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磁力、重力异常的解释中,常常要进行异常场的换算,例如向上延拓、向下延拓,曲化平(将起伏地形上的观测值换算到某一水平面上的场值),磁异常不同分量之间的换算,求变换磁化方向后的异常(包括计算异常的化到磁极),以及异常的一次、二次垂向导数等等。这些换算已有一些方法可以进行,在上延、不同分量的换算和化到磁极等方面均取得了好的效果,但是在许多时候,特别对于观测面起伏高差较大的情况,常常效果不佳。而且有的方法丢掉边部测点的信息较多。在这里我们介绍重磁异常换算的等效源法,这种方法可以将上述不同方面场的换算问  相似文献   

2.
为了突出有用异常、压制各种干扰,在重磁异常解释工作中经常要进行延拓、求导、化向磁极、磁场各分量之间的转换以及分离区域场和局部场等多种处理。通常把上述处理统称为位场变换。在第一讲中我们已经提到,从频率域看,位场变换就是某种滤波。这一讲的中心内容就是具  相似文献   

3.
在物化探电子计算技术79年第2期中,我们讨论了用等效源法进行重磁异常换算的效果[1]。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采用最优化方法求出观测异常的场源分布,根据这个场源分布,再来计算任意点的各种场值,如向上延拓,向下延拓,曲化平(将起伏地形上的观测值换算到某一水平面上的场值),磁异常不同分量之间的换  相似文献   

4.
引言 航磁资料数据处理是从航磁资料获取尽可能多的地质信息的手段。诸如为了消除地表局部磁性体的干扰,区分局部场和区域场而采用的向上延拓;为了区分复杂场,了解场源分布的向下延拓;为了区分同级相互干扰的异常,圈定磁性体边界的垂向导数计算;以及为了排除斜磁化影响,简化异常解释的化磁极运算等等,都已为广大物探和地质工作者所熟悉和应用,并在航磁资料的地质解释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视磁化率换算则  相似文献   

5.
解析延拓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位场处理方法,向下延拓可以压制深部地质体的影响,突出浅部异常。但是,向下延拓滤波因子是一个高通滤波器,会造成下延结果震荡,从而限制了该方法在实际资料中的应用。文中详细介绍并实现了迭代Tikhonov正则化向下延拓方法,在理论模型上将该方法与传统频率域延拓方法进行对比,表明迭代Tikhonov正则化向下延拓方法的有效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青海尕林格铁矿区磁测资料的处理解释中,下延结果与钻探情况相符,说明在厚覆盖层的勘查区中,运用迭代Tikhonov正则化向下延拓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料处理解释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三维积分插值法延拓是一种根据某个已知的观测平面上的位场值,来近似地计算场源以上空间任意一点位场的方法。在磁力重力勘探资料解释中应用较广。大家知道三维积分插值法向上延拓的近似公式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应用位场转换方法,对M512—2地磁异常垂直分量的(?)a转换为水平分量(?)a的计算,并与实测(?)a对比。讨论了有关误差问题,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根据实测(?)a换算(?)a是可行的,能够代替野外实测的(?)a。一、问题的提出如果知道磁异常的水平分量(?)a,可以使一些需要(?)a的解释方法成为现实,从而提高磁法勘探的解释水平,取得更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8.
2017年我国研制出了航磁三分量测量系统,但对于三分量数据的解释与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笔者从磁法三分量数据向上延拓的公式推导入手,首次获得了三分量数据的向上延拓理论公式。随后设计了以模型中心埋深、模型体积、深/浅部模型的磁化强度、模型顶面埋深、模型间距为变量的立方体组合模型,获得了滤除异常所需的最低延拓高度与物性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总结得到了一定的规律。最后将总结的规律应用于实测三分量数据中,结合测量区域的地质状况做出了相应的解释,获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最佳向上延拓高度的估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华霖  许德树 《地学前缘》2002,9(2):499-504
提出根据两个相邻高度重力异常向上延拓值相关系数与高度的关系 ,以估计应用向上延拓分离区域及剩余重力异常的最佳向上延拓高度的方法。二维模型计算表明 ,不同高度的观测重力异常向上延拓值和观测面上区域重力异常值的互相关系数与高度的关系曲线 ,存在一个明显的极大值 ;这个极大值对应的高度 ,就是从观测异常中分离出这一区域重力异常所需要的最佳向上延拓高度。两个相邻高度重力异常向上延拓值之间的互相关系数与高度的关系曲线 ,存在一个明显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对应的高度 ,就是所求的最佳向上延拓高度。应用本方法处理华南北部地区布格重力异常的结果表明 ,由于引起本区区域重力异常的地质因素 ,除了莫霍面及上地壳底面外 ,还受到本区广泛分布甚至出露的花岗岩的影响 ;所以为了从观测异常中分离这一区域异常所需要的最佳向上延拓高度为 2 0 0km ,小于莫霍面及上地壳底界面的平均深度。为了从观测异常中分离出由莫霍面引起的重力异常所需要的向上延拓高度 ,达到 15 0km。因此 ,应用本方法处理实测重力资料 ,必须首先了解引起区域重力异常的场源情况。  相似文献   

