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中国南方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的形成一直存在热水成因、生物成因或化学成因的争议。通过对贵州松桃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的碳、硫同位素和藻类化石的研究,认为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是在700-695Ma全球性Sturtian冰期后形成,由于大气中含有很高的CO2与海洋中的Ca^2 、Mn^2 反应,造成大量CaCO3和MnCO3快速沉淀,形成“碳酸盐岩帽”(碳酸锰)所致。对大塘坡组藻类化石研究还表明,在含锰矿的层次,藻类化石很少,而锰矿层上下,微体藻类化石都很丰富,这说明锰矿成矿与藻类关系并不那么密切。  相似文献   

2.
湖南早震旦世沉积建造浊流沉积及锰矿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从沉积建造角度讨论了各种不同构造古地理、古生物、古环境、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质,对早震旦世锰矿成矿的控制。并且把湖南早震旦世地层划分出五个沉积建造系列;恢复了湖南省早震旦世大地构造-沉积建造理想剖面,另一方面,对早震旦世地层的形成,提出了"浊流成因"的新认识,初步阐述了浊流产生的动力条件。最后提出了"多源、生物-浊流沉积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4.
5.
武陵山区早震旦世沉积相与沉积锰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武陵山区早震旦世沉积相和沉积锰矿床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根据地层对比、岩石组合类型、岩相、古生物、原生沉积构造、指相矿物和指相元素以及碎屑岩的粒度分析和野外砾石测量等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在早震旦世存在滨海相和浅海相。滨海相又分为半局限海湾亚相和开阔海滩亚相;浅海相只是开阔半浅海亚相。武陵山区早震旦世沉积锰矿床都位于下震旦统“民乐组”下段黑色炭质页岩底部。这些锰矿床中不仅富含菱锰矿而且还富含有机碳和藻化石,它们形成于靠近古陆边缘的海湾泻湖微相。海湾泻湖属于有障壁岛的浅水沉积环境,水盆中的古盐度不高,是一个半咸水或淡化泻湖。  相似文献   

6.
上扬子地块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成因和沉积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晋宁运动以后的上扬子地块,在早震旦世为陆内拉张阶段。其西缘有火山喷发,而其东南边缘为拉张裂谷带,沿黔东、湘西形成北东向的地堑盆地、沉积了黑色炭质页岩、锰矿和硅质岩。锰矿层由枕状富锰矿体和粒序层状、层纹状锰矿体组成,具有皮壳和胶状结构,并由菌藻团粒、团块、硅质放射虫以及粘土等悬浮沉积物组成层纹和显微粒序。其结构和构造特征显示锰质由海底热水补给,经化学、生物化学作用,沉积在低能深水还原环境中。  相似文献   

