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郑忠林  刘凯  任涛  张西社 《江苏地质》2014,38(4):550-555
池沟斑岩型铜钼矿(化)体产于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内外接触带中,成岩与成矿年龄一致。区内物化探异常及矿化均围绕斑岩体呈(环)带状分布,构成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成矿系列。近年来,池沟地区采用高磁扫面+CS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钻探等组合方法,显示物化探异常特征与池沟出露岩体相吻合,经钻探,在池沟斑岩体接触带深部发现了厚大低品位铜钼矿体。在总结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区内物化探异常特征为依据,认为地表物化探异常与深部矿体位置形态有对应性关系,找矿潜力巨大,具有寻找斑岩型铜矿床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汝阳竹园沟钼矿是在东秦岭—大别钼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中型钼矿床,矿床类型为斑岩型钼矿。通过对矿床区域物化探资料、矿区化探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寻找钼矿床的物化探方法,结果表明,物化探方法在找矿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出以下认识:含钼侵入体分布在重力低异常、磁低异常范围内,1∶5万高温热液矿物重砂异常与水系沉积物测量Mo、Pb、(Au)等综合异常重叠的地段,以及不同比例尺Mo、Pb、(Au)等元素地球化学异常重叠部位。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商城县汤家坪钼矿为典型的花岗斑岩型钼矿床,花岗斑岩体具有超酸、富碱、高钾的特点,钼矿化与钾化、硅化关系密切。对应钼矿范围出现较强的Mo异常,ΔT表现为相对负磁异常。根据矿床地、物、化特征建立了花岗斑岩型钼矿综合找矿模式,依照模式寻找到半隐伏大型钼矿床1处,并客观评价了国内多个Mo异常,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该项研究依托柴家沟钼矿勘查项目,主要目的是研究总结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为矿床找矿远景做出评价。在充分搜集了冀北地区钼矿及斑岩型矿床的有关地质资料基础上,综合研究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紧密结合矿区地质填图、钻孔控制、化验测试等资料,分析论述了构造活动和岩浆活动与矿化关系,得出柴家沟钼矿属斑岩型钼矿床。依据已知矿体规模、形态特征,通过分析物化探异常,由已知推断未知,对柴家沟钼矿床找矿远景进行了整体评价,为冀北一带寻找同类矿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大黑山钼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体特征,系统地研究了区域上重力、航磁异常特征,归纳总结了矿体重、磁、电异常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黑山式钼矿床地质-物理特征综合找矿模型,并探讨了区域上同类钼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安徽金寨县沙坪沟钼铅锌矿田两期成岩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床是近年来秦岭-大别成矿带发现的超大型斑岩钼矿床,已探明钼资源储量234×104t。在沙坪沟钼矿床外围发育多处铅锌矿床(点)。本文通过对外围3个铅锌矿床闪锌矿Rb-Sr同位素定年,获得120±2Ma的成矿年龄,而钼矿床成矿年龄则在115~111Ma,显示出矿田内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早于钼矿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控矿构造、赋矿围岩及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分析,认为斑岩钼矿床和铅锌矿床为两个独立的成矿系统,热液型铅锌矿成矿系统形成早于斑岩型钼矿成矿系统。据地质勘查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矿田岩浆岩分为两期,第一期为早白垩世早期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是热液型铅锌矿成矿系统主要赋矿围岩,第二期为早白垩世晚期石英正长岩和花岗斑岩,是斑岩型钼矿成矿系统的主要赋矿围岩。矿床C、H、O、S等稳定同位素相关研究表明热液型铅锌矿成矿系统和斑岩型钼矿成矿系统均是两期岩浆热液演化的结果。因此矿田存在两期成岩成矿作用。两个成矿系统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不同,斑岩型钼矿成矿系统矿石铅同位素比值相对较高,变化范围大。铅锌矿床为早于斑岩钼矿床的独立成矿系统的认识合理解释了沙坪沟钼矿床为单一钼矿体,不含铅锌铜等不同于东秦岭斑岩钼矿床地质现象。区内两期成岩成矿作用均发生于晚侏罗─早白垩世构造体制转换阶段及以后伸展期。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石瑶沟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连生  穆新华 《矿床地质》2010,29(Z1):117-122
河南省石瑶沟钼矿东秦岭斑岩型钼矿带上新近发现一个大型钼矿床。本文从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区内找矿远景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石瑶沟钼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钼矿床,并具有特大型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8.
