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海北部大陆坡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和研究的重点海域,目前已发现了多处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海底地貌特征等证据。冷泉碳酸盐的析出是天然气水合物冷泉存在的重要明显标志之一,已成为南海北部继地球物理BSR标志后发现的与水合物存在相关的另一重要证据。中国科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识别标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球物理标志是天然气水合物识别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测井识别标志和地震识别标志两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在电阻、电位、井径、声波、密度、中子和成像测井等方面的测井异常,常规剖面和属性剖面上的地震响应异常,以及东海海域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旨在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识别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水合物将成为21世纪的替代能源,地球物理方法是勘探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手段。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和总结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各种地球物理识别技术以及地震资料的特殊处理和分析方法,详细地介绍了水平地震剖面、垂直地震剖面、测井以及旁侧声纳剖面上天然气水合物的表现和识别方法。特别地,针对海洋地震资料的特点以及天然气水合物在地震剖面上的识别标志BSR、振幅空白带等特征,文章引入了真振幅处理、子波处理以及多项式拟合等处理方法来提高天然气水合物识别标志在地震剖面上的显示效果。最后,为了全面了解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 以及微细结构,文章介绍了AVO分析、全波形反演速率分析、叠加速度分析和走时反演等正、反演技术。  相似文献   

4.
地球物理识别技术是天然气水合物识别技术中的重要技术,即以自然界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模型为指导,以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的岩石物性分析为基础,以地质、地球物理模式为桥梁,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用地震正、反演的方法系统地、定量地研究各种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标志(如BSR)的形成原因和形成机理,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识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主要技术构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在研究大量国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统计了迄今为止国际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成果;对涉及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和调查的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划分其为5个研究工作阶段和5个调查工作阶段;并对一些重要国家尤其是对我国周边国家或地区进行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和研究工作的现状作了简要介绍。通过分析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与产出状况的11个重要特征,归纳总结了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综合评价的地球物理资料采集、处理及其解释,资源量计算,实物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室于 2 0 0 1年 11月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建成。天然气水合物作为重要的未来能源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继煤和石油之后贮量巨大的战略性环保能源。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始进行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 ,通过实际调查和勘探已在南海和东海发现了水合物赋存的地球物理标志— BSR,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和研究方面迈出了一大步。纵观美、日、俄、加等国 ,在实施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计划前或同时都要建立天然气水合物的模拟实验室。虽然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验室研究成果早…  相似文献   