7.
从海相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着手,综合早震旦世早期地壳的物质组成、构造演化及其地球物理特征,对湘西南早震旦世海相火山岩及其成因意义进行了探讨。1.海相火山岩的地层层序:本区海相火山岩常产于江口组杂砂岩、板岩、条带状铁质岩。含锰白云岩,燧石岩等正常海相沉积岩之中,以玄武质角砾岩和玄武质熔岩为主,岩石颜色呈暗绿、翠绿色,表明是在水下还原环境下生成。常见辉绿岩是岩墙或岩床侵入。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海相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着手,综合早震旦世早期地壳的物质组成、构造演化及其地球物理特征,对湘西南早震旦世海相火山岩及其成因意义进行了探讨。 1 海相火山岩的地层层序本区海相火山岩常产于江口组杂砂岩、板岩、条带状铁质岩、含锰白云岩、燧石岩等正常海相沉积岩之中,以玄武质角砾岩和玄武质熔岩为主,岩石颜色呈暗绿、翠绿色,表明是在水下还原环境生成,常见辉绿岩呈岩墙或岩床侵入,围岩具典型的层面印模、冲刷面、波痕、包卷层理和粒序层等沉积构造,海相火山岩与其整合接触、层状产出,剖面中火山碎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地球科学家们更加注意地外物体对地球的碰撞冲击作用及其产物和地质历史记录的研究,特别是那些突发性的巨大地外撞击作用及其诱发灾变事件,已成为当今地球科学界举世瞩目的重大问题。尤其是9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专家把注意力转到过去未被重视的某些地史时期特殊沉积物及其形成作用的研究上。其代表人物有Oberbeck,atal.(1993),Rempino(1994)等,他们用数学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论证了撞击抛出沉积物(ejectadeposit)在行星地球岩石记录中存在和保存的可能性与分布的广泛性,提出了抛出沉积模式,并对地质历史记录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矿田早震旦世底板页岩划分为硫碳质黑色页岩相、黑色页岩相和砂质(硅质)页岩相.根据同层位矿体沉积环境、矿石类型、结构构造和矿物种属,划分为碳酸锰矿相、含锰灰岩相和含钙硅质岩相.采用岩类组合法,结合微观标志,划分为合岭洼地、洼地边缘和炭家仑潜丘3个景观单元.指出还原和封闭性好的合岭洼地是深部找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1.
早震旦世是中国各主要板块普遍发育海相沉积的开始,是目前被证实是最早的有效海相烃源岩的发育时期。该时期是中国各主要陆块处于新一轮洋盆扩张、板块离散、海水进侵旋回的初始期,总体的构造沉积格局呈“多岛洋”。陆块的固结年龄、规模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三大准地台及其周边的古地理面貌和岩相组合。华北准地台的基底固结年龄最早,规模最大,稳定性最好,因此在早震旦世以大面积古陆为主,在台地边缘以浅海滨岸相碎屑岩为主,浅水碳酸盐台地相和深水斜坡相不发育。塔里木准地台在早震旦世以海陆并存为特征,在塔北、塔中存在古陆剥蚀区,向外以浅海滨岸相碎屑岩和斜坡盆地相混合沉积为特色。扬子准地台在康滇地区存在古陆,其余地区基本为海水所侵没,发育台地斜坡盆地的完整相序。这种构造沉积格局具有长期的继承性影响,主要表现在:(1)在早古生代早期的洋盆扩张海侵旋回,扬子和塔里木比华北更发育被动陆缘斜坡盆地相烃源岩;(2)在早古生代晚期的洋盆关闭海退旋回,华北最先经历海退,而扬子和塔里木仍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海相沉积,甚至在准地台内部发育较深水烃源岩相。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中部古老的震旦系—寒武系发现了储量过万亿方的特大型油气田,前人研究揭示了乐山—龙女寺持续性古隆起的重要作用,提出德阳—安岳拉张槽(裂陷槽)的存在及其重要的控富生烃凹陷的作用,但其发展和演化以及形成的动力学机制还尚待进一步研究和揭示。在四川盆地大量野外工作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有钻井和地震等地下资料,以盆地中西部为主要研究区,对晚震旦世—早寒武世该区经历的构造-沉积记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探讨。研究揭示了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存在3期构造运动,对应桐湾运动的Ⅰ、Ⅱ、Ⅲ幕,分别对应灯影组三段/二段,麦地坪组/灯影组四段以及筇竹寺组/麦地坪组等界面及灯影组三段、麦地坪组和筇竹寺组等层位。桐湾运动Ⅰ幕中发现了典型的重力流滑塌沉积及凝灰岩等火山活动记录,而桐湾运动Ⅱ幕和Ⅲ幕构造界面大部分地区具有叠合特点,形成了区域性的不整合,南部地区可见典型的碎屑流沉积和表生岩溶响应。三幕构造运动总体均表现为先隆起剥蚀再沉降充填的演化过程,隆起剥蚀区和沉降区具有一定的叠合性,并在四川盆地西缘地区形成了近南北向带状展布的灯影组三段和麦地坪组—筇竹寺组两期相对深水陆棚区域(前人称为拉张槽或裂陷槽),而该深水陆棚区也是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一段和二段的沉积中心区域。认为该相对深水区具有基底的持续继承性,并由灯影组三段至筇竹寺组沉积期具有幕式性活动增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构造活动的动力学成因。  相似文献   

