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寒武世时期涌现并发育了许多带骨骼的生物类群:多孔动物、古杯类、软体动物(单板类、腹足类、头足类、软舌螺类)、节肢动物(三叶虫、介形虫)、?苔藓动物、腕足类以及其它一些分类位置至今仍不明的类群(盘软舌螺类、拉氏螺类、似榍壳类、牙形刺状物等等)。许多研究者的成果证实,虽然直到不久以前在下寒武纪生物地层学中三叶虫仍占主导地位,然而就在最后的 Olenellus 带三叶虫出现之前很早,就已经发现了首次出现的古  相似文献   

2.
蒋金泉  陈卫忠 《岩土力学》1997,18(A08):223-227
用回采巷道结构稳定性反映其具体稳定状况,从力学与介质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观点建立起四个亚分类指标;以大量实测资料为样本确定指标权值;采用模糊ISODATA聚类分类法,研究出亚分类方案,形成了稳定性的模式识别方法和移近量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机近邻分类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随机近邻分类方法做了深入的研究,采用了随机近邻判决准则,对一事例数据进行了计算,并与多元系统聚类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显示出随机近邻分类方法具有较好的非线性,非球形分类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华北上寒武统崮山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崮山阶的层型剖面在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崮山镇东北的唐王寨,damesellid类三叶虫的出现标志崮山阶的开始,崮山阶包括了Damesella paronai、Blackwelderia paronai和Drepanura premesnili3个三叶虫带。  相似文献   

5.
以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岩溶水系统为例,着重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法进行了岩溶水化学分类,并且与舒卡列夫分类法得到的结果作了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模糊聚类分析法分类更合理,更能系统地、全面地反映地下水各种属性、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以及地下水的补排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Excel实现R型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乃芽 《物探与化探》2007,31(4):374-376
R型聚类分析是对若干个元素进行数量化相似程度分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原始数据转换;求解相关系数;对结果聚类。利用Excel的数据分析工具实现R型聚类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对野外一线地质人员的工作相当适用。  相似文献   

7.
文建华  周翠英  黄林冲  程晔 《岩土力学》2012,33(5):1457-1461
针对单一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初值敏感性问题,引入同伦理论,提出了同伦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以三峡库岸研究程度较高的36个边坡为对象,采用同伦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类,研究边坡最佳分类级数和算法的收敛性、可靠性。边坡聚类结果研究表明,同伦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取没有明显的依赖性,是一个具有全局最优解的聚类方法,其结果明显好于单一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8.
灰色聚类法在膨胀土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介绍了灰色聚类法在膨胀土分类中的应用。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法对膨胀土的胀缩等级做了评判, 结果表明: 用灰色聚类法对膨胀土进行分类,使其分类数学化与定量化,对于解决常规多因子分类中,由于指标交叉而不能归类的问题更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聚类分析是一种对事物按一定要求进行分类的数学方法,并已成为数值分类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随着模糊数学的发展和渗透,模湖聚类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逐渐得到应用。但从实际应用来看,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聚类结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失真现象,为此,人们在研究新的聚类方法,以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模糊图聚类分析法就是其中一种,它是将动态聚类的基本原理与模糊图连通强度概念相结合而得到的,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可以判断分类结果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加以修改,调整分类,直到得到合理的分类结果。模糊图聚类法实用、简便,应用此法,我们在物化探资料处理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现在对西蒿坪动物群的时代存在意见分歧,争论很大。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研究了房县有关剖面,并在其中发现三叶虫化石与小壳化石共生。在陕西省镇巴也在西蒿坪动物群中发现三叶虫化石;在新疆乌什西蒿坪动物群与三叶虫化石碎片及牙形类共生。因此,通过对比,西蒿坪动物群时代应为早寒武世筇竹寺晚期。  相似文献   

11.
研究聚类分析新方法一直是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课题。针对概率距离聚类算法不能解决非线性可分聚类问题的缺欠,笔者应用核函数理论将该模型拓展成为一种能够解决非线性可分聚类问题的统计模型,称为核概率距离聚类分析模型。研制出一种应用新模型进行遥感图像非监督分类研究的实施策略和可行算法;在GDAL遥感图像数据输入输出函数库基础上,用VC++语言开发了遥感图像核概率距离聚类分析算法程序;用ERDAS软件提供的一幅7波段491像素×440像素大小的TM图像进行新方法分类应用实验研究。对比了新模型和其原版本的TM遥感图像非监督分类效果,结果表明新模型的非监督分类效果优于原有的分类模型。  相似文献   

