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滇西地区以花岗岩类为主的多旋迴中酸性侵入岩十分发育而著称。它们的化学成分是研究区域岩浆演化规律的基础资料,对阐明区内中酸性侵入岩的基本特点,区域地球化学特征,造岩元素的区域浓度克拉克值,探索区域地质构造环境并指导普查找矿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滇东南富宁地区基性侵入岩、喷出岩较发育,前人将其划分为"半瓦型"侵入岩、"安定型"侵入岩和"龙康型"喷出岩3类,3类岩石普遍缺乏可靠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在对富宁地区基性侵入岩、喷出岩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LAICP-MS技术对其进行锆石U-Pb测年,在半瓦型侵入岩和安定型侵入岩中分别获得了254.0±2.0Ma和244.2±4.4Ma的加权平均年龄,在龙康型喷出岩中获得251.9±3.0Ma和255.92±0.72Ma加权平均年龄。结合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将富宁地区"安定型"侵入岩的时代界定于中三叠世,将"半瓦型"侵入岩和"龙康型"喷出岩的时代界定于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3.
<正>1引言青海省刚察县泉吉地区位于南祁连造山带,区内出露了大量的中酸性侵入岩,以花岗岩为主,主要呈岩株状形式产出,整体呈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展布,与研究区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由于工作条件艰苦、分析设备精度不高等问题,研究区中酸性侵入岩研究程度较低。前人依据K-Ar测年方法测得岩体侵入年龄为泥盆纪,但对于该结果仍有争议。笔者依托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试方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区已发现各类侵入岩体38个。岩体的分布明显地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区域构造和火山构造的控制。现已划分出前晋宁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三大侵入期,以燕山期侵入活动最为强烈。岩类有基性岩、中基性岩、中性岩、中酸性、岩酸性岩等。  相似文献   

5.
阿尔金山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侵入岩SHRIMP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该区广泛发育中酸性侵入岩,前人将其确定为晚古生代。本文运用锆石SHRIMPU-Pb方法对该区的中酸性侵入岩进行测年,获得413~514Ma的年龄,确认喀腊大湾地区早古生代岩浆活动的存在。结合前人其他方法测年数据和红柳沟一带(喀腊大湾以西180km)中酸性侵入岩的SHRIMP测年资料和蛇绿岩的时代,将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岩浆活动划分为碰撞前岩浆活动(520~500Ma)、碰撞期岩浆活动(490~470Ma)和碰撞后岩浆活动(440~410Ma)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正>0引言青海省刚察县位于南祁连造山带。刚察县泉吉地区出露以花岗岩为主的大量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呈岩株状形式产出,与研究区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整体呈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展布。由于以前工作条件艰苦、分析设备精度不高等问题,对研究区的中酸性侵入岩研究程度较低。本论文依托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采集样品,对花岗岩的地质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研究区的构造-岩浆演  相似文献   

7.
岩浆岩的化学成份是对岩石精确鉴定,阐明其成因特点,进行分析对比的基本资料和重要数据。本文汇集了上海地区自1958年以来(特别是1972年—1979年期间)的岩石化学全分析资料共173个。这些岩石样品主要采自上海市南部地区的金山、南汇、上海、奉贤、松江等五个县及部份东北部和市区的中—新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喷出岩和基性—中性浅成侵入岩,喷出岩。我们选择了其中77个资料作了初步计算,求得了上海地区部份岩浆岩(简称上海岩浆岩,以下同)化学成份的平均值,并略述其岩石化学特征,供有关同志在研究上海地区区域地质,岩浆活动及普查找矿等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隆辉  胡廷辉  曾昭光  王铭松 《贵州地质》2007,24(2):122-125,129
贵州从江及其毗邻地区的岩浆岩较发育,其岩类较多,有基性岩、超基性侵入岩、酸性侵入岩及基性火山岩。笔者通过收集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和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等,对其形成时代进行了探讨,认为岩浆岩活动的高峰期为Ca.825Ma左右,即新元古代早期。  相似文献   

9.
涿鹿县口前一带燕山期中酸性、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发育。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口前一带的侵入岩、喷出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认为口前酸性侵入岩、喷出岩与中酸性侵入岩具有不同的岩石学特征。据协变图谱法判加别岩石成因,中粒二长花岗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火山岩分别由源岩经过约73%、31%、9%的批式熔融作用形成,而中酸性侵入岩岩浆由分离结晶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0.
苏南中酸性侵入岩在本文指的是苏锡地区、宁镇地区、两溧地区和宁芜地区有关中性的闪长岩类和酸性的花岗岩类岩体。一、常量评价因子及其矿化隶属度预测概述笔者设计的常量评价因子及其有效评价因子,是以中国东南部中酸性侵入岩中实际存在的一系列多金属矿化的岩石化学资料(n=279)为基础,是以具备集合性、整  相似文献   

