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VAX系列机自动洪水预报系统”包括两类文件:一类是用于预报模型参数率定的脱机文件系统;另一类是用于实时预报的联机预报数据处理文件系统。本讲只介绍后一类文件系统。一、联机预报数据处理文件系统的结构联机预报数据处理文件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是实现实时联机洪水预报的基础。实时联机洪水预报需要的数据有两类:一类是实时水文数据,它包括雨量、水位、流量和蒸发等;另一类是预报参数数据,它包括产汇流参数、前期影响雨量指标等。在本系统中,预报参数可以是实用预报方案中的经验参数,也可以是  相似文献   

2.
中国洪水预报系统设计建设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章四龙 《水文》2002,22(1):32-34,16
分析了我国洪水预报系统的现状,阐述了中国洪水预报系统的建设的必要性、目标及开发原则,介绍了中国洪水预报系统的软硬件环境、预报模型和方法、预报方案、模型率定、实时作业预报、实用模块、系统管理7部分的设计建设。  相似文献   

3.
复杂洪水预报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健挺 《水科学进展》1999,10(4):405-410
以广西南盘江天生桥一级电站施工洪水预报系统为例,讨论了以水情数据库、洪水预报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模型管理器为基础构建集成化复杂洪水预报系统的若干技术问题,提出了用邻接矩阵来形式化和规范化预报系统水情数据与预报模型之间复杂关系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丰江和枫树坝水库实时洪水预报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杰友  王佩兰 《水文》1996,(4):17-20
结合新丰江和枫树坝水库流域的水文气象特征及水库防洪调度的需要,将概念性模型与统计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实时洪水预报模型,模型软件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于1992年先后应用后,由于能准确、及时地提供水、雨情信息,水库在防洪,发电和航运等方面较充分地发挥了综合利用功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新安江模型是我国研制的经典的概念性流域水文模型,其参数往往通过人工试错法进行率定,在洪水的实时预报中需建立误差自回归模型来修正预报值.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数据驱动模型,它可以通过算法调节权值和偏王值来模拟信息,实现了模型参数的自动率定.在实时预报的应用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根据计算误差调节权值和偏置值,反映水文过程的时变性,模型结构显得更加简洁.本文将两种模型应用于潢川流域并作比较.它们的预报结果都达到了作业预报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资料情况选择模型进行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6.
本刊编辑部 《水文》2006,26(4):90-90
2006年6月5日至16日,水利部水文局举办了为期二周的业务交流与技术培训。内容侧重于流域水情、气象、网络业务知识、防汛抗旱业务系统以及实用洪水预报模型技术、中长期水资源预报、枯季径流预报、突发性洪水预报、水质预报模型等。长江委水文局洪水预报专家葛守西教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杨大文教授应邀分别做了“现代洪水预报预测技术与经验”、“大尺度分布式水  相似文献   

7.
宁迈进  顾庆福 《水文》1998,(3):39-43
根据双牌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要求,结合该水库的流域和工程特性,应用新安江模型、API模型及动态规划等,对该水库洪水预报及调度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值大气模式WRF、三维变分数据同化WRF-3DVar、河北雨洪模型以及实时校正模型ARMA,在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大清河流域构建了陆气耦合洪水预报系统,并利用2012、2013年发生的3场降雨洪水,对系统的降雨洪水预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达反射率与GTS数据的同时同化,可有效改善数值大气模式对中小尺度流域的降雨预报效果,从而降低系统的洪水预报误差,ARMA模型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洪水预报精度,随着预见期的延长,系统的预报精度下降,但系统在6h预见期内仍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在数据同化和实时校正的"双校正"模式下,陆气耦合洪水预报系统在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洪水预报精度,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嘉陵江流域三江汇流洪水联机实时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红  陈俊合 《水文》1995,(4):6-12
不直接描述嘉陵江流域三洪汇流存在的洪水顶托等复杂的物理过程,而是采用时变参数线性模型,由作者修正的一种自适应滤波水文实时预报方法进行参数在线识别,并分别研究集总输入和多输入两种情况,实现了洪水联机实时预报,结果表明,预报精度高,且模型简单,滤波参数稳定,便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实时洪水抗差预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超  洪华生  包为民  张珞平 《水文》2008,28(2):26-29
把抗差估计理论引入实时洪水预报系统,提出适合于实时洪水预报系统的抗差特征函数,建立降雨误差的动态监控模式,研究实时修正模型参数的动态抗差估计,结合洪水预报模型,形成具有水文学特点、抗差性强的实时洪水抗差预报系统.将此系统和传统实时洪水预报系统运用于闽江七里街流域,比较当降雨和流量资料存在异常误差时两系统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实时洪水抗差预报系统能抵御异常值的影响,获得比较稳定且高精度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用洪水预报模型库设计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四龙 《水文》2004,24(6):1-5,40
在介绍洪水预报模型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洪水预报模型的输入、输出数据类型,规定了各类数据文件格式,设计了洪水预报模型库的通用数据接口,并在中国洪水预报系统中实现了通用洪水预报模型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金平  张建云 《水文》2004,24(1):4-9
介绍了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结构,分析了实现交互式预报的区域拓扑连接、作业表、模型参数优化、交互修正等关键技术,并以淮河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为例,阐述了系统的组成、实时作业预报的数据流程和应用成果。在分析我国暴雨洪水特性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了在我国开发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的必要性和应该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雷健波  陈其名  唐奇善 《水文》2000,20(5):37-40
柳州市洪水灾害频繁,为了防洪减灾在柳江上建设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系统由水情遥测、计算机广域网和洪水预报模型等子系统组成。水情遥测子系统的通信采用卫星和超短波组网,并使用卫星作为超短波中继的热备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经过1999年主汛期的考核,运行正常,使用效果良好,VSAT工作频段为Ku波段,存在雨衰问题,在建设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使该问题不致于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实践证明,VAST卫星在柳州市洪  相似文献   

