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的成分进行了分析,查明了各矿物的化学组成及分布状态。矿石中微量元素特征表明,深部金银矿物的金成色明显增加,Au/Ag比值也随之相应升高,其变化与成矿温度成正比。金矿物中Fe的含量与金成色呈正相关。方铅矿中 含Au和Ag时Pb反而略高,呈正相关。闪锌矿表现出贫锌的现象,含金银的闪锌矿中锌明显低,其铁的含量不含金银的高,而其Cu也随深度增加而增加。黄铜矿中Zn随深度增加而明显减少,而As和Au却升高,呈负相关。黄铁矿中S和Fe比较稳定,含金矿物的黄铁矿中Fe/S比呈线性相关,金越高,Fe/S比值就越小,黄铁矿中金主要是显微金而非晶格金。  相似文献   

2.
杨时惠  林月英 《矿物学报》1996,16(3):304-306,T001
未命名硫化物矿物是一个少见矿物,发现于四川呷村银多金属矿床。共生矿物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黄铜矿、含汞银金矿、自然金、辉银矿、硫钒铜矿、含锗锡硫钒铜矿、斜硫锑铅矿等。该矿物呈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显微硬度为142.4~1563kg/mm2,反射色为灰白色带棕色色调,非均质性。化学成分(Wt%)Ph61.04;CW19.22;S18.73;Ag2.14;Fe0.20(平均),矿物的化学式为:(Cu1.10Ag0.08)1.18Pb1.04S2。X射线粉晶分析,主要强线为:3.9295(71),2.7997(100),2.9997(40),1.9200(45),1.900(40),1.7600(59)。  相似文献   

3.
虎头崖矿床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重要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该区岩浆活动强烈,具有Fe、Cu、Mo、Pb、Zn等多金属成矿元素组合.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虎头崖矿床不同矿脉黄铜矿、闪锌矿、磁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和毒砂6种主要矿石矿物的标型特征,探讨其对于矿床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通过分析虎头崖矿床2号矿脉、6号矿脉、7号矿脉闪锌矿中Zn/Fe比值(平均值分别为19.62、32.71、24.91)、Zn/Cd比值(均值分别为179.39、148.00、182.33)、Fe含量和FeS含量,以及黄铜矿中S元素含量、(Fe+Cu)/S比值(平均值分别为1.97、1.90、1.86),认为虎头崖矿床大致形成于中温环境,成矿温度自主岩体沿断层接触带向围岩逐渐降低,且7号脉闪锌矿成矿温度表现出从第1世代到第3世代逐渐降低的特点.根据磁铁矿中TiO2、A12O3、MgO、MnO和闪锌矿中Fe、Mn、Cd、Zn等化学成分特征,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虎头崖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闪锌矿的颜色,成分和硫同位素之间的密切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刘铁庚  裘愉卓 《矿物学报》1994,14(2):199-205
笔者在研究虎圩金多金属矿床中闪锌矿的颜色时认为其大体可分为两个颜色系列;黑色-紫黑色-桔红色-淡红色系列和黑色-黑褐色-稻草黄色-淡黄色系列。各种颜色为过渡关系。经电子探针分析,各种颜色门锌矿中没发现任何显微包裹体。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闪锌矿划归三种颜色组:黑色、褐色和浅色。在三种颜色组中,黑色门锌矿Cu、Pb、Ag、Au和Fe含量最高,Zn最低,δ34S值最大;浅色闪锌矿相反,Zn含量最高,Cu、Pb、Ag、An和Fe最低,δ34S值最小,褐色闪锌矿居中,δ34S与Zn、Cu、Pb、Ag和Au之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皆在0.9以上,表明这些元素可能进入闪锌矿晶格。  相似文献   

5.
马志新 《地质实验室》1994,10(4):301-303
产于磁铁矿矿床中的硫铜铁矿的发现,在国内属首次报导,矿物呈他形粒状,粒径为0.054-0.074mm,硬度H=4.01g/um^2,反射色为桔黄色,均质性,比重4.13g/cm^3,化学成分Fe31.030,Cu34.038,S34.042.,Co0.037,Ni0.01,Zn0.025,Ag0.013(%), 总量99.195%,化学式为Cu1.008Fe1.0464S2,颜色指数Rvis=28.38%,(x=0.4142.y=0.4022,Pe=0.4507,λd=580nm);X-射线分析数据为3.038(10),2.610(1),1.860(8),1.590(5),晶胞参数a=5.306(A),共生存物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黄铜矿,黄铁矿,菱铁矿等,并进一步探讨了矿物成因。  相似文献   