10.
由重、磁场认识地质体或地质现象是重、磁解释的基本思路。利用不同平面上重、磁场的多种分量解释异常,无疑会提高解释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目前,由于仪器的限制只能测出一个观测面上的重,磁场的个别分量,如△Z、△T、△g值。这样就影响了我们从多个场的多个分量对异常进行解释。为此提出,由地平面上观测的重,磁场的单  相似文献   

11.
一种压制干扰的频率滤波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重磁资料解释的位场转换方法中,习惯用的高通滤波方法有i)垂向一阶导数;ii)垂向二阶导数,iii)向下延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磁异常的解释方法.在不考虑正常场选择的的提下,利用剖面异常曲线建立一特征三角形.根据从三角形上量得的几个量,并利用预先构制成的列线图,即可求得与磁体有关的参数和曲线原点.文中对几种规则形体(无限延深薄板、无限走向水平圆柱体和球体)磁异常的“特征三角形解释法”的理论依据与解释精度作了详细的讨论.为说明用法举有实例.与其它类似的解释方法相比,不仅效果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安玉林  管志宁 《现代地质》1993,7(1):118-124
为了满足卫星磁测资料解释的需要,作者提出了地球坐标系内的磁场转换方法,包括:(1)非同一球面上磁场换算同一球面上磁场的“曲化平”方法;(2)不同球面磁场互换的“延拓”方法;(3)由测量方向与磁化方向均与基本地磁场一致的场T,换算测量与磁化方向均指向地心的场Z,的“化向地磁极”方法。所有方法均建立在球谐分析的基础上,且均可以应用于地球表面的局部区域。  相似文献   

14.
用等效磁源法进行磁异常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等效磁源法实现常规磁异常换算(延拓、求导、假重力异常换算、化磁极)的模型计算算例显示了等效源法在使用上的灵活性和方便性。与频率域换算方法相比,说明了等效源法换算结果更优于频率域换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引言利用位场解析延拓方法解释重磁异常,不同作者采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导出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简易公式.表面看来,这些公式之间似乎毫无联系,以致无从比较优劣,而只能依靠纯实验的办法来检验.但目前常用的几个解析延拓的近似公式,几乎都是解析函数插补多项式的特殊情形,所以本文试图以二维问题为例,利用复变解析函数的多项式插补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在河南省黄庄磁异常解释中所使用的电算处理方法(解析延拓、垂向一阶、二阶导数、磁场三分量、磁源重力异常、以及最优化选择法等)。并介绍了这些方法在确定地质体埋深、圈定其边界,以及分辨磁异常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磁异常的解释工作中,常常需要对异常做化磁极计算,而化磁极是在假设异常体的磁化方向为地磁场方向的条件下进行的。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磁性体常常存在剩余磁化强度及退磁作用,而使总磁化强度的方向与正常地磁场的方向有很大的偏离,这时就需要首先确定物体的磁化强度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山区工作,地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对测得的重力资料,如不注意分析、研究和消除地形影响,仍用水平观测面上所建立的一套正、反演概念,不仅定量、半定量解释,甚至定性解释,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重力资料的地形校正和地面磁测资料的地形校正一样,都是一种曲面延拓问题,即根据起伏地形上测得的重力异常,求得水平线或水平面上的重力异常值问题.所以,地面磁测解释工作中所用的各种地形改正方法均可应用于重力资料解释.由于  相似文献   

19.
频率域偶层位方法在直升机磁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航磁测量飞行高度数据精度低以及数据量大等原因,使得已有的一些曲面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方法很少用于实际生产中.因此,提出了频率域偶层位曲面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方法.该方法采用数据圆滑方法压制飞行高度数据的干扰,并成功地应用于湖北黄石直升机航磁测量的数据处理中.应用结果表明,曲面延拓到地表的磁场与地面磁测结果对应很好,而且曲面化极结果与已知地质体也有很好的对应,证实了频率域偶层位曲面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方法实用性强,可用于起伏测量条件下航磁数据的处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在磁异常的解释推断中,较广泛地应用了解析延拓方法。人们为了了解剖面上磁异常的空间分布特点,经常把实测场值换算到上半空间或下半空间。然而,当位场在上延或下延过程中,边缘点将会受到损失,尤其在多次延拓后,边缘点损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