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胃肠双重造影的特殊价值,在于能观察胃肠组织的微细解剖结构,并可发现早期病变,如早期胃癌及微小溃疡等。但所用钡剂质量要求较高,其具体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胃肠双重造影的特殊价值,在于能观察胃肠组织的微细解剖结构,并可发现早期病变,如早期胃癌及微小溃疡等。但所用钡剂质量要求较高,其具体指标要求: 一、高浓度:一般临床使用钡剂浓度含量在100%(W/V)以上,高者可达180%(W/V)的浓度。  相似文献   

3.
胃肠双重造影的特殊价值,在于能观察胃肠组织的微细解剖结构,并可发现早期病变,如早期胃癌及微小溃疡等。但所用钡剂质量要求较高,其具体指标要求: 一、高浓度:一般临床使用钡剂浓度含量在100%(W/V)以上,高者可达180%(W/V)的浓度。 二、低粘度:100%(W/V)的钡剂其粘度在20厘泊以下。 三、颗粒细:颗粒直径要求在0.5~1.5μm。 四、稳定性好:钡剂遇胃液、酸液及产气粉等时,不发生明显的增稠及凝聚。  相似文献   

4.
我院与青岛市立医院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在青医附院和青岛铁路医院的协助下,研制成功了PS型胃肠双重造影硫酸钡制剂。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医药管理局于八月八日至九日在青岛联合主持召开了鉴定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济南、  相似文献   

5.
我院与青岛市立医院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在青医附院和青岛铁路医院的协助下,研制成功了PS型胃肠双重造影硫酸钡制剂。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医药管理局于八月八日至九日在青岛联合主持召开了鉴定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济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索胃肠积热及相关因素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T2DM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将T2DM患者和非T2DM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半结构式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采用《胃肠积热证诊断量表(成人版)》评价研究对象是否存在胃肠积热。运用Epidata 3.1和SPSS 20.0进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有效研究对象265 例,观察组108 例,对照组157 例。其中胃肠积热患者观察组有85 例,对照组有52 例(P<0.05),比值比(OR)=7.462,95%CI[4.228-13.170],胃肠积热患者患T2DM的危险性是无胃肠积热患者的7.462倍。T2DM家族史(OR=3.883,95%CI[1.618-9.316]、高血压病(OR=3.228,95%CI[1.490-6.994]、高脂血症(OR=6.266,95%CI[2.466-15.922]、饮食不规律(OR=2.557,95%CI[1.173-5.574]、暴饮暴食(OR=4.896,95%CI[2.009-11.930]、偏食(OR=2.428,95%CI[1.100-5.362]是T2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与胃肠积热的发生呈正相关;家族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偏食等因素在该病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痤方颗粒剂配合火针疗法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胃肠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消痤方颗粒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火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痤方颗粒剂配合火针疗法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丸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胃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制备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和疏肝和胃丸高、中、低剂量组,疏肝和胃丸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临床剂量1、2、4倍灌胃,西药对照组予临床剂量1倍的多潘立酮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均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各组用药4周后检测胃排空率、肠推进率、胃蠕动功能、胃血流量、血清胃动素(MOT)、胃泌素(GAS)和胰高血糖素(GLG)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疏肝和胃丸高、中、低3个剂量组胃排空率、胃蠕动频率及幅度、胃血流量等指标均显著增高,血清MOT、GAS、GLG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疏肝和胃丸能促进糖尿病模型大鼠胃动力,可能与增加胃血流量、改善胃肠组织缺血缺氧、调节胃肠激素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属中医学“痞满”等范畴,其发病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而将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称为脑肠轴,其中脑肠肽控制着胃肠道的运动、分泌、血流及能量的转运,并把胃肠与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联系起来。中医学认为脑与胃肠关系密切,而肝、脾的发病也均与情志因素相关,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气机不利,从而使脾失健运,胃失通降,发为FD。而肝具有一定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机制,通过中枢多种神经递质的变化调节相关脏腑功能。因此,情志应激因素能引发脑肠轴的神经免疫和内分泌反应异常,调肝运脾法能通过调节脑肠轴上多种脑肠肽、神经递质、激素及免疫因子的变化而使机体内环境维持稳定,从而达到治疗F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孔艾灸盒与隔药饼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脾胃虚寒型FD患者98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 例。治疗组予以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单孔艾灸盒治疗。比较2组的胃肠激素水平、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和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42/49),高于对照组的67.35%(33/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肠激素水平、N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隔药饼灸能缓解脾胃虚寒型FD患者相关症状和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稚鱼在摄食和饥饿2种营养条件下胃肠道中5种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定位和分布密度进行比较研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生长抑素(somatostain,Som)、胃泌素(gastrin,Gas)、P物质(substance P,SP)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NPY)的特异性抗血清进行胃肠道免疫活性细胞的检测.结果显示,5种胃肠激素内分泌细胞在斜带石斑鱼稚鱼胃肠各部位均有开放型和封闭型2种,饥饿对细胞的形态有所影响但不明显.统计分析结果显示5种内分泌细胞在摄食组和饥饿组的斜带石斑鱼稚鱼胃肠各部位的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在贲门胃,饥饿组5-羟色胺和生长抑素免疫活性细胞数量上升,为正常摄食组的2.2倍和12.4倍,而在胃体和幽门胃则下降了1/3~5/6;饥饿组的胃泌素和P物质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在幽门胃下降为1/2,在肠道则有升有降;唯有神经肽Y免疫活性细胞在摄食组和饥饿组2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胃肠激素参与调控斜带石斑鱼稚鱼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一旦发生饥饿,斜带石斑鱼稚鱼胃肠激素细胞的分泌活性发生相应改变,最终可能会导致细胞功能失调,成为幼体死亡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厦门港的中华白海豚:Ⅰ.外部形态和内脏器官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黄宗国  刘文华 《台湾海峡》1997,16(4):473-478
1997年月24日至7月4日在厦门港获4只死亡的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雌,雄成体各1只,未长牙齿的,雌雄幼体各1只。对其体色及外部形态进行观察,并测定体长,体重,体围,鳍和齿式等29个项目。进行解剖,测定脂肪厚度,心,肺,胃肠肝,肾和睾丸等内脏器官及胃含物。  相似文献   

