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上风电出力变化范围大,且具有随机性.同时,海上风能一般春季、冬季较大,夏季、秋季较小,后半夜负荷低谷时段大,呈现明显的反调峰特性.大规模海上风电场接入电网运行时,风电功率的波动性会影响电网的频率及功率平衡.海上风电需要一定容量的储能系统,来实现平滑功率输出、跟踪计划出力、电力系统削峰填谷等.本文针对大规模海上风电投产...  相似文献   

2.
随着山东省风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加和风电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风电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日益显现。风力发电是一种特殊的电力,它以自然风为原动力,风资源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决定了风电机组的输出特性也是波动和间歇的。本文通过对风电有功功率的波动特性及功率特性进行分析,仿真了不同容量风电入网对电网有功功率平衡的影响,总结了山东地区风电入网后电网有功功率呈现的特点,这对指导大规模风电入网运行的发电计划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林  杜小平  周顺平 《地球科学》2006,31(5):659-662,692
为了解决分布式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一致性维护问题,在MAPGIS7 .0面向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地质图空间数据组织和分布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横向网格、纵向多级”的分布式多级服务器组网方案,结合该方案提出了一种以地质空间要素类为单位,面向服务的数据交换策略.该策略在国家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表明:以要素类为基本数据交换单位可以有效地维护分布式地质数据的空间、拓扑和语义的一致性;以服务的方式操作使数据交换能够跨平台、跨操作系统以及适合异构数据库.实践证明,这种策略是适合于分布式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一体化组织与管理的.  相似文献   

4.
数据中心集成开发技术: 新一代GIS架构技术与开发模式   总被引:22,自引:16,他引:6  
吴信才 《地球科学》2009,34(3):540-546
解决分布式异构多源空间数据共享、不同厂家的功能共享和合作开发是当前GIS开发和应用领域的难题.提出了数据中心集成开发模型框架, 并基于该框架提出了新一代GIS架构技术和开发模式, 介绍了数据中心的核心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功能仓库技术、搭建与配置技术等, 同时给出了国土数据中心的应用实例, 为基于数据中心大型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一种通过地形指数计算流域蓄水容量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概念性分布式水文模型中,单元格蓄水容量的确定成为一个难题。考虑到单元格蓄水容量同地形指数之间的相似性,发现地形指数同蓄水容量间满足位移量为零的对数维布尔分布函数,建立了地形指数同单元格蓄水容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可通过单元格地形指数求取单元格的蓄水容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布式水文模型中产流参数的离散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规划中,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分散式风电开发成为一大重点,按照"就近接入、本地消纳"的原则,发挥风能资源分布广泛和应用灵活的特点,在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作的基础上,加快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陆上风能资源规模化开发."十四五"期间,预计全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50GW以上.  相似文献   