6.
新桥西铀矿床为下庄矿田内的铀矿床之一,位于贵东岩体东部。文章利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EPMA)测定了新桥西铀矿床中黄铁矿、闪锌矿的微量元素组成。数据显示,该矿床中黄铁矿、闪锌矿具富Fe、Zn亏S的特征,其中黄铁矿主要富集Mo、Mn、Cu、Zn、As、Co、Ni、Pb、U;闪锌矿富集Mo、Mn、Fe、Cu、Cd。Cu、Fe、As、Co、Ni、Zn、Pb、Mo及Mn等微量元素可能以矿物包体或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黄铁矿和闪锌矿中;黄铁矿中Co、Ni、Mo、As与U在流体中具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可能具有相似的物质来源。硫化物微量元素特征指示其主要形成于中-浅部、中温成矿环境。结合下庄矿田的成矿地质背景,认为新桥西铀矿床属于典型的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精矿进口国,研究不同产地铜精矿的矿物学特征,能支撑铜精矿原产地分析及相关固体废物属性鉴定。本文研究对象为来自8个国家12个矿区的进口铜精矿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粉晶衍射(XRD)以及偏光显微镜进行综合分析,探寻这些矿区铜精矿的元素组成、矿物组合特征,探讨不同成因类型铜精矿的矿物学差异。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铜精矿样品主要元素为Cu、Fe、S、O,普遍含有Zn、Si、Al、Mg、Ca、Pb;X射线粉晶衍射物相分析表明铜精矿样品主要物相为黄铜矿,其次常含有黄铁矿和闪锌矿等物相;偏光显微镜光片鉴定表明铜精矿样品金属矿物中黄铜矿的含量在88%~98%之间,观察到黄铜矿与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共生,闪锌矿与斑铜矿、砷黝铜矿共生,黄铜矿、砷黝铜矿和斑铜矿共生等连生体矿相。结合铜精矿不同成矿类型分析表明,斑岩型、矽卡岩型、火山成因块状硫化型铜矿床样品中常见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并分别含有黑云母、草酸钙石、硫酸铅特征矿物;铁氧化物铜金矿床样品主要矿物为黄铜矿,常见磁黄铁矿、滑石特征矿物。通过本文采用多种技术表征不同产地铜精矿样品元素含量、物相组成、矿相组成的差异,能够全面分析不同产地铜精矿样品的矿物学特征,对进口铜精矿的风险识别和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中印度洋脊Edmond热液区的丘顶和丘坡进行电视抓斗取样,获得了大量的金属硫化物等热液作用产物样品。在进行细致的矿相学分析基础上,对硫化物中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Edmond热液区的黄铁矿可分3种类型,其形态标型和成分标型分别具有以下特征:Ⅰ型:呈自形立方体状,S/Fe原子数比接近于2.00,微量元素具有高Cu,低Zn、As、Pb、Ni和Ag的特点,Cu/Zn值高,平均可达4.26;Ⅱ型:呈半自形立方体状,S/Fe原子数比平均2.03,具有高Zn、Co、低Cu的特点,Cu/Zn值(平均0.04)低;Ⅲ型:主要呈胶状、莓球状,S/Fe原子数比平均2.04,具有Ag、Pb、Zn、As元素富集的特点,Cu/Zn值介于前两者之间(平均1.09)。根据硫化物中矿物共生组合关系,认为这3类黄铁矿分别对应高温、中高温和低温成矿作用,黄铁矿的形态和成分能很好地指示热液区的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的演变。  相似文献   

