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激电相位与极化率反映的都是岩(矿)石的极化特性。在某铜矿已知区上进行了试验工作。对比时间域激电测量和阵列相位激电测量的结果,发现与视极化率相比,相位参数对弱极化异常具有更为明显的反应,适合在弱极化区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评价敦化团北地区激电异常,研究其产生机制,采用提取激电二次信息的视金属因素(Js)方法,突出与电子导体相关的低阻极化体异常,压制与电子导体不相关的激电异常。结果表明:测区西北角视金属因素异常与强激电异常相吻合,与电子导体(金属矿化或矿化)相关,而大范围低缓激电异常区没有视金属因素异常显示,说明与电子导体不相关。在敦化团北地区利用视金属因素压制干扰因素所引起的异常,突出与电子导电体相关的低阻极化体异常效果明显,结合地质揭露工程得出低缓激电异常是由受轻微矿染的花岗斑岩所引起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偏置频谱激电法(BSIP)是基于矿物阴、阳极极化差异,并结合频谱激电法的研究成果形成的一种新方法,它可用于区分激电异常源矿物的性质.实验结果发现,金属与石墨的正、负偏置频谱参数,不仅有明显的差别,而且具有相反的特性.这样,BSIP法就有可能区分金属硫化矿与石墨、碳质异常.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综合双频激电法和相位激电法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双频激电相位法,该方法通过分析两个较低频率电流的激电相位差来达到地质勘探的目的.基于COLE-COLE模型,对双频激电相位法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不同类型岩矿石作了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从理论分析和模拟的结果可以发现,该方法既能反映地下岩矿石的激电效应强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时间常数大小,因而可用于极化异常体性质的区分.  相似文献   

5.
雒志锋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12):149-151
欧布拉格矿区的赋矿围岩石英斑岩同时亦为成矿母岩,铜矿石的极化率η的平均值为13.75%,围岩为0.18%,表明铜金矿与围岩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应用时域激电(TDIP)法发现了两个激电异常,并综合推断了异常性质。  相似文献   

6.
激发极化法在寻找斑岩型铜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雒志锋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149-151
欧布拉格矿区的赋矿围岩石英斑岩同时亦为成矿母岩,铜矿石的极化率η的平均值为13.75%,围岩为0.18%,表明铜金矿与围岩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应用时域激电(TDIP)法发现了两个激电异常,并综合推断了异常性质.  相似文献   

7.
激发极化法在桃坪山铅锌矿区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仙珊 《福建地质》2006,25(3):132-140
桃坪山铅锌矿区的激电异常反映好且范围大,并有一定的规律,以地质特征与物性特征为前提,通过对构造带及探槽、钻孔工程揭露的矿(化)体部位的激电异常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低阻高极化的激电异常是一个有效的找矿标志,提出继续增加激电工作和对部分激电异常进行工程验证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相位激电法和时间域激电法都是以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效应为基础的,极化相位和视极化率都是对岩(矿)石激发极化效应强弱的反映。这里通过数值模拟和矿区实测数据的分析,表明两者对可极化体激电效应的响应存在关联,在一定条件下,可建立关系式进行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9.
随着多金属矿产调查由浅部转向深部的发展,大功率激电中梯多金属找矿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大功率激电中梯在内蒙古黑山头矿调中的应用,对激电中梯的工作原理、工作方法、野外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进行了研究。解译出了8处激电异常,并圈定了隐伏极化异常区的范围,为进一步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坦桑尼亚某金矿的磁力、激电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坦桑尼亚某金矿是与条带状含铁建造(BIF)有关的隐伏金矿床。为了查明该金矿脉的分布情况,开展了地面高精度磁力勘查。△T异常特征以负异常为主,负异常峰值大于正异常,正异常为伴生异常,总体上反映了BIF在平面上的延伸方向和构造方向特征;激电测深断面异常以视电阻率等值线“下凹”、视极化率等值线“上凸”为表现形式,二者分别反映了断面内的构造位置和BIF形态特征。本区磁力和激电异常对BIF体的隐伏特征反映的均很明显,依据二者的测量成果,进行钻孔定位,指导钻探施工,钻遇了目的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武炜  杨进 《物探与化探》2007,31(1):55-58
在时域柯尔-柯尔模型的时变电阻率表达式和时域激电法视参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采用数字滤波法和等效电阻率法进行时域激电谱的迭代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程序能够模拟不同围岩条件下各种地质体在不同装置下的激电异常特征,结果以文件和图形的方式直接输出,可为激电法的分析提供大量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激电异常的形态解释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对大量民物测资料中激电异常形态特征的研究,提出激电异常的形态解释方法的概念以及应用程序,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它在激电异常解释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祖棪 《物探与化探》2002,26(3):192-197,206
介绍了接触极化曲线法的原理及基本参数的测取方法;通过一些典型极化曲线,对矿床氧化状态、电极排布、矿体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作了分析;对所测得的部分典型曲线进行了矿体独立性、反应矿物、反应矿物有效面积、元素储量、元素品位等参数的推断,并将推断与勘探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接触极化曲线法特别适合导电性硫化矿床,是同时兼具直接性、远程性和总体性三者的勘查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激发极化差异效应和激电差的概念并给出定义,首次使用“差异激电法”这一述语。通过在平原和山区的贫水及富水区的应用以及室内金属板、石墨板和金属矿物、炭质岩石标本的水槽模拟实验,说明基于激发极化差异效应的差异激电法在探查地下水以及找矿、区分矿种方面的有效性,初步探索了异常反映规律。  相似文献   

15.
激电异常解释中金属因素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区地处西伯利亚与哈萨克斯坦一准噶尔这两大板块之接合部位的陆缘裂谷带附近,重要有色金属矿床多分布于额尔齐斯深大断裂两侧,有很好的成矿前景。采用激发极化法圈定激电异常区,在异常评价中,用提取激电二次信息的视金属因素(以)法,突出低阻极化体异常,压制高阻极化体异常,强化矿致异常,压制非矿致异常干扰,成功区分矿与非矿异常。通过求取视金属因素,圈定了重点勘查区域,并在重点勘查区域布置测深剖面,指导了钻孔的布置。钻探见矿验证了激电法在该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哈拉山铅锌矿床属高锌高氧化矿,矿区海拔高度4300 m以上.矿体赋存在断裂构造带内的次级构造破碎带中.区内岩性较为简单,矿体与围岩有一定的电性差异,通过频率域激电测量,圈定出低缓视幅频率(Fs)异常,经综合分析推测为s矿异常.经工程揭露,圈定出数条高氧化铅锌矿体.说明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下,频率域激电法对寻找氧化矿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书成  崔焕敏 《铀矿地质》1989,5(3):164-170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快速磁激发极化法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及找铀、金矿的理论依据;通过若干实例着重介绍了这种方法在我国铀、金矿床上的试验和找矿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电提取过程中极化现象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占元  崔爱明 《物探与化探》1998,22(3):211-215,210
用测定资料对极化现象在电提取过程中的影响程度给出定量的估计办法,以及在寻找消除极化影响途径方面所作的考虑和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