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88年11月22日甘肃肃南5.7级地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地震的基本参数及序列根据甘肃区域地震台网和全国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的基本参数是: 发震时刻:1988年11月22日01时46分1.7秒; 震中位置:北纬38°35′,东经99°32′,即肃南县城以南的祁连山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对公元512年5月12日山西北部的一次7(1/2)级强震的有感区、破坏区、极震区、佘震分布区以及震前山西北部的地震活动形势作了分析研究,提出这次强震的震中位置大体是北纬38°50′,东经112°50′,在今代县境内,取名代县地震。发震构造为北北东向。  相似文献   

3.
山西地震带北端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冀、蒙三省交界地区,被国家确定为地震重点监视地区。本文通过对山西带北端局部地区的历史地震及现今地震活动分析,对该区的地震趋势作一初步估计。一、资料的选取 (一)地区范围根据文献[1]对华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研究的结果以及北三省地区震情监视的需要,本文选取东经112°30′—116°00′,北纬39°00′—41°00′的山西带北端,作为讨论范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范围包括漠阳江三角洲及其邻近海岸带,从东经111°35′到112°13′:北纬21°34′到22°,面积约2747平方公里。 在广泛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笔者于1983年12月和1984年3~4月先后两次在研究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取得了一系列第一手资料,并采集地质标本进行了年龄测定,沉积物粒度分析,镜下鉴定及地球化学分析等工作。本文即是根据这些资料写成的。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文中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前言 本文着重探讨了1970年以来大华北地区(东经105°—124°;北纬30°—43°)的十次六级左右和六级以上强震前的地震活动特点和有预报价值的信息。我们之所以选取大华北地区,是因为该区不但人烟稠密,而且地震活动有自己的特点。又因1970年以来的小地震资料远比历史小地震资料丰富和可靠,故只选用了这段时间的地震资料。为了避免  相似文献   

6.
据云南省地震台网测定,1982年10月27日23时36分32秒(北京时间)在云南省富宁县的洞坡公社、者桑公社一带发生一次 M_s=5.9级地震,其微观震中为东经105°50',北纬23°45’。这次地震震中区有一定程度的破坏,37幢楼房墙体开裂、掉瓦,多数民房烟囱倒塌,38间民房的隔墙倒塌。死亡2人,伤8人。据当地群众反映,震前1—2天有地光出现。  相似文献   

7.
根据甘肃省地震台网测定,1990年10月20日16点09分在甘肃省天祝、古浪交界处发生了一次6.2级(M_(?))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7°07′,东经103°38′,震源深度15公里。地震发生后我们共收集了甘肃、宁夏、陕西、青海等省地震台网和全国部分基准台所记录到的80个P波初动符号。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我们求得了该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表1、图1)。  相似文献   

8.
安徽霍山震群与华东地区强震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都在探讨震群与大地震的关系。有人认为霍山震群是预报华北强震的“窗口”。但是作者研究认为,霍山震群活动与华东地区发生的强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本文介绍了这一研究结果。本文所指的华东地区的范围是北纬31°—36°,东经115°15′—121°30′。在这个范围内自1974年以来共发生6次中强地震(表1)。它们距霍山地区不超过500公里。将这几次地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历史地震资料的收集与考证以及历史地震传言调查,得到如下认识:(1) 1329年在福建闽江口曾发生过1次震级约为51/2级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26.1°,东经119.7°.(2) 1517年5月10日福州市附近曾发生过1次43/4级震群地震,其等震线呈北东向,震中位置为:北纬26.0°,东经119.2°.  相似文献   

10.
张辉 《地震工程学报》2012,34(2):207-208
据甘肃省地震台网测定,2012年5月11日北京时间18时18分07秒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交界处(震中位于北纬37.7°,东经102.1°)发生Ms4.9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