9.
蒿坪沟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豫西熊耳山地区重要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矿体主要赋存在蚀变破碎带和断裂带内,成矿与区内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目前该矿床的研究集中于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但从矿物角度示踪成矿过程的报道较少。本文以矿石中不同世代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开展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查明不同世代闪锌矿的矿物学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以反演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进而约束矿床成因类型。结果表明,该矿床中闪锌矿主要存在两个世代:第一世代闪锌矿(Sp1)呈黑褐色或浅褐色,常与黄铁矿和黄铜矿共生,相对富集Fe、Mn、Cd、Cu和In;第二世代闪锌矿(Sp2)呈黄褐色或暗褐色,与大量方铅矿共生,裂隙被它形黄铁矿和碳酸盐充填,相对富集Co、Ge、Sn和Pb。闪锌矿中主要富集的元素为Fe、Co和In,其中Fe、Mn、Cd、Co和In等元素基本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闪锌矿的矿物晶格中,而Ag、Sb、Cu和Pb可能是以子矿物或显微包裹体的形式赋存。此外,Zn/Cd、Zn/Fe和Ga/In比值以及Fe温度计指示闪锌矿形成于中低温(沉淀时流体温度为229~259℃)和低硫逸...  相似文献   

10.
万龙山锡锌多金属矿是著名的都龙锡矿田中的一个矿床,对万龙山矿区主要金属矿物锡石、闪锌矿和黄铜矿进行的矿物组分、矿物特征和电子探针结果的研究发现,锡石颜色较深是由于矿物含有较多的Fe所致,并与锡石的结晶温度呈正相关性,早阶段温度较高时结晶的锡石颜色较深,锥面发育,多呈粒状和短柱状,而较晚阶段结晶时温度有所降低,Fe离子进入晶格的机会下降,锡石颜色较浅,晶形的柱面发育,出现长柱状或针状晶形。闪锌矿具有较高的Fe含量,主要为铁闪锌矿;闪锌矿的Zn与Fe呈负相关性,表明二者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具有线性替代关系;闪锌矿中富Fe、In,贫Cd、Ga,w(Zn)/w(Cd)值多为300~500,显示出中-高温成矿的特点;闪锌矿具有极高的w(In)/w(Ga)值且均大于1(平均114.71),显然与岩浆作用有关。黄铜矿中S、Fe、Cu含量稳定,并且不含Ni、Se、Cd,显示中-高温岩浆热液的特点;在闪锌矿中呈固溶体出溶物的黄铜矿和交代闪锌矿的黄铜矿共存,说明黄铜矿的形成经过了不同的温度变化。万龙山锡锌多金属矿与岩浆活动的中-高温流体有关,矿床为与燕山晚期岩浆作用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锌锡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地虎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组成比较复杂,金属硫化物主要有黄铁矿(Py)、黄铜矿(Cp)、闪锌矿(Sp)、方铅矿(Gn)、黝铜矿(Te)、辉铜矿(Cc)和斑铜矿(Bn),主要为一套中-低温热液成因的矿物组合,这些矿物多数呈半自形、星状、交代溶蚀等结构,具浸染状、块状构造。有用组分为Cu、Pb、Zn,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经电子探针分析,发现部分Cu、Pb、Zn以细小颗粒矿物存在,此外,Zn还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赋存在黝铜矿(Te)中。  相似文献   

12.
捕虏体麻粒岩是了解下地壳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样品。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的二辉麻粒岩捕虏体样品中富含各种硫化物相,主要类型有:①孤立产出的球状出溶硫化物;②矿物颗粒之间或颗粒内的粗晶硫化物;③次生硫化物包裹体群;④裂隙充填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硫化物的矿物成分均为贫镍磁黄铁矿,(Ni+Co+Cu)/Fe(原子比)远小于0.2;(Fe+Cu+Co+Ni)/S(原子比)比地幔岩的磁黄铁矿小,多小于0.875,反映了一种S过饱和环境。各种产状的磁黄铁矿中Au、Ag都有一定的含量,其平均值分别为0.19%~0.22%(Au)、0.01%~0.02%(Ag),反映下地壳的麻粒岩化与金矿化的成因联系。磁黄铁矿的Ni、Co、Cu含量与S正相关,说明微量重金属元素与S具有同源的关系,由于地幔去气伴随S而进入下地壳。  相似文献   

