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金龙2井区二叠系佳木河组裂缝是该区火山岩储层油气主要的渗流通道。综合岩心、岩石薄片及成像测井等资料,识别出该区主要发育的裂缝类型为半充填或未充填高角度缝,其次为半充填低角度斜交缝与网状缝。成像测井解释裂缝方位近东西向,与岩心古地磁解释现今地应力最大主应力方向近似平行,有效性开启较好。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主要受构造与岩性两种因素影响。距离断层越近,由于构造曲率增大,裂缝越发育,裂缝多沿断裂呈条带状分布。不同的火山岩类型,裂缝发育程度也不同。通过成像测井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中-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熔岩裂缝较发育,并进一步定量计算出单井裂缝密度、裂缝倾角、裂缝孔隙度等,确定单井裂缝发育特征。结合叠前地震预测方法,即叠前方位各向异性法(AVAZ),优选衰减起始频率属性,预测了佳木河组火山岩储层裂缝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深层火山岩储层研究是松辽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表明,与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相比,盆地北部杏山地区营城组的火山岩以中酸性喷出岩类为主,其中灰白色流纹岩中的原生气孔、风化溶蚀孔和构造裂缝为较好的储集空间。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可以对火山岩岩性进行较好的识别,结合成像测井资料可以较好地描述和预测裂缝-孔隙性储层。研究表明:常规测井解释的裂缝孔隙度、产状以及预测结果与成像和取心结果符合较好;近火山口有利岩相带中,风化淋滤溶蚀作用和构造裂缝是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形成有利储集空间的主要控制因素。利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预测的3种火山岩体参数(火山岩厚度、上覆盖层厚度和构造曲率)进行叠合可以较好地预测火山岩优质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有利相带、储集空间类型以及储层物性特征,提出了研究区火山岩储层的综合分类评价标准。将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划分为3类,预测出8个有利储层发育区,其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和测试数据符合较好,为本区的深部天然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生界火山岩是泰国Phetchabun盆地Wichian Buri次盆的主要含油气岩系,但因火山岩喷发环境复杂,喷发期次频繁,造成火山岩岩性复杂,识别难度较大,岩相展布不清,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通过岩心、岩石薄片、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分析,总结了研究区火山岩的岩性特征,并提出相应的识别方法,同时对火山岩的发育期次和岩相展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火山岩类型丰富,从基性岩至酸性岩、熔岩至火山角砾岩都有发育,以偏碱性玄武岩为主; ②自然伽马、密度及光电吸收界面指数测井对火山岩成分变化最为敏感,成像测井可以提供火成岩的结构和构造信息,两者结合可准确地识别火山岩岩性; ③结合测井和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区新生界火山岩为3期喷发的产物,可识别出火山通道相、溢流相、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等岩相类型,并预测其分布规律。研究成果为研究区火山岩的岩性识别提供了有效手段,并明确了岩相展布特征,可为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延长组砂岩储集层裂缝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宜川-旬邑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渭北隆起带上, 岩性观察、成像测井资料、薄片资料研究表明, 该区发育近EW向高角度区域性裂缝; 裂缝充填物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沉积—构造埋藏史的分析表明, 该区主要裂缝形成于侏罗纪末期—早白垩世之前, 是构造挤压和深埋藏作用引起的联合应力作用下的产物。经尝试性研究, 基于声波时差和自然伽马资料的R/S裂缝识别方法对该地区裂缝识别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可以用来进行该区的储集层裂缝识别研究, 并且指出了正15井、旺9井区等不同程度发育裂缝系统, 对指导该区油气勘探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庄圆  杨凤丽 《新疆地质》2019,(2):231-236
火山岩油气藏是一种特殊类型油气藏,受岩性、岩相、储集空间类型等因素影响较大。常规测井仅能对储层进行评价,录井仅能对岩性及油气显示进行评价。利用测录井资料无法快速判识油气层现状,制约了现场完井方式及试油方案的及时决策,并影响钻井周期、成本及对区块的潜力评价。通过岩心描述、镜下薄片储集空间及含油性观察,结合测井解释和试油结果,总结了春风油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岩石类型及含油性特征;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及物性有效性;孔隙、裂缝等储集空间有效性电性识别方法;建立了春风油田石炭系油气层综合判识准则。本次研究可快速对该区石炭系完钻探井进行油气层综合判识,指导现场完井方式决策,提高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6.
根据安达地区火山岩储层的实际情况,利用钻井、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预测火山岩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运用纵波波速的比值——"龟裂系数"方法对该区裂缝发育频率进行了分析、计算,从而总结了安达地区火山岩储层裂缝的平面展布特征。结论表明,安达地区火山岩储层的裂缝较为发育,裂缝参数特征必然影响该区天然气的勘探和生产。  相似文献   

