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7 毫秒
1.
为适应煤层气测试技术发展,针对煤层气试井分析的需求,开发设计了开放式煤层气试井分析软件。提出了软件开发设计的思路、技术要求及结构框架。实现了试井设计、数据预处理、试井分析及自动生成报告一体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DST法和注入压降法在煤层气试井中的特点,利用煤层气试井专用设备对同一口井进行DST试井和注入压降试井,根据其工程实践结果,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技术理论、专用设备实用性等方面的优缺点。分析结果显示:煤层气试井DST法具有测试成本低、测试的探测半径小、储层压力准确等特点,其专用设备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煤层气试井注入压降法具有测试的探测半径大、可获得地层应力参数等特点,其专用设备具有适应性强、测试成功率高等特点;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可根据工程需求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晋城矿区某区块3号煤层的储层连通性及其优势渗流方向,为矿区煤层气规模开发方案制定与调整提供依据,利用干扰试井技术对该区块井网内的煤层气井进行井间干扰测试。选定一口井为激动井,其周围5口井为观测井,组成干扰试井测试井组,测试并分析煤层气储层的连通性及其优势渗流方向。结果表明:激动井W-160井与观测井W-156井、W-166井间的煤层气储层连通性,优于其与观测井W-161井、W-157井以及W-164井间的储层连通性,即该区块煤层气储层的优势渗流方向为NE-SW向。将测试成果与生产实际相比对,验证了其正确性。试验证明了干扰试井测试可有效识别煤层气储层的连通性及优势渗流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弥补传统注入压降试井测试结果以点代面的问题,提出基于煤层气干扰试井的储层参数测试方法,阐述了其基本原理、测试方法和数据分析依据。以沁水盆地南部1口激动井和4口检测井组成的井组为例,结合该井组前期注入压降法、历史拟合法测试结果,并与干扰试井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层气干扰试井法各井测点渗透率接近利用排采数据的历史拟合值,且高于注入压降测值,但3种方法获得数据处于同一数量级之内;煤层气干扰试井技术方法可以反映试验5口井的区域渗透率分布特征,其区域东南方向渗透率较大,即为主裂隙发育方向。结合3种方法测得的参数值对比可知,煤层气干扰试井法既可获得离散点的参数值,又可以获得区域井组的连通性和优势渗流方向,结果有助于认识区域储层参数,为进一步的井网和排采井的布置提供比较直接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事业的发展,需通过煤层气参数井获取煤储层参数。煤层气试井是获取煤储层参数的重要手段,在试井作业中K341封隔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结果显示,试井作业中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影响,对应用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煤层气井渗透率测试方法目前广泛采用注入/压降试井。通过对试验井的裸眼测试和套管测试发现,套管测试渗透率是裸眼测试的9.82倍,裸眼测试渗透率明显偏低。裸眼测试渗透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注入和关井时间较短,未出现径向流。由于我国煤层气区块大多处于勘探阶段,且多采用裸眼注入/压降方法,开展区块裸眼和套管注入/压降的对比测试,可以获取区块标准井的注入时间和关井时间,提高渗透率解释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常规DST地层测试工具不适用于煤层气井。为了解决煤层气井DST测试中的难题,避免井下开关井困难和动作管柱误操作,通过对DST测试理论及煤储层特征的分析,研制出外膨胀式封隔器和井下电磁开关阀组成的煤层气井DST测试专用设备,并对目标煤层进行了DST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煤层气井DST测试专用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测试结果可靠,工期短,成本低;适用于煤层裸眼测试和套管测试。   相似文献   

8.
井下关井是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的重要环节之一,井下关井工具的合理使用,是确保高质量试井成果的前提,针对不同的地层条件及施工情况使用不同种类的关井工具并辅以正确的操作方法,能有效降低试井的风险性,提高试井的成功率并获得高质量,高精度的试井曲线。  相似文献   

