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湘中桃江锰矿废矿堆的废石进行了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野外观察及分析结果表明:组成废矿堆的岩石主要是赋矿围岩中奥陶统黑色页岩和原生碳酸锰矿石。这些废石富含Cu、Pb、Zn、Cr、Tl、Sb、U等重金属元素。废石暴露地表而遭受风化分解,导致Sc、V、Cr、U、Cd、Th等重金属元素淋滤释出,在废石样品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迁移特征,且以V、Cd、U的迁移性最为强烈。此外,黑色页岩中Ni、Cu、Zn、Pb、Tl、Sb也明显发生淋失。这些重金属元素如Cd、Tl等毒性极强,进入矿区周围不断积聚,便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故对区内分布的废矿堆作为重金属污染源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矿山区域水环境特征,采场、废石堆、尾矿库等水环境状况,研究了矿业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及水环境的演化趋势,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铀矿山废石堆表面氡析出率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矿的退役处理是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退役铀矿的放射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某矿山的11个废石堆进行表面氡析出率的实地测量,探讨废石堆表面氡析出率的影响变化规律,提出平地堆放型较依山堆放型的析出率高且更不稳定,建立了废石的粒度大小、在堆表面所处的位置和废石中u,Ra的活度与表面氡析出率的相关性,并建立了表面氡析出率与气温、地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等气象因素的相关规律,为铀矿山退役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侠  张益谦 《地下水》2006,28(5):64-66
本文通过对陕西华县金堆城钼矿区西川河流经废石堆的入口处和出口处采取的水样进行了常量组分、微量组分的测定,分析其污染特征,确定出金堆城钼矿废石堆对水环境的污染指标.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家在《盆地与山脉》一书中讲述了普林斯顿大学教授Kenneth Deffeyes找银的故事.教授试图寻找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银矿——一个世纪以前遗留下的尾矿废石堆或低品位矿废石堆.这些废石堆是百年以前开采富矿时遗弃的,而从今天的技术水平来看,已达到了可以利用的标准. 找银的地域是内华达州.教授首先翻阅了有关采矿杂志远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所载的关于当时该州银矿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和航空照片,他在立体镜下估计了废石堆的体积并标明位置,然后作实地勘查.  相似文献   

6.
矿山废石堆体内部酸碱性变化对治理矿山废石堆体引起的污染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磷矿废石和煤矸石为例,开展XRD和中和能力(ANC/BNC)测定试验,依据试验结果推算出100年后磷矿废石堆体和煤矸石堆体内的酸碱性。结果表明,1kg磷矿废石需0.~(206)mol HNO_3使之中和,磷矿废石对酸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100年内酸雨(p H≈4.5)提供的H+不足以中和磷矿废石中碱性物质,堆体内部水分的p H值将长期维持在自然p H条件(p H≈8.6);煤矸石堆体内部呈酸性(p H≈6.6),1kg煤矸石需0.053mol Na OH使之中和,在酸雨的作用下,废水的酸性会逐渐增强,采用投加碱性中和剂方法能够处理煤矸石产生的酸性废水。  相似文献   