7.
肖衡林  张晋锋  何俊 《岩土力学》2009,30(11):3543-3547
简要介绍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方法的主要仪器设备。在研究加热光纤与流水之间传热过程的基础上,推导了流速与光纤稳定温升、加热功率等参数之间的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方法的理论方程。设计了模型试验,对不同流速与加热功率下,光纤温升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静水与流水中光纤温升情况,结果表明:所有温升曲线都可以分为上升和稳定两个阶段,流水中的光纤温升明显低于静水中的光纤温升,两者的差值随着功率及流速的不同而不同。加热功率越大,两者温差越大;流速越大,温差越大。研究了加热功率对静水中光纤温升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静水中的光纤稳定温升与加热功率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重点分析了在一定功率下,流速与光纤稳定温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纤稳定温升与水流速度呈非直线的反比关系。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亮  谢忠  陈占龙  马丽娜 《地球科学》2010,35(3):362-368
为了提高分布式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的空间运算的效率,解决空间分析处理模块在设计上与底层的数据库服务协议、空间数据模型等透明一致的设计问题.分析了分布式空间运算具备的基本特征,从空间运算任务分解和分布式空间数据的划分方法、共享数据复制策略、基于负载的数据划分策略和空间运算框架的缓存机制等几个方面讨论分布式空间信息的运算技术体系,并提出现阶段可行的实现框架.基于本框架开发的系统用于实际应用中,较好地解决了分布式环境下的大规模复杂空间数据运算的效率问题.以分布式环境下的经典空间运算为例进行的试验表明:该框架设计新颖,提高了空间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变频枝术的发展,流体输配管网中用户分支用变频泵代替调节阀的分布式变频调节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与传统设计方案相比,本文定量分析了分布式变频调节系统运行节能的原因和不同调节方式的节能差异。在所给的算例中,考虑了十种方案,包括传统设计方案、四种分布式非混水变频调节方案和五种分布式混水变频调节方案。对于非混水变频调节方案和分布式混水变频调节方案两个类型中,区别是在用户分支是否安装了变频泵。随着变频泵的增多,主循环水泵的扬程逐渐变小。用户变频泵的扬程也随着混水和非混水系统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江志安 《岩土工程技术》2009,23(5):268-270,F0003
针对胶济客运专线某段路基沉降加大的状况,提出以潜孔钻机开孔、以高压旋喷注浆加固地基的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对高压旋喷注浆的工序进行合理打破常规的优化,既保证了既有铁路的运营安全,也保证了处理线路的质量,有效解决了本工程的难题。优化后的方案经过实践的检验,有进一步研究分析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已有地质调查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基础上,针对业务系统接入实时传输系统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合OpenStack开源云平台灵活高效的资源调度、SPICE协议远程虚拟桌面高效访问、TurboIP硬件层TCP加速以及卫星传输非对称特点来综合解决传输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与后方业务系统融合问题,并提出了可应用于野外工作的融合系统架构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采用物探技术解决3大勘探难题,即落差大于采高的断层,煤厚及煤层宏观结构,岩层富水性的可行性和相关要素,提出反演方法多参数应用是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专家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Agent分布式专家系统(Multi-Agent Distributed Expert System, MADES)是基于网络的、利用类型相同或相关而知识内容不同的专家系统组成的分布式专家系统.分析了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专家系统的结构,将系统中的Agent进行分类和定义为Communication Agent、Actor Agent、Management Agent和Interface Agent 4种.提出了系统中多Agent之间的一种协作策略.并将多Agent分布式专家系统应用到防汛决策支持系统中,能够解决对外界资源占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山西电网结构基础上,研究现有输电通道的运行情况,确定西部输电通道方案。通过电气仿真计算,分析西部输电通道建设对山西电网产生的影响,提出山西电网西部输电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电磁环网解环基本原则及主要解环方式,并以济南500kV,220kV电磁解环网为例,根据其现状及远景电网规划,提出了两种解环方案,并进行了分析计算,一方面可将电网规划与解环规划合理统一以指导电网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避免不必要的电网建设从而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6.
门限回归模型在年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提出了用门限回归模型(TP)来描述年径流时间上复杂的统计特性,并研制了TR建模的一套简便通用的方案,用作者改进的遗传算法可同时优化门限值和回归系数,从而解决了TR建模过程所涉及的大量优化工作这一难题,为TR模型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工具,实例的计算结果说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案在其它自然资源中长期预测中也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坑道钻机动力泵站重量大、搬迁运输难题,提出通过模块设计,将泵站进行拆分,采用小排量双动力双泵合流解决方案。化整为零,可有效减小单个泵站的运输尺寸及重量,并可根据工况需求选择单泵站或双泵合流提高钻机使用的灵活性,同时降低能耗。负载敏感系统具有节能、负载适应性好、调速方便等优点,然而双负载敏感泵系统合流时,2个泵的输出功率不平衡,钻机输出参数不符合设计要求是亟需解决的难题。理论分析指出,两个负载敏感泵与负载敏感阀之间的反馈管路差异影响2个泵的功率平衡,然后建立双动力双泵负载敏感系统动态模型。基于该模型,动态分析双负载敏感泵系统压力流量特性,重点分析反馈管路以及压力补偿器对双泵站功率平衡的影响,并提出双负载敏感泵系统功率匹配方法。通过台架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管路差异对双泵双动力负载敏感泵合流系统输出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反馈管路中设置阻尼并根据管路匹配阻尼参数,可实现双泵输出参数的基本平衡。通过微调压力补偿器弹簧预压缩量,可使系统达到较好平衡,消除管路差异影响。该方法解决了2个泵站输出功率不平衡问题,该方法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应用价值,对坑道钻机液压泵站的模块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水文概念模型率定方案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凯荣  郭生练  张文华  陈华  庞博  肖义 《水文》2006,26(2):1-5,17
本文在基于新安江模型的分布式水文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以伊河东湾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集总式、半集总式、半分布式三种率定方案进行模型率定和径流模拟,并与传统的集总式水文模型进行成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分布式模型的模拟结果略好于集总式模型;由于考虑了不同子流域参数变异性,半分布式方案要优于其他方案;但随着模型结构的复杂性增加,参数率定的难度增大,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多,分布式水文概念模型的模拟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侯卫生  吴信才  刘修国 《岩土力学》2008,29(6):1685-1690
在分析3D GIS(地理处理系统)技术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基于GIS的城市地面沉降信息管理与预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功能、体系结构。提出了基于地下水抽汲的地面沉降计算模型的选择原则、基于混合数据模型的地面沉降信息三维建模、数据可视化流程及系统Web发布功能的3层体系结构等解决系统建设中难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多维GIS矿产评价数据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评价需通过各种物探、化探、航空磁法、遥感、地质和实地调查资料综合分析以确定钻井孔位.针对多源、多时相、多尺度矿产资源勘探资料一体化管理和可视化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多维GIS模型的矿产资源评价数据管理方法.首先,分析了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数据资料特征,提出基于多维GIS模型的矿产资源评价数据管理模型;其次,提出了多源矿产资源评价数据处理策略,设计了一种全球瓦片金字塔模型的栅格和地形数据处理方法;再次,设计了分布式多维GIS矿产资源评价数据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提出了双缓存性能优化方案;最后,开发实现了一个典型的矿产资源评价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多达40种二维、三维数据、文档、多媒体等矿产资源评价数据一体化管理和可视化分析,可用于分布式矿产资源勘探评价的全球协同办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