12.
寒武纪三叶虫生物地理区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堂 《地学前缘》2006,13(6):139-144
文内叙述寒武纪三叶虫分类、分布和分区。世界上有两个寒武纪生物地理区,一个是北区,另一个是南区。斜坡带的球接子类及少数多节类是世界性分布的,仅能视作任何一区内的生态小区。两区的分界在北非的北部、土耳其的南部,再向东连接天山的北部边缘及蒙古的南部边缘。从南欧寒武纪三叶虫的情况看,是海水深度频繁变化的结果。中国任何一个地区,既不属东冈瓦纳,也不属西冈瓦纳。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K——均值聚类法又ISODATA聚类法,是一种对地质样品进行分类的有效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该方法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地质样品的分类,类与类之间一般存在着模糊界限,因此,有时会发生“错分”和“错判”现象,对于这些模糊现象如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还不如用模糊数学语言描述更为自然,更为符合实际。在六十年代的后半期,自从美国的控制论专家Za Deh(查德)提出了模糊集合概念形成模糊数学以来,Za Deh、Bellman等人曾提出将模糊集合理论应用到聚类问题上的一些设想,以后Ruspini灵活地将模糊集合理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Ruspini聚类方法”,这是模糊聚类的最早  相似文献   

14.
借鉴系统聚类分析法,以广东省汕尾市为例,通过选取相关特征指标作为土地利用分区基础,利用社会经济统计软件SPSS的分层聚类((Cluster)功能,进行了Q型分类,并最终确定了汕尾市土地利用分区结果以及土地利用调控目标和管制规则。  相似文献   

15.
地下开采引发地面沉陷的未确知聚类预测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未确知聚类预测法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开采地面沉陷的预测研究。采用开采地面沉陷的实测数据按最大沉陷量进行分类,利用各分类影响因素的均值表示各分类中心,并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由待测对象指标的综合未确知测度与各分类指标的未确知测度间的距离来确定待预测对象所属等级,给出了预测值的计算公式。经计算验证,该方法的正确率为75%。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地表建筑设施等更加安全,允许预测级高判,则正确率可达100%。针对某铁矿一观测点进行预测,并与实测数据比较,结果表明,未确知聚类预测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为开采地面沉陷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将K均值聚类和v -SVM结合, 推出一种改进的分类方法。该方法根据指标的相关性, 构建了具有强分辨能力的分类模型, 并将模型应用于内蒙某地勘查地球化学研究, 查明了所研究元素之间的相似性, 建立了v - SVM分类机, 实现了组合异常的圈定。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西北部白沙县金波老村附近南好组第二段首次发现Australosutura sp.,Conophillipsia sp.,Hunanoproetus sp.,Linguaphillisia sp.,Weberiphillipsia cf. linguiformis Yuan & Li,和Werberiphillipsia sp.等5属6种褶颊类三叶虫,据三叶虫生物地层年代确认,为分布广泛的早石炭世早期的属种。三叶虫化石的发现,不仅扩展了早石炭世三叶虫动物群的地理分布,而且为白沙地区南好组地层年代的修订及与岛内不同地区南好组的地层对比及与岛外同期地层的对比提供了精确的三叶虫生物地层的重要化石材料。  相似文献   

18.
湖南凤凰寒武纪Fischer点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世球 《地球科学》1997,22(5):511-514
湖南凤凰早寒武世为外陆棚环境,中、晚寒武世为台缘斜坡,经过一定校正编绘的Fischer点图获得的海平面变化曲线显示寒武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海洋可容空间不断加大,这与三叶虫演经有耦合关系,早寒武世区域性三叶虫多,生物分区明显,三叶虫带不能进行洲际对经,晚寒武世则相反,两个重要海进面(536Ma和517.2Ma)是统间界线最佳线点,与北美R2曲线比较可确认515-517Ma 寒武大海泛期(长山期内  相似文献   

19.
凯里化石库:一个新的中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云龙  袁金良 《贵州地质》1996,13(2):105-114
凯里化石库拥有10多个门类、70多个属。动物化石58属,仅次于Burgess及澄江化石库。同Spence化石库一样,非三叶虫节肢动物及软躯体化石比较少,三叶虫多,有别于Burgess、澄江、SiriusPasset化石库等另一类型的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该化石库时代早于Spence、Burgess化石库,是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时代序列中重要的一环。形成于中寒武世赤道附近稳定的扬子碳酸盐台地东缘外迅速下沉的陆棚水体较深的环境,与Spence化石库的大地构造位置、沉积环境及埋藏模式等均很相似,证实中寒武世Burgess页岩型化石库分布于稳定的克拉通周缘陆棚海的规律。凯里化石库的发现还增添了寒武纪古生物多样化的新信息。  相似文献   

20.
Isomix逐步聚类法是一种新的数理统计方法。此法在美国已用于对陆地卫星数据的分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图象识别,属于非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也就是无先验分类。此法特点是:在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自动识别分类之前,不需要经过训练过程,而是通过逐步聚类直接建立决策规则。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各类样本具有内在的相似性,把各样本在空间分布按相似性分割或合并成集群,再与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