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浙江地质》2008,(6):F0004-F0004
土地是经济开发区最重要的基础资源。近年来,嘉兴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理有序开发、节约集约用地、依法管理土地”的原则,开发与节约并举、保护与发展并重,努力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路子,初步实现了从土地粗放利用到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转变,促进了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全省开展的创建“集约用地示范开发区”活动中,余姚市经济开发区凭借高达98%的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荣获“浙江省集约用地示范开发区”称号。余姚市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呈现三个特点:一、土地利用强度大,用地效益好。该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全省统一理想值,该项目标达到了满分,整体用地效率高。二、土地利用监管力度大。  相似文献   

3.
综合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方式,是省委、省政府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生动实例,也是符合我省尤其是浙西南地区实际,推进创业创新,谋求跨越发展的主要途径。几年来,丽水市在省委、省政府及省直各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坚持“向山地要空间、向空间要空间、向结构要空间,”积极推进南城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点建设,有力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走出了一条具有浙西南特色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新路子。几年来,我们通过分布实施,有序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完成了10平方公里低丘缓坡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4.
大连地处丘陵地带,人均用地仅0.24公顷,远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突出的人地矛盾严重制约着大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决定了大连的发展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多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把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模式,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3月19日召开的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海宁市政府与各镇(街道、开发区)签订了节约集约用地目标责任书。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纳入纳入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扎实推进“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努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核心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近年来,株洲市国土资源局按照“严格规范管理、积极主动服务”的要求,积极推行土地制度改革,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各项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和枣庄市国土资源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滕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通过集约高效利用,珍惜每一寸土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努力解决土地资源紧缺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土地需求不断扩大的矛盾,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是积极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滕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坚持“节约集约促发展、严格规范守红线”的工作理念,着力抓好科学集约高效用地,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实施意见》,将节约集约纳入年度考核内容,落实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积极组织开展土地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顺利通过2012年度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省级考核。  相似文献   

8.
《浙江地质》2010,(10):27-28
2009年11月,在省政府整合提升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政策推动下,桐庐经济开发区进行了规划、项目、土地、政策、基础设施等全方位的整合提升。省级经济开发区如何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开发区管委会结合实际,着重从项目引进、项目建设、项目投产和履约清理等四个方面,严格依法用地,强化规范管理,促进开发区提质增效,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资源的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9.
作为创建国土资源集约利用模范县(市)的试点单位,杨浦区在集约节约用地工作中充分结合自身区位特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提升本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杨浦区坚持规划先导,优化布局,积极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规划编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注重加强土地出让管理,完善土地供应全程监管、全域监管;加大盘活存量土地力度,依法处置闲置土地;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建立节约集约用地长效管理机制。在工作中探索建立了共同责任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分工和职责,拓宽公众参与和监管渠道,加强与行业协会、规划设计院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推动节约集约用地的强大合力,确保节约集约用地的各项措施落实。  相似文献   

10.
周村,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位于山东省中部,系淄博市辖区之一,总面积263km^2,人口32万人,人均土地面积821.87m^2,现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30个行政村居。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保障周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湖州经济开发区历来高度重视国土资源管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国土部门的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认识上有高度、举措上有力度、保障上有强度”的要求,坚持既严格依法规范用地,又积极保障经济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产业高新化发展、资源集约化利用、社会和谐化构建”道路,把抓节约集约利用作为土地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山西地质》2014,(4):F0002-F0002
太原不锈钢产业园区土地分局于2008年成立,是山西省最年轻的一支国土资源管理队伍。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的部署要求,土地分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着节约、务实、高效的原则,精心策划,周密布置。4月22日开展了以“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第45个“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并组织开展6月23日-6月27日为期一周的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为主题的第24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周活动。  相似文献   

13.
《浙江地质》2008,(4):30-32
2008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省委、省政府也专门召开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会议。同时下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8]3号)。“节约集约用地”已经成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澉浦镇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土地需求不断加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该镇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切实加强耕地保护,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子,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土地节约集约概念的阐述,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金乡县土地供应“瓶颈”制约矛盾日益突出。该文对全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与措施,必将更好地推动全县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政府共同在绍兴市城市广场举行了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向全社会发出了“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号召。  相似文献   

17.
开化县地处浙江西部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耕地面积19.27万亩,人均仅有0.56亩。且土地后备资源匮乏。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该县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发展与保障共进,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尤其是该县近年来建立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激励机制,全力推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极力盘活存量闲置建设用地,认真执行“双控”指标和产业政策,把好供地关。其中,开化县工业园区土地节约利用各项指标在衢州市均名列前茅。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  相似文献   

18.
沈坚 《浙江地质》2008,(1):11-12
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省人多地少、土地后备匮乏的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专题召开会议,部署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市始终坚持眼睛向下、内涵挖潜的用地理念,出台了不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政策,让有限的土地资源通过集中、集约、集聚的方式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促进了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现就我市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作一汇报。  相似文献   

19.
缙云县地处浙南山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68亩,土地后备资源匮乏。近年来,缙云县不断深化县情认识,立足科学发展,围绕“富民强县、创业创新”发展战略,以开展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为载体。充分发挥国土资源调控作用,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努力破解用地“两难”,走出了一条具有缙云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临朐县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土地总面积18.31万hm2,辖8个建制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936个行政村,总人口85.2万人。全县共有耕地5.8万hm2,建设用地1.95万hm2,未利用土地2.6万hm2。近年来,临朐县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大力加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