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百年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尽管中国濒临海洋,并拥有远航的技术,但是并没有分享到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文化没有受到海洋的影响。虽然黑格尔说的有点绝对,但他把南海与太平洋分  相似文献   

2.
马修·莫里(MatthewF.Maury,1806-1873),美国海军军官,海洋学创始人之一。他的《海洋自然地理》出版于1855年,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是现代海洋科学最早的教科书,并成为世界科学出版物的一个里程碑。莫里从一名普通的海员成为一名海洋科学家,曾写下许多有关海洋科学的著作,《海洋自然地理》是他一生的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3.
~~谁拥有海洋 谁就拥有世界$《海洋世界》杂志社广告部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拥有一本《海洋世界》杂志,你可知道,她可算得上是中国当代科普的元老了。早在1975年11月,《海洋世界》的前身《海洋》杂志就面世了,在那个风雨如磐,视科普为“禁区”的“文革”年代,《海洋》的问世,如同一朵鲜艳的报  相似文献   

5.
海洋纵横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于1999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并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共10章98条。分《总则》、《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海洋生态保护》以及《法律责任》等,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海洋环境保护的根本性法规,它的修订颁布,对人类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切实保护海洋环境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海洋学研究》2001,19(2):14
今年5月上旬以来,我国东海发生了多次赤潮,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二所)海洋水色环境速报组根据接收到的太空卫星资料,经过对水温、水色等因子的分析,利用准实时监测技术得出发生赤潮的海域和面积并连续5次通过国家海洋局和国家遥感办往国务院信息办及有关部门发报,使有关部门及时得到了信息。   准实时赤潮监视系统是1998~2000年由海洋二所负责建立的,是国家863海洋遥感技术攻关的成果之一,利用该系统,在赤潮发生后3 h,即能迅速地监测到其发生的海域和面积等有关情况,目前,这项成果正逐步地进行推广。同时,这项成果还可应用在溢油和海洋污染等方面的监视上。 (陈荣发)  相似文献   

7.
诗成同志近几年相继出版了《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龙,将从海上腾飞-21世纪海洋战略构想》等多部著作,目前又出版了《海洋强国论》。这一部书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论文集。这些文章已经超越海洋经济的范畴,涉及海洋经济、军事、思想和文化等,反映他学术思想的拓展和升华,字里行间流露着他的爱国激情。“海洋强国论”虽是一部论文集,但从其结构体系看,却是一部较系统全面的专门论著。它,透过历史的重重惟幕,揭示了国家盛衰强弱的客观规律; 从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论证了海洋产业发展的十大工程建设;从海洋经济与整个国…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海洋国土”?全国人大常委会于今年5月15日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后,“海洋国土”一词频繁见诸于报端和各种新闻媒介。“海洋国土”这一概念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促使国人去了解海洋、感知海洋、关注海洋和热爱海洋。在人们学习和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后,知道了我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还拥有一片广袤的“海洋国土”。那么,“什么是‘海洋国土’呢?”严格地说,“国土”就是一国的领土,“海洋国土”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海洋局联合举办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中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必将对更好地贯彻落实《海域法》,深化依法管海、依法用海、依法治海,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编辑部:夜读4月号本刊视点栏目作者时平的《寻找华夏失落的海洋文明》一文后彻夜难眠。又难受,又惆怅。但是文章好,使人奋发。尤其是第二部分内容好,标题也好——我们曾拥有,我们曾失去——对郑和七下西洋分析得好,有三: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谁利用好海洋资源,谁就占据了未来的战略高地。浙江地处长三角南翼,海域辽阔、海岛众多、海港优良,海洋已成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和空间所在。十二五开局之际,《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昭示着浙江省海洋时代的到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认识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建立适合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管好、用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海洋,是推进浙江海洋经济乃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正>《海洋技术》是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办的海洋科技技术类刊物,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之海洋学类的核心期刊。本刊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搞好海洋公益技术服务为重点,服务于我国海洋科技、国防建设现代化为宗旨,  相似文献   

13.
现代海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产、油气等资源,而且拥有巨大的海洋环境空间和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同时也是国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联合国《ZI世纪议程》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ZI世纪是人类全面开发海洋的新时代。为了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许多国家积极推动海洋科技的发展,以期提高在海洋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能力。美国早在1990年就发表了《90年代海洋科技发展报告》,提出要“保持和增强在海洋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样,1990年英国发表了《90年代英…  相似文献   

14.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年-2020年)》已于2012年3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这是继2002年8月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实施期满后,我国推出的新一轮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它的实施,对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入贯彻落实《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发挥新的重大作用,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海洋功能区划与海洋发展规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是指导新世纪之初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建议》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全国海洋发展规划》,不仅是全面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实现把海洋国立提升到乌陆地国立同等重要地位的需要;也是适应国际、国内海洋形势发生的四大历史性转变的需要。具体转变包括:我国海洋开发的重点由近海趋同大洋,由传统海洋产业扩大到新兴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建设由单纯追来经济效益到强调海洋生态经济效益;海洋管理方…  相似文献   

16.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年-2020年)》已于2012年3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这是继2002年8月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实施期满后,我国推出的新一轮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它的实施,对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入贯彻落实《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发挥新的重大作用,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海洋你好》丛书是一套适合4~7岁小朋友看的绘本。环保主题辟蹊径《海洋你好》整套绘本图书的主题为:海洋环保。近些年来海洋生态破坏严重,市场上的儿童绘本读物却鲜见环保主题,于是我们就从这里入手,以有趣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为基础,用无伪的童真带领孩子们去探索未知的海洋世界,在阅读的过程中唤起孩子对海洋保护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8.
时光荏苒,转眼三十载。《海洋科学进展》1982年创刊,时逢而立之年,谨表祝贺!并向关心和支持刊物成长的各界人士致意!露历峥嵘笔耕不辍,海洋学刊蜚声学界。《海洋科学进展》创刊之初即肩负展示、交流和传承海洋科研成果的历史使命,伴随着我国海洋事业阔步向前的征程,从创刊之初的区域性海洋科学杂志《海洋研究》逐渐发展成为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一级综合性海洋学术刊物。承载科学思想火花,见证海洋发展历程。《海洋科学进展》既是广大海洋科研工作者学术生命的一种体现,也是海洋科学发展的历史记载。三十年来,刊  相似文献   

19.
<正>《海洋技术》是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办的海洋科技技术类刊物,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之海洋学类的核心期刊。本刊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搞好海洋公益技术服务为重点,服务于我国海洋科技、国防建设现代化为宗旨,及时报道国内外海洋技术研究方面的高新技术、发展动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欣闻由海洋出版社引进版权、于2011年出版的《海洋》一书得以再版付梓。本书由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其代表作《迁徙的鸟》为我国观众所熟知)和一众科学家、摄影师、潜水员以及技术专家组成的一流团队创作,是一部充满挑战、惊险而美丽的自然电影《海洋》的同名伴侣书。在本书中文版的初版问世之际,适逢耗时7年的巨作《海洋》在国内献映。该片的中文解说由著名演员、导演姜文担纲。影片静谧而隽永,它运用电影语言对海洋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科学探索。并如实反映出海洋这个庞大而微妙的生态系统,目前正遭受着工业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