11.
沙泉子测区是东天山地区觉罗塔格成矿带中很有前景的成矿远景区,具有形成与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的前景。在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化探和遥感找矿信息的综合分析,圈定了4片具有金矿成矿地质异常的找矿靶区,其中沙泉子北东14km处为一最佳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2.
Ⅰ引言我院师生两年来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分赴冀鲁豫鄂湘赣闽浙各省进行1/20万区测制图工作,上述各省均有广泛的侵入岩分布,特别是花岗岩类更是常见。在侵入岩发育地区如何进行填图找矿工作摸索了一些经验;这次为了向全国区测会议献礼,在院党委和普查系党总支领导下分成各专题小组分别总结,我们小组着重总结侵入岩区的工作方法,资料主要来自我院两年来区测成果,适当吸取文献上和他人的经验。我们的总结偏重于工作方法和实际体会,也涉及到有关理论性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莫尔道嘎地处额尔古纳地块北段,该地区大量侵入岩和侵入[CD*2]变质杂岩以往被认为属新元古代,类型有风水山片麻杂岩、中基性杂岩、巨斑状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岩。对该地区新元古代侵入岩和侵入-变质杂岩进行系统采样,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进行了测年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除个别岩体(混合岩化钾长花岗岩)为新元古代形成外,绝大部分以往认为的新元古代侵入岩或变质侵入杂岩为早中生代形成,揭示了研究区有强烈的早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结合区域上同时代早中生代岩石的分布和年代学资料,额尔古纳和大兴安岭北段的早中生代侵入岩和变质杂岩可以分为243~246、210~229、200~205 Ma 3个时期,其中200~205 Ma一组最为发育。243~246 Ma一组主要为莫尔道嘎地区中基性杂岩,形成背景与二叠纪末期兴蒙造山之后伸展作用有关。而210~229 Ma的花岗岩和变质杂岩组合具有非常典型的大陆碰撞岩石组合特征:钙碱性系列过铝质、S型花岗岩,岩石副矿物以黑云母+角闪石+白云母为主,混合岩和淡色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深熔岩(莫尔道嘎巨斑状钾长花岗岩),缺乏同时期火山岩等;其形成与早中生代时期蒙古-鄂霍茨克洋封闭引起的陆陆碰撞有关。研究区早中生代花岗质侵入岩、变质杂岩特征及其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蒙古-鄂霍茨克洋中段可能在中三叠世末期-晚三叠世早期封闭,这时已经开始发生陆陆碰撞,碰撞高峰时期可能在晚三叠世末期,早于以往认为的早侏罗世。  相似文献   

