘探工作。本研究基于众多钻孔及露头剖面的沉积序列特征和孢粉等古生物资料,系统清理了该地区的下白垩统归属关系,建议将该地区的下白垩统老树窝群划分为3个组,自下而上依次为驼马滩组、甜水井组(新名)以及马鬃山组(新名),驼马滩组和甜水井组呈不整合接触。驼马滩组以灰黑色、深灰绿色含煤泥岩、粉砂岩及粗砂岩为主,含早白垩世早期孢粉Aequitriradites,但早白垩世中晚期繁盛的Cicatricosisporites含量极低且类型单调,指示驼马滩组的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大致为贝里阿斯期晚期至瓦兰今期早期)。甜水井组以灰绿色泥岩、粉砂岩为主,Ephedripites、Cicatricosisporites等孢粉含量丰富且类型多样,指示其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期(大致为欧特里夫期至巴雷姆期)。马鬃山组以紫红色、浅灰色粉砂岩为主,含有少量三沟类早期被子植物花粉化石,指示其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可能为阿普特期至阿尔布期)。以上研究初步整理了甘、蒙...  相似文献   

11.
层序地层分析与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与争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地质学之热点层序地层分析提出于70年代,至今正在成为被广泛注意和应用的学科。在石油勘探领域应用这一新的概念体系和方法已经为储集砂体的预测带来了战略性的变化,并取得了重要成就,特别是低位体系域底界面上的深切谷充填砂体的预测和发现。但是目前也存在着理论上的尖锐争论,其中主要针对全球海平面变化问题,许多学者根据新的资料和模拟结果论证了层序地层样式受控于构造、海平面变化、沉积物补给等多种因素;在许多地区证实的相对海平面变化事件不能轻易地当作全球性事件去进行对比。本文选择了一些重要的代表性著作以及1992年AAPG年会和在北美考察所获信息针对主要的进展和争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层序地层研究业已成为沉积地质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前人主要集中研究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条件的层序发育特点,而较少涉猎海相火山沉积盆地的层序地层探讨。新疆阿舍勒、冲乎尔地区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是以火山岩为主,伴有陆源和内源沉积物的堆积场所,对其地层进行露头层序地层研究后发现,其沉积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发育特点以及层序界线的识别标志均有其独特之处:不仅与海平面变化相关,而且与构造作用、火山喷发旋回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层序地层学研究在国内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序地层学被引入我国10年来,地质工作者结合我国的具体地质情况,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对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碳酸盐岩地层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沉积体系域的控矿作用。在一些大比例尺沉积岩区区调工作中,开展了露头层序地质学的研究。在陆相盆地工作中,发现影响陆相地层层序的因素很多,随机性更强。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利用露头、地震和钻井资料综合进行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指导油气勘探。此外,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岩相古地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The method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requir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ame workflow and principles irrespective of the age of strata under analysis. In that respect, its application to Precambrian successions is similar to the approach used for Phanerozoic case studies. Differences, however, are recorded in terms of the preservation potential and the amount of data available for analysis; the rates and intensities of the allogenic controls on sedimentati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related physical processe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mpeting groups of organisms and associated biogenic processes.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se contrasting aspects accounts for differences in the architecture of depositional sequences,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various systems tracts to the makeup of a sequence.

The application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to Precambrian basins has considerably enlarged the perspective on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processes of sedimentary basin formation and the mechanisms controlling stratigraphic cyclicity in the rock record. These first-order principles are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Precambrian research to sequence stratigraphy. At the broader scale of Earth's geological history, the tectonic regimes governing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basins are shown to have been much more erratic in terms of nature and rates than originally inferred solely from the study of the Phanerozoic record. This provides important clues with respect to the criteria that should be involved in the hierarchy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of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and bounding surfaces.  相似文献   


15.
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最近10多年的发展最为迅猛而引人瞩目,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热点课题,尤其是引起了我国众多地学专家的极大关注,并初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与其它学科一样,陆相层序地层学在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切实有效地、更为得心应手地把陆相层地层学应用到油气勘探以及其它生产应用领域,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陆相层序地层学发展所面临的紧迫挑战。  相似文献   

16.
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及急待解决的问题。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是将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应用于构造活动区盆地分析的一个特例;前陆盆地二级构造层序代表了盆地不同成盆期的产物;前陆盆地的三级构造层序的成因并非受全球统一海平面变化控制,而与盆缘造山带的区域构造活动、盆内沉积作用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的联合作用有关,是一个成盆期不同发育阶段的产物;前陆盆地地层的层序反映了前陆盆地构造演化史为一个多旋回的沉积-构造演化史。  相似文献   

17.
苏皖下扬子区震旦纪—中三叠世海相层序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运用板块构造和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从露头区精细研究开始,寻找层序地层单元的识别标志和沉积相标志,拟建立起研究区综合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资料和沉积背景分析,对苏皖下扬子区的震旦纪-中三叠世的层序地层进行划分,共认识别出11个二级层序,64个三级层序。  相似文献   

18.
层序地层学方法及其在陆相湖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针对中国中、新生代陆相湖盆的特征,从沉积盆地的构造和边缘背景对海相层序地层的影响出发,讨论了湖水面相对变化、沉积物供给、气候等对湖相层序地层的控制作用,明确指出两种背景条件具有本质差异,海相层序地层学方法不能简单套用于内陆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论沉积盆地的等时地层格架和基本建造单元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5  
层序地层分析为当代沉积学的重大进展领域和研究热点,主要来自北美边缘海盆地的经验不能简单的用于性质极不相同的、在我国占重要比例的内陆盆地和近海盆地。为此本文从更广泛意义上讨论了层序地层单元和各级建造块的地质涵意,并以在我国不同类型板内盆地中的实践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在我国进一步开展层序地层分析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晚古生代银额盆地发育一套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稳定,岩相清晰,地层层序和沉积体系域发育清楚。通过对区内沉积盆地地层特征和侧向变化分析,初步划分出了4个Ⅱ级层序,8个Ⅲ级层序,识别出若干个沉积体系域和层序界面,沉积层序具有伸展型层序特征,Ⅲ级层序Ⅰ、Ⅳ、Ⅵ、Ⅶ、Ⅷ形成过程中盆地海平面上升速度快,对形成厚度大的暗色泥岩层有利。盆地沉积演化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构造活动控制了海平面的变化。通过区域地层格架分析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可以进一步研究区域构造活动历史,从而更好地预测暗色泥岩和有利储层形成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