蒋忠祥 《地质与勘探》2022,58(5):965-974
近年来,新疆西准噶尔巴尔鲁克地区发现的苏云河钼矿、加曼铁列克得铜矿、石屋铜金矿等斑岩型矿床,为研究巴尔喀什斑岩型成矿带是否延伸至我国新疆西准噶尔一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其中苏云河钼矿是该区最大的斑岩型矿床,赋矿岩体为二长花岗斑岩,目前对于该含矿斑岩体的空间形态及规模认识不足。本文以西准噶尔巴尔鲁克山一带区域重力为研究对象,针对苏云河钼矿含矿岩体开展重力三维反演,从构造环境、含矿岩体、成矿年龄等方面对比分析苏云河钼矿与哈萨克斯坦阿克斗卡铜矿的相似性。结果表明,苏云河含矿斑岩体深部最长约9.4 km,最宽约3 km,垂向延伸超过2.2 km,直观展示了苏云河含矿岩体的规模及空间形态,巨型岩体的存在表明深部仍有广阔的找矿空间。此外,巴尔鲁克山一带的重力场反映了西准噶尔洋残余盆地的特征,证实该区在晚石炭世处于俯冲拉伸相关的岛弧环境,为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成矿带向东延伸到我国新疆西准噶尔一带提供了地球物理证据。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对铜矿床模式的研究日趋成熟。赞比亚铜矿主要以砂页岩型为主,斑岩型较少见。通过对研究区内成矿标志的分析与比较,有望找到一个斑岩型铜钼矿床。研究区构造以及岩浆热液活动明显,地表发现有铜蓝、孔雀石化、大量铁帽以及较多的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蚀变主要有钾化、绢云母化、硅化、高岭土化等,矿区内存在一个北东向与北西向剪切带转折端。赋矿的花岗斑岩有一定规模,斑岩的分布、矿化异常、磁异常和激电中梯异常相互吻合,蚀变发育。区内铜、钼异常与出露的斑岩体范围相近,磁法测量显示为低缓负异常,电法呈现出极化率高、电阻率低的特征。激电显示近北东向低阻高极化异常区内,化探异常微弱,推测深部存在斑岩体及矿化体。综合分析,铜、钼矿化为花岗斑岩及剪切带联合控矿。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东昆仑洪水河东地区斑岩铜钼矿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水河东地区岩浆活动强烈,石英闪长斑岩、英云闪长斑岩较发育,岩体、围岩及其接触带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钾长石化、高岭土化、迪开石化、绢云母化和矽卡岩化等蚀变普遍且较强烈,具斑岩型矿化蚀变特征。研究区内Cu、Mo、W化探组合异常分布较多,具备典型的斑岩铜矿床的元素组合特征,岩体含矿性与化探异常吻合,且在研究区盘羊沟、乌腊德地区发现了铜钼矿体。据此分析,认为洪水河东地区具备斑岩铜钼矿成矿地质条件,斑岩型铜钼矿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光山县千鹅冲钼矿是近年在大别山北麓发现的特大型隐伏斑岩钼矿床。通过梳理该矿床从发现到突破近30年的找矿历程,研究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与矿床相关的元素区域异常、局部异常和原生异常特征,总结了该钼矿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该矿床的找矿实践又一次证明了斑岩型钼矿化探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无论是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还是1∶1万土壤测量或钻孔岩石测量等方法,均能揭示斑岩型钼矿的指示元素,并具有良好的找矿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东戈壁钼矿床是西北地区探明的第一个特大型钼矿床,其成因类型为斑岩型钼矿床;控矿斑岩体为全隐伏的斑状花岗岩体。文章介绍了东戈壁钼矿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基于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对钼矿床成因类型的分析,利用与岩浆热液有关的氟、硼异常的存在判断深部隐伏斑岩体,以此确定找矿关键思路。  相似文献   

13.