14.
阿尔金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火山岩SHRIMP年龄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尔金山喀腊大湾地区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是区域上红柳沟-拉配泉构造带的中段。该区广泛发育火山-沉积岩系,前人将其确定为中元古代。本文运用锆石SHRIMP U-Pb方法对区内火山-沉积岩系中的中酸性火山岩进行测年,获得477~485Ma的年龄,确认喀腊大湾地区早古生代中酸性岩浆喷发活动的存在。同时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这套火山岩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岛弧)构造环境,其岩浆源具有I型及I与S过渡类型特点。结合前人对红柳沟-拉配泉一带的蛇绿混杂岩、高压变质泥岩、榴辉岩、中酸性侵入岩等相关年代资料及构造环境示踪,作者认为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弧)大地构造环境,其时限与蛇绿混杂岩的末期非常接近,代表了洋壳俯冲碰撞过程中形成的同碰撞中酸性火山岩。据此可以将区域上红柳沟-拉配泉一带的构造演化划分为洋壳扩张期(晚元古代末-寒武纪,蛇绿混杂岩年龄510~580Ma,但扩张起始会早一些)、洋壳板块俯冲碰撞期(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早期,中酸性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火山岩)年龄为477~488 Ma(部分花岗岩年龄延迟到467Ma左右),以及高压变质岩的退变质年龄479~491Ma),碰撞后伸展期(晚奥陶世—志留纪,蛇绿混杂岩变质基质岩系的变质年龄450~455Ma,代表蛇绿混杂岩最后就位,碰撞—碰撞后S型碱性花岗岩年龄417~431Ma,代表碰撞后伸展构造环境)三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5.
徐宿弧安徽北段地区中酸性岩体由多期次岩浆活动形成,部分岩体中发育一系列矽卡岩型(Fe)-Au-Cu-(Mo)和Fe矿床。对该区域内王场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岩体(闪长玢岩)和区内最大的矽卡岩型金矿床(杨桥孜Au-Cu矿床)中的辉钼矿进行了测年研究,获得王场闪长玢岩锆石LA-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32.1±1.9 Ma,杨桥孜矿床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30.0±3.2 Ma。系统分析了区内成岩年代、矿化类型及成矿规律,认为区内的岩浆岩可分为4期,矿床分为4种类型,具体为:第1期岩浆岩为新元古代早期的浅成基性侵入岩(辉绿岩),与原生金刚石矿床有关;第2期岩浆岩为侏罗纪早期的中酸性侵入岩;第3期岩浆岩为早白垩世早期的中酸性侵入岩,与矽卡岩型Fe矿床和矽卡岩型(Fe)-Au-Cu-(Mo)矿床有关;第4期为早白垩世晚期的酸性侵入岩。研究区还发现了与深成基性侵入岩有关的岩浆熔离型Cu-Ni矿床,但尚无年代学研究报道。矿化以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Fe、Au-Cu矿化为主,与基性侵入岩有关的Cu-Ni及金刚石矿化较少。研究区各期次岩浆岩都形成于华北克拉通伸展的构造环境,但受不同的地质事件控制。区内大规模的成岩成矿时代集中分布在早白垩世,可能与同时期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破坏有关。成岩成矿年代学与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徐宿弧地区深部可能存在与胶东地区相类似的热液金多金属矿床,为该区今后的找矿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青海刚察泉吉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发育,为了进一步查明侵入岩的特征、侵入时代和形成环境,对其进行了地质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研究区中酸性侵入岩侵位年龄主要集中在430~455 Ma,指示岩体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指示两个期次岩浆产物,侵位于巴龙贡噶尔组的花岗闪长岩测年结果显示锆石206Pb/238U值为444±11 Ma,指示该花岗闪长岩体的侵位时代属晚奥陶世,因此限定了巴龙贡噶尔组(Sb)时代上限应该早于晚奥陶世。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来看,花岗岩类表现为富钾、准铝—过铝质,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和P,具弱铕负异常;闪长岩类表现为富钾、准铝质、铕负异常特征不明显。从形成环境来看,研究区中酸性侵入岩均具有大陆碰撞环境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环境及前人研究成果,研究区侵入岩是俯冲—碰撞环境下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的加里东期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中酸性侵入岩氧化钾平面分布规律及其与地壳厚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山地区中生代陆内造山作用强烈,形成数百个中生代中酸性侵入体。本区侵入岩的氧化钾分布具有南北分区、东西分带的特征。燕山北区中酸性侵入岩K2O含量普遍较高,平均为5.0%,而燕山南区中酸性侵性岩K2O含量平均为4.0%,统计分析表明,燕山陆内造山带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氧化钾与地壳厚度呈线性相关,;地壳厚度是决定燕山地区中生代侵入岩氧化钾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与板块边缘岛弧带火山岩氧化钾空间分布的主要制药  相似文献   

18.
滇西盈江地区是近年来寻找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热点地区,通过近期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可以确定盈江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成矿母岩为古近纪始新世5种类型的中酸性侵入岩,稀土矿均层赋存于这5种不同岩石类型花岗岩体的风化壳中,矿体厚2m~8m,一般在深度3m~6m范围内是稀土矿体赋存的最好部位。  相似文献   

19.
李云飞 《云南地质》2009,28(2):113-118
初步查明测区侵入岩时空分布特点及形成构造环境。解析德母拉岩带、阿扎贡拉岩带,按花岗岩类的成分和结构演化序列,将测区花岗岩划分为三缅村、竹瓦根2个序列及7个单元,归于侏罗纪、白垩纪两大岩浆活动期。  相似文献   

20.
省内岩浆岩可分为三个岩带,即祁连岩带(北带)、昆仑岩带(中带)、唐古拉—巴颜喀拉岩带(南带)。它们分别以布哈河—扎麻山和东、西大滩—玛沁断裂带为界,呈北西西向或东西向展布,且形成时代自北而南逐渐变新。北带以元古代和早古生代的中酸性侵入体和早古生代的中基性喷出岩为主;中带以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南带主要分布中生代的中酸性侵入岩类(图1)。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省内地壳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