13.
刘学通 《地质论评》1986,32(4):384-389
本文在阐述成因地质模型法的基本原理及与其它地质理论的联系、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成因地质模型法在矿产普查勘探中的作用,提出了成因地质模型法不仅是当前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最佳方法,而且可能是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不仅是研究矿产成因、探讨矿床成因分类的好方法,而且可能是通过“四维空间”全面研究矿床形成机理的普遍适用的综合性地质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作者提出的沉积建造(sediment-suite)新概念和分析原理,对我国早震旦世沉积建造类型进行了划分;讨论了各类沉积建造形成的板块构造背景条件;并且首次编制了中国早震旦世沉积建造图和盆地类型图。 建造分析表明,早震旦世南方和北方两大古板块具有明显不同的发育特点:上扬子古陆及四周边缘处于断裂活动发育期,形成典型复陆屑建造和火山复陆屑建造;其东南缘(华东南地区)发育有岛弧系活动边缘盆地的建造类型:细碧角斑岩建造、硅质页岩建造、杂陆屑建造、火山复理石建造;其北缘(秦岭地区)有一个活动边缘——原始大洋的发展过程,形成陆源复理石建造、碳酸盐复理石建造以及类似于洋中脊的微晶碳酸盐建造。 早震旦世的北方大陆板块显示完全不同的沉积建造发育进程。除了新疆、祁连、内蒙地区有活动型沉积违造类型外,在广阔的东部、东南及南部边缘均深持稳定克拉通盆地的沉积建造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5.
皖南晚震旦世硅质岩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云 《地层学杂志》1998,22(2):154-160,T001
研究区位于华南下扬子区构造活动带,地层剖面中有火山英安岩,硅质岩中含火山碎屑,它们的存在表明本区在晚震旦世曾发生火山活动并影响沉积物成份。元素分析显示本区硅质岩化学组成与火山成因硅质岩相似,高的Ba含量,具与壳型花岗岩相似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指示本区硅质岩的硅源可能来自海底火山喷发。文章同时还讨论了硅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仲 《地质科学》1992,(4):409-411
在野外经常能看到一些具有“韵律”性的沉积。Ramsbottom(引自T.Neville George,1978)运用造海运动的观点对这一地质现象进行了成功的解释,因此这一学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地质工作者的重视。造海运动,也就是全球海平面的变化,在地质历史中,对沉积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对造海运动的研究,无疑也会作为一种手段,更好地从事地层对比、古环境、古气候以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放射虫是确定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之一。1982年笔者从事扬子区西部震旦系上统硅质岩岩相研究时,首次发现贵州三都—松桃之间的硅质岩中赋存有大量泡沫虫目和罩笼虫目。1987年笔者在研究湘西—黔东大塘坡组锰矿沉积相时,又在贫菱锰矿中发现有少量罩笼虫目与泡沫虫目,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放射虫的最老层位。本文以大塘坡组锰矿为例阐述锰质岩内的放射虫特征及其与硅质岩内放射虫的比较。过去有关放射虫的文章,多数着重于放射虫单体的研究,但目前从事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地质工作者,常用的工具是显微镜,为此本文结合大塘坡组锰矿中已发现的泡沫虫目和罩笼虫目,详细阐述和对比它们在薄片下和电镜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江西修水地区早震旦世末期冰碛相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凌联海 《地层学杂志》1991,15(3):173-180
<正> 修水地区属于扬子地台江南台褶带的一部分,南频华南加里东褶皱系。早震旦世末期冰碛岩分布较广,出露齐全,沉积岩相类型多样。过去,对该区冰碛岩相的研究较贫乏,对其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一直存有分歧,最突出的焦点是南沱组内是否存在间冰期及是否存在多期间冰期沉积。此外,在扬子地台区的湘、黔、桂等地的间冰期地层中赋藏丰富的  相似文献   

19.
以往被认为是浅海-化学或胶体化学沉积的"湘潭式"锰矿,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碳酸锰矿物的生成,与古藻类生物作用有关.其成因实系浅水生物-化学沉积.湖南冶金地质研究所矿床室锰矿专题组经近年来的详细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化石分析,在对宁乡棠甘山早震旦世沉积改造生成  相似文献   

20.
江西修水地区早震旦世末期冰碛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