7.
湖南水口山及周边是湖南省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龙王山金矿床是该区中部的一个重要金矿床.为调查该矿床废石堆污染状况、是否为周边环境的污染源、污染途径、重金属迁移能力和潜在的危害,对矿区FS17废石堆进行了自然淋滤水和24 m浅钻系统取样,开展重金属元素总量分析,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污染评价,采用四步改良BCR提取法分析废石堆中8种重(类)金属元素(Pb、Zn、Cd、Cu、Cr、Ni、As和Fe)的赋存形态,并利用迁移指数量化废石堆重金属元素迁移能力;发现废石堆中Cd、Cu、Pb、As、Zn、Ni重金属元素严重超标,且在垂向上分布极不均匀;其自然淋滤水样中重金属元素Cd、Ni、Zn、Cu也严重超标;废石堆浅层重金属元素潜在迁移能力顺序为:Cd>Ni≈Zn>Cu>Pb>As>Cr>Fe,深层重金属元素迁移能力顺序为:Cd>Zn>Cu>Ni>Cr>Pb>As>Fe,浅层重金属元素的迁移性大于深层;说明该废石堆重金属元素含量高,是周围环境重要污染源,酸性废水排放为其释放污染元素的主要途径;Cd、Cu、Zn、Ni迁移能力强,是周围环境的主要污染元素;Pb、Ni、As的迁移性在深层明显降低,可以通过埋深来削弱其迁移性,而Cr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8.
大冶铁矿历史悠久 ,是武钢的主要矿石原料基地 ,目前的生产能力为每年 44 0万 t,长期的矿产开发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也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尾矿库、废石场和采空区占用和破坏土地超过 3333333m2 ,矿区周围的水和土壤被污染。要改善生态环境 ,缓解矿区人多地少的矛盾 ,追求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复垦迫在眉睫。针对尖山废石场现状及复垦适宜性等问题 ,在野外调研和取样分析的基础上 ,着重对废石场的农业复垦进行了规划和技术、经济评价 ,并提出了采用淤泥覆土的观点。同时对矿山土地复垦工作在资金、人力、工程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凤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凤县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风县矿山存在的五大地质环境问题,即矿区岩土侵蚀、土地资源侵占与植被破坏、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对现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对策是:(1)提高认识,多方筹资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2)严格管理,规范化矿山企业生产技术工作;(3)进行尾矿库坝加固与复垦;(4)进行废石堆加固与复垦;(5)切实控制采空区地表塌陷。  相似文献   

10.
金属矿工程水土流失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2016,(4)
金属矿工程多位于山区,根据其开采方式不同,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也不尽相同。金属矿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不仅发生在施工道路等基建设施的建设阶段,也发生在工程投产运行后,尤其是尾矿库、废石场等。通过调查类比预测,对金属矿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分区防治、针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施工道路、废石场、尾矿库等应合理选址,并采取工程措施、临时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罗志波 《地质与勘探》2020,56(1):113-122
本文基于基础资料收集,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并结合钻探验证工程,对山东莱州小浞河铁矿开采形成的采空区进行勘查。勘查成果表明,因充水,小浞河铁矿采空区电阻率值明显低于周围岩层,在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上均表现为漏斗状低阻异常,并且异常体分布相对规则、连续,与磁铁矿体及其采准巷道工程较一致。经钻探工程进一步验证,物探解译推断的采空区位置与钻探揭露深度较为吻合,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铁矿采空区勘查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基于Voxler软件平台,综合基础地质资料以及钻探验证结果等,对高密度电法测量成果三维可视化可有效快捷地圈定采空区范围,为进一步的灾害防治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对我国地质找矿钻探技术装备发展经济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和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地质找矿钻探技术和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包括岩心钻机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情况,煤层气钻机的现状,施工单位对新技术、新装备的需求等。提出了我国地质找矿钻探技术及装备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滇西芒市盆地是在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第Ⅱ幕基础上形成的陆相沉积盆地,该盆地中的上新世芒棒组为河湖相沉积体系。根据矿区钻孔资料,芒棒组在工程地质岩组划分上属半固结软岩,可分为砂岩-砂砾岩软弱岩组、粉砂岩软弱岩组和炭质泥岩-煤层软弱岩组3类,各岩组强度依次为P砂-砾  相似文献   