7.
火山岩风化壳储层已成为重要的油气勘探新领域,开展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对火山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从火山岩形成环境着手,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开展综合研究,明确火山岩风化壳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岩性以安山岩、凝灰岩为主;火山岩风化壳结构分为风化黏土层、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及致密未风化带4层结构,其中强风化带储层物性最好,为主要的储层发育区;有效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和裂缝,裂缝对储层渗流能力有较好的改造作用;风化壳储层主要受风化淋滤作用、岩性岩相、构造位置及断裂(裂缝)等因素的控制;油气主要分布在距风化壳顶面480 m范围内,具有沿三带(靠近断裂带、构造高部位地带、有利岩相发育带)、一面(不整合面附近)分布的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8.
石西油田石炭系潜山火山岩油藏裂缝特征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虎 《地质与勘探》2017,53(6):1219-1228
裂缝的发育情况对石西油田石炭系潜山火山岩油藏的勘探开发有重要作用。综合利用区域地质、岩心、常规测井、成像测井以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对研究区裂缝特征及分布规律开展综合研究。研究表明:区内裂缝类型分为构造缝、风化缝、溶蚀缝、收缩缝,其中构造缝(剪切缝)和风化缝比较发育,裂缝总体发育规模中等,宽度较大,密度小,间距大;根据成像测井解释及构造解析,认为该区裂缝分为四期,其中海西运动中、晚期为主要的成缝期;裂缝主要受岩性、岩相、构造位置以及古地貌的控制;裂缝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石炭系顶面以下25~150m范围内,在平面上主要位于断裂带附近、潜山构造高部位以及背斜长轴方向。  相似文献   

9.
综合岩石薄片、岩心观察、各类测井资料以及三维地震资料,对准 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东斜坡带佳木河组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测井响应特征、地震响应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该区的火山岩岩性岩相识别模板及分布规律。采用不同曲线交会图对火山岩大类进行识 别,采用FMI成像测井“结构特征+构造特征”模板识别成分相近的火山岩亚类,共识别出3大类8种火山岩岩性,结合地震相特征,识别出4种火山岩岩相。研究区北部以爆发相火山角砾岩为主,在JIN215 、JIN218井及其以北地区存在多个复杂叠置的火山机构;南部则以喷溢相的熔结角砾岩和中性熔岩为主,局部发育火山沉积相。在此基础上,结合试油资料及裂缝预测分析,认为该区火山岩储层受到岩 性岩相、构造裂缝和风化淋滤作用的共同控制,靠近佳木河组顶部风化淋滤带裂缝发育区的爆发相火山角砾岩是最为有利的储集层类型。  相似文献   

10.
兴隆台地区火山岩油藏裂缝测井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以辽河兴隆台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为例论述裂缝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包括预处理、建立裂缝参数解释模型、测井资料处理等,揭示了火山岩裂缝储层特征;认为低角度裂缝较发育,倾斜裂缝中等发育,高角度裂缝较少;按三级裂缝储层评价,裂缝宽度在30~90μm之间的中等储层最为发育。研究结果已用于该区火山岩油藏的进一步勘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