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选取格尔木地震台2000年7月到2013年5月的680个地震,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国家台网大震速报目录》进行面波震级的对比,得出格尔木地震台的台基校正值、标准误差;通过计算分析,总结出不同方位、震中距、震级大小的地震震级差异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选取库尔勒地震台2008—2015年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体波震级进行对比,从震级大小、震中距、震源深度以及震中方位,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可知,库尔勒地震台计算震级相对偏大,其中mb平均偏差为0.1455,mB平均偏差为0.1941;震源深度在0—96km时,mb和mB震级偏差接近平均值;当震源深度h>96km时,测定震级和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基本一致;地震发生在第三象限时,台站测定震级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了一个试算的大连地震台面波震级台基校正模型。基于该模型,我们对1985年至2003年大连地震台记录的共计1357次地震进行了面波震级台基校正试算,按照不同震中距、不同震级、不同方位角分别进行了讨论,得到大多数情况下大连地震台单台实测面波震级小于国家台网面波震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2年3月1日至12月31日临汾市地震台网记录到可精确定位的网外地震,并对每个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将结果与山西地震台网的记录进行比较,分析两台网在不同震级范围、不同经纬度的震级偏差情况,找到两台网所定震级的关系,给出多个关系式,用以修正临汾台网的震级,提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乌兰浩特地震台、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的震级精度,基于面波震级公式和残差统计方法,分别计算乌兰浩特台、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面波震级之间的偏差,分析产生震级偏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乌兰浩特台、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测定的面波震级与中国地震台网发布震级的偏差平均值分别为0.19、0.17;震级偏差总体呈现随震级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震级偏差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增大,而乌兰浩特台则先增大后减少。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乌兰浩特地震台、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的震级精度,基于面波震级公式和残差统计方法,分别计算乌兰浩特台、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面波震级之间的偏差,分析产生震级偏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乌兰浩特台、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测定的面波震级与中国地震台网发布震级的偏差平均值分别为0.19、0.17;震级偏差总体呈现随震级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震级偏差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增大,而乌兰浩特台则先增大后减少.  相似文献   

7.
在地震震级国家标准《地震震级的规定》(GB17740—2017)发布以后,收集整理鹤岗地震台2018年1月—2020年3月测定的远震面波震级M_(S(HEG)),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目录中给定的面波震级M_(S(CENC))进行比较,统计二者偏差值。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震级偏差与震级、震中距和反方位角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目录发布震级相比,鹤岗地震台测定的面波震级偏高,且震级偏差与震中距表现为正相关性;震中位于鹤岗地震台站西北方位,震级偏差较小,而在其他方位,震级偏差则较大。  相似文献   

8.
甘肃地区近震震级的量规函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甘肃测震台网“十五”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资料,选取自2009 年1 月~ 2012 年12 月所记录的13086 次地震事件,通过震级残差统计方法计算了各台站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分析了震级偏差频次分布和定量统计,修正了ML量规函数,得到了代表甘肃地区的地方性均匀震级量规函数。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福建省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在总结震级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九五"地震监测台网中29个台站的平均震级偏差对台网震级确定造成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对台网内单台测定震级进行校正。然后分网内和网外两种情况,分别回归得到了由单台(首台)震级确定最终震级的关系,并对单台震级测定所需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对平均台间距60 km的网内地震,一般在单台P波到达后的10 s内即可由单台震级估计出最终震级。  相似文献   

10.
缑兰兰  陈勇  苏健  赵庆 《内陆地震》2003,17(2):145-149
选取乌鲁木齐地震台和克拉玛依地震台震级资料为标准样本,分析对比了遥测数字台网与模拟遥测地震台的震级相关性,求出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各子台震级与标准样本震级的回归方程,给出了标准样本震级与子台震级的换算值。  相似文献   

11.
选取宝昌地震台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国内外MS≥5.0地震震级资料,将其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网站公布的标准震级进行震级偏差统计分析,并从震级、震中距、震中方位、震源深度等方面讨论了宝昌地震台面波震级存在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地震震级是地震三要素之一,如何准确测定震级对于地震速报与应急工作至关重要。选取赤峰中心地震台2016年1月1日到2019年5月31日测定的674个地震事件的面波震级进行分析,并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的正式目录进行比较,并根据不同的震中距和方位角,给出面波震级偏差及校正值。结果表明:随着震级和震中距增大,震级偏差增大;赤峰中心地震台以北地区的不同方位角范围内,地震面波震级偏差分别为0.15、-0.13,以南地区的不同方位角范围内,地震面波震级偏差分别为0.22、0.16;根据参考校正值重新计算震级,通过震级对比结果表明校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7—2018年张家口地震台记录的748个地震,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的统一编目震级为标准,以多元稳健回归方法,分析其面波震级之间的关系,发现震级偏差平均值约为-0.08,总体偏差不大,且较为稳定。同时,分析震级偏差与震级大小、震中距、震中方位的关系,为今后该台地震监测能力提升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整理校正淮北地震台测震编目资料面波震级MS4.5及以上中强震震例,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简称CENC)发布的震级参数作为标准震级,分析CENC震级与淮北地震台单台分析结果中的发震时刻、震中经纬度、震级、方位角、震中距等参数之间线性相关关系,建立CENC震级关于单台分析结果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用于淮北地震台记录的中强震面波震级偏差修正。检验结果显示,该修正方法有效、可信。  相似文献   

15.
利用湟源地震台2004年7月至11月数字化地震仪记录到的MB震级66个、MS震级40个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MB和MS震级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M网-M台计算出了湟源地震台MB和MS震级的偏差,并从震中距、震源深度及方位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而指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兰州台数字记录速报震级偏差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震级是大震速报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震级偏差的大小直接影响资料的使用及台站的速报质量。本文根据兰州地震台测震数字化记录3年的资料,对此期间所发生的158例中强地震的震级进行统计,与《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提供的标准震级进行对比,对其偏差形成的几种因素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校正值,有利于提高兰州台速报地震震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震级是大震速报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震级差异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资料的使用及台站的速报质量。本文根据琼中地震台近8年的记录资料中260例地震进行精确分析,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所发布的地震震级进行对比,对震级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初步得出琼中地震台的震级校正值,有利于提高琼中地震台速报地震震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嘉峪关地震台测震数字化记录近3年的资料,对此期间所发生的206例中强地震的震级进行统计,与《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提供的标准震级进行对比,对其偏差形成的几种因素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校正值,有利于提高嘉峪关地震台地震分析及速报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选用蒙城地震台2001年1月到2007年12月的456个地震,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中国地震大震速报目录》进行面波震级的对比,得出蒙城地震台的台基校正值、标准误差,并进一步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一致性,对蒙城地震台单台面波震级的准确测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