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炯 《中国沙漠》2012,32(5):1184+1507
<正>由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成立30周年暨纪念钱学森‘沙产业理论'学术讨论会"于2010年7月30~31日在山东省烟台市鲁东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沙漠分会承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和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奈曼沙漠化研究站、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以及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协办.  相似文献   

3.
陈云峰 《中国沙漠》2018,(6):I0001-I0002
2018年10月26-27日,由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国家站、奈曼沙漠化研究国家站及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国家站共同协办的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共同承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以及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国家站、奈曼沙漠化研究国家站和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国家站协办的"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24—26日在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顺利举办。会议由沙漠分会秘书处和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李志忠教授和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董玉祥教授一起经过一年多的充分筹备和精心安排,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常务理事李志忠教授主持,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沙漠分会理事长王涛研究员致  相似文献   

5.
《中国沙漠》2007,27(1):0-0
朱震达,男,汉族,1930年6月20日生于浙江海宁。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6年8月至1958年11月在前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进修流水侵蚀地貌与沙漠地貌。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原兰州沙漠研究所的创建人和奠基者。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原地理研究所沙漠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原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原兰州沙漠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理事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沙漠科学高级顾问,世界自然保护协会生态学会理事,国际沙漠开发委员会(IDDC)委员,第三届国际沙漠大会(TIDDC)主席,世界实验室(WL)沙漠化研究负责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相似文献   

6.
赵兴梁 ,男 ,汉族 ,192 8年 1月 8日生于安徽马鞍市。 195 3年 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林学系。中共党员 ,研究员。曾任原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学术秘书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沙漠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研究室植物固沙组组长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计划处副处长、植物固沙研究室主任和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站长 ,硕士生导师 ,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和所研究员晋升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际沙漠化研究治理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常务理事和秘书长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 ,甘肃省林学会副理事长 ,…  相似文献   

7.
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王涛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沙漠与沙漠化》一书,已于2 0 0 3年1 2月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对我国50多年在沙漠与沙漠土地以及沙漠化防治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正如获得2 0 0 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所盛赞的“《中国沙漠与沙漠化》一书的出版是国家科学事业成熟的标志。……不要把这件事仅仅看成出版了一本书,它代表一门科学或者一种自然现象,例如沙漠科…  相似文献   

8.
冯仲云  杨泰运 《中国沙漠》1997,17(2):212-213
沙丘地种植水稻试验的新进展冯仲云杨泰运(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和内蒙古哲里木盟农科所合作在奈曼沙漠化研究站于1992年首次在沙地试验"沙地衬膜种稻",取得产量9000kg/km2的成功。1996年我们又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开放试验站进行了水稻种植试验,也取得了9 225 kg/km2的好收成,为进一步开发沙地高效利用技术提供了新经验,对我国沙漠治理和沙区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沙漠》1998,18(4):297-298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完成的“中国沙漠形成演化与气候变化研究”成果,荣获中国科学院1998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沙漠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当前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地区,风沙灾害特别是土地沙漠化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北方地区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王涛 《中国沙漠》2008,28(1):1-7
50多年来,中国的沙漠与沙漠化科学从无到有,在填补研究领域空白,并以其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理论进展, 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实践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发展的同时,又为北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和150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效益。已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林业局有关研究所为主体的国家级沙漠和沙漠化研究机构,汇集了一批优秀的沙漠和沙漠化科学家,创建了我国比较完整的沙漠和沙漠化科学及其研究体系,在风沙物理与沙漠环境、沙漠形成演变与全球变化、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沙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沙漠化遥感与信息系统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全国主要沙漠和沙漠化地区设有一批长期野外试验站(点),已为国家在有关沙漠开发利用和沙漠化防治方面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依据,得到了我国政府、地方人民、科学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认可。通过对已有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和防治实践的回顾与总结,就我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做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沙漠科学的五十年   总被引:40,自引:20,他引:20  
王涛  赵哈林 《中国沙漠》2005,25(2):145-165
50多年来,在几代沙漠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沙漠科学从无到有,在从填补沙漠研究空白并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沙漠化研究又以其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理论进展,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实践成果,极大地充实了我国的沙漠科学,为我国北方地区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和上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过去20 a来,北方约有 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12%的沙漠化土地有所改善,局部地区出现"人进沙退"的新局面。已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林业局等有关研究所为主体的国家级沙漠和沙漠化研究机构,汇集了一批优秀的沙漠和沙漠化科学家,创建了我国比较完整的沙漠和沙漠化科学及其研究体系,在风沙物理与沙漠环境、沙漠形成演变与全球变化、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沙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沙漠化遥感与信息系统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数据。在全国主要沙漠和沙漠化地区设有一批长期野外试验站(点),已为国家在有关沙漠开发利用和沙漠化防治方面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依据。我国沙漠科学研究和实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得到了政府、地方民众、科学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北干旱区沙漠戈壁广布,沙漠面积居世界第三,是受风沙和沙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为了了解中国干旱区各主要沙漠的基本情况、编制防治规划并探索治理沙害的途径与措施,1959年中国科学院组建了治沙队,对中国的沙漠开展了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和定位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沙漠化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99,自引:30,他引:69  
王涛  赵哈林  肖洪浪 《中国沙漠》1999,19(4):299-311
沙漠化研究伴随着中国沙漠科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几十年艰苦奋斗的历程,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沙漠科学体系的形成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40 a来中国在有关沙漠化的基础研究、动态监测与评价、植被演替、景观生态学、植物逆境生理学、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整治模式和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未来中国沙漠化研究的重点领域是:风沙物理与沙漠环境、恢复生态学、水土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沙漠化逆转及其整治模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已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主持,经院内外专家评议论证,由中国科学院(90)科发计字1231号文件正式批准向国内外开放的研究站。任命陈荷生副研究员为该站站长。1990年11月6—7日在兰州召开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推选兰州沙漠所所长朱震达研究员为首任学委会主任,兰州大学生物系林彰德副教授、兰州沙漠所赵兴梁研究员任学委会副主任,副站长刘家琼副研究员任学术秘书。学委会认真讨论和通过了沙坡  相似文献   

15.
王涛 《中国沙漠》2007,27(1):0-0
朱震达先生(1930-2006)是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的创始人和原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奠基人。在近50a的科研和管理生涯里,先生一直开拓和引领着我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在紧密结合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还使得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得到了长足的进展。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成为当今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领域的一代尊师。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沙漠》2022,(5):258-258
《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设置的栏目有沙漠与沙漠化、古气候与环境演变、生物与土壤、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经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沙漠》2011,31(5)
《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沙漠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本刊设置的栏目有:古气候与环境演变;沙漠与沙漠化;生物土壤与生态;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沙漠》2013,(2):634
《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沙漠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本刊设置的栏目有:沙漠与沙漠化;古气候与环境演变;生物与土壤;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沙漠》2013,33(1):312
20081《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沙漠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本刊设置的栏目有:沙漠与沙漠化;古气候与环境演变;生物与土壤;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经济。  相似文献   

20.
高尚玉  孙武 《中国沙漠》2011,31(5):1348-1349
西藏高原是中国沙漠化问题十分突出、过程十分典型的正在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关西藏土地沙漠化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原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所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沙漠和沙漠化科学的奠基人朱震达先生在1989年了解到西藏地区严重的沙漠化问题后,以战略科学家独具的眼光,决定组织科技人员开展西藏地区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及典型区风沙灾害的防治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