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要占用部分耕地,某种程度上是在做耕地“减法”。土地管理如果缺少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这个环节,不努力做好耕地“加法”,不能走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无疑会加剧我国“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的严峻国情。  相似文献   

2.
浅议当前耕地保护的制约因素及破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耕地资源呈现“一多三少”的特点,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我国耕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我国目前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保护耕地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人口增长快、建设占用耕地需求大、耕地收益不稳定、耕地保护未形成社会共担机制等原因,我国耕地保护的效果有些弱化,应当寻求破解途径来解决这些困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情况,梳理我国耕地保护的效果及制约因素,并提出破解这些制约因素的途径.本文研究认为注重内部挖潜、强化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大力开展土地整治以及探索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等可以对我国耕地保护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动摇,以严守耕地红线为第一责任,以依法依规用地为第一守则,全力织好耕地保护“四张网”,扎紧耕地保护“篱笆墙”,使全市耕地保有量连年实现稳中有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连年有增加、质量有提高,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吉安市连续4年蝉联全省耕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和连续3年跻身全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目标考核先进行列;市国土资源局荣获了“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河南省罗山县耕地保护工作在国土资源“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和加强保护对策进行了研究。罗山县为了“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严格保护耕地,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破解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矛盾和难题。耕地保护工作,通过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严守耕地“红线”,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不能逾越的“底线”,一定能实现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处于云贵高原东斜坡,是珠江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具有“少、瘦、薄、碎”的特点。“少”就是人均耕地少,特别是人均旱涝保收耕地少,宜耕后备资源匮乏,耕地资源弥足珍贵;“瘦”就是耕地肥力低,保肥供肥能力差,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量的70%以上;“薄”就是土层瘠薄,坡耕地多,水土流失大和石漠化程度高;“碎”就是土地破碎,山地面积占61.7%,丘陵地面积占30.8%,山间平地占7.5%。集中连片耕地更少,万亩以上平坝耕地仅占全省耕地总量的1.7%。而25度以上坡耕地1347万…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武威市国土资源局在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中,着力增强职工队伍的国策、创新、机遇、稳定、法制、大局等意识,坚持做到“十个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增强国策意识,做到管理“一盘棋”武威市国土资源局在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中,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保护耕地的意识,采取耕地保护与开发利用“一盘棋”的管理方法,强化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农田“五不准”和非农建设用地“六个不报批”的政策规定,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使全市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了87%。全市开发整理的耕地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牢固树立“唱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同一首歌”的理念,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不动摇,坚持做到抓责任促保护、抓严控促保护、抓质量促保护、抓造地促保护、抓建设促保护的“五抓一促”,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加大耕地质量建设和管护力度,坚持责任性保护和建设性保护并重,节约和监管并举,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使耕地保护取得喜人成效.全市连续16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基本农田保护率一直稳定在86%以上,连续3年被省政府评为“耕地保护成效显著设区市”.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9.
兰亚红 《今日国土》2014,(12):11-14
构建耕地保护“数质并重”的制度,已成为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大课题。 自2003年中共十六届二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重大决策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耕地保护问题,但却一直面临着耕地保护实施与监管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全国耕地保护工作会议提出,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05年不少于19.2亿亩。“十五”期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1950万亩。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在总结过去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政策、措施。 一、“九五”时期,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增加耕地情况 “九五”时期,是我国土地管理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央提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巨额投资及数量庞大的工程项目亟待落地。由于短期巨额投资加速耕地被占、“多占少补、占优补劣”现象难以根本杜绝,“先补后占”难度很大,耕地占补平衡正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应构建多样化的耕地占补模式和考核方式,建立健全耕地补充的广泛参与体制与多方激励机制,以实现“保障经济增长、保护耕地红线”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2.
千百年来,农业是中华民族永恒的发展之基,耕地一直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 如何保护耕地,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为子孙后代守好高质量的“饭碗田”,对于浙江省而言,始终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人多地少,耕地十分宝贵.全省现有耕地面积2965万亩,人均耕地只有0.54亩,是全国人均耕地的36%,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耕地被非农建设占用,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多年来,浙江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多种手段,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实现了耕地质量、数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河北国土资源》2005,(11):36-38
我省处于云贵高原东斜坡,是珠江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具有“少、瘦、薄、碎”的特点。“少”就是人均耕地少,特别是人均旱涝保收耕地少,宜耕后备资源匮乏,耕地资源弥足珍贵;“瘦”就是耕地肥力低,保肥供肥能力差,中低产田土占耕地总量的,70%以上;“薄”就是土层脊薄,坡耕地多,水土流失大和石漠化程度高;“碎”就是土地破碎,山地面积占61.7%,丘陵地面积占30.8%,山间平地占7.5%。  相似文献   

