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程红军 《地质与勘探》2017,53(3):456-463
本文对隐伏矿床在国内外的定义、分类与特点进行了讨论,对隐伏矿床的分类的认识应从三维转变到四维,时间使得隐伏矿床的分类相互转化,因此对隐伏矿床的分类应结合当下实际情况。经过长期的野外实践总结,在大数据时代与3S科技背景下,在传统的隐伏矿床预侧理论与勘查技术方法上,提出以大数据成矿预侧理论指导找矿,以空间数据库、移动GIS和物化探设备集成的高效找矿技术方法,成为当今快速评价中小矿山企业远景区成矿潜力的重要理论与技术方法,探讨不同地区、不同矿床类型的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应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传统的隐伏矿床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在3S科技背景下趋向于大数据成矿预测与移动GIS勘查技术方法方向发展,应加强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彼此之间的有效衔接、转化与应用,朝着多元成矿预测理论、多元勘查技术方法、多源信息数据集成成矿预测发展。  相似文献   

2.
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赤峰市林西县水头萤石矿区,利用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对第四系浅覆盖区进行隐伏萤石矿体探测的有效性试验。通过测量数据分析及与已知矿体的对比证明,在浅覆盖区利用X荧光分析仪勘查隐伏萤石体是有效的。该结论为便携式X荧光仪在勘查隐伏萤石矿体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仁双 《黄金地质》1998,4(3):35-39
沃溪矿床深部隐伏矿体是近几年发现的新矿体,构造的多级控矿作用十分明显,矿体受边幕式排列的隐伏层间断层和隐伏层间褶皱控制,赋矿岩性为元古宇板溪群马底驿组紫红色绢云母板岩。隐伏矿体的发现不仅为矿山增加了储量,而且为研究区进一步勘查隐伏矿体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贵州独山锑矿集区是中国泥盆系锑矿重要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先后在区内发现探明了1个大型、2个中型、5个小型及13个锑矿(化)点。在系统分析锑矿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影像特征基础上,总结了独山锑矿集区地层及岩性、构造、蚀变、地球化学、遥感、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在半坡锑矿床深部找矿中,运用"CSAMT解译封闭高阻体+成矿断层"地球物理标志,结合钻探工程发现了新的隐伏锑矿体,实现了深部隐伏矿找矿突破。通过综合研究地物化遥异常信息,依据勘查标志,圈定和优选出丰坡外围、弄江—贵修—甲拜—贝达地区、维寨地区三个找矿靶区。在今后综合勘查中,通过探测技术的优化集成和老(矿)点新评,有望实现新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5.
随着矿产勘查实践的日益深入及找矿难度的增大,矿区大比例尺矿体定位预测已成为矿产勘查评价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甚低频电磁法(VLF-EM)作为一种浅层物探技术,具有仪器轻便、方法简单、经济高效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矿产勘查实践的检验,且勘查效果明显.简要叙述了甚低频电磁法及其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并应用该方法对丰宁门营铜多金属浅地表隐伏一半隐伏矿体进行快速定位预测,建立了目标矿体的地质一地球物理模型;实践研究表明,在矿体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甚低频电磁法进行大比例尺地球物理数据采集,并应用磁倾角数据的Fraser滤波、线性滤波技术可以很好提取地球物理异常,揭示隐伏矿体的空间产状及延伸,为勘探工程的部署提供优选靶区.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地质噪声及外界电磁噪声的干扰,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的分析并对解译成果进行二维三维的表达和对比研究,是正确提取矿致异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东坪金矿是东坪式金矿床的典型案例,研究找矿方法,总结勘查经验,对丰富矿床理论,指导找矿具有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东坪金矿是产于碱性杂岩体接触带上的石英脉及硅钾化蚀变岩型特大金矿床,在勘查过程中,综合物化探方法地质效果显著,起到了缩小靶区,指示赋矿地段及隐伏盲矿体预测。  相似文献   

7.
