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海岛进行风险评价是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文章以舟山群岛为研究区域,应用专家调查问卷法,对舟山群岛规划建设中的综合利用岛、滨海旅游岛、临港工业岛、港口物流岛、现代渔业岛、海洋生态岛等不同主体功能岛群面临的主要生态风险源及其危害度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表明,接受问卷调查的专家普遍认为,舟山群岛名列前十位的生态风险源主要有台风和风暴潮、储运的石油及其制品燃烧爆炸、装卸运输产生的石油泄漏、赤潮暴发、滑坡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淡水资源短缺、过度捕捞、沙石及岛礁采挖、生物入侵、工业三废排放;按照各类主体功能岛群面临的各种生态风险源的综合潜在危害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海洋生态岛、滨海旅游岛、现代渔业岛、综合利用岛、临港工业岛、港口物流岛。在逐一分析各类主体功能岛群面临的主要生态风险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分类风险管控重点以提高防灾减灾的针对性、完善公共防灾基础设施以加强防范共性生态风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逐年30 m分辨率的岸滩遥感监测数据集(1986—2017年),开展舟山群岛不同主体功能海岛岸滩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1986—2017年期间,受剧烈围填海活动的影响,舟山群岛的大量水域(152 km2)和潮滩(18 km2)被围填成陆地,岸滩不断向海推进,政策是岸滩总体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海岛主体功能类型的岸滩变化特征差异显著:(1)综合利用岛、临港工业岛、港口物流岛、滨海旅游岛的围填海占研究区围填海总量的96%;(2)海洋科教岛和现代渔业岛的岸滩变化幅度较小,占研究区围填海总量的4%;(3)海洋生态岛和清洁能源岛的岸滩资源保育良好,稳定不变。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分析其海岛的开发利用现状和重大战略使命,并提出海岛功能总体布局、功能分类导向和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岛大多数以岛群形式集中分布,目前有居民海岛和部分无居民海岛被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且存在发展差异大、保护力度不够、综合效益较低和战略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宁波舟山一体化建设、浙沪自贸区建设、国际油气全产业链建设、海上花园城市建设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窗口建设等重大战略使命,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岛功能总体布局为“一城、两翼,两区”的发展新格局,同时分别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岛、港口物流服务岛、临港工业制造岛、对外开放合作岛、海洋旅游服务岛、海洋绿色渔业岛和海洋生态保护岛;在主要海岛功能布局的基础上,未来舟山群岛新区应依法管控海岛开发、优化海岛空间规划、完善海岛生态保护、健全岛际交通链接、升级海岛防灾减灾和增强海岛整体智控。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收集资料和现场调研,对连云港市的现有的各类海洋资源(如港口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渔业资源以及海岛资源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加以整合,结合连云港市海洋开发的需求,重点对港口建设、临港产业、滨海旅游、海洋渔业、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海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5.
大连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大连市作为北方重要的沿海城市,所具备的发展临港产业集群的优势。分别就建设港口、造修船、水产品加工出口、渔业物流和滨海旅游五大产业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产业集群的发展措施和战略。  相似文献   