7.
台湾增生楔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分析,结合该区域的地质背景,认为台湾增生楔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存在和分布的地球物理特征,在地震剖面上出观海底反射层(BSR)、振幅空白(BZ)、极性反转等地震识别标志。BSR所在区域位于南海向菲律宾海板块俯冲的增生楔上,南海新生代沉积不仅提供了富含有机质的丰富物源,而且类似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体系又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南海甲烷水合物资源研究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甲烷水合物(又称“可燃冰”)可视为一种特定地区内新的烃类资源,是在一定温压条件下,由水与天然气结合形成的一种外观似冰的白色结晶固体,主要存在于下陆架,陆坡和深海浅部深奥层内,据推算,海洋总面积的90%具有水合物形成的温压条件,水合物的总资源量大约相当于全世纪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倍,其储量之大,分布面积之,是人类未来不可多得的能源,我国海地区已发现多处水合物地震标志,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构造条件,因此,首选南海重点探区寻找这类矿床,可帮助解决我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能源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判读南海深水多道地震调查资料,开展南海重点探区的水合物资源研究,为今后的该海域寻找水合物矿床,建立成藏模式,总顷成矿规律,预测探区的水合物资源远景起到抛砖引玉作用,相信随着深水多频探测,深水浅层高分辨率多地震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南海必将成为我国未来海洋水合物发实验室,亦是这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发展和深化的“摇蓝”。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水合物BSR的识别与地震勘探频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明  伍忠良 《海洋学报》2004,26(4):80-88
地震勘探是调查天然气水合物广泛使用而有效的方法,而BSR是水合物赋存的主要标志.通过对实际调查资料的分析对比,结合国外的调查研究成果,探讨了地震勘探频率在BSR识别中的影响和作用,提出了在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调查中有利于BSR识别的合适的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透明的冰状结晶体。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为寻找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以取代日益枯竭的传统能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领域和新的思维方式。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广阔的勘探领域和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文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总结前人关于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地球物理测井、沉积岩石、地球化学、地形地貌等识别标志。企望对加速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分布在海洋和极地沉积物中。在这种沉积物中具备足够低的温度和足够高的压力使得甲烷气结晶变成水合物。由于水合物的广泛分布和其潜在的能源潜力—据估计其约为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能源的两倍.引起了全世界科学界的关注。然而。至今为止对水合物的性质和分布还了解不够,还没有合适的技术能对水合物进行定量的评价。根据地形、海底温度、沉积条件以及有机碳等资料指出在印度近海具备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条件。因此有必要在印度大陆边缘系统开展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分析,以识别和估算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评价其资源潜力。类似“气烟囱”或气体溢出持征、地震剖面上的BSR、氯化物或硫化物异常都是识别水合物的有用标志。层析成像、AVO、波形反演是定量分析水合物和游离气含量的重要手段。此外,在地震方法无法识别的地方,电阻率异常也有助干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本文给出一些划出水合物赋存区边界和定量分析水合物及其下伏游离气含量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用地球化学方法勘查中国南海的天然气水合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未来新型能源,赋存于低温高压环境下的海洋沉积物中,但也可形成于大陆永久冻土带中。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巨大,具有经济和环境上的研究意义。近年来,国际上己对天然气水合物的产况、分布和形成机理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国内这方面的工作还刚刚开展。对中国南海的调查表明该区存在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有利地质条件、温压条件和富含有机质的沉积条件。在南海的许多海区还发现了指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震标志(BSR)。介绍了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中的地球化学异常标志。这些地球化学异常的产生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或分解过程有关。研究内容包括沉积物中气体含量(主要为甲烷和乙烷),甲烷的碳同位素,孔隙水中阴离子(Cl^-、SO4^2-等)、阳离子(Ca^2 、Mg^2 、Ba^2 、Sr^2 ,B^3 和NH4^ 等)浓度和δ^18,δD,δ^11B,及^87Sr/^86Sr等同位素组成,此外还对海底沉积物的热释光特征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特征开展了探索性研究。通过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验研究,结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在南海发现和圈定天然气水合物矿藏。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水合物是近三十多年重视起来的一种新型能源,被誉为21世纪洁净替代燃料,已逐步引起越来越多国家政府、企业、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以南海北部陆坡作为研究案例,充分利用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和钻探工程资料的优势,重点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理论研究,通过成藏理论创新,提高成藏预测能力,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围绕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国际上在物质来源及成因机理、物理化学特征、形成环境及成藏模式、分布规律和资源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发现了一系列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生物证据,钻探发现并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但尚有许多关键科学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中气、水、沉积物和水合物间的相互作用,天然气水合物的物理、化学响应机理及构造运动和沉积作用对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控矿机理等。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标志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透明的冰状结晶体。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为寻找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以取代日益枯竭的传统能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领域和新的思维方式。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广阔的勘探领域和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文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总结前人关于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天然气水台物的地震、地球物理测井、沉积岩石、地球化学、地形地貌等识别标志。企望对加速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水合物的勘探方法主要有地球物理方法、地球化学方法、微生物方法和地质学方法等,三维地震为主要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含有游离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海底沉积物在物理性质上存在明显差异,三维地震利用这些差异性可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但有些沉积物如碳酸盐岩也可以表现出类似的异常。对于精确确定海底沉积物物性及沉积物类型,静力触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静力触探可以开展土力学测试、土体摄像、定点地质取样、波速测试、热力学测试、磁力观测、电导率测试、放射性同位素测试和化学分析测试等,调查范围非常广泛。用CPT配合其他方法来联合勘探水合物是精确计算水合物分布及储量的非常有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总结分析了地质大调查、国家天然气水合物专项有关我国东海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成矿地质背景及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反射和资源潜力分布等的特征,指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当前主要任务是在合适的海域获得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并确定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聚集地。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及其上下围岩(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和模型正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地震反射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地震反射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中的技术设想.  相似文献   

18.
地震反射技术在水合物调查评价中的应用前景及设想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海洋地质前沿》2001,17(7):30-33
在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其上下围岩(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和模型正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地震反射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地震反射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中的技术设想。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水合物是石油天然气的理想替代能源,是当前能源、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2007年神狐海域水合物钻探表明,天然气水合物的空间分布不均,水合物矿体内部物性差异较大。为了研究海域水合物及游离气的矿层结构,准确评估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采用三维地震与海底高频地震(HF-OBS)联合采集技术,获取水合物矿区的多波地震反射数据。充分利用纵横波速度信息,刻画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外形与内部结构,分析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的沉积环境与沉积物类型关系,进而获得这一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分布规律的综合地质认识。  相似文献   

20.
海底天然气渗漏是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的自然现象,在世界各大洋中都有发现。海底渗漏可以极大地改变海底地貌特征,形成多种与之相关的微地貌类型。海底渗漏和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具有密切的关系,海底渗漏区常伴有埋藏浅、饱和度高的天然气水合物。对南海东北部陆坡海域浅地层剖面、多波束测深和地震反射剖面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识别出海底麻坑、海底丘状体、大型海底圆丘、泥火山等与海底天然气渗漏有关的微地貌类型,且麻坑、海底丘状体/大型海底圆丘、泥火山微地貌分别代表了浅覆盖层快速天然气渗漏、浅覆盖层中等速度天然气渗漏和厚覆盖层快速天然气渗漏3种天然气渗漏模式。以海底丘状体微地貌及声空白反射特征的浅层天然气聚集带,成为块状水合物最理想的发育场所,这可能成为南海北部陆坡勘察块状水合物的重要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