马振波 《地质与勘探》2022,58(4):846-856
河南栾川县为全国的钼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钼钨矿产资源与出露岩体关系密切,矿体多产在岩体或岩体接触带围岩。为进一步加强栾川矿集区的资源勘查,确定隐伏岩体的空间分布和成矿规律,对深部资源进行评价,在栾川矿集区开展了重力、磁法面积测量和CSAMT电磁法剖面测量等综合物探找矿勘查。在矿集区开展1∶2.5万重力和磁法面积测量,通过向上延拓、求导及水平梯度模等方法,提取、识别与地质相关的重磁场信息,判断隐伏岩体的分布范围,依地质模型为约束条件,对资料进行定量-半定量解释,圈出隐伏岩体的空间分布形态,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得出栾川矿集区隐伏岩体规模巨大,深部资源量丰富。依据重磁解释成果,优选隐伏岩体顶界面相对较浅的黄背岭矿区,进行CSAMT剖面测量,利用卡尼亚电阻率陡变带,对隐伏岩体的顶界面进行定位。经钻孔验证,在黄背岭矿区新发现三条钼钨矿体,矿体产在岩体顶界面上下一定范围内,在岩体的凹陷部位往往矿层厚度较大,新增钼金属量102.01万吨、WO3资源量21.66万吨。成果表明,利用钼钨矿体多产在岩体界面上下一定范围内的特征,用重力、磁法面积测量确定隐伏岩体空间分布,CSAMT剖面测量确定岩体顶界面,指导钻孔定位的物探组合方法,在栾川矿集区深部资源的勘查中成果显著,该方法组合可为“中国钼都”战略资源深部找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在青藏高原干旱荒漠区和冻土覆盖区开展找矿试验研究,有针对地选择已知剖面进行方法有效性试验,证明了在已知剖面上方出现的地电化学异常与已知矿体吻合,说明在该类地区应用地电化学集成技术进行找矿预测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初步建立了在青藏高原干旱荒漠区及冻土覆盖区寻找隐伏金属矿的地电化学异常形态与矿体产状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在同类特殊景观区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电法系统(SUPER STING R8 IP)观测可以同时得到电阻率与极化率的数据.根据电阻率异常对隐伏构造、地质体的产状规模进行推断,根据视极化率异常对隐伏矿体的特征及赋存位置与构造的关系进行推断,利用其结果可进行异常圈定,为进一步勘查指明方向.同时在森林覆盖区使用该方法可有效减少植被破坏,解决环境保护与区域矿产勘查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矿床是义敦—沙鲁里岛弧上与晚白垩纪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的典型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型铜矿床。本文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模式、矿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建立了红牛—红山铜矿床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重力+激电和高精度磁测+土壤化探测+工程验证"组合勘查技术方法、"燕山晚期石英二长斑岩+接触带矽卡岩和层间破碎带矽卡岩+重力低异常+高磁异常+高视极化率和低视电阻率异常+Cu-Mo-Pb-Zn-Ag-Au等元素综合异常"组合勘查模型。地质调查研究确定矿床成矿地质体和找矿地质体、矿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建立矿床"四位一体"的成矿模式和区域-矿区地质找矿模型。区域中小比例尺的土壤化探测量确定区域找矿靶区,大比例尺土壤化探测量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逼近矿体赋存部位。矿区处于1∶5万土壤测量圈定的Cu-Pb-Zn-Mo-Au-Ag元素综合高异常区,1∶2.5万土壤测量圈出Cu-Pb-Zn-Ag-W元素综合异常面积较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元素套合好,与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域异常相对应。区域重力低异常区和正磁异常强度高区域是重要的找矿靶区,矿区大比例尺磁异常和激电异常区确定了矿体的空间位置和产状;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为低视电阻率、高视极化率异常区,高精度磁测表现为正负磁异常相伴。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勘查模型对矿区深边部找矿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产矿山隐伏矿体定位预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产矿山隐伏矿体定位预测是当前成矿学和矿产勘查学的科学前沿和研究重点。