13.
青海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化学成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是祁漫塔格成矿带最重要的一个矿床,该矿床分为A、B、C三个矿区,成矿以铜、铅、锌为主,伴有铁、钼、金、银等矿化。本文主要分析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闪锌矿与斑铜矿共5种主要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特征,利用A、B、C三个矿区黄铜矿S元素含量,黄铜矿(Fe+Cu)/S比值(平均值分别为1. 93、1. 82、1. 8),黄铁矿Co/Ni值(平均值分别为5. 43、3. 89、1. 06),闪锌矿中Fe含量以及Zn/Cd比值(B区和C区Zn/Cd比值在177. 84~488. 13之间),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卡而却卡矿床成矿温度存在A区>B区>C区,其中B区7号脉>8号脉>4号脉的特征,A区成矿于中高温环境;B区、C区早期形成于中高温,晚期形成于中温环境。依据卡而却卡A、B、C三个矿区的成矿环境和矿床地质特征,通过黄铁矿Co、Ni、As元素含量特征、闪锌矿中Cd、Zn、Mn、Fe元素含量特征,认为卡而却卡矿床A区具有受岩浆热液控制的斑岩型铜矿床成因特征,B区和C区为矽卡岩型矿床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14.
南华砷铊矿床铊黄铁矿的发现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宝贵  王三学 《矿物学报》1998,18(2):174-178,T001
铊黄铁矿产在云南省南华砷铊矿床中,是钻的主要工业矿物。矿物是浅黄白色,金属光泽,条痕黑褐色。呈微粒和结核状分散在砷铝矿石中。矿物粒径0.001~0.028mm,HM=5.4,VHN100=514kg/mm2,D=5.2。共生矿物有雄黄、方铅矿、闪锌矿、白云石、石英和流砷铊铅矿等。矿相显微镜下反射色呈灰白色,均质性。电子探针分析平均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范围(%):S48.64(45.58~50.12),As5.31(3.80~6.96),Fe38.63(37.65~40.50),T16.96(514~865),总计99.56。按(Fe,T1)/(S,As)原子数1:2计算,钻黄铁矿理论式为(Fe,Tl)(S,As)2。X射线粉晶分析属等轴晶系,空间群Pa3,Z=4,a=0.5442±0.02nm,略大于黄铁矿。从矿物化学式中可看出铊和砷分别替代铁和硫,它们的含量已超出通常黄铁矿中杂质含量范围,放将其定为铊黄铁矿。矿物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列馆。  相似文献   

15.
我国首次发现的锌—砷黝铜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锌-砷黝铜矿产于内蒙的某一铅锌矽卡岩矿床中,呈它形粒状集合体,粒径0.2-0.5mm,铅灰色,硬度HvHN=339-388kg/mm2。反射色呈灰蓝色微带绿色。均质性。其成分经电子探针分析(平均值)为:S 25.94,As 10.70,Cu 39.67,Zn 7.36,Sb 9.81,Bi 5.81,Ag 0.18,Fe 0.37(%),化学式为:(Cu10.02Age03)10.05(Zn1.81Fe0.11)1.82(As2.29Sb1.29Bi0.45)4.03S18。X射线分析:晶胞参数a=10.322,粉末衍射强线是2.98,1.82,1.56。  相似文献   

16.
胡雄伟 《地球学报》1991,12(1):91-100
电子探针研究表明江西大吉山矿床二云母花岗岩和白云母花岗岩中副矿物闪锌矿为富镉闪锌矿(Cd,4.34—19.89%,wt%,下同),铁含量低(Fe,1.03—4.24),尤以具W、Be、Ta、Nb矿化的白云母花岗岩中闪锌矿镉含量为高,并随岩体由下到上(标高的增大)而增高。矿物中Cd+Fe与Zn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指示了主要类质同象替代发生在Cd、Fe与Zn之间。矿物中可能存在不等位替代现象和四面体空位。富镉闪锌矿晶胞参数为0.54250—0.54440nm,随矿物中Cd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对照表明,当矿物中镉含量特别高时,Skinner(1961)晶胞参数计算公式估计值偏大,需作重新修正。最后,文章对富镉闪锌矿的成因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铋砷黝铜矿在中国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铋砷黝铜矿产于广东陆丰中低温热液黄铁矿矿床中,呈它形粒状嵌布在黄铁矿内,粒径0.05~0.22mm,与黄铜矿、针硫铋铝矿共生。反射免呈灰色微带蓝色,均质性。显微硬度Hv=295.5kg/mm2。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平均值)为:S24.4%,Cu38.25%,As13.03%,Bi17.人83%,Sb0.48%,Zn2.39%,Fe2.13%,Te1.47%,化学式为:Cu10(Fe0.65Zn0.63Cu0.49)1.77(As2.97Bi1.46Sb0.07)4、50(S12.8Te0.20)13。X射线粉晶衍射强线:2.95(10),2.55(3),1.866(5),1.727(4),1.041(5)。晶胞参数α=1.0218nm。  相似文献   

