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江苏数字地震台网测定:2011年1月1日前后,在江苏省建湖、阜宁交界地区发生了一次有感震群活动,最大震级为M_L3.5,时间为2011-01-01 T17:07,地点位于建湖(ψ_N33°30′,λ_E119°50′,见图1)。 由观测资料反演地震的震源机制,是地震部门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对认识震源的破裂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地震,震源尺度较小,震源破裂的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2.
<正>1林甸井地震地质及观测情况林甸县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北部。境内有乌裕尔河、双阳河通过,年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428 mm。林甸地震监测站位于北纬47°17′,东经124°87′。占地面积500 m2,观测室面积28 m2、办公室面积200 m2。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供电有保证。林甸地震局林4新井距离原林4井8 m,位于嫩江深大断裂的东部,克山、依龙背斜南端,第四系覆盖层厚约80 m,下部为中生代白垩纪沉积岩,在观测室外,  相似文献   

3.
1948年5月25日理塘71/4级强震,宏观震中为北纬29°41′,东轻100°25′,震中烈度 X°,等烈度线作北西向,长、短轴之比略大于5比1,用等烈度线计算震源深度为15公里。笔者于1978年进行了现场考察,对一些现象的观测难免受到限制,但地震破裂带的存在是确切无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信宜CK_1号孔位于信宜县西江热矿水区,东经110°47.1′,北纬22°19.8′,距县城约15公里。该地年平均气温22.1756.76毫米。区内西江河自西北向东南横贯,CK_1号孔出露于西江河之南侧,地面标高73.2米,孔深500.13米,自流量约7.5升/秒,孔口水温75.8℃,矿化度0.372克/升,属HCO_3—SO_4—Na型裂隙承压热水。该水点1976年8月开始观测水氡和水温监测地震。1981年4月增加观测Ca~(2 )、Cl~-、F~-、SiO_2、PH、总硷度及水电导率等项目。  相似文献   

5.
松潘川主寺短水准场地位于东经103°61′北纬32°78′,地处四川北部的阿坝州境岷江上游地区。一九七○年建立该短水准观测场以来,迄今为止已连续观测十二年之久。它是省内为期最长,资料最完整,最丰富的短水准观测点。本文试采用三角级数拟合法提取高差观测值中所包含的年周期变化分量,并将其和  相似文献   

6.
根据甘肃区域地震台网和全国地震台网测定,此次地震的基本参数是: 发震时刻:1989年9月4日06时03分57.3秒; 震中位置:北纬39°30′,东经102°46′,即内蒙雅布赖附近; 震级:M_s=4.7。  相似文献   

7.
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甘孜台地电阻率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孜台地电阻率N30°E测道观测资料自2011年7月开始出现趋势上升变化,N60°W测道地电阻率则从2012年出现趋势上升变化.2011年测区原317国道实施扩建工程,N30°E测道测量电极分别向供电极方向移动10m.采用甘孜台电测深曲线以水平层状模型反演了测区的电性结构,理论计算表明,测量电极的移动将会引起N30°E测道4Ω·m的上升变化,扣除这部分变化后,甘孜台两测道观测值于2012年同步上升.以水平层状模型计算了甘孜台两测道各层介质的影响系数,两测道浅层两层介质影响系数均为负,能合理地解释甘孜台地电阻率在雨季降水量增加时观测值上升、旱季降水量减少时观测值下降这一“夏高冬低”的年变现象.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317国道拓宽部分对观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拓宽部分仅能引起N60°W测道约0.15Ω·m的下降变化和N30°E测道约0.1Ω ·m的上升变化,其对观测的影响非常小.同时2013年1月甘孜台两测道年变低值显著高于2008年以来各年的年变低值,在芦山地震前呈同步的上升变化,但是与汶川地震前的下降变化相反,因此甘孜台自2012年的趋势上升变化是不是芦山地震的前兆异常还难以确定.  相似文献   

8.
西藏当雄6.6级地震与尼木6.5级地震震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10月6日16时30分在西藏拉萨市当雄县(北纬29°48′,东经90°21′)发生了Ms6.6级地震,而在1992年7月30日16时24分在拉萨市尼木县(北纬29°35′,东经90°15′)曾发生过Ms6.5级地震。上述2次地震发生在同一活动构造带上,地震类型相同,震级、震源深度也相差不大,但2次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却相差很大。作者在地震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这2次地震的人员伤亡和震害情况,探讨了造成地震灾害损失轻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昌黎井水氡地震前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昌黎井位于河北省昌黎城关南 0 .5 km处 ,地理位置为东经 1 1 9°1 7′,北纬 39°43′。该井系温泉热异常区的地震专业综合观测点和裂隙承压自流井 ,深 30 1 .0 4m,流量约 0 .1 1 m3/ h,水温 30℃~ 35℃。该井水氡观测采用 FD- 1 0 5测氡仪 ,水氡含量在 1 1 0~ 1 2 5 Bq/ L之间。井孔揭露的含水层为前震旦系片麻岩和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类。地下含水层介质类型及其周围地质环境是决定水氡含量的内在因素 ,气象因素以及地下水开采、区域应力场变化是影响水氡多年周期、年变周期变化以及地震前兆变化的主要因素。昌黎及其附近地区的地…  相似文献   

10.
地电阻率变化与黑龙江省东部4级以上地震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绥化地电阻率已有二十二年连续观测资料,利用绥化1992年-2001年电阻率十年观测资料与嘉荫即黑龙江省发生4级地震较集中的地区,北纬47°30′-49°00′东经128°30′-131°00′区域4级以上的地震对比分析可知,该区1992年-2001年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11次,具有成组发震的特征,在地震发生前绥化地电阻率观测资料N45°W月均值有阶式变化,而在地震发生后绥化地电阻率观测资料N45°E月均值有相同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