本文系统探讨了生产矿山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性质、特点、预测理论和技术方法;提出生产矿山隐伏矿体定位预测是一项大风险、高难度、强探索的科学系统工程;成功进行矿体定位预测的基础是成矿预测理论,关键是找矿方法和技术的突破;进行多学科联合、不同预测理论相互渗透、不同预测方法技术相互结合、同时引入新的预测理论和方法,从四维空间预测隐伏矿体的空间位置、形态及矿化强度是矿山找矿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地球电化学勘查法寻找不同景观区隐伏金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隐伏矿体的周围产生矿物溶解,即在矿床的周围形成离子晕。在不同景观区的矿床上方进行地球电化学勘查的方法试验。利用电化学原理提取矿体上方离子,从而证明利用地球电化学勘查法来寻找隐伏金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上杭县罗卜岭斑岩铜钼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赖晓丹  祁进平 《地质学报》2014,88(10):1904-1916
罗卜岭铜(钼)矿区位于紫金山矿田的东北部,是与晚中生代花岗闪长斑岩体有关的隐伏斑岩型铜钼矿床;主要斑岩矿体产于绿泥石化-绢英岩化和(弱)钾化-绢英岩化带中,矿石矿物组合为黄铜矿+辉钼矿;少量过渡类型矿体产于高级泥化带中,矿石矿物组合为蓝辉铜矿+铜蓝+辉钼矿。罗卜岭矿区地表露头含矿裂隙的统计结果显示,罗卜岭成矿晚期的含矿裂隙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远离斑岩体的含矿裂隙与其附近的区域构造方位或侵入体走向相近,表明受到北东向区域构造活动控制;而斑岩体西侧露头附近的含矿裂隙呈放射状,主要受到斑岩体侵入作用的影响。深部隐伏矿体则受到区域断裂和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的共同控制,具体表现为:垂向上,以隐伏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为中心,由深至浅,矿体铜钼品位比值依次变大,显示了Mo\Cu-Mo\Cu(Mo)的元素垂向分带;平面上,铜、钼元素沿着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和岩体接触带附近有明显富集;斑岩型铜钼矿体主要产于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的花岗闪长斑岩中,形态和产状受到区域北东向断裂或岩体接触带构造影响;蓝辉铜矿体主要产于罗卜岭花岗闪长斑岩外接触带的花岗闪长岩体内,形态和产状受接触带控制。区域构造和斑岩侵入体对斑岩型铜钼矿化有不同的影响,浅部铜、钼矿化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作用明显,而深部矿体主要受花岗闪长(斑)岩体和断裂构造共同控制。区域上北东向背斜构造和北东、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了花岗闪长质侵入岩体的侵位,矿区尺度的断裂构造对斑岩体的就位和成矿作用有一定的影响,罗卜岭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其接触带则直接控制了斑岩型矿体的产出,这一规律对紫金山矿田深部和外围隐伏斑岩型矿体的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矿体定位预测的研究现状与趋向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张均 《地球科学进展》1997,12(3):242-246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已随着找矿主体对象的转变成为国内外矿产勘查界普遍关注的前沿与热点之一。其有可能成为成矿理论研究与找矿勘查实践的“最佳接口”。开展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研究的主要趋向是探索矿体空间就位机理和定位规律及其厘定与表征方法,探索多源预测信息的有效提取与优化方法和探索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有效方法组合及最佳工作程式。  相似文献   

15.
在偏远、高寒地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难度非常大,本次工作采用高精度磁法对新疆西昆仑某隐伏磁铁矿进行勘探。通过对磁法勘探数据进行处理,圈定了磁异常,通过对磁异常的分析,了解了隐伏矿体的展布形态,同时通过对磁测数据的反演,获得了矿体深部的空间特征,为矿山勘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相似文献   

16.