14.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出台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文件,然而一些地方非法滥占耕地现象仍是愈演愈烈。在大量的违法用地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所为。他们为何敢于屡闯耕地保护“红线”?记者调研发现,主要原因在于违法占地的“成本”太低,而“收益”却很高,完善现行法律势在必行。耕地“红线”变成了“弹簧线”按法律规定,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没有权力批准建设用地。但从已披露的一些土地违法案件来看,县、乡两级政府动辄就能把成百上千亩的土地批给用地单位或个人。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实好今年中央《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规定要求,规范开展提升现有耕地质量、将旱地改造为水田(简称“提质改造”),以补充耕地和提质改造耕地相结合方式(简称“补改结合”)落实占补平衡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生命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些地方为了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引入许多企业下沉乡村。在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大量的农田因为发展需要被“非农化”,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受到一定影响。本文基于2020年完成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成果,选取某地区作为样例,系统介绍了如何基于“三调”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的数据成果,分析在过去的十年时间内,该地区耕地开发利用变化趋势,掌握耕地实际保有量情况,为该地区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土地违法现象的特点、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土地市场逐步发育的过程中,乱占土地、滥用耕地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带周期性地集中爆发。1992年、1993年“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的后遗症至今尚未治愈,近年来新的开发区圈地“运动”在一些地方又死灰复燃,造成土地市场秩序混乱,严重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今年以来,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土地市场秩序的治理整顿工作,各地共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16.8万起,涉及耕地几十万亩,目前治理整顿工作正在向纵深发展。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改革征地制度的要…  相似文献   

18.
台湾耕地保护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9年后,台湾耕地保护政策的发展变化在总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2 0世纪5 0年代、60年代,持续约2 0年,该阶段耕地保护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在“平均地权”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以耕地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耕者有其田为代表的所谓土地改革,调整耕地租赁与耕地的所有  相似文献   

19.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对江西省石城县的真实写照.石城县人均耕地不足1亩,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面对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的双重压力,石城县勇于创新、大胆探索,走出一条节约集约、精细用地,打造精致县城的“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双赢之路,被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评为节约集约用地先进单位.2015年,全县财政收入突破6亿大关,旅游年接待人数突破1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亿元,先后获评“中华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城市30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如今,一河两岸景如画,六桥飞架连西东,五纵五横一外环,石泉石美赛江南.石城,成为了赣东南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20.
黄友菊  农志铣  韩广萍  吴慧 《测绘科学》2023,(8):193-201+219
针对当前耕地“非粮化”监测任务重、传统自动提取方法应用于耕地“非粮化”业务难度大的问题,该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研究深度学习遥感变化检测应用于耕地“非粮化”变化自动提取的可行性,提出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差异注意力模块以增强变化内容的特征表示,面向业务应用权衡不同分类阈值下召回率与精确率的优劣。经实验验证,该文模型的召回率、精确率分别约为78%与73%;相较基线方法,该文差异注意力模块可提升约3%的精度;在业务应用中,选择适当的模型分类阈值能够以仅25%的额外核查工作换取1.41%的召回率提升。实验结果表明了深度学习遥感变化检测用于耕地“非粮化”自动提取业务的可行性,为大范围耕地“非粮化”监测的业务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