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GPS测量的误差及精度控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介绍了 GPS测量的各种主要误差源和它们的影响。对于精度控制问题 ,主要讨论的是小型控制网 (基线长 10~ 2 0 km) ,局部地区应用的动态和准动态的差分测量。  相似文献   

2.
精密控制网测量中,气象因素对边长精度的影响不容忽视.文章针对测量机器人的主要误差来源,对影响精密控制网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自动目标识别(ATR)的主要误差源,指出了ATR观测中应选择最佳观测条件以保证角度测量精度;结合实测数据详细分析了温度、气压、折光系数K对边长改正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在高精度测量中应精确测定气象因子和选择最佳观测时段测量的思路,并提出了利用三角高程网平差后高差求解各方向动态K值进行边长改正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边长改正的精度.最后实例验证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隧道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横向贯通误差,保证隧道准确贯通。高速铁路线路控制网(CPⅡ)是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网的上一级控制网。因此,CPⅡ控制网的精度直接影响CPⅢ平面网的精度,从而对隧道贯通起着决定性作用。长距离小曲线隧道洞内CPⅡ平面控制测量易受视线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在小曲线段的测量新方法,并对布网方案、测量方法、精度控制及平差计算进行研究和分析。经过工程验证,该方法能够满足隧道二等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RTK模式测量城市一级控制网高程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胶州市城市一级控制网采用RTK模式测量的实例,通过常规水准测量检核RTK模式测量城市一级控制网的拟合高程精度,并依据检测数据与RTK模式施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施测城市一级控制网的拟合高程精度能达到规范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GPS测量的各种主要误差源及其影响;对精度控制问题,主要接收机精度对小型控制网(基线长10—20km)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引绰济辽工程输水工程区平面施工控制网的布设与实施工作,针对长距离供水工程的施工以及隧洞段和管线段对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精度的不同要求,提出了平面施工控制网测量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并分析了成果精度,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尺寸激光跟踪仪三维控制网平面精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简单介绍激光跟踪仪三维控制网测量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实际测量数据,研究了大尺寸条件下激光跟踪仪三维控制网的平面测量精度,指出基于激光跟踪仪的三维控制网可取得优于0.1mm的相对精度。在直线形控制网中,由于高精度的跟踪仪测距发挥主要作用,所以点位绝对精度约为0.3mm(1s);而在环形控制网中,跟踪仪的测角对测量精度影响显著,点位绝对精度约为0.5mm(1s)。  相似文献   

8.
狄钢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8):121-124
结合郑州地铁10号线精密导线控制网的测量案例,介绍了地铁精密导线网的外业观测、数据处理、平差计算、精度分析的全过程,阐述了精密导线网测量的重点难点以及影响导线精度的主要因素,总结了提高精密导线精度的具体改正措施,为以后城市地铁精密导线网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静态GPS测量与RTK测量实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合嘉兴市一个四等GPS测量控制网、RTK动态测量的实例,分析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问题。数据分析表明:在平面、高程检核标准分离的原则下,严格控制GPS基线网中高程闭合差,合理选择分布较好、精度较高的高程拟合点,可使GPS静态网的高程拟合接近或达到四等水准精度;动态RTK测量中,采用双基准站双采样(或多采样)的方法,可有效消除基准站坐标误差对RTK采样点平面坐标的系统影响,削弱对流层随机变化对RTK高程测量的影响,从而使RTK平面坐标测量满足城市一级导线测量的需要,使RTK高程测量接近或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客运专线铁路匝道的铺设必须具有较高精度,测量误差必须控制在毫米级范围之内,因此,测量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郑徐客运专线工程为例,介绍了CPⅢ控制网点的设置、CPⅢ控制网平面测量、CPⅢ水准控制网测量等测量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测量结果的评价发现,平面控制网的精度和高程控制网精度均满足精度要求,说明了CPⅢ测量技术在无匝道轨道的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来河西走廊湿地变化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4个时相的卫星遥感数据,对河西走廊的湿地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1973年、1990年、2000年及2006年前后的湿地面积分别为14 132.38 km2、13 299.44 km2、12 519.88 km2和12 312.38 km2,近30 a来减少了12.88%(共1 820.00 km2),动态度为-0.39%。其中,自然湿地资源不断减少,减少速率不断加大,以沼泽湿地减少最为显著;人工湿地面积持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增加迅速,湿地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大;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持续上升,各湿地类型比例差异减小,各类湿地分布趋于均匀。气温、降水、青藏高原隆升等自然因素是河西走廊湿地变化的重要原因,而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一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1995、2003与2013年的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基于CART算法的动态变化分析方法对杨凌示范区1995~2013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3年18年间杨凌示范区农用地减少了27.65 km~2,林用地减少了16.86 km~2,城市用地增加了41.82 km~2,减少的农用地和林用地主要流向城市用地。通过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分析,可知杨凌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3.
Channel migration includes any change of river channel geomet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cross-section, pattern or network in a drainage basin. To study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a river, measurements taken with conventional ground-based instruments are time-consuming and expensive.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re capable of providing a measure of surface variability including dynamic behaviour of channels, reasonably quickly due to availability of the repetitive remotely-sensed data. These data are well suited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of dynamic chang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In the present study Landsat MSS and TM data of winter season in the form of false colour composites (FCC) of years 1982 and 1987 were used for the delineation of river Ganga course lying between Allahabad and Buxar. The interpretation of satellite data was carried out using visual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 for the assessment of channel migration. The shift in river banks delineated from satellite data were measured with respect to river banks identified from topographical base map. The maximum shift observed in mid channel is 4. 55 km while maximum left and right banks shifts are 4.6 and 4.8 k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遥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75年MSS、1990年TM和2000年ETM 3期遥感数据提取黄河流域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信息。调查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土地荒漠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主要分布在流域西北部。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总体呈增加趋势,从1975年~2000年增加了10 653.22 km2,平均每年增加426.12 km2。黄河流域地质背景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荒漠化的总体分布和变化趋势,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荒漠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Up to now there is no specification about the allowance of lateral breakthrough error for super long tunnel from 20 km to 50 km. On the basis of the design of GPS networks located outside and inside tunnel traverse network, we propose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influence value caused by control surveying errors. Through a lot of simulative calculations and combination with piercing practice of super tunnels in Wan Jiazai Project, Shanxi province, we present an allowance table of lateral breakthrough error for super long tunnels from 20 km to 50 km.  相似文献   