6.
瓯江口温州区域开发建设的规划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瓯江口温州区域地处瓯江与东海的交汇处,主要包括正在开发的灵昆岛、温州浅滩、洞头列岛及相应海域,是温州市海洋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随着国际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金属冶炼等为代表的产业转移进入高峰期,国内沿海地区兴起以重化产业发展为动力的新一轮开发热潮,浙江着力推进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区域的开发建设条件日趋成熟,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的建设热点,温州城市从"瓯江时代"走向"东海时代"的战略要地,必须要从更高层面的战略视角上加以审视和谋划.要确立科学的发展定位,从沿海地区重组整合、省域开发总体格局、温州城市整体发展的高度,明确中国民营经济创新试验区、东南沿海城市群的重要开放门户、浙江省临港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温州大都市的滨海城市拓展区等四大功能.要构筑高效的开发框架,把握"一提升、二先导、三强化、四联动"的发展方针,构建"一轴两圈"的空间开发格局,即"聚力一轴",集中力量建设灵昆岛-温州浅滩围垦-状元岙港区发展轴,主要布局优特钢、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港口物流、现代服务等产业,形成瓯江口温州区域开发和温州大都市东拓的"主骨架";"做特两圈",北部临港产业发展圈要充分发挥大、小门岛深水岸线长、产业发展空间大、环境自净能力强和毗邻国际国内主航道优势,着力引进大型石化和钢铁工业项目,配套发展炼化、物资储运配送等临港产业,成为国内沿海产业带的重要基地;南部海洋旅游休闲圈要以洞头本岛为中心,联合周边岛屿,依托优越的海岛生态环境和独特滨海景观,形成以海景房产、滨海休闲、中心渔港为特色的海洋休闲产业圈,成为浙南沿海重要的海岛旅游休闲基地之一.要培育临港型产业体系,把握国际产业转移高级化趋势,着眼温州现有产业基础和升级需求,发挥瓯江口温州区域港口、滩涂等资源优势,着力建设石化、钢铁、装备制造、船舶修造、高新技术、生态农业等六大产业基地,大力培育港口物流、滨海旅游休憩、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三大服务中心,构筑起以临港产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体系.要构建统筹型保障机制,着力强化区域统筹协调,高效筹措区域开发资金,有力推进重大工程建设,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发展宁波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市在海洋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上,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以“港、渔、油、景、涂”五大资源为出发点,尽快形成以港口海运业为先导,海洋渔业为基础,港口工业为支柱,滨海农业、滨海旅游和临港商贸为支持的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和环境保护,加快实施科技兴海步伐,积极探索海洋开发的市场运行机制,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舟山建立海洋经济开发区有诸多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历史条件,认为海洋经济开发区应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提出立足当地,面向全国及世界,以港口海运、国际贸易、滨海工业、海洋渔业、海岛旅游和创汇农业为支柱产业,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9.
海岛独立分散于海域,其经济必须依托陆域与外界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而发展,海岛与陆域的区位关系对海岛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石城岛和獐子岛均属辽宁省大连市,是长山群岛中两个具有典型区位特征的海岛,经过长期发展,石城岛从单一的渔业经济转向依托庄河港发展海洋港口经济,而獐子岛基于渔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集体经济为主导的渔业经济.通过两者的比较研究,可见依托内陆地区是海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区位优势是海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保护是海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研究人类活动对舟山群岛的影响,促进人与海岛的和谐发展,文章分析舟山海岛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人类活动类型及对海岛生态影响方式、人类活动与海岛生态系统的相互效应,并提出舟山海岛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舟山海岛生态环境面临着污水固废污染、人口密度和用地结构变化的压力,人类目前对舟山海岛的开发活动主要以旅游开发、港口建设、工业开发、海岸工程、渔业开发及其相关产业为主,这些开发方式对海岛地形地貌、海岛岸线、海岛生物物种和淡水等的影响也不同。通过研究分析,人类与海岛生态系统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未来舟山预构建“海岛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人类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局面需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加强污水固废治理、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环保教育宣传。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城市的功能和作用,以及港口城市独特的陆域、海域双重界面特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舟山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独特优势:货物海运得天独厚的港口自然条件和吸引高端国际化人才集聚的优美生态环境。提出舟山群岛新区国际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临港制造业、海洋和佛教旅游、大宗战略物资贸易与服务、海洋新兴科技产业、海洋主题文化创意的国际化城市。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设海洋生态经济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建设海洋生态经济区是海洋开发的重要内容。为了建设海洋生态经济区,加快推进大陈岛、鸡山海域的开发,特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一、建设海洋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谓海洋生态经济区,就是在保护海洋生态和修补渔业资源的基础上,综合开发海洋资源和陆域资源,使之形成集人工鱼礁、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休闲渔业、海岛旅游和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为一体的海洋经济园区。建设海洋生态经济区,对于保护海洋生态和资源、增加渔民收入和发展海岛经济具…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大连圆岛生态建设实验基地建设工作,对我国小型基岩海岛的特点、功能以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进行系统论述,提出对其适用的生态岛礁建设策略,并在大连圆岛开展实践应用,可为解决我国北方小型基岩海岛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升其对海洋发展的服务功能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表明,小型基岩海岛主要存在生态问题突出、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亟须采取明确海岛主体功能、做好生态资源详细调查、保护海岛典型生态资源、加强建设过程监管等策略,强化小型基岩海岛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4.
浅论大榭岛港口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榭岛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T"型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海洋经济发达,临港工业发展迅猛,对岸线需求日趋旺盛.大榭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资源,港口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的优良条件.文章阐述了大榭岛港口资源开发现状及港口产业布局规划,大榭岛的港口产业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港口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编制“十五”计划和现代化建设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的资源特色和发展实际,我们初步形成了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我们认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市在海洋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上,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以“港、渔、油、景、涂”五大资源为出发点,尽快形成以港口海运业为先导,海洋渔业为基础,港口工业为支柱,滨海农业、滨海旅游和临港商贸为支持的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和环境保护,加快实施科技兴海步伐,积极探索海洋开发的市场运行机制,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6.
粤东南澳岛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海洋产业的发展步伐,促使传统产业生机勃发,新兴产业迅速崛起,龙头产业蓬勃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海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1998年1月~10月,这个只有7.2万余人口的海岛县,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岛风力  相似文献   

17.
无居民海岛在我国沿海地区开发开放和生态环境保护、国防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战略意义和社会经济地位.宁波市拥有1 000余个无居民岛礁,岛礁资源比较丰富.具有良好的临港工业、海洋旅游和渔业资源等开发前景.在总结分析宁波市无居民海岛保护利用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强宁波市无居民海岛保护利用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一种突出的经济现象,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城市,较之国内其他城市,青岛的深水大港优势比较突出。突出发挥深水大港优势,加快构建港口产业群、修造船产业群、水产品出口加工产业群、海洋精细化工产业群、滨海旅游产业群等五大临港产业群,对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发展临港产业群的过程中,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起规范、科学的海洋综合管理新模式,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注重发挥大企业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北部湾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北部湾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现状 北部湾包括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广西及越南的交汇海域,是南中国海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海域的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港口资源、盐化工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岛与岛屿资源、海洋能资源等十分丰富,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 (1)港口资源。北部湾海岸线全长6000多km,海岸线曲折,拥有众多的天然港群和港湾水道。该区域比较大的港口有海防、鸿基、海口、洋浦、东方、港江、北海、钦州、防城等。可供发展万吨级以上深水码头的海湾及岸段还有100…  相似文献   

20.
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概念和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理论上提出了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的概念,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滨海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初步确定了生态滨海旅游区、休闲渔业滨海旅游区、特种运动滨海旅游区、游艇旅游区和海岛综合旅游区等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类型,并对其选划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