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元前780年的岐山地震是中国历史有明确纪年后的第一个震例,古代思想家没有停留于地震破坏的表面现象,而在探索地震规律上迈出了原始的第一步:伯阳父首次提出了阴阳斗争的地震机理,晏子注意了地震天象的关系,庄子指出了地震复发的特点。本文从这3方面的地震实例,介绍了现代科学的认识和发展,最后简介了可公度性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2.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全球地震按数量20%发生在日本。造成的损失也很大。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的9.0级地震是日本有历史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洛泽河一带5.7、5.6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和前兆异常及地震活动特征、流体和形变动态变化和预测指标分析发现:地震前4级地震活动水平增强、出现小震活动空区;前兆异常开始于震前1年左右;短期异常有由外围向震中迁移的现象;临震异常出现的时间较为集中,在震前一周内。对该地区5.0级以上强震的预报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本人的亲身经历,记叙了汶川地震发生时在北川县郊区发生的一些事情.  相似文献   

5.
前言若想理解灾害时的医疗活动,必须首先了解日本和欧美的急救医疗体制。日本的急救医疗体制是于1960年确立的,目的是减少每年涉及14000名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在欧美的许多国家中,大规模的地方骨干医院的急救部门处理从轻症到重症的所有急诊病患者。急诊医生...  相似文献   

6.
1995年9月20日山东省苍山5·2级地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概述了1995年9月20日苍山5.2级地震序列具有应变能和频度呈正常衰减、衰减系数h值高、b值正常波动等特征;阐述了震后早期在现场判断其为主震—余震型序列的基本依据,探讨了孕震环境机制和地震的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7.
南宁9·13地震传言的公共危机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8年南宁9.13地震传言的处置过程,并运用公共危机理论剖析了此次地震传言的潜在危害性,探讨了政府主管部门应对此次地震传言的方法,得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吸取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经验和教训出发,从贯彻"预防为主"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着眼,阐述了地震宣传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宣传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诠释,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对于保障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地震灾评工作中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地震灾害最重、救灾难度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在其地震灾评工作中产生了不同于以往地震灾评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首先给出了汶川地震灾评简况。其次,简单说明了作者参加灾评工作的日程安排。最后,对灾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烈度评定、生命线宏观损失、抗震设防目标、人员死亡分布等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几点想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7·22”云南盐津地震房屋震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地震现场的考查情况,介绍了2006年7月22日云南盐津5.1级地震的灾害概况,归纳和分析了灾区生土墙结构、石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木构架结构房屋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并对我国村镇房屋的防震减灾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明德  胡爱真 《内陆地震》1997,11(4):337-344
介绍了青海省兴海7.0级地震前水氡,地下水位,地表形变,地震活动性,气象及动物等出现的异常,并对震前的预报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淮阴1号桥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桥面系的施工工艺,钢梁及斜索的安装,桥面混凝土裂缝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2004年12月26日,到2005年4月4日,计人首尾两天,整整百日。次日,4月5日又是清明。东方人很在意对亡的祭祀,很在意百日祭奠,尤其是恰恰赶在清明时节,愿以此百日祭奠寄托生对亡的无尽哀思,也以此作为我们生对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一种警醒。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无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不仅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使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本文认真总结与反思了汶川地震灾后抗震救灾实践的若干经验,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4·20芦山7.0级地震预测思路及过程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3年"4.20"芦山7.0级地震前,四川跨断层形变资料在紧邻发震断裂的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出现了偏离正常背景的长、中、短期异常,长期异常以断层张性活动为主,中短期以趋势转折为主,短期则以鲜水河中北段压性活动为主,且据此做出了较准确的短期预测。文中将对该次地震的预测思路及过程进行回顾,展示长、中、短期预测依据及过程,为未来强震的短期预测总结经验。分析结果认为:1)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的突变加速异常对强震发生的时间有着较好的短期预测意义;2)综合利用跨断层前兆异常出现的时序特征、流动重力高梯度带及差异性变化进行分析,提取其异常交会部位,对强震的发生地点有着较好的预测效果;3)跨断层形变异常持续时间的统计对于强震发生的震级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从断层活动特性来看,"4.20"芦山地震前,巴颜喀拉块体向SE的运动速率可能大于川滇块体东边界,导致龙门山北段、鲜水河中北段、则木河断裂带断层挤压推拉活动加剧,龙门山南段、安宁河北段"闭锁",各个断层活动方式产生明显差异,但又相互牵制、相互调整,并在运动形式上相互转换,从而使高原与盆地过渡地带的脆性岩层产生破裂,发生强震。  相似文献   

16.
新沂-泗县地震危险区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深浅部构造对比研究、构造解析技术,结合历史地震资料、中强震观测资料分析、地震活动性分析结果,探讨中强震过渡区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韵律的研究途径,圈定出新沂—泗县地震危险区。对该危险区进行立体综合剖析,推演出未来中强震发生的空间部位,并预测了该区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震源深度、震级、地震长轴衰减方向、地震复发间隔等参数。  相似文献   

17.
地震间隙图像与地震大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几个区域的地震间隙图像特征及其与地震大形势的关系。本世纪60年代前全球 历了大震活跃期,地震间隙基本保持平稳均匀分布,之后活动减弱、转平静。  相似文献   

18.
程万正 《地震研究》1989,12(3):234-240
本文对1988年6月四川省道孚八美(即乾宁)4.5、5.0、4.0级地震前后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地震参数、P波初动解、余震序列和前兆变化的分析及未来地震危险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
1994年第一季度,全球地震活动仍为中等水平,三个月内共发生三次7级以上浅源地震。秘鲁-玻利维亚边界发生大深震。美国加州又发生强烈地震。大洋岛弧地震带本季度地震活跃。伊朗发生三次6级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