16.
Up to now there is no specification about the allowance of lateral breakthrough error for super long tunnel from 20 km to 50 km. On the basis of the design of GPS networks located outside and inside tunnel traverse network, we propose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influence value caused by control surveying errors.Through a lot of simulative calculations and combination with piercing practice of super tunnels in Wan Jiazai Project, Shanxi province, we present an allowance table of lateral breakthrough error for super long tunnels from 20 km to 50 km.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滨海湿地时空格局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基于多期Landsat TM 等遥感数据, 采用目视解译和实地样点采集相互支撑的方法, 完成了环渤海 地区2000 年、2005 年及2008 年湿地提取和分类; 运用单一类型变化率模型、区域动态度模型和动态转移矩 阵, 揭示了环渤海湿地的时空格局、变化特点和驱动机制。研究显示环渤海地区的8 类湿地中, 属于人工湿 地类型的盐场和水库坑塘面积比例大且近8 年增长速度也最快, 年均分别增加205.52 km2 和146.10 km2, 滩 地和海涂减少最明显; 环渤海地区的三大流域中, 黄河流域湿地变化最显  相似文献   

18.
岳辉  刘英 《测绘工程》2018,(2):13-19
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黄河口1977—2017年的Landsat MSS/TM/OLI影像数据,采用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大津算法(OTSU)以及最大似然分类和目视解译等方法分别提取6个不同时期的海岸线和土地利用类型,分析海岸线演变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0年来黄河口海岸线总体呈递增趋势,从1977年的253.44km增加到2017年的594.16km,且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显著,不同时间段的不同海岸线地段呈现不同的特征,黄河口海岸线变化主要受黄河流路的改变、海水侵蚀、人类活动等影响,入海口流路改变对海岸线的影响尤为明显;时间上,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自然类型转向人工类型,水体和滩涂等自然类型持续减少,盐田和养殖池等人工类型逐渐增多,盐田面积从74.97km~2增长到298.1km~2,养殖池从21.2km~2增加到761.7km~2;空间上,黄河口整体呈现向海边推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玛多县发生M7.4级地震,地震对区域基准站造成了影响. 本文收集了距震中400 km以内的青海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的高频观测数据,以国际GNSS服务 (IGS)站和陆态网为参考基准,分别采用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分析了震后地表三维形变. 结果表明:站点位移量级随震中距的加大而呈现衰减趋势,其中距震中约35 km的江多站(JDUO)产生东偏南28.0 cm的永久性位移. 整体来讲,地震对100 km内的震源区的影响表现为走滑型运动,与震源机制相吻合,区域运动特征整体表现为拉张运动,北西-南东(NW-SE)向拉张和北东-南西(NE-SW)向挤压.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天宝公司新研发的TBC5.0软件在大型GPS控制网基线解算中的可行性问题,以某航道工程GPS控制网作为研究对象,对TBC(Trimble Business Center)5.0软件在长基线解算中的性能进行评估,并对比分析新版本TBC5.0软件较旧版本TBC3.5软件在模糊度固定方面的不同。结果表明,新版本TBC5.0软件在长基线解算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在1200 km范围内搭载精密星历以及1000 km范围内搭载广播星历时,解算GPS控制网可以得到固定解。基线水平与垂直精度、基线矢量中误差、基线重复率共3个方面的计算结果均表明800 km范围内TBC5.0软件搭载精密星历解算的基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且不受精密星历种类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