半拉山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阿鲁科尔沁旗。文章系统总结了矿区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圈定了异常区。根据物、化探成果及地质资料,成功预测了矿区东侧为"斑岩型钼矿"成矿区。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龙门钼矿床是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内近些年探明的一个大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产于花岗斑岩、闪长岩和新太古代片麻岩中,以角砾岩型矿石为主.矿区内辉钼矿化主要类型为浸染状、薄膜状、细脉状,发育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蚀变,类似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的矿化和蚀变特征.文章对龙门钼矿床的闪长岩和花岗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闪长岩的锆石谐和年龄为(138.1±0.6)Ma(MSWD=0.6,n=21),花岗斑岩的锆石谐和年龄为(137.0±0.7)Ma(MSWD=1.03,n=17),结合地质特征,显示花岗斑岩晚于闪长岩形成.对主要矿石类型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36.5±1.5)Ma,与赋矿的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相一致,二者应为同一岩浆-流体活动的产物.龙门钼矿床辉钼矿样品的w(Re)为13.1×10-6~59.3×10-6,表明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龙门矿区及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内的隐爆角砾岩体是下一步找矿勘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East Qinling molybdenum belt, the Donggou deposit is a superlarge porphyry molybdenum deposit discovered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s performed highly precise dating of the mineralized porphyry and ores in the Donggou molybdenum deposit. A SHRIMP U-Pb zircon dating of the Donggou aluminous A-type granite-porphyry gave a rock-forming age of 112±1 Ma, and the ICP-MS Re-Os analyses of molybdenite from the molybdenum deposit yielded ReOs model ages ranging from 116.5±1.7 to 115.5±1.7 Ma for the deposit. The ages obtained by the two methods are quite close, suggesting that the rocks and ores formed approximately at the same time. The Donggou molybdenum deposit formed at least 20 Ma later than the Jinduicheng, Nannihu, Shangfanggou and Leimengou porphyry molybdenum deposits in the same molybdenum belt, implying that these deposits were formed in different tectonic settings.  相似文献   

16.
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床物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运用多种地球化学方法,分析所掌握的有关数据,以玉龙斑岩铜(钼)矿床的主要矿体—斑岩型和矽卡岩-次生富集型矿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追索玉龙矿床成矿物质的来源。最终判定玉龙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或上地幔,有少量上地壳围岩物质加入。但在不同类型的矿体中,不同来源的物质所占比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东秦岭钼成矿带探明了石瑶沟大型钼矿床,获得钼金属储量10余万t,平均含量0.068%.对狮子庙金矿田区域物化探成果进行了整理、研究,运用物化探资料循序渐进地揭示了钼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该钼矿床的发现,为在东秦钼成矿带进一步运用物化探技术寻找更多的钼多金属矿产资源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确定该区钼矿床的找矿标志,重点预测了在该区深部寻找斑岩型钼矿的前景,对该区今后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狐狸山钼矿是内蒙古北山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规模的斑岩型矿床。通过对成矿斑岩锆石和成矿晚阶段石英脉型钼矿的同位素研究,获得小狐狸山含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216.9Ma±0.5Ma(MSWD=0.41),与斑岩型钼矿化的时间220Ma±2.2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为该矿床主要为一个斑岩型钼矿床提供了同位素年代学的佐证;晚成矿阶段辉钼矿单矿物Re-Os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13.2Ma±4.6Ma(MSWD=1.3)。小狐狸山钼矿床成矿岩体的展布受控于沿黑河展布的北东东向构造,该组构造切割了早期形成的北西向区域构造,暗示216~220Ma为北山地区由后碰撞进入板内伸展环境提供了初步的年龄约束,北山地区印支期的成矿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