18.
贵州习水县洞子沟铅锌矿床位于桑木场背斜核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脉状产出于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重晶石、白云石。对单矿物的微量元素ICP-MS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闪锌矿相对富集Cu、Zn、Pb、Ba、Ga、Ag、Ge等元素,而Mn、Fe、Cd、In、Mo、Se、Tl等相对较贫,其Ga/In(118.83~968.33)、Ge/In(471.88~14079.40),Zn/Cd(196.94~246.27),Zn/Fe(24.67~384.95)比值相似于中低温铅锌矿床闪锌矿,暗示其形成于中低温环境。总体上,洞子沟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与喷流沉积型、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区别明显,而与一些典型MVT型铅锌矿(如马元铅锌矿、大梁子铅锌矿、天桥铅锌矿等)类似,结合该矿床地质特征,本文认为洞子沟铅锌矿成因类型属于非典型的MVT类型。  相似文献   

19.
火电厂粉煤灰的矿物磁性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单红丹  卢升高 《矿物学报》2005,25(2):141-146
火电厂排放的粉煤灰是重要的大气颗粒污染物之一,利用粉煤灰的磁性监测环境污染是新近发展的新手段。应用矿物磁测技术和X射线衍射对浙江省主要电厂排放的粉煤灰的矿物磁性特征和磁性矿物学,以及与重金属元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具有较高的磁化率(X)、软剩磁(IRM20mT)和饱和等温剩磁(SIRM)值,粉煤灰频率磁化率(Xfd)的平均值为2.5%,磁性矿物以多畴(MD)颗粒存在,粉煤灰的剩磁矫顽力(BCR)在42~53mT之间。矿物测试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粉煤灰中的氧化铁矿物以FeO4和Fe2O3-α为主,粉煤灰的磁化率与Fe、Mn、Pb、Zn、Cu、CA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是0.924,0.866,0.725,0.756,0.945和0.867,磁化率可作为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20.
作为华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川滇黔铅锌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银等资源基地之一,同时该矿集区也是Ge、Cd、Ga和In等稀散元素的超常富集区域。毛坪矿床是该矿集区内第二大铅锌矿床,累计探明铅锌金属储量超过3Mt(Pb+Zn平均品位≥18%),锗(Ge)保有储量182t。本文以新发现的Ⅵ矿带(铅锌金属已探明储量≥60万t,Pb+Zn平均品位≥20%)为研究对象,利用LA-ICPMS对主要矿石矿物闪锌矿和黄铁矿进行了微区原位微量元素组成和Mapping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Ⅵ矿带闪锌矿普遍富集Ge(最高580×10^(-6),均值81.1×10^(-6))、Cd(最高3486×10^(-6),均值1613×10^(-6))和Ga(最高190×10^(-6),均值44.4×10^(-6));黄铁矿普遍富集Mn、As、Pb、Cu、Ag和Sb。与Ⅰ和Ⅱ号矿带闪锌矿相比,Ⅵ号矿带闪锌矿更富集Ge和Ga。闪锌矿中Fe和Pb以类质同象为主,偶见黄铁矿和方铅矿显微包体;Cu、Ge、Ag和As赋存形式主要为类质同象,替代方式为Ge^(4+)+2(Cu+,Ag+,As+)↔3Zn^(2+);Cd以类质同象方式赋存为主,替代机制为Cd^(2+)↔Zn^(2+);Ga和In可能主要以类质同象方式存在。黄铁矿中Pb和Mn主要以方铅矿和碳酸盐矿物显微包体为主;Cu、As和Sb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黄铁矿中;Ag和Zn可能以独立矿物形式赋存;Co和Ni以类质同象方式替代Fe进入黄铁矿晶格中,替代方式为Ni^(2+)+Co^(2+)↔2Fe^(2+)。毛坪矿床新发现Ⅵ矿带硫化物相比典型MVT矿床硫化物具有不同的In和Ge含量以及Cd/Fe比值,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其他证据,表明毛坪矿床成因类型特殊,有别于经典MVT铅锌矿床,属于川滇黔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