13.
介绍国医大师徐景藩治疗脾胃病时参考胃肠镜下黏膜征象进行诊断及辨证治疗的临床经验。徐老认为,现代医学诊断与治疗手段的迅速提高,乃广泛获益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中医师亦不能闭门造车。胃肠镜下黏膜征象可为临床提供大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对脾胃病进行辨证论治更易切中病机。其对黏膜急慢性炎症首重寒热虚实气血之辨;对胆汁反流提出要疏泄肝胆、理气和胃以改善胆汁反流程度,同时保护黏膜以减少反流液的损伤;对反流性食管炎提出抑酸护膜、升降并用之法;对胃肠息肉提出当予薏苡仁以健脾培本、化湿散结等。  相似文献   

14.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幼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在盐度为1,15和30的条件下,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幼虾消化酶活性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1)幼虾肝胰腺中,当盐度为1时,胃蛋白酶活性最高[29.58μg/(mg..min)],胰蛋白酶活性[92.46μg/(mg.min)]与盐度为15时的值[97.60μg/(mg.min)]相当;胃肠中,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均以盐度为1时最高。(2)当盐度为1时,肝胰腺和胃肠中脂肪酶活性最大,但统计分析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肝胰腺中,各盐度组的淀粉酶活性很接近,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胃肠中,盐度为1时的淀粉酶活性最高,达109.29μg/(mg.min),显著高于盐度为15,30时的活性(P<0.05)。  相似文献   

15.
海洋生物抗炎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超凡  秦松  李文军 《海洋科学》2020,44(11):102-113
炎症是一种常见生理反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炎症反应既具有阻止致炎因子蔓延全身和清除致炎因子、修复损伤组织和器官等积极作用,也有引发细胞和组织变性和坏死,甚至诱发某些肿瘤的潜在危害。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炎药分为甾体类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它们常伴有胃肠损伤等各种副作用。海洋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特而多样的抗炎活性物质,如萜类、生物碱、多糖类、多肽类、脂肪酸类和聚酮类化合物等。这些独特的抗炎活性物质因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和较少的副作用,从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具有抗炎活性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斑节对虾 弧菌病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患有典型弧菌病症状的养殖斑节对虾进行了病理学研究,取病虾血淋巴制作血涂片,并取鳃、肝胰腺、肌肉等组织作组织病理和超微病理观察,同时取肌注感染后的患病对虾测定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显示,患病对虾的血细胞数目急剧减少,胞质浓染,透明细胞很难找到,血细胞形态多样,有的伸出伪足或形成异样突起,患病对虾锶、肝胰腺、心脏、肌肉以及胃肠等组织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炎症反应,以肝胰腺最为严重,组织中充满大量的浓染血细胞,细胞肿胀,细胞核核质边聚,线粒体肿胀,变性、严重时整个细胞呈溶解状态,此外,在鳃和肝胰腺组织中还发现溶酶体增多的现象,肌注感染2h后,感染对虾的SOD活力即开始显著下降,之后缓慢回升,至48h恢复大部分活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联合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 例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1 例。2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胃肠减压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旋覆代赭汤联合针刺治疗。对比2组综合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30/31)和80.65%(25/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合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获得理想临床效果,症状消退,胃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肠痈消炎汤灌肠治疗胃肠结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胃肠结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7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痈消炎汤灌肠治疗,疗程均为5d,随访1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的综合疗效,腹痛、呕吐、便秘、腹胀等症状消失时间,外周血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及随访1个月的肠系膜淋巴结大小。结果: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25%(26/32),对照组为54.55%(18/33),随访1个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3%(29/32),对照组为57.58%(19/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呕吐、便秘、腹胀等症状消失时间,WBC、hs-CPR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1个月治疗组肠系膜淋巴结缩小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肠痈消炎汤灌肠治疗胃肠结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康复,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MCS-51单片机在深海测量仪器CTD中的应用,为满足深海测量精度及速度的要求,单片机需完成16位(二进制)数及每秒测量次数大于1000次/秒的要求,由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芯片精度及速度所限,无法采用一次A/D完成如此高精度及速度要求,所以,采用两次A/D转换合成数据的方法,充分利用单片机的硬件资源,完成高精度,高速度的交流信号测量,同时完成64KRAM的数据存贮,并将数据传送给上位计算机,并完成显示、键盘操作等,经在实验室实验证明,达到所需精度、速度及其它方面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首先论述了航空矢量重力测量中科里奥利加速度的计算模型,给出了科里奥利加速度改正对水平、垂直速度要求的分析模型。数值表明,在低纬地区欲达到1mGal的科里奥利加速度的精度,要求速度的精度为5cm/s左右;依据实测数据,目前GPS测得的载体速度精度为0.3mm/s,完全能够满足航空矢量重力测量对科里奥利加速度改正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