14.
滇西芒市盆地是在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第Ⅱ幕基础上形成的陆相沉积盆地,该盆地中的上新世芒棒组为河湖相沉积体系。根据矿区钻孔资料,芒棒组在工程地质岩组划分上属半固结软岩,可分为砂岩-砂砾岩软弱岩组、粉砂岩软弱岩组和炭质泥岩-煤层软弱岩组3类,各岩组强度依次为P砂-砾<P粉砂<P泥-炭。煤层为低—中灰分(15%~25%)、低硫—中硫(0.5%~2.5%)的半暗淡—半亮褐煤,有一定的自燃性。测井数据和曲线显示,煤层视电阻率中等,放射性异常曲线明显与其它围岩不同;抽水试验结果表明,渗透系数k在0.1~0.01m/d 之间 ,降落漏斗影响半径77~119m,煤矿虽然距离芒市河很近,但却无明显的水力联系,证实芒棒组整体透水性较差。矿山勘探、开采持续时间近50年,已形成了一些采空区和废弃采空区,由于距铁路优选线较远(1.5~2km),不会对大理-瑞丽铁路建设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地质钻探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达  孙建华  刘秀美 《地质通报》2016,35(11):1900-1905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以国土资源行业为主的钻探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初步建立了分类科学、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钻探技术标准子体系。制修订了一批钻探技术标准,标准标龄偏长,技术内容老化情况有所改观,使中国的国土资源行业钻探技术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钻探技术涉及地矿,以及冶金、煤炭、有色、核工业、武警黄金、化工、建材等各工业地勘部门,采用先进高效的钻探技术标准可提高资源评价质量和效率,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近几年来中国钻探研发部门、制造企业技术实力不断发展,研究测试条件有所改善,为钻探技术标准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未来中国钻探技术标准必将面临新的挑战,迎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李海燕  周志林  董哲 《吉林地质》2012,31(1):88-92,106
应用瞬变电磁法确定煤矿采空区及积水采空区十分准确,本文介绍了应用该方法确定某煤矿采空区及积水采空区。首先确定煤矿各种围岩阻值,通过钻孔孔旁视电阻率ρτ曲线与钻孔柱状对比,为异常解释建立理论模型,根据瞬变电磁实测数,通过分析,结合煤系地层的物性特征分析,确定煤矿采空区及积水采空区。  相似文献   

17.
采空区地面沉陷损毁地表耕地是地下开采矿山引发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之一,通过对佛子冲铅锌矿104号矿体的工程地质条件、采场结构参数及原岩应力场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运用FLAC~(3D)建立采空区数学模型,对佛子冲铅锌矿104号矿体采空后采空区地压力分布、岩体变形移动等进行模拟与研究,预测采空区地面沉陷损毁地表耕地的程度,并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提出防治措施,为保护矿山采空区沉陷区内的耕地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煤炭是章丘市的主要矿产资源,分布于章丘市中、西部地区,煤炭地质储量1.67亿t,可采储量0.43亿t,年生产能力200万t左右,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针对章丘市采煤区不同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对采空塌陷区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对固体废弃物和矿井排水进行资源化利用。上述措施和方法的推广,既节约了大量土地,又改善了矿区环境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地下采空区及其引发的地面沉降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对生态环境危害极大,需要对其进行危险性评估和预测,并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遥感解译、水下测量、水工环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对宿州市朱仙庄采煤沉陷区开展综合地质勘察,查明朱仙庄采煤沉陷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与规模、沉陷现状及影响范围,为沉陷区地质灾害防治及综合治理、土地规划利用提供了依据。综合方法用于采煤沉陷区勘察效果好,可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晖  张若琳  石菊松  李春燕 《地球科学》2021,46(10):3764-3776
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城镇和工程建设构成威胁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价.基于人类生命安全至上和灾害链综合风险的原则,选取区域地壳稳定性、突发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地面沉降易发程度等制约国土空间规划的“短板”要素,以全国为例,采用基于灾害链综合评价的图形叠置法开展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将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分为5个等级.地质环境安全程度由高到低所占面积分别为28.34%、29.36%、21.00%、4.51%和4.24%.评价结果宏观反映了地质环境条件和安全程度,揭示了区域分异特征,能够从地质环境安全角度为国土空间规划,特别是城镇和工程建设选址综合安全评价和用途管制等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