杨牧  彭省临  邵拥军  赖健清  杨斌 《矿床地质》2006,25(Z3):495-498
文章以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南区深边部隐伏矿勘查预测为例,针对研究区矿床和矿体的定位规律和控制因素,采用了构造地球化学、地电化学提取 g 能谱测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伪随机多频激电探测方法等多种技术方法在靶区开展多方法技术的隐伏矿定位预测,运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探查方法技术及其组合在综合信息优化集成技术体系中的有效性和有效度进行了研究。通过综合预测,在研究靶区圈定了4个异常带,其中Ⅲ异常已得到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个旧锡矿33号矿群地质特征与其外围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个旧锡矿区是老矿区,开采历史悠久,目前资源紧张,急需开展找矿增储研究。33号矿群是近年新勘查的矿体,以接触交代矿床为主,经工程揭露,现已探明一定锡储量,目前矿山生产急需向外围找矿,以期扩大储量,但苦于找矿工程方向不清。我们通过对隐伏花岗岩体形态,锡、铜的矿化强度模型,地表地球化学结合地质研究,指出33号矿群的北东,芦塘坝断裂与炸药库断裂交截部位附近为最有利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地气测量在粤北某铀矿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粤北某花岗岩铀矿勘查区开展了地气测量探测隐伏铀矿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勘查区4号和19号勘探线的快速地气取样,获取了U、Cu、Pb、Zn、Mn、Sr和稀土等38种元素信息.利用聚类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稀土配分、Eu异常判断等方法对矿体的地气异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U、Mn、Sr、Zn等地气异常在矿体上方或矿体边缘位置有不同程度的显示;U异常与Mn、Sr、Eu、Cu、Pb、Zn、Ho有较好的相关性;矿体上方地气异常区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和负Eu异常.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判定隐伏铀矿矿致地气异常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隐伏矿体的预测理论与方法已成为当前成矿学和矿产勘查学研究的重点。隐伏矿体预测常用的理论有相似类比理论、矿床模式和模型理论、地质异常导致矿理论、成矿系列和成矿系统理论等;隐伏矿体预测研究的进展主要反映在矿床(产)定量预测理论日益完善,研究方法层出不穷并不断改进,多种找矿信息的综合运用,三维空间成矿预测工作的开展,基于GIS的成矿预测方法广泛应用,创立了一批新的深部成矿理论等方面。在研究中将物探、化探和遥感等技术方法与地质,钻探综合运用和恰当配合,形成现代找矿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20.
维拉斯托岩浆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西坡白音查干,已探明矿石量881.14万吨,平均品位Cu:0.79%、Zn:4.29%、Ag:65~85 g/t。矿体的产出严格受NE向断裂带控制,总体走向NE—NEE,倾向北。维拉斯托矿区北侧第四系覆盖区域是否存在隐伏矿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维拉斯托矿区北侧第四系覆盖区成矿条件与主矿区类似,本文应用重力、磁法、激电中梯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对其进行了隐伏铜多金属矿体的探测和研究,构建了覆盖区岩浆热液脉型隐伏矿体定位勘查流程。首先,针对全区的重力方向导数异常圈出三个NE-NNE向的"条带状"重力方向导数高值带,推测为F1、F2和F3三条断裂;同时,在上述"条带状"重力方向导数高值带内,利用磁场化极和上延圈出一"月牙形"高值异常带(含多个串珠状磁异常),推测为含矿岩体;对应"月牙形"串珠状高磁异常带,运用激电中梯视充电率和视电阻率圈定M1和M2两个视电阻率低值、视充电率高值异常区域,推测为矿化岩体;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面积性地球物理探测研究成果,在重力、磁场和激电异常区域进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研究中发现2处反演电阻率低值异常点(均位于NW向和NEE向断裂交汇处),推测为富含硫化物矿体引起,据此圈定两处矿体,且推测该区深部可能存在更大规模的隐伏矿体。依据本文研究成果,预测维拉斯托矿区北侧覆盖区存在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