14.
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及其在淮河流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金平  潘永新 《水文》1998,(2):16-2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形用户界面在联机洪水作业预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实现专家交互式洪水预报提供了可能。本文简要描述了在美国天气局河流预报系统和交互式预报程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介绍了淮河流域洪水的专家交互预报模式,指出了现有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河道洪水预报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河道洪水预报方案与可靠性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对预报可靠性作了分析。分析了预报中的不确定性来源以及在率定模型中对它们的处理,应用可靠性分析方法评价了各种不确定性对预报结果的影响,估算了超过目标洪峰流量的概率,对预报结果作了定量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福义 《水文》1997,(6):13-19
综述了淮河流域概况,淮河干流洪水预报系统物采用的预报方法。1991年淮河干流洪水预报采用了降雨径流预报与上,下游站相应流量预防方法相配合,并注重实时水情分析;在行洪区多,行洪后水面宽广而比降又极小的河段的汇流计算,采用了以实测洪水资料绘制的经验蓄曲线为充分发挥的湖泊洪水演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萍  赵雪花  王超  李新华 《地下水》2013,(6):130-132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在水资源系统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该系统在盘石头水库管理中站网布设、系统硬件组成、数据采集系统、洪水预报系统、洪水调度系统等应用技术进行详实分析,运行演示软件系统进行实例分析,达到了较高的预报精度。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不仅能在汛期起到防洪减灾作用,而且在也可用于日常的水资源管理,可以起到增加蓄水和发电量,达到优化调度的目的,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一个稳健的河网水情数据同化耦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河网水情动态系统的数据同化问题,将水情量测数据作为内边界条件,建立了一个基于误差最小二乘原理的河网水情数据同化耦合模型.同时,为了有效控制水情状态变量的校正程度,避免因校正过度而破坏河网系统的水量平衡关系,构建了一个能有效控制及平衡各量测变量校正程度的权重矩阵.通过模拟算例和实例应用,系统检验了模型在河网水情仿真与预报中的实时校正能力,并得到了理想的结果.结果表明:模型理论完备、构建简便、数据同化可控性好,能够有效地进行河网水情动态系统的数据同化,提高河网水情仿真与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在长江中游洞庭湖防洪系统水流模拟模型的建模思路和基本算法的基础上,侧重讨论建模过程中遇到的内、外边界条件的特殊处理、洪水实时预报校正模型的应用、资料处理和模型数据的拟定等重要环节,强调了有关处理及其与模型基本算法的磨合在复杂水流模型中的重要作用.采用80年代两场实测洪水对所建模型进行了率定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清晰地重现了长江中游--洞庭湖区的洪水动态演进过程,得到了总体趋势合理的水位分布和流速或流量分布;模拟的控制站水位、流量过程与实况比较,峰谷完全对应,过程吻合良好,精度满足防洪预报和分析的要求,能够较好地模拟洪水波在这样复杂水系中的水流特征.  相似文献   

20.
特征加权FCM算法在洪水样本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超 《水文》2007,27(5):49-51
基于聚类分析和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对历史洪水建立属性和数值特征的洪水样本,并运用特征加权FCM算法对流域历史洪水特征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在分散式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聚类的洪水分别进行参数率定.利用样本特征的模糊识别以提高实时水文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