9.
为了得出低渗煤层注入/压降试井出现径向流时注入时间的大致范围,基于注入/压降试井的理论及经验,经过大量实测数据的研究和现场实地测试,提出了减小井储畸变时间、延长测试时间的可行措施,以及在煤层气参数井实行三开井制的理念。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测试时间内,对于低渗煤层注入/压降试井要出现径向流,必须在井筒安全的情况下保证注入时间(tinj)大于 3倍的井储畸变时间(twb),关井时间(tfall)大于等于2倍的注入时间。   相似文献   

10.
煤层气井监控系统建设方案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层气开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对煤层气井监控系统建设方案进行了全面总结。本方案结合韩城地区煤层气开发,研究形成了一套煤层气排采制度;提出了直井、水平井定量化排采与自动调控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相关工艺流程。另外,在充分调研分析现有相关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煤层气排采生产自动控制技术,包括远程排采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输与通信技术、定量化分析方法、自动调控技术、配套软件和调控规范等。应用结果表明,煤层气井监控系统建设方案可满足国内煤层气井排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米西群 《中国煤田地质》2001,13(2):99-99,103
简介了施工地区地层,论述了钻井技术要点和成井工艺;说明了抽水试验及水质概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探讨管井井点降水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管井降水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云清 《安徽地质》2013,(2):129-131
水溶法是井矿盐开采的主要方法,建井在井矿盐开采中起着关键作用;根据本矿区的地质条件、钻采方式、井身结构、技术措施等因素,我单位已形成了较合理有效的卤(井)井钻井施工工艺,现介绍卤(盐)井钻井施工中一些关健工艺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4.
井液电阻率法在井管故障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井液电阻率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和测试仪器的改进,将其运用于井管故障的检测。能简便、快捷、准确地探明井管破损的位置、大小以及由于成井工艺不良而引导的渗漏问题,为修井和故障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扩大了这种方法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5.
第四纪松散层大口径水井成井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以吉林省某地供水井为例,总结了第四纪砾石松散层大口径水井钻探施工方法及成井工艺。根据地层特点按照钻孔设计施工,保证了成井质量。  相似文献   

16.
提高水文水井成井质量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笔者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讨论了水文水井成井工艺,详细介绍了成井工艺中换浆、破壁、下管、填砾、止水、洗井、下泵、抽水试验等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17.
李英福 《吉林地质》2009,28(1):105-106
砂砾含水层水井施工,使用正循环钻进,在砂砾含水层,施工中应用的方法,抽水试验及体会。  相似文献   

18.
辐射井技术在贫水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安徽省蚌埠市某厂利用辐射井技术解决地下水贫水地区供水问题的工程实例,探讨了在花岗片麻岩风化带弱含水层中辐射井技术的应用问题,实践证明,采用辐射井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出水量,降低取水成本,这项成果,扩大了辐射井技术的应用范围,在广大的缺水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莫修文  李舟波  潘保芝 《地质通报》2011,30(203):400-405
页岩气测井地层评价主要围绕3个方面展开:①页岩气地层的岩性和储集参数评价,包括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②页岩的生烃潜力评价,主要包括干酪根的识别与类型划分、有机质含量、热成熟度等一系列指标的定性或定量解释;③岩石力学参数和裂缝发育指标的评价。特别是在资源调查和勘探的初期,如何从烃源岩中寻找最有利的页岩气藏富集,是地球物理测井的首要任务。近几年,国外在页岩气测井评价方面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对ECS测井和高分辨率成像测井的应用。另外有研究表明,感应测井与岩石介电常数有关的X分量负异常与干酪根的存在及其类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松科1井(主井)取心钻进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科1井是全球第1口陆相白垩纪科学探井,由主井(又称北井)和南井组成,主井164.77~1 792 m井段连续取心。分析了主井取心钻进存在的钻井液技术难点;经过室内钻井液体系优选,根据不同地层分别采用了PAM钻井液体系、DFD-LG-CMC钻井液体系和DFD-NH4HPAN-SAKH钻井液体系;同时结合钻井液粘度的合理控制技术、降低循环压降的钻井液技术等,先后解决了松散砂层、水敏性泥岩和硬脆性泥岩中的取心钻进技术难题,探索出了一条用低成